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平山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2502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2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灵山县平山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灵山县平山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灵山县平山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山县平山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灵山县平山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目录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11.4 工作原则11.5 地质灾害现状2L 6险情和灾情等级划分31.7应急预案体系构成4县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41. 7. 2镇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43地质灾害群众安全转移专项应急预案52指挥体系构成与职责52.1 镇指挥部组成与职责5指挥部指挥长职责62. 1. 2指挥部办公室组成及职责62.1. 3镇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错误!未定义书签。2. 2县现场指挥部102. 3应急工作组113. 4镇人民政府应急组织机构143监测预警和预防机制154. 1监测预警体系151. 1监测预警系统153.1.

2、 2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内容163.1. 3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与标准163. 1.4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处理163. 1.5接警与处警173. 1.6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响应173.2预防机制192. 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193. 2. 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192. 3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194. 2.4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204地质灾害应急处置204. 1总体要求204. 2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速报212. 1速报时限要求214. 2.2速报内容21 洪涝灾害的救灾工作,组织核查灾情,统一收集灾情及救灾 工作情况;负责组织、指导救灾捐赠,负责救灾捐赠款物的 接收;

3、配合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工作;提出救灾物资和资 金分配方案,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负责对山体滑坡、 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勘查和预防工 作。在紧急防汛期,协调解决采取紧急措施所需的取土占地 和临时用地问题;做好林园系统防洪工作,根据需要组织供 应抢险所需木材。镇水利站:负责防洪水利工程的行业管理;检查、监督 河堤防、水库、闸坝、水电站等各类防洪工程及行洪河道的 运行安全;组织防洪、兴利调度;对水库、河堤防出现的险 情制订抢险方案并监督抢险方案的实施;组织发布山洪灾害 预警预报信息并及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有关成员单位 提供详细信息。负责水情监测、研判工作,及时向镇防汛抗 旱

4、指挥部及有关成员单位提供雨情、水情报告和洪水预报。中学、中心校:负责组织、指导、检查、通知各个学校 做好防汛工作,对在校师生进行防汛知识宣传;组织监督学 校做好危漏校舍加固和师生安全防范工作,及时掌握并提供 学校遭受洪涝灾害情况;做好灾后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工作, 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派出所:负责维护防汛抢险治安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管 理以及安全保卫工作,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破坏防汛 设施的犯罪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貉因防汛抗洪引发的 群体性事件;在紧急防汛期,协助组织撤离被洪水围困的群 众,必要时对防汛部门确定的抢险路段实行交通管制,确保 防汛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运输车辆优先通

5、行。镇供销社:协助镇工业和信息化局做好经营性防汛物资 的调查工作。按防洪预案做好防汛物资的准备工作。镇财政所:负责筹措、调度和保障防汛工作资金和抢险 应急资金,并做好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农业防汛工作,负责组 织调度排灌机械投入,必要时组织农用机械运送抢险救灾物 资或转移受灾物资。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水上作业渔船和江河 网箱养鱼人员的避险工作,及时收集、整理和报告洪涝灾情, 指导开展灾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做好灾后生产恢复指导工 作。镇民政办:负责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 供养、临时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和孤儿、事实无人 抚养儿童的救助管理工作。镇文旅

6、站:配合相关部门督促A级旅游景区做好安全管 理工作,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镇消防站:组织抢救疏散人员、物资等,协助有关专业 队伍做好洪涝灾害的抢险救援工作。平山供电所:负责平山镇电力系统安全调度工作;做好 所辖供电区域受灾地区供电工作,负责供电抢修,解决抢险 现场的临时用电,保证防汛期间镇委、镇人民政府及镇防汛 抗旱指挥部的用电。电信平山分公司、移动平山分公司:负责通信设施的维 护和抢修,保证防汛通信畅通,利用手机短信发布洪涝灾害 预警信息。其他部门:按照本部门职能和防汛工作职责要求做好防 御洪涝灾害相关工作,服从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防御洪涝灾害 工作安排。指挥长的主要职责是:(1)组织指挥地质灾害应

