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文中心梳理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寄托 了他的社会理想,即远离战乱,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小石潭记作者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在寂寞处境中 的悲凉凄苦情感。核舟记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明末 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 间艺人的艺术成就。文言文知识点梳理桃花源记一、文学常识陶渊明(约365年一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2、。东 晋温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 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 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其中桃花源记 是桃花源诗的序)等。二、考点1.重要实词: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 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髯、叹惋、语云8 .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 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 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 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3、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 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9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 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 你会作何感想?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气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心境,是点 睛之笔;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造成的;我会以观赏时的心情决定感 想,或喜或悲。2.重要虚词: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2)乃不知有汉:竟然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此人为具言所闻:对其(1)欲穷其林:这(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4、3 .多词一义:(1)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2)便要(y&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4)此中人语(yCi)云、缺乏为外人道也:说(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古今异义: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 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水源(古义:溪水发源的地方;今义:指人们饮用的水)鲜美(古义:鲜嫩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缺乏(
5、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 例如:缺乏挂齿)间隔(古义:隔绝;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缘(古义:沿着;今义:缘故,缘分)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多形容性格)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悉(古义:全,者人今义:熟悉)咸(古义:全,
6、者B;今义:一种味道)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对)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4 .词类活用:尽(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讶。前(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穷(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焉(不复出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名词作动词。果(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一词多义: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寻病终(副词“不久”)舍:便舍船(舍(sh巨),动词,离开。)屋舍俨然(舍(
7、sh6),名词,“房屋”)中:中无杂树(“中间”)晋太元中(“年间”)其中往来种作(“里面”)志: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处处志之(音节助词,无意)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为: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Si,动词,作为)缺乏为外人道也(读w6i,介词,对,向)遂:遂迷,不复得路(“最终”)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向:寻向所志(原来)眈眈相向(对着)得:便得一山(看见)得其船(找到)闻:鸡犬相闻(听见)闻有此人(听说)穷:欲穷其林(尽,穷尽)穷冬
8、烈风(深)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属(zhCi)引凄异(连续)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其:(1 )欲穷其林:这(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5 .同义词:都(1 )悉:悉如外人(2)皆:皆叹惋(3)咸:咸来问讯(4)并: 并怡然自乐详细一一(5)具:具答之沿着 (1)缘:缘溪行2)扶:便扶向路邀请(1)要:便要还家(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6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志”通“记”,做标记“缘通沿,沿着。“具”通“俱”,完全,详尽。7 .感知文意,用原文回答。1 .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
9、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2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3 .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 幽深).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 静、生活安乐幸福)4 .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
10、热情好客).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5 .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三、探究思考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 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 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 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全文分三局部:第一局部(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第二局部(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局部,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
11、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气。第三局部(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四、文体记:可以是游记和碑记(或铭记)(主要的还是游记)。游记是收在文集中 的记叙游览山川名胜活动、描写景物、用来抒发感情,让思想在风中飘荡的 一种文体(散文)。相当于现在的记叙文,有的夹有一点议论,更像散文。桃花源记的文体就妙在“四像”而又“四不像”一一好像是小说,又好像 是散文;好像是游记,又好像是寓言;实际上却又是序跋类文体中的诗序。 这都是根据题目中的“记”这种古代文体衍生翻新出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文体解 读。所以我们可以说桃花源记是一篇小说,一篇志怪小说。小石潭记一、文学常识1 .小石潭记,唐朝诗人柳宗元作品。小
12、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 石潭记。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 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文抒 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 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2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被贬为永州司 马,又被成为“柳柳州”他与唐朝另一位著名文学家韩愈并成“韩柳”,倡导了古 文运动他在被贬期间写下了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3 .选自:柳河东集4 .记: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这种文体,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目的 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报复,阐述作者的某
13、种观点。二、考点1 .一词多义: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日怒己,日奉壹。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以: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 “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见: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2 .古今异义: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 的一种角色。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
14、便离开了。);今常用义 为“往”。3 .词语活用: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例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乐:a.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例句:心乐之;b.形容词作动 词,嬉乐,逗乐,似与游着相乐。下,a.名词作状语,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词作状语,在下 面,下见小潭。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犬牙:像狗牙那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4 .古今异义词: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走、到5 .文言句式:省略句式:斗折蛇行=(溪水)斗折蛇行6 .感知文意,用原文回答。1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小石潭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因为有游鱼的活动,周围树木的保护,而且小石潭是活水,
15、小潭以全石为2 .请说说“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一句的妙处?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而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 但水清鱼静的优美画面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3 .找出文中描写游鱼的传神之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蕴含了作者 怎么样的心理?文中第二段把鱼儿的自由自在,活泼天真和“我”的物我合一乐而忘形,乐 而忘我境界,结合得天衣无缝;鱼儿的自由自在于作者此时的境遇相反,作者 的内心既羡慕了又充满酸楚。4 .潭西南的小溪有什么特点?曲曲折折,被两岸的地势和草木遮挡掩映,时隐时现。5 .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 什么修辞方法?抓住溪身的曲折
16、、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 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 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 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6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和其源”此句写出了潭水的源头之神秘莫测,结 合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来说说作者这样写有着怎么样的寄寓?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其源”的源头 实在是茫然、遥远。7 .从听水声“心乐之”,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 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听到悦耳的水声,看到美丽的小石潭,欣赏着美丽的鱼儿,作者感到快 乐,暂时忘掉了烦恼失意,然而眼前景物的幽深寂静又使他感到凄凉难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