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系说课材料.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8644671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说课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说课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工程与工艺系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工程与工艺系说课材料.doc(7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化学反应工程教案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一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绪论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1,化工生产中设备的分类;2,化学反应工程任务3,化学反应器的特点4,数学模拟方法5,化学反应工程的作用6,化学反应工程基本内容教学要求:了解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理解数学模型方法;三种工程放大方法一:20分钟二:

2、10分钟三:10分钟四:20分钟五、15分钟六:15分钟与学生交互、各部分衔接:1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方法;三种工程放大方法难点:三种工程放大方法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在以往的课程里,哪些论题使用的是“数学模拟方法”?讨论:量纲分析方法的局限,化学反应器的特点等。作业:无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对于前期课程已经阐明的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进行提问,以加强知识的连续性。引导讨论:如“反应工程”为什么不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反应器有哪些特点。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

3、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6

4、)Smith.J.M.ChemicalEngineeringKinetics,3rdEdition.McGraw-Hill,1981.(7)Carberry.J.J.ChemicalandCatalyticalReactionEngineering.McGraw-Hill,1976.(8)Froment.G.F,K.B.Bischoff.ChemicalReactorAnlysisandDesign.JohnWiley,1979.(9)C.Y.WenL.T.Fan,ModelsforflowSystemsandChemicalReactors,MarcelDekker.1975化学反应工程教案

5、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二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一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一节化学计量学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有关化学计量学的若干术语、参数;关于各种工程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表示方式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教学要求:了解化学计量学中的一系列名词术语;理解间歇系统和连续系统的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第一节:60分钟第二节:4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计量学,化学膨胀因子,转化率,选择率,收率,间歇系统反应速率表示方式,连续系统

6、反应速率表示方式,空时和空速。难点:选择率,收率,连续系统反应速率表示方式,空时和空速。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速率”的一般概念讨论:化学膨胀现象的描述;空速与空时的量纲。作业:动力学方程的转换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如何数学地描述化学膨胀?空时和空速的物理含义是什么。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

7、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三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一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三节动力学方程第四节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

8、动力学方程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化学动力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固体催化剂的一般知识及固体催化剂的重要孔结构参数。教学要求:了解动力学的一般形式;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各种表达形式;理解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及孔结构第三节:70分钟第四节:3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力学的一般形式;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各种表达形式;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固体催化剂的孔结构。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各种表达形式;固体催化剂的孔结构。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讨论:阿仑尼乌斯公式的理论基础

9、;作业: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如何从理论上理解阿阿仑尼乌斯公式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

10、,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四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四节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利用化学吸附速率的理论与模型,建立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方程。教学要求:了解化学吸附的理论

11、;理解单组分、多组分郎格缪尔模型;掌握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的推导方法。化学吸附:20分钟郎格缪尔模型:30分钟推导动力学方程: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吸附的理论;单组分、多组分郎格缪尔模型;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的推导方法。难点:郎格缪尔模型;控制步骤;平衡近似法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决定吸附速率的多种因素。讨论:控制步骤;推导本征动力学的一般方法;作业: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用形象比喻来理解“控制步骤”

12、,物理化学中推导本征动力学的方法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

13、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五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一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第五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最佳温度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各类化学反应的最佳温度;最佳温度曲线。习题课教学要求:理解最佳温度及最佳温度曲线的概念;掌握最佳温度曲线的理论推导方法。不可逆反应、可逆吸热反应:30分钟;可逆放热反应:50分钟习题:2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最佳温度;可逆放热反应的最佳温度曲线。难点:最佳温度曲线。提问

14、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温度对各类反应速度的影响是怎样的。讨论:在二维平面上如何表示二元函数,如:反应速度f(温度;转化率)作业: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用地图上的等高线方法,表现一个二元函数关系。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

15、(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六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第一节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过程第二节催化剂颗粒内气体的扩散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

16、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宏观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过程;催化剂颗粒内气体的扩散现象。教学要求:理解“宏观动力学”的概念;透彻理解气固相催化反应的七个宏观过程;理解“内扩散有效因子”的概念;掌握宏观动力学方程式的导出方法;了解多孔催化剂颗粒内气体扩散的四种方式及相应的理论模型。概述:10分钟;第一节:40分钟第二节: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宏观动力学的概念及方程式的建立;多孔催化剂颗粒内气体扩散的四种方式及相应的理论模型。难点:宏观动力学的概念;内扩散有效因子概念的提出;宏观动力学方程式的意义。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