7、急救援行动(2)任命现场指挥长;(3)决定地质灾害应急行动中的重大决策;(4)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等。2. 2镇现场指挥部当发生小型以上地质灾害时,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与 事发地村(社区)联合成立现场指挥部。镇现场指挥长由事 发地村(社区)人民政府负责人或指挥部指定的有关方面负 责人担任。镇现场指挥部职责:(1)指挥地质灾害现场抢险救援,协调辖区有关单位和 县各有关部门(单位)参与、配合、支援地质灾害应急救援 工作。(2)制定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根据地质灾害 发展形势现场研究实施应急处置措施。(3)收集地质灾害信息报送镇指挥部及各有关部门(单 位),负责统一对外发布地质灾害应对处置情况

8、。(4)执行灵山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指令。当发生一般地质灾害时,分别由事发地村(社区)参照 上述方式设置现场指挥部。2. 3应急工作组镇现场指挥部一般需要设立综合协调组、抢险救援组、 转移安置组、灾害监测组、治安维稳组、医疗防疫组、救灾 保障组、灾后重建组、信息宣传组、技术专家组等工作组, 也可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各工作组组 成及职责如下:(1)抢险救援组平山镇人民政府牵头,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水利站、 卫生院、中心校、中学、农业服务中心、民政办、派出所、 消防站、电信、移动、交警、文广站、供电所、各村委(社 区)以及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工程项目业主等参加。主要负责实施经镇指

9、挥部同意批准的地质灾害应急救 援方案,组织指挥各类救援队伍进入地质灾害现场开展抢险 救援工作,具体包括搜寻、救援被埋压、被围困人员,判明 并消除现场尚存的地质灾害隐患,组织开展受损水利和道路 工程除险、安全生产设施抢险加固及堰塞湖处置、道路疏通 除险等。(2)转移安置组平山镇人民政府牵头,镇应急办、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 心、消防站、镇卫健所、派出所、民政办、文广站、镇红十 字会、各村委(社区)等参加。主要负责指导灾区尽快转移受威胁群众,做好无房群众 的紧急安置,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 供应,做好灾区学校复课,接受并安排捐赠、援助事宜。(3)灾害监测组。平山镇人民政府牵头,镇应急

10、办、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 心、消防站、镇卫健所、派出所、民政办、文广站、镇红十 字会、各村委(社区)等参加。主要负责严密观测灾害性天气过程,密切监视地质灾害 发展动态,全面排查、监测灾区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隐患, 建立灾区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的监测预警体系。(4)治安维稳组平山镇人民政府牵头,派出所、综治中心、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消防站、卫健所、民政办、文广站、镇红十字 会、各村委(社区)等参加。主要负责指导灾区加强治安管理,设置抢险现场警戒区,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加强重要部位安全保卫工作。(5)医疗防疫组平山镇人民政府牵头,卫生院、卫健所、镇红十字会、 各村委(社区)等参加。主要负责组织医疗防疫队

11、伍,救治受伤、生病人员,监 测灾区饮用水水质,检查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组织开展灾区 “消杀灭”行动,做好灾区环境卫生工作,防范和控制传染 病的暴发流行。(6)救灾保障组平山镇人民政府牵头,派出所、综治中心、乡村建设综 合服务中心、交警中队、消防站、卫健所、供电所、电信、 移动、联动、民政办、文广站、镇红十字会、镇供水公司。主要负责抢修损毁道路、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 做好抢险救援油料保障,保障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和灾区生活 必需品的运输。(7)信息宣传组平山镇人民政府牵头,文广站、镇应急办和事发村(社 区)有关部门等参加。主要负责新闻发布、宣传报道的组织工作,收集、汇总 抗灾救灾信息,经新闻发

