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2023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期中考试)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历城第二中学2022-2023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期中考试)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BB. “使得近代学者只能以书论史,得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错误,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原文 “这种以书论史和实物辅佐的文明记录方式一直在中国历代传承,但古代中国不兴考古,所以实物辅佐与 实地论史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逐渐式微”可知,是因为古代中国不兴考古导致了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的 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逐渐式微,从而流行以书论史。此外“近代学者”以偏概全,原文是“更多的近代学 者”。故选B。2. DD. ”之所以称为国宝级的文物,是因为它是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缴丝的实证”错 误,强加因果,材料二第六段原文是“河洛占国还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只
2、用野猪獴牙雕刻的、正在吐丝的家蚕。它与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距今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 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缴丝”,原文中二者并没有因果关系。故选D。3. D根据材料可知,“以书论史”强调的是具有学术性、实证性的史料。ABC后汉书三国志隋书 都是实证性的史料,可以“以书论史”。D.北宋志传“搜集了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宋元 话本和元杂剧中的有关剧目”,可知该书是小说,不能作为史料。故选D。4. 有繁华的都市群。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已经形成。 已经养蚕级丝,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最早的代表。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
3、传统。(每 点2分洪2点)以书论史、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证明了中国文明可溯源至周朝。殷墟与甲骨文的出现证明了中国文 明可上溯到殷商。三星堆的横空出世旁证了夏朝的存在。双槐树遗址(或河洛古国)让炎黄二帝的时 代重现人间。(每点2分,共3点)5. A氏“增添了书院的传奇色彩,又烘托了其悠久历史”错误,文章想象孟子、屈原等先贤化鹭而来旨在体现 白鹭洲书院的文化意蕴。C. “旨在表达了对宋亡的惋惜之情”错误,旨在突出文天祥在此情形下的忠肝义 胆。D.两位共产党人曾在白鹭洲中学读书”错误,由文中“我想到吉安儿女刘真、伍若兰,两位年轻的 共产党人,不知他们当年是不是在白鹭洲中学读过书”可知,作者并没有明确说
4、明这二人曾在白鹭洲中学 读书。故选A。6. B7. “衬托”错误,由“屠城将领欲留他一命,远押北庭二年,劝降,可是他头上华夏天空,有忠肝义胆 天大地大圣人坐标:张良椎,苏武节,严将军的头,嵇侍中的血,张睢阳的齿,颜常山的舌。泱泱中华, 哪一个壮士不惊天地泣鬼神?哪一个贤者不冰雪鉴日月”可知,文中所写张良、苏武、文天祥等人是凸显 泱泱中华壮士、贤者的崇高风尚以及民族精神,并不存在谁衬托谁的问题。故选B。8. (1)以时空为线索,按照时间的变化和行踪的推移展开,移步换景,思路清晰;(2)以象征文心、赤 心意义的“白鹭”为线索,情感集中,主题突出。(每点2分,共2点)(1)江万里兴办书院,让贫寒子弟
5、读书学习,凸显为官之精神海拔;(2)文天祥壮烈殉国、江万里投 塘而亡,凸显民族精神之海拔;(3)刘真、伍若兰面对敌人威胁决不投降,英勇就义,凸显共产党人革命 精神之海拔;(4)文章表达对古人崇高风尚及英雄先烈牺牲精神的赞美,凸显思想精神之海拔。(每点2 分,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10.B原文标点为:会重进以景蜡丸书来上,多斥周过恶以为言,由是发怒日:“晟来使我,言景畏吾神武,愿 得北面称臣,保无二心,安得此指斥之言乎? ”亟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收晟下狱,及其从者二百馀人皆杀之。 11.D“来往商旅”应为“来往官员”。12.C“周世宗依旧不答应”错,应是李景反悔。13. (1)安重诲厌恶孙晟,认为是