17、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什么是本征动力学。讨论:宏观动力学与本征动力学的区别与联系作业:气催化剂颗粒气体内扩散系数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播放讲解气固相反应过程的动画。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用来进行反应器设计计算的是宏观动力学,本征动力学不能直接使用。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

18、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六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第三节内扩散有效因子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

19、)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解析求解;简化近似解;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教学要求:掌握球形催化剂颗粒内组分浓度分布及温度分布的微分方程及其边值条件的导出方法;掌握等温催化剂一级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解析解;了解非一级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的简化近似解;掌握粒度、温度和转化率对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影响微分方程建立及一级反应的解析解:50分钟;非一级反应近似解:25分钟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影响因素:25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球形催化剂颗粒内组分浓度分布及温度分布的微分方程及其边值条件的导出方法;(2)西勒模数;(3)等温催化剂一级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解析解。(4)几种近似解的

20、方法难点:西勒模数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理解西勒模数与内扩散有效因子的关系。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若干名词术语的含义。2,什么是内扩散有效因子。讨论:不同几何形状的催化剂颗粒上的“扩散反应”方程。作业:内扩散有效因子计算及分析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如何建立统一的“扩散反应”方程。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

21、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八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第四节气固相间热、质传递过程对总体速率的影响课程类型理论

22、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气固相间热、质传递过程对总体速率的影响的分析;外扩散有效因子及达姆堪勒准数的定义及意义;复习和本章串讲。第二章串讲及复习教学要求:理解外扩散有效因子的概念;理解达姆堪勒准数的概念及物理意义,掌握利用外扩散有效因子构建总体速率方程的方法。第四节:60分钟复习:20串讲:20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外扩散有效因子的概念;(2)达姆堪勒准数;(3)利用外扩散有效因子构建总体速率方程。难点:达姆堪勒准数物理意义;理解外扩散有效因子对构建部体速率方程的意义。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第二章的若干重要概念

23、。2,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总体速率方程是如何表达的。讨论:外扩散有效因子的作用,达姆堪勒准数与西勒模数的对应关系。作业:内扩散有效因子计算及分析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传递速率方程与外扩散有效因子的关系。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

24、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九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二章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第五节气固相催化反应器概述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

25、学内容介绍工业上各种类型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器概述(教材上属于第五章),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教学要求:掌握工业上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基本类型,了解固定床反应器的基本型式,了解多段绝热固定床的段间换热方式。反应器基本类型:20分钟固定床:50分钟流化床等:3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固定床的基本类型(2)轴向反应器和径向反应器;连续换热、绝热与段间换热(3)段间换热的方式。难点:冷管式反应器;段间换热反应器的操作线。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最佳温度曲线2,流态化现象讨论:如何实现最佳温度曲线?作业:无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

26、: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工业反应器为什么追求在最佳温度下进行操作。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

27、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十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理想流动反应器第一节流动模型概述第二节理想流动反应器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流动模型;理想流动模型;平推流和全混流模型;非理想流动模型;返混、年龄、寿命;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教学要求:掌握返混年龄寿命等基本概念,理解两种理想流动模型,了解非理想流动模型的概念。基本概念:20分钟理想流动模型:30

28、分钟非理想流动模型:30分钟设计方程:2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返混、年龄、寿命(2)平推流模型和全混流模型(3)非理想流动模型。难点:(1)返混的概念;(2)流动模型与反应器模型的关系。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有关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热力学定律。2,反应器的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讨论:自然科学上是如何描述流动现象的?反应器的体积与哪些因素有关?作业:无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流动模型与流体力学的区别与联系;哪些因素能影响反应器体积的大小。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

29、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

30、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十一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理想流动反应器第二节理想流动反应器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间歇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平推流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教学要求:掌握间歇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等温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间歇反应器:50分钟平推流反应器: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间歇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2)平推流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难点:(1)建立反应器数学模型的数学方法;(2)非等温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方程。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平推