12、言人审批后及时准确发布灾情和救 灾动态信息,加强舆情分析,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8)灾后重建组平山镇人民政府牵头,镇应急办、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财政所、卫健所、供电所、电信、移动、联动、民政力、 镇红十字会、镇供水公司、事发村(社区)等参加。主要负责指导灾区政府制定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规划, 核实受灾损失情况,落实有关扶持资金、物资、政策,开展 倒损房重建和基础设施恢复工作。(9)技术专家组镇应急办牵头,从市、县地质灾害专家库中聘请相关专 家参加。主要参与地质灾害救援方案研究制定;研究分析地质灾 害发展形势和救援措施,为应急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提出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建议;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

13、技术支 持。(地质灾害指挥组织架构图见附件2)2. 4镇人民政府应急组织机构各村(社区)参照镇指挥部设置模式,组织相关部门、 社区村屯、社会组织建立设立本级应急指挥机构,进一步细 化分工,明确工作职责。3监测预警和预防机制监测预警体系3.1.1 监测预警系统各村(社区)要针对本辖区的地质灾害分布特点、易发程度,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与专业监测网络相结 合、覆盖辖区、互为补充、运行高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 统,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各村(社区)要建设并发挥本级应急救援的骨干和枢纽 作用,同时要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 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建立由村(社区

14、)、村(组、 社区、企事业单位)等为一体的、按行政领导负责制指定专 门负责人、联络人的联络机制,确定联络报告方式,以及由 危险区范围的单位、村民(居民)作为监测信息报告员而形 成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 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县 应急管理、自然资源、水利、气象、水文、住建部门要密切 合作,逐步建成与全县防汛监测网络、气象监测网络、地震 监测网络互联,连接县有关部门、村(社区)的地区灾害信 息系统,及时传递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性地 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

15、息,进行地质灾害 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 数据库,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共享。3.1. 2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内容由县级以上自然资源部门会同同级气象、水文部门联合 开展。预警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区、 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等。1.1. 3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与标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分为4个级别:IV级为蓝色预警, 为关注级;III级为黄色预警,为注意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 的可能性较大;II级为橙色预警,为警报级,表示发生地质 灾害的可能性大;I级为红色预警,为加强警报级,表示发 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3. 1. 4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与处理地质

16、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按程序审批后,由预报机构 在第一时间发布。气象风险预警结果通过媒体向全县即时发 布,同时通过电话、传真、手机短信息,直接向可能发生灾 害的村(社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 公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预报灾害发生区域内的村(社区)人民政府(办事处) 及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责任人,应及时查收预报 机构或镇指挥部发出的未来24小时临灾预警预报区域地质 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结果。社会公众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上了 解获悉未来24小时本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图文信息。 各单位和预警区群众要对照避险预案和防灾工作明白卡、 防灾避险明白卡等要求,做好防灾避险的各

17、项工作。3.1.1 接警与处警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公布地质灾害接警电 话,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发生地质灾害报警信息后,应 迅速组织进行处置,并按地质灾害速报制度的规定,向镇指 挥部报告,并应初步核实灾情(险情)的级别,及时进行评 估,准确评定灾害等级,按相应的应急响应等级开展应急处 置工作,小型以上地质灾害及时向市指挥部办公室报告。3.1.2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响应各级人民政府收到涉及本地区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 警信息,应当组织研究分析,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响应。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响应对应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 别,分为:蓝色预警响应(IV级)、黄色预警响应(III级)、 橙色预警响应(I

18、I级)、红色预警响应(I级)四个响应等 级。(1) W级预警响应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蓝色预警时,预报机构向预 警区地质灾害负责人发出预警信息。预警区内的村(社区) 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2)in级预警响应4. 3地质灾害应急响应224. 3. 1 IV级响应224. 3. 21n级响应234. 3.3H级响应244. 3. 4 I级响应254. 4应急处置重点264. 4. 1抢险救人264. 4. 2安置群众264. 4.3抢通保通264. 4. 4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保障274. 4. 5防治次生灾害274. 4.6维护灾区稳定274. 5应急响应结束28

