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6454560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下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桃花源记文言文笔记归纳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沼阳柴桑(今 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饮酒。二、通假字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延(各复延至其家)三、古今异义1.缘 古:沿着,顺着 今:扶(便扶向路)2鲜美古:新鲜美好 今:食物味道好3.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4 .云 古:说今:云彩5 .妻子 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配偶6 .绝境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7 .间隔 古:隔绝,不通音讯 今:8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9 .延 古:邀请 今

2、:延长10 .不足古:不值得,不必 今:1L扶(便扶向路)古:沿着顺着 今:12 .向(便扶向路古:先前的 今:13 .(未)果古:实现今:14 .开朗 古:开阔明亮今:15 .俨然 古:整齐的样子 今:16 .问所从来古:从哪里来今:没有出路的境地食物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关联词(表条件关系,无论一一都)延长用手支持人、物或自己不倒向着,朝向果实(思想、心胸、性格等)乐观、畅快,不抑郁低沉形容很像从过去到现在17.仿佛(若有光) 古: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今:似乎,好像四、一词多义为地(州画成为).为j武陵人捕鱼为业一一w6i(作为) (2)不足为外人道也wVi (对,向)1(3)此人一一为

3、具言所闻J2.4 sh健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2 2) she屋舍俨然(房屋,名词)(1)忘路之远近(,助词,的)(2)渔人甚异之(代词,它,指所看到的景象).| (3)具答之(代词,代指村人提问的问题)| (4)闻之,欣然规往(代词,指代这件事) (5)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代词,这)1(6)处处志之(音节助词一凑音节,不译)5. 75(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1(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居然)7.(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一 (2)后遂无问津者J、(3)遂迷,不复得路(最终,终于,竟然)4.耳欲穷其林(代词,那)(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指桃花源/村子) (3)

4、得其船(代他的,这里指渔人的)(4)延至其家(代他们的,这指村民们的)(5)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指渔人)6.可(1)寻向所志(寻找)二寻张怀民1(2)寻病终(随即,不久)8.闻(1)村中闻有此人(听说)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名,听到的事情)9.作(1)其中往来种作(劳作)(2)设酒杀鸡作食(做)10.志(1)寻向所志(名词,记号/标记)(2)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做标记)五、词类活用(1)复前行(名词作状语,往前、向前)(3)未果(名词作动词,实现)(5)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6)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2)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记号)(4)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

5、词)为异,对感到诧异)(7)才通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通过)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D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译: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2省略句:(1)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译: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2)(渔人)便舍船,从口入。译: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3)(村民)问(之)所从来。译:村民问(渔人)从哪儿来(4)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译: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5)见渔人,乃大惊(“见”前面省略村民)(6)便要还家(“便”前省略桃花源的村民,“要”后省略“渔人”)3.倒装句:问所从来一一问从所来(介宾前置)小石潭记知识汇总

6、一、文学常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与韩愈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 州八记中的第四篇。本文选白柳河东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 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按原文填空: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诋,为屿,为堪,为岩。3、写潭中鱼静态的句子:日光

7、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写潭中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4、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主旨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三、注音:篁(hudng)竹 清冽(li”卷(qu6n)石底以出为(chi) 为蛾(kan)参(cGn)差(cl)披拂怡(yl)然不动 俶(chg尔远逝 往来翕(xl)忽犬牙差(cl)互寂寥(lido)无人 悄(qiao)怆(chudng) 幽邃(sui ) 龚(gong )古四、解释词语:(一)词类活用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2 .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3 .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

8、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4 .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做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5 .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感到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 到寒冷。6 .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二)重点词语:1、篁竹:竹林。2、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发出声响。3、伐竹取道:砍伐竹子,开辟道路。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路。4、水尤清冽: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特别。冽:凉。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以:用来。为:作为。6、卷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卷:弯曲。以:而。7、地

9、:水中高地。8、屿:小岛。9、不平的岩石。10、翠蔓:翠绿的藤蔓。11、披拂:随风飘拂。12、可:大约,表示估计数目。13、许:上下,左右。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表示数量不确定,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14、无所依:什么依靠也没有。15、怡然:呆呆的样子。16|、俶尔:忽然。17、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18、乐:逗乐,取乐。19、斗折:像北斗星一样曲折。20、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21、犬牙:像狗牙一样。22、差互:相互交错。23、不可知其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可:能够。24、寂寥:寂静寥落。25、悄怆:忧伤的样子。26、邃:深远。27、以:因为。28清:凄清。29、居:停留。30、乃:于是、

10、就。31、之:代指这里的景致。32、去:离开。33、游:游玩。34、隶:附屈,随从。35、从:跟随。五、翻译句子: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一一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 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一一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 清凉。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此为屿,为幽,为岩。一一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 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斑.屿.崛.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4、青树翠硬,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一青翠的树木