31、流模型的概念;化学膨胀因子。2,描述“非均匀现象”的微积分方法。讨论:微积分的运用。作业:间歇反应器计算;平推流反应器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平推流反应器数学建模时取微元衡算,间歇反应器建模时取全反应器衡算。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

32、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十二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理想流动反应器第二节理想流动反应器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

33、内容:变温平推流反应器数学模型;全混流反应器。教学要求:了解变温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数学模型及设计计算。变温平推流:30分钟全混流反应器:7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全混流反应器及数学模型;(2)平推流反应器特点及数学模型;难点:(1)建立反应器数学模型的数学方法;(2)全混流模型的概念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流动模型的相关概念语;停留时间、空时;年龄、寿命。讨论:平推流与全混流两者的对比作业:全混流反应器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工

34、业上的平推流与全混流的实例。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

35、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十三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理想流动反应器第二节理想流动反应器36多级全混流反应器的串联及优化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多级全混流反应器的串联及优化教学要求:掌握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串联的计算、掌握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串联的优化方法。多级全混流反应器计算:50分钟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优化: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多级全混流反应器及数学模型;(2)多级全混流反应器优化;难点:(1)多级全混流

36、反应器的特点及与PFR及CSTR的关系;(2)最优化的数学方法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反应推动力。2,求最优值的微积分方法讨论:一级不可逆反应时,多级全混流的优化结论。作业:多级全混流和组合反应器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一级不可逆反应时,多级全混流的优化结论。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

37、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十四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三章理想流动反应器第二节理想流动反应器37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与反应体积比较课程

38、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与反应体积比较教学要求:掌握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及其计算、掌握各类理想反应器及其组合方式的反应器体积的比较方法及基本结论。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50分钟反应体积比较: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及其计算;(2)各类理想反应器及其组合方式的反应器体积的比较方法及基本结论。难点:理想流动反应器的组合方式及其计算;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全混流反应器的特点;平推流反应器的特点。讨论:一级不可逆反应时,各种等效的反应器组合方式。作业:

39、多级全混流和组合反应器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一级不可逆反应时,各种等效的反应器组合方式的内在机制。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

40、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十五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四章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第一节连续反应器中物料混合状态分析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混合现象及其分类;连续反应过程的考察方法教学要求:掌握反应器内的混合现象及

41、其分类、掌握连续反应过程的两类不同的考察方法。小测验:20分钟混合现象及其分类:30分钟连续反应过程的考察方法:50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混合现象及其分类;(2)连续反应过程的两类不同的考察方法。难点:(1)宏观混合与微观混合;宏观流体与微观流体;(2)以反应物料为对象的考察方法。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返混及其后果;2,前期课程中已经掌握的流体流动的若干概念。讨论:对流体流动现象的两类不同考察方法:欧拉观点与拉格朗日观点。作业:无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解课程内容为主,适当采用以下方法使用提问:启发学生温故知新,更好地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引导讨论:欧拉观点,

42、拉格朗日观点。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料教材:化学反应工程(第三版)朱炳辰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1世纪教材)辅助资料:(1)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陈甘棠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2)化学与催化反应工程(第二版)李绍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年(3)化学反应工程分析袁渭康等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4)Levenspiel.O.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JohnWiley,NewYork,1999.(5)F.S.Fogler.Elementsof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3rdEdition.Pre

43、tice-Hall,1992.化学反应工程教案课程组教师张卫新、张兴发、徐超授课对象化工工艺专业周次第十六讲教学时数2章节名称第四章反应器中的混合及对反应的影响第二节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其性质课程类型理论课();实验课();实习()授课方式板书();多媒体();板书+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要求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停留时间分布的概念及数学描述;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字特征教学要求:掌握描述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学方法:分布函数及分布密度函数;掌握脉冲法和阶跃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方法;掌握停留时间的数学期望、方差、对比时间的概念。停留时间分布的数学描述:50分钟实验测定:25分钟数字特征:25分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2)脉冲法和阶跃法;(3)数字特征。难点:(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2)用对比时间表示分布函数及密度函数。提问讨论作业提问: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2,数学期望及方差的含义。讨论:无。作业: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及其性质教学手段与方法采用多媒体为主,结合版书的教学手段。以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