19、4.6新闻发布285后期处置295. 1善后处置295. 2调查与评估292. 1地质灾害调查报告295. 2. 2地质灾害应急评估总结295.3 恢复重建305.4 责任与奖惩306应急保障306. 1应急平台保障306.3 应急队伍保障316.4 应急资金保障316. 4应急技术保障327. 5应急物资保障327.6 宣传培训327.7 监督检查327应急预案管理328. 1预案演练337.2预案修订337. 3预案解释部门347.4预案的实施348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36附件3:灵山县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流程示意图39附件4:灵山县应急避难场所清单错误!未定义书

20、签。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黄色预警时,预报机构向预 警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发出 预警信息,提示预警防范事项。预警区人民政府按照相关预 案开展预警防范工作。预警区内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要 实行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3) II级预警响应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橙色预警时,根据市指挥部 和县人民政府的预警响应,预报机构向预警区村(社区)人 民政府(办事处)发出启动n级预警响应通知,向预警区监 测员发出预警信息,明确预防、防范要求。预警区人民政府 根据当地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组织相关部门落实隐患 点检查、排查、监测和群众暂时转移等防范工作。预警区内 的地质灾害应急

21、指挥机构要实行24小时值班和零报告制度。(4) I级预警响应当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为红色预警时,预警区进入紧 急预防状态,根据市指挥部和镇人民政府的预警响应,预报 机构向预警区内的村(社区)发出启动I级地质灾害气象风 险预警响应通知,向预警区监测员发出预警信息,组织有关 成员单位和预警区村(社区)进行视频会商,明确防范重点、 措施;必要时,派出工作组赴预警区指导、督查预警响应防 范工作。预警区内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要实行24小时值 班和零报告制度。3.2预防机制3. 2.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每年年初拟订 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22、要标明 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 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3. 2. 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镇指挥部应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进行抽查,指导各村 (社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立。各村(社区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 络的作用,要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 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 上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报告。镇人民政 府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 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 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

23、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 避灾疏散。对选定的避险点和撤离路线要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紧 急避险万无一失。3. 2. 3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发布镇应急办、宣传办应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 风险预警工作,并将预警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及指挥 部,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 地质灾害的预报预警后,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 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 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3.2. 4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 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各村(社区)自然资源部门应对

24、危险区 范围内的单位和住户及时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 避险明白卡,告知有关灾害的基本情况、监测预报方法、 应急避险的撤离路线和安置地,以及防灾责任人、监测人的 汇报联系方式,并按要求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4地质灾害应急处置4.1总体要求镇指挥部办公室会同主管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相关信 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判,为镇指挥部领导提供比较系统 的决策参谋意见。根据突发地质灾害形势和应急响应条件, 经镇指挥部领导批准,由镇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并监督执 行。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统一指挥、属地为主、分级分部门负 责的原则和本预案规定的响应行动要求,迅速行动,密切配 合,尽责尽力,合力抗灾。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各

25、级各部门 应将执行应急响应情况与行动效果及时反馈镇指挥部;镇指 挥部应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等级和响应行动, 及时调整决策部署,确保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有序、高效、 科学进行。镇指挥部应将地质灾害防御情况及时报告县委、 县政府及上级指挥机构,并通报镇指挥部各成员单位。4. 2地质灾害灾情与险情速报发现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时,监测单位、监测人及知情 人,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或县自然资源局报告有关情况。4. 2.1速报时限要求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发生后,镇、村和有关单位负责人, 获知灾情信息后,应在30分钟内报告当地政府或自然资源 部门。当地村(社区)及其有关部门接到报告,立即组织力量 到现场复核

26、确认后,向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紧急情况 下可越级上报。同时,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出现小型以上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当地政府要在获 知灾害发生信息30分钟内直接向县人民政府和镇指挥部办 公室报告。4. 2. 2速报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发生的 时间、地点、地质灾害类型、等级、规模,死亡、失踪和受 伤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引发因素和发展趋 势,采取的对策和措施等。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出现新的变化时,要及时续报。4. 3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对照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等级,镇指挥部启动相应等级 的应急响应,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按预案开展响应行动。同 时,灾区村(社区)按照

