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刨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9436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刨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刨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刨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刨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解刨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解刨学姿势:身体直立,双眼平视前方,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双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2 .内环境稳态:指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4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极少量的糖类等物质组成。5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6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指细胞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不断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进出细胞这一过程。7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8 .单层扁平上皮衬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称内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外表的称 间皮,功能有利于器官的活动,降低器官之间的摩擦。9

2、.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处,功能具有分泌和吸收的功能。10,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小肠、胆囊、子宫等器官的腔面,具有分泌和吸收的功能。11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等处,功能保护。12 .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口、咽、食管、阴道等处细胞湿润,不角化,称为未角化复层扁平 上皮,分布在呼吸道的外表,其细胞特化,细胞核消失,成为角化层成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 皮,功能均为保护。13 .变移上皮分布在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具有保护作用。14 .上皮细胞特殊细胞间连接结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15 .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修复和防御的功能。16 .疏

3、松结缔组织基质丰富,细胞种类多而分散,纤维排列疏松,整个组织松软,状如蜂窝, 故又称蜂窝组织。17 .成纤维细胞具有合成纤维和基质的功能,在创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18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异物和衰老细胞,参与免疫应答调节的作用。19 .浆细胞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的粘膜中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20 .肥大细胞和过敏有关。21 .脂质细胞能合成和贮存脂肪,参与脂质代谢。22 .纤维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23 .致密结缔组织分布于肌腱、韧带、皮肤真皮、器官的被摸、骨膜等处,具有连接、支持、 保护作用。24 .脂肪组织分布于皮下组织、肠系膜、网膜、肾周围等处,具有充填固定,

4、缓冲外力,储 存脂肪和保温等作用。25 .软骨膜为致密结缔组织膜,对软骨组织有营养、保护和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26 .软骨组织分类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27 .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8 .人体九大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脉 管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29 .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其细胞膜又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30 .骨骼肌属于随意肌,平滑肌和心肌属于不随意肌。31 .肌节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肌节包括1/21带+A带1/21带。32 .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其中部纵

5、行包绕肌原纤维,称纵小管, 两段扩大呈扁囊状与横小管平行称终池,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称为三联体。33 .骨骼肌的收缩方式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单收缩和强直收缩。34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缓慢而持久,不易疲劳。35 .心肌纤维的连接处有一条染色较深的带状结构,称为润盘。36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37 .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细胞膜是神经元外表的薄膜,能接受刺激,整合信息 和传导冲动,内分泌的功能。38 .神经元纤维具有支持神经元,与营养物质、神经递质及离子的运输有关。39 .每个神经元具有多个树突,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给胞

6、体,只有一 个轴突,具有将神经冲动由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的功能。40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按神经元的功 能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41 .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42 .骨板指在骨组织中,骨胶原纤维被粘合在一起,并有钙盐沉积行薄板状的结构。43 .骨由骨组织、骨膜、骨髓等构成,骨组织是骨的主要成分。44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45 .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接触部位称为突触。46 .突触结构分为突触前部、突触间隙、突触后部。47 .神经胶质细胞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 突胶质

7、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四中类型,周围神经系统分为神经膜细胞、卫星细胞 两种类型。48 .神经胶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星形胶质细胞,体积最大,星型,突起多,胞核圆形或乱 原型,染色浅,功能支持或绝缘作用,参与血脑屏障的构成,少突胶质细胞,胞体小,椭 圆形,核染色较深,突起细而长,功能构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小胶质细 胞,体积最小,胞体细长或椭圆,核染色深,突起细长有分支,功能来源于血液中的单核细 胞,具有吞噬功能,室管膜细胞,立方形或柱形,分布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功能 支持和保护作用,参与脑脊液形成,神经膜细胞(施万细胞)细胞扁平,胞质少,在神经 元突起周围成串排列,功能构

8、成周围神经纤维的髓鞘,周围神经再生中起诱导作用,卫星 细胞,细胞扁平或立方形,包裹在神经节细胞周围,功能保护作用。49 .神经纤维特点:生理性、相对性、双向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50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突起及包在外面的胶质细胞所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 动,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纤维两类。51 .一个神经膜细胞只包裹一段神经元的长突起,故髓鞘和神经膜呈节段性,相邻节段间的 无髓鞘缩窄部,称郎飞结,相邻郎飞结之间一段神经纤维称结节体。52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个局部组成,具有支持、运动和保护等功能。53 .体表标志是指在体表看到或摸到的骨骼肌和骨骼的凸起或凹陷。54

9、 .骨根据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编骨、不规那么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55 .骨由骨,髓、骨膜和骨质组成。56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57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58,骨于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相连结,称骨连结。59 .骨连结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60 .直接连结可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61 .关节指骨于骨之间借结缔组织囊相连,囊内有腔隙,含有滑液,运动度大。62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三局部。63 .椎间盘指相邻两个椎体间的连结,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64 .第8-10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骨连接,称肋弓。1.1-