6、他教唆朱守殷谋反的,便画孙晟的像悬赏捉拿他,没捉住,于是灭了他的 家族。(2)李重进与张永德两军互相猜疑,有矛盾,张永德上书说李重进意欲谋反,周世宗不相信。14. 冒死承担出使重任;不肯吐露江南虚实;从容赴死、以身报国。(每点1分,答出3点,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孙晟,初名凤,又名忌,是密州人。好学,有文才,尤其擅长写诗。年少时去做道士,居住在庐山简 寂宫。常画唐朝诗人贾岛像挂在屋壁上,早晚拜会。简寂宫道士(因而)厌恶孙晟,以为他是妖怪,用棍 杖驱逐他出去。于是他穿儒服北游赵、魏,在镇州拜见唐庄宗,庄宗任他为著作佐郎。天成年间,朱守殷镇守汴州,请孙晟当判官。朱守殷造反,被杀,孙晟于是抛妻弃
7、子,逃亡到陈、宋 之间。安重诲厌恶孙晟,认为是他教唆朱守股谋反的,便画孙晟的像悬赏捉拿他,没捉住,于是灭了他的 家族。孙乐逃奔到吴。当时,李昇刚刚夺了杨氏政权,招纳四方贤士,得到孙晟,喜欢他的文才,任他当教 令,他因此而知名。孙晟有口吃的毛病,遇见人不能说客套话,坐定不久,健谈善辩、话锋生动,使听的 人忘了疲倦。李昇非常喜欢他,经常和他商量大事,很合心意,任命他为右仆射。周世宗征伐淮南,李景害怕,起初派泗州牙将王知朗到徐州奉书求和,世宗不答复。又派遣翰林学士 钟谟、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又不答复。于是派礼部尚书王崇质当孙晟的副手奉表,钟谟与孙晟等 人都说李景愿意割让寿、濠、泗、楚、光、海六
8、州的地方,每年进贡百万用来供应军队。这时,世宗已经 攻取滁、扬、濠、泗诸州,想完全攻占淮南才停止进军,因此留住使者不准回去,加紧攻打寿州。钟谟等 看见世宗英武,李景不是对手,周军士气很盛,寿春危急,就说:“请陛下宽限五日不杀我们,让我们回 去向李景取表,将淮北诸州全部献给您。”世宗答应了,派供奉官安弘道押德明、崇质回淮南,把钟谟与 孙晟都留下来。德明等回去后,李景后悔,不肯割地。世宗也因为暑热多雨而退军,留下李重进、张永德 等人分别进攻庐州、寿州,周军所得扬、泰等州都没有守住,李景军势又重新振奋。李重进与张永德两军 互相猜疑,有矛盾,张永德上书说李重进意欲谋反,周世宗不相信。李景知道二将相互猜
9、疑,就用蜡丸书 送给重进,劝他反周。起初,孙晟奉命出使,对崇质说:“我这次出使必然免不了一死,但是我不能出卖永陵一杯土啊。” 永陵是李葬的墓地。到崇质回去,孙晟与钟谟都到了周的京城,住在都亭驿,待遇优厚,每次朝会,站在 东省官后面,每次被召见喝的都是醉酒。不久周兵数次失败,所得各州都失去/,世宗很忧愁,召见孙晟 问他对江南战事的看法,孙晟不答,世宗愤怒,但未立即发作。恰好重进把李景的蜡丸书送上,书里有很 多斥责周世宗过恶的话,因此世宗发怒说:“孙晟出使来我这里,说李景害怕我神武,愿意北面称臣,保 证没有二心,为什么会有这些斥责的话呢? ”立即召侍卫军虞候韩通把孙晟抓进监狱,把孙晟及跟从的二 百
10、多人都杀了。孙晟临死,世宗还派近臣问他江南的事,孙晟始终不肯【可答,神色自然,整理自己的衣帽, 望着南面礼拜说:“我只有以死来报答国家了!”于是被杀。孙晟死后,钟谟也被贬为耀州司马。后来,世 宗的怒气消了,可怜孙晟是个忠臣,后悔杀他,召I可并提升钟谟当卫尉少卿。李景已割江北给周,于是周 送还钟谟,李景听说孙晟死了,也赐封。15. BB. “失落叹惋之情”错。“归耕”一词表明诗人晚年归家田居的境况,表明诗人对归乡生活的满足之情。 故选B。16.对归乡生活的满足之情。诗人回归乡村之后,对自己太平、安适、自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对 过去辉煌的自豪之感。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国家的股肱之臣,与担
11、负大任的文官武将志同道合, 交往密切,不禁引以为豪,心潮澎湃。高兴、期盼之情。尾联写诗人听闻朝廷北伐抗金的消息后高兴不 已,期待能够收复失地,于是饮酒自乐,甚至与梅花相约在收到胜利的消息后醉酒庆贺。(每点2分,答 出3点,意思对即可). (1)女娟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示例:“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或“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或“遥知不是雪 为 有暗香来”或“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每空2分,共6分)17 .融会贯通各安其位相得益彰融会贯通,意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各安其位,指各自在自己岗位上安安分分。相得益彰,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长处。18 .一首曲子本是由不同的音符、节奏、力度等配合而形成的,音乐和谐与否,就看这配合有无条理秩序。19 . DD. “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转变话题”错误,本句的破折号表示插入补充说明。故选D。2I.B“精气神”原是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元精、元气、元神。此处指精神力气,为引申义。A比喻义;B引申 义;C基本义;D比喻义22 .大脑会不同程度地犯困反而还会增加胰岛素对睡眠没有直接作用(6分。每句2分).略建议参照高考阅卷标准,基准分为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