27、本级应急预案启动本级响应。镇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分为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IV 级)、中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III级)、大型地质灾害应急 响应(II级)和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响应(I级)4个响应 等级。4. 3. 1 IV级响应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当地村 (社区),应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按 速报制度向镇指挥部办公室上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 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 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 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 离路线,组织群众转

28、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 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 胁群众避灾疏散。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工作,在村(社区)的 统一领导下,由本村(社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具体指 挥、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 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 次人员伤亡。必要时,镇指挥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 协助村(社区)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4. 3. 2in级响应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时,事发地的村(社区) 在第一时间报告县人民政府及镇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根据本 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先期处置,全力控制灾害事态,努 力减轻地

29、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镇指挥部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险情)达到启 动ni级响应标准后,向镇指挥部提出启动ni级地质灾害应急 响应的建议,由指挥长决定启动ni级响应,并实施以下应急 响应步骤:(1)由镇指挥部办公室分别上报市指挥部办公室及有 关部门。(2)向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灾区村(社区)发出III级响 应通知,要求当地政府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开展先期处置工 作。(3)召开指挥部成员单位紧急会议,会商灾情,研究 部署应急救援工作。(4)镇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安排,派出人员赶 赴灾区,按照本预案要求迅速组建县现场指挥部。县现场指 挥部召集参与部门研究制订各应急工作组处置工作方案,明 确任务,细化

30、分工,并调集队伍、物资、装备组织实施。(5)涉及跨越镇行政区域、超出镇政府处置能力或者 需要由县负责协调和处置的,报请县进行紧急支援,接受市 地质灾害总指挥部的领导。(6)做好配合市指挥机构或工作组工作的相关准备。4. 4 3n级响应出现大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时,事发地的村(社区) 在第一时间报告县人民政府及镇指挥部办公室,立即根据本 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先期处置,全力控制灾害事态,努 力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险情)达 到启动n级响应标准后,向镇指挥部提出启动n级地质灾害 应急响应的建议,由指挥长决定进入n级响应状态,并实施 以下应急响应步骤:(1)

31、由镇指挥部办公室分别上报市指挥部办公室及有 关部门。(2)向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灾区村(社区)发出n级响 应通知,要求当地政府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开展先期处置工 作。(3)召开指挥部成员单位紧急会议,会商灾情,研究部署应急救援工作。(4)镇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安排,派出人员赶 赴灾区,按照本预案要求迅速组建县现场指挥部,开展先期 应急处置。当市现场指挥部成立后,县现场指挥部归属市现 场指挥部统一指挥。(5)做好配合市指挥机构或工作组工作的相关准备。4. 3. 4 I级响应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时,事发地的村(社区) 立即根据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部 门进行应急处置,并组

32、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全力控制灾害 事态扩大,努力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并在第一时间报 告县人民政府及镇指挥部办公室。镇指挥部办公室经分析评估,认定灾情(险情)为特大 型级别时,向镇指挥部提出启动I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建 议,由指挥长决定进入I级响应状态,并实施以下应急响应 步骤:(1)由镇指挥部办公室分别上报市指挥部办公室及有 关部门。(2)向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灾区村(社区)发出I级响 应通知,要求当地政府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开展先期处置工 作。(3)召开指挥部成员单位紧急会议,会商灾情,研究部署县级应急救援工作。(4)镇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安排,派出人员赶 赴灾区,按照本预案要求迅速组建县

33、现场指挥部,开展先期 应急处置。当市现场指挥部成立后,县现场指挥部归属市现 场指挥部统一指挥。(5)做好配合市指挥机构或工作组工作的相关准备。4. 4应急处置重点4. 4.1抢险救人事发地政府立即组织基层救援队伍、民兵预备役和广大 群众、工程施工队伍等社会力量,开展自救和应急抢险救援。 发生小型以上地质险情、灾害时,或发生地质灾害镇的村(社 区)请求增援时,镇指挥部协调调集县级救援队伍,协助当 地政府在地质灾害、房屋抢险等方面专家指导下,优先抢救 被埋压人员。4. 4. 2安置群众灾区当地政府要尽快将受灾害威胁、无家可归的群众转 移出来,按照“安全、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方针,实 施过渡避难

