《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堂教学的再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堂教学的再反思.docx(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堂教学的再反思2018年9月,我参加海宁教研室组织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赛比对自己所上的收 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结合最近对新课标及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教 学专题的学习与思考,现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课堂教学进行再反思。一、课堂教学的实践问题通过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这堂课的剖析,发现,我在本课堂中存在两个比较严重 的问题。一个,我称之为课堂形式抽象化;另一个,我称之为课堂实质去我化。具体如下。(一)通过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解读,可发现,现行课标非 常重视围绕议题,通过开展序列化的活动设计来创设情境以针对性的解决情景化问题,以此 反映
2、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即以情生情二而我在本课的设计中, 这种理念被遮蔽了。1、没有议题,线索不清晰。2、活动设计零碎,并无序列化处理。课堂 教学并没有围绕“社会公平再出发,决胜小康社会”话题开展序列化的活动设计与问题设置, 问题与问题之间是割裂的。3、教学情境单一、孤立,并无丰富多彩且贴近学生的情境。本 课创设了 “1978年以来的经济发展与工资的关系”材料、“习近平总书记提低、扩中、调高” 的重要讲话以及“海宁精准扶贫”的方案等情境材料。但这些情境离学生太过遥远,太空洞 T,学生无法真实体验与领悟,即:教学情境去生活化、去结构化、去生动化。(二)课堂教学的指向应当在于通过
3、对学科知识的“教”与“学。让学生去体验、感 悟知识的意义与价值,或者说引导学生通过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并运用这些知 识去面对生活世界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课上,我仅仅把知识 当做知识而教,纯粹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问题设置都是为了教学生怎么去理解.“社会公平 的措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等学科知识,从而忽视了知识是为我们学生服务的,由此, 造成了 “我”在课堂中的不在场现象,知识的意义与价值也就被掩盖而阙如。二、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针对之前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我作如下几点方面的调整。(一)议题的确定及序列化活动设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美 好生活
4、不仅仅是党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每个人所要追求的。因此,我试图围绕“我们如何 共建共享美好生活”议题来设计活动,并组织学生探讨以下问题。1、a结合自身生活感受 与经验,谈谈美好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 b美好生活实现了吗?为什么? 2、结合相关书本 教材与相关资料,谈谈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采取了什么措施? 3、探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 路上,我们应怎么做?围绕这个议题进行探究,领悟“新时代的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理解“政府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从而使公民说得出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与优点, 以增进对收入分配公平的认同感。(二)创设真实性的情境。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海宁现象”得益于海宁的精准扶贫路
5、径,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时期,海宁在扶贫道路上实现了从“输血”式向“输血+造血”式 转向。在这样的背景下,创设真实性情境。1、从“教育局对家庭低收入的各阶段学生的贫 困补助”现象让学生谈谈感受。这样的真实情境既贴近学生实际,又能够引出“收入分配公 平”的主题。2、探讨“为何有些低收入者家庭不愿意申报贫困补助”的现象,造成思维碰 撞,思考该现象背后所体现的原因。由此,引导学生理解海宁市政府实现“输血+造血”式 精准扶贫的现实原因,进而理解效率公平化与公平效率化的相互关系。3、从海宁市“输血 +造血”式精准扶贫的各主体表现情境来谈谈给予我们的启示,指出实现社会公平,走向美 好生活,不光是政府的职责,更是社会和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只有共建共享,我们才能朝 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