11、,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 飘拂。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一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任何依靠。6、口光下澈,影布石上。一一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一一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 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逗乐。8、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一一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 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9、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一-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12、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一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着竹林和树林,寂静 寥落没有其他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1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一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这里的景致 便离去了。核舟记知识点一.文学常识.选自:清代人张潮的虞初新志1 .作者:明末文学家。魏学渺yl(约1596年一约1625年)字子敬,号茅檐,嘉善(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2 .核舟雕刻的作者:明代王叔远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后赤壁赋.核舟雕刻主题:大苏泛赤壁4【左: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赤壁赋3 .核舟微雕:王叔远赠给魏学净yl.文体:记。体裁:事物说明文

13、二:通假字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只记这一个三:三:古今异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神情与苏黄不属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零数,余数 单的,不成对的大约可以类似归属竟然曾经其两膝相比者其两膝相比者古义:靠近。今义:比较,较量。四:1,一词多义为宫室,器皿,人物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诋,为屿,做,这里指雕刻 做,这里指雕刻 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动词,当作,作为 介词,对,向 动词,成为为字共三卜有四做,这里指雕刻中轩敞者为舱 全石以为底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动词,当作,作为此人一一

14、为具言所闻介词,对,向2,可 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粒粒数也可以3,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4,云此中人语云盖大苏泛赤壁云5,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其人视端容寂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 可以奇妙零数,余数说句末语气词开头大约不可知起源可以6,而7,语8盖:9者:启窗而观表顺承乃记之而去表顺承潭西南而望表修饰此中人语(四声)云告诉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是,原来是) 中轩敞者为舱(的部分)隶而从者表顺承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如有所语(三声)说话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大概是,原来是)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五:词类活用石青移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

15、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箸篷)六:文言句式.倒装句一一定语后置(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相比”是中心词“两膝”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 尾,相当于“的”。)(正常语序为“其相比两膝者”)(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是中心词“桃核”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的”。)(正常语序为“盖简修狭桃核者为之”)(3)尝贻余核舟一(正常语序为“(叔远)尝贻余一核舟”).省略句(1)省略主语(佛印)卧右膝,讪右臂支船(句首承前省略主语“佛印”)(2)省略介词“于”佛印居(于)右,鲁直居(

16、于)左各隐(于)卷底衣褶中居(于)右者椎髻仰面居(于)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其船背稍夷,则题名(于)其上七:课文主题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介绍了 “核舟”的形象,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作品的 精湛技艺,热情讴歌了民间艺人的卓越才能。诗经知识点诗经文学常识及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 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诗经的地位:我国古典 诗歌现实主义 的源头。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诗经分为“风” “雅” “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周朝直

17、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分为“大雅”和 “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共40篇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赋”:铺陈直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 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儒家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一、理解性背诵关雎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述。2、诗中表达“君子”苦思采存菜

18、之女,又不可得的诗句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3、诗中描写“君子”幻想与女子结婚的热闹场面的诗句是窈窕淑女,钟鼓乐之。4、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的字是“求”5、描写劳动场景的句子: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落之。6、用韵方面采取偶句入韵,“之”字不入韵,之字前一字入韵。这首诗押韵的字是“鸠、洲、逑、流、求、 得、服、侧、采、友、茎、乐”。7、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窃窕淑女,君子好述“这两句就是佐证。8、关雎是一首优美的恋歌,开头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为下文抒发爱情创 造了情意绵绵的意境。9 .诗歌中描写禽鸟和鸣的句子是关关雎鸠,

19、在河之洲。10 .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1 .诗中的“窈窕淑女”一句直接赞扬女子的文静、善良,也交代了小伙子追求她的原因;描写思念 心上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辗转反侧 ”,现今已成成语。12 .钟鼓乐之、琴瑟友之这一幻想和淑女结合的热闹场面,表达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13 .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4 .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15 .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0、1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17 .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关雎理解性默写 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特菜, 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 都喜欢美丽而贤思的姑娘的句子是:筠窕淑女,君子 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打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 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

21、慕之情的句子:求 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 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资窕淑女,寤寐求 之。关雎理解性默写 6、.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 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7、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 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 和喜悦心情。1.兼葭:芦苇2.苍苍:茂盛的样子3.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4.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指对岸。5 .溯涧从之:逆流而上去追寻

22、。6.溯涧:逆流而上。涧,逆流。从,跟随、追寻。之:代“伊人”。7 .阻:艰险。8.溯游:指顺流而下。9.宛在水中央:好像在水的中央,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接近。10 .萋萋:茂盛的样子。11.晞(xi):干12.湄:岸边,水和草相接的地方。13.跻(ji):(路)高而陡。14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15.未已:没有完,这里指还没有干。16. i:水中高地17 .;矣(s):水边。18.右:向右迂曲。19.扯(zhi):水中的小块陆地。1、通过重复唱沓,描写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的句子:溯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兼葭一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即的虚幻意境,蕴涵执着、炽烈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抵;、宛在水中扯。3、诗经。兼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 伊人,在水一方。4 .成语“秋水伊人”源之兼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5 .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兼葭(jidn jid)苍苍,白露为霜;兼 葭萋萋,白露未晞;兼葭采采,白露未己。6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si)涧(hui)从之,道阻且长。溯涧从之,道阻且跻 (ji) O溯涧从之,道阻且右。7 .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城。宛在水中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