34、安置,通过搭建帐篷、板房或引导群众自建简易 过渡住房,解决灾民的过渡安置问题。调集生活物资、卫生 队伍,确保转移安置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 衣被、有病能医治。4. 4.3抢通保通对受损公路和通信、供电、供水设施,各专业部门安排 专业工程队伍,积极抢修抢通生命线,为保障抢险救援、灾 民转移安置和灾区基本秩序提供基础条件。4. 4. 4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保障坚持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彻底防疫。发动 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及时清理废墟和积存物;食品药品监管 部门负责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正常供应,防止出现食源 性药源性群体性事件;安排农林畜牧部门做好死亡动植物无 害化处理,广泛组织乡

35、村医生和抽调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力量 开展“消撒灭”等卫生防疫工作,实现防疫全覆盖,确保大 灾之后无大疫。4. 4.5防治次生灾害坚持主动、及早、安全处理,防范和治理各类次生灾害, 同步治理可能造成的堰塞湖、病险水库,及时排查地质灾害 隐患,避免次生灾害造成更大损失。4. 4. 6维护灾区稳定增加灾区警力,在建立抢险救援现场特别管制区的同 时,全面做好交通管制和疏导,加强周边受影响区域的社会 治安,积极解决受灾群众利益诉求,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以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好救灾物资发放工作,积极回应 社会关注的救灾物资资金发放等问题,确保灾区社会安定, 不出现大规模群体性事件。1总则L1编制目的为

36、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防御和应急处置 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 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 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 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 发(2011) 2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 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钦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 预案、灵山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 规和规定,编制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 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 不稳定

37、斜坡、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的应急 处置。本预案指导全县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抢险救援 与应急处置工作。1.4 工作原则预防为主,以人为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为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得到有效控制,群众基本生活和灾区 秩序基本稳定后,可以根据事件响应级别,遵循“谁启动谁 解除”的原则,由启动应急响应的机构宣布解除应急响应, 开放原划定的地质灾害抢险救援现场特别管制区,并报上一 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灵山县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流程示意图见附件3)4.6新闻发布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负责灾害 处置的地方

38、和部门负责人担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信息。 地质灾害和险情的发布按照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 急预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 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08 22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 案、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 一步规范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桂政发 200927号)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 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情况、灾害 损失情况、救援情况等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发布形式包 括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 编发灾情信息、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

39、站发布等。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地质灾害事发地村(社区)负责组织地质灾害的善后处 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抚恤补偿、征用物资补偿、保险理赔、 灾后重建、防疫、污染物收集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地质 灾害影响,妥善安置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 秩序,确保社会稳定。较大地质灾害由事发地村(社区)会 同县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善后处置工作。5. 2调查与评估5. 2.1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小型地质灾害由县人民政府委托有关部门牵头组成调 查组对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调查清楚后制作地质灾害调查报 告提交县政府批复。5. 2. 2地质灾害应急评估总结小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参与应急处置的各 有关成员单位

40、要及时对事故处置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 训,分析查找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向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交书面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总结 评估报告,县应急指挥部根据各成员单位的应急总结评估报 告编写小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评估总报告,经县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或其授权人员审核后报县委、县政府。5. 3恢复重建地质灾害发生后,事发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尽快落 实资金、物资和技术保障,及时修复地质灾害工程,组织发 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并动员社会各界支持灾区的恢复重建 工作。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文、水利、供水、 供气、供油以及防地质灾害专用设施,事发村(社区)应尽 快修复。5. 4责任与

