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发展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达峰碳中和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发展调研报告.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碳达峰碳中和特色产业和重大工程开展调研报告2021年,*市确立了以冶金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为主的4条传统优势产业链和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主的4条新兴产业链高质量开展路径。在“双碳”和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工程盲目开展新形势新要求下,能耗这一资源要素是决定 冶金、化工等特色支柱产业和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重大工程能够顺利 实施的重要条件,也是关系*市经济开展再上新台阶的决定因素。目前*市的能源 结构、存量空间和用能机制体制上存在以下问题:一、短期之内,工业结构调整难度大。省发改委已牵头成立“碳达峰碳中和 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碳排放的总量和与能耗的 总量和强度密切
2、相关,*市的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比大,在仅考虑能源消费所产 生的碳排放情况下,*市冶金行业碳排放占比超过70%。*市化工行业占比约为9. 5%, 龙头企业*化工,具有能源依赖度高、碳排放强度大、缺少可替代资源等特点,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二、“两高”工程投资受限。从中央到地方要求遏制“两高”工程盲目开展,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走绿色低碳道路。“两高”工程范围不明确, 能耗替代方式不明确,对钢铁、化工新工程投资严重受限。三、碳排放指标提升空间有限。经生态环境局测算,2018年、2019年*市地 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361亿元、2505亿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别为7342万吨、 7364万
3、吨,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为3. 109吨/万元、2. 939吨/万元。2019年度, *市以0. 3%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6. 1%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 强度同比下降5. 47%,下降幅度明显。随着企业绿色化改造进程逐步深入,成熟 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钢铁、化工等高排放行业指标提升 的空间和潜力日趋收窄。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能源作为资源要素将会比土地资源更加 稀缺珍贵。特别能耗作为工程审批的前置条件后,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落地。为 了破解能耗困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积极向上沟通交流,促进用能政策完善。在省级层面没有出台明确“两 高”工程范围政策
4、情况下,对能耗指标考评、高能耗行业划分等加强对上争取。 一是目前能评审查的主要指标是工程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该指标跟产品的市 场价格密切相关,非常容易受价格波动影响,其实质反映的是工程在某一时点的 单位能耗经济效益,而非能源利用效率,不能真实反映工程的实际能耗水平。二 是争取对高耗能行业划分更精准。例如,2021年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5 部门出台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中对高 耗能行业划分仅仅5大类11中类21小类。同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为新能源产业配套、战略新兴产业、“卡脖 子”新材料等行业和工程能争取排除在高耗能行业。例如2021年11月17日
5、, 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做好化肥生产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可 考虑化肥生产作为支农工业的特殊性,不将化肥生产企业作为高能耗企业,具体 由各地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2021年12月8日TO日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中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 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二、建立全市重大工程要素资源保障机制。为了努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2020年3月,省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要素跟 着工程走”机制的意见,在土地、能耗、污染物排放、水资源和资金等5大要 素做好做大要素资源盘子,为工程落地创造良好
6、环境和稳定预期,以高质量工程 促进高质量开展。建议,在重大工程要素资源保障上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加 强要素储藏、防止要素沉淀。重点是摸清企业和工程亩均税收、工业增加值、能 耗、排污、用水等家底,分行业建立智慧的评价机制,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 上”。三、全市一盘棋,推进能耗总量增量指标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2016年,国 家发改委在浙江省、福建省、河南省、四川省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 作。2020年,为了推进能耗指标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 目顺利实施,省出台了省能耗指标收储使用管理方法(试行)。明确了能耗指 标收储的范围、使用范围、方式、价格和程序。总体思路是:省级收储的能耗指 标既要保重点,总量的80%左右通过依申请使用方式,保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 重大工程落地需求,又要表达公平性原那么,总量的20%左右通过市场竞购交易方 式,用于符合条件的其他工程。对于积极支持、配合开展省级能耗指标收储的设 区市,优先支持其所属工程获得依申请使用指标。此方法有助于破解工程落地能 耗指标瓶颈制约,推动能源要素供给改革。建议*市参照先行地区做法和经验, 探索建立能耗指标收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