41、奖惩各村(社区)对在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做 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按照突发地 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有关措施、履行有关义务、玩忽 职守、不听从指挥、不认真负责或者临阵脱逃、擅离职守并 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6应急保障应急平台保障加强地质灾害应急平台建设,保障其语音通信、视频会 议、图像显示及预警预报、动态决策、综合协调与应急联动 等功能运转高效。全镇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以县级地质灾害 应急平台为枢纽,以市、区级地质灾害应急平台为节点。重 点实现预警预报、信息报送、综合研究、决策支持、远程会 商、应急指挥等主要功能。应急平台

42、建设要突出应急指挥所、 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视频会商系统等重点,同时建立健全 完善应急调查队伍、调查设备、通讯设备等,配备应急调查 车、便携式卫星终端设备,着统一标识的服装等。6. 2应急队伍保障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交警中队、消防站、派出所、 民兵应急连等为突发地质灾害主要救援队伍。各村(社区) 要加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专业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 专业培训。现有的镇级地质环境监测站要加强队伍力量,配 备必要数量的技术人员,满足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需 要。地质灾害高发区、易发区的村(社区)要加快建设地质 环境监测点。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具体承担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御和 处置技术工作,包括应急调查

43、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 远程会商及综合研究等工作。各级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应具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技术人 员。技术人员须熟悉地质灾害防治及管理业务,具有从事地 质灾害应急调查、防治技术研究或业务管理工作经验。6. 3应急资金保障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 当纳入当地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事权与财权 相匹配原则,分级负担应急防御与处置经费,并纳入同级财 政预算,建立稳定的年度防治经费投入保障机制。6.4应急技术保障镇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建立地质灾害应急专 家库和资料库,为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保 障。6. 5应急物资保障镇、村(社区)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

44、,按照各自的职 责和预案要求,配备必需的应急装备,做好相关应急物资保 障工作。掌握用于应急的装备、物资储存情况,建立装备、 物资库分散储存、统一调配机制,以备应急救援之用。6.6 宣传培训镇、村(社区)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等有 关部门应当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 形式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 识和自救互救应对能力。6.7 监督检查镇应急办同有关部门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保障工 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保障的经 验和教训。7应急预案管理本预案由镇应急办负责组织修订,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 发布实施,并报市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管理

45、局)和市自然 资源局备案。各有关部门,各村(社区)按照本预案的规定 履行职责。各村(社区)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 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同时报镇指挥部办公室(镇应 急办)和县自然资源局备案。6.8 预案演练为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县、村(社区)每 年要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至 少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综合实战演练1 次。演练结束后,演练组织实施单位应进行演练评估总结, 并将演练评估总结报告按时报同级政府指挥部办公室和上 一级指挥部办公室备案。7. 2预案修订发生下述情况时,由镇应急办负责对本预案进行修改和 完善,县相关部门应配合本预案修编工作

46、。1)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 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2)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3)安全生产面临的事故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4)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5)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的;6)其他情况。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期限最长为5年。2 .3预案解释部门本预案由镇应急办负责解释。7 . 4预案的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件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红层:在我国主要是指中生代以来即三叠系、侏罗系、 白垩系和新生代晚近系的湖相、河流相、河湖交替相或是山 麓洪积相等陆相碎屑岩,多以夹层互层出现。从外表来看主 要颜色为红色。基

47、本特点是地质年龄相对较轻,经历的地壳 变动相对较少,褶皱不剧烈,产状平缓,其岩性主要是砾岩、 砂岩、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粘土岩或泥质页岩等,有时 会夹杂有灰岩结核,岩相变化大,并含透镜状或薄层状多孔 疏松砂岩,都不同程度地发育有层间剪切带,还常见有诸如 石膏等易溶岩类,与老地层相比,成岩作用差,有的呈半胶 结状,强度较低,总体上属软岩类,是一个很复杂的弹性模 量相差甚大的软硬相间的不等厚的底层组合岩体。地质灾害隐患点: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群众生命或财产安 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 地面塌陷,以及已经发生但目前仍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 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

48、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层岩性、地 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 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 者地段。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 质泄漏等。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 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 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 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 不含本数。附件2:灵山县地质灾害指挥组织架构图 核心,以加强防灾减灾为重点,立足于有效规避风险,最大 程度地减少突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