10、 -7肋为真肋,8-10为假肋,11-12为浮肋。66 .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组成。67 .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为体表标志。68 .椎骨由前面的椎体和后面的椎弓两局部组成。69胸锁关节是上肢骨与躯干骨连接唯一的关节。70 .面颅骨最大的为下颌骨,下颌骨分为下颌体、下颌支、下颌角(下颌支后缘与下颌体相 见处,为体表标志)7L颅骨各骨借骨缝紧密连结,颌骨与两侧顶骨连接构成冠状缝,两侧顶骨连接构成矢状缝, 两侧顶骨与枕骨连接构成人字缝,新生儿前因一岁半左右闭合,后卤4-6周闭合。72 .题弓的内上方有一浅窝称颍窝,颍窝内在额、顶、颍和蝶骨会和处称翼点。73

11、.骨性鼻旁窦包括:额窦、筛窦、蝶窦和上颌窦。74 .股骨由骼骨、耻骨和坐骨组成。75 .阑尾:右骼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点处。76 .骨盆由舐骨的胛、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77 .膈肌的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78 .在耻骨结节外下方,腱膜形成三角形的裂孔为腹股沟管浅皮下环。79 .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腱鞘之间,由两侧的腹直肌纤维彼此交织而 成,上方起止剑突,下方至于耻骨联合。80 .腹股沟管为腹股沟韧带的内测半上方的一条斜行肌腱裂隙,内有男性精索和女性子宫圆 韧带通过,长约4.5cm,管的内口称腹股沟管深腹环,外口称腹股

12、沟管浅环。8L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82 .消化系统与消化腺两局部组成。83 .消化系统功能:摄食、消化、吸收、排泄、内分泌。84 .上消化道指口腔到十二指肠之间,空肠以下的局部称下消化道。85 .消化管壁的结构分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四个局部。86 .黏膜为管壁最内层,自内向外包括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87 .消化是指食物经过消化道被加工分解成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分为机械性消化(通 过消化道的运动,将食物切割、磨碎,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其向消化道下端不断推 进,最后把不能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的过程)和化

13、学性消化(通过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88 .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黏膜的上皮细胞进去血液和淋巴液的过 程。89 .载体转运的三个特点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90 .细胞直接运用ATP分解提供的能量进行主动转运的方式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91 .人体细胞的转运方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92,食管的三处狭窄:第一食管起始处,距离中切牙约15cm,第二处食管于左支气管交叉 处,距离中切牙约25cm,第三处在通过食管裂孔处,距离中切牙约40cm。93 .胃的形态可分为四部(贲门部、幽门部、胃底、胃体)两缘(前缘、

14、后缘)两口(出口、 入口)两壁(前壁、后壁).胃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外膜。94 .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富有伸缩性兴奋性低,舒缩缓慢具有紧张 性对某些理化性质敏感.盐酸的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成为胃蛋白酶,并提供胃蛋白酶作用的适宜酸性环境,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抑制和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 小肠液和胆汁分泌,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95 .分节运动的作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使食糜和肠粘膜紧 密接触,有利于吸收,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及时运送吸收的营养物质。96 .大肠的主要运动方式,袋状往返运动,节和多袋

15、推进运动和蠕动。97 .小肠是吸收的主要方式,(小肠吸收面积大、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在 小肠内,糖类、蛋白质、脂类已消化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久, 能被充分吸收).人体血液的总量称血量。98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99 .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103,无机盐在形成和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兴奋性等方面 起重要作用。104 .血浆蛋白包括白清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105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106,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透过半透膜吸引水分子的能力,其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成正

16、比。107.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起重要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能吸引组织液回到血管中来,以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 容量。假设血浆胶体渗透压低,组织液回流将减少,导致组织水肿。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 进入红细胞内的水分增多,使红细胞逐渐胀大,甚至破裂,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 这种现象称为溶血。108,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 X1012/L,血红蛋白120-160g/L。正常成年女性红细 胞数为(3.5-5.0) X1012/L,血红蛋白数为110-150g/L。新生儿红细胞数为600X 1012/L。109 .红

17、细胞的生理特性可塑变形渗透脆性悬浮稳定性。110 .悬浮稳定性指红细胞能相对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称为悬浮稳定性。11L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 血沉。112 .红细胞生成的原料,铁和蛋白质 维生素B12和叶酸。113 .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正常成人白细胞总数为(4.0-10.0) X 109/LO114 .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中性粒细胞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嗜碱性 粒细胞胞质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过敏性慢反响物质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嗜酸性 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响和对蠕虫的免疫反响,单核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

18、,衰老或受损的细胞, 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等,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应答反 应过程中起核心作用。115 .正常人血小板数量为100-300 X109/Lo.血小板的功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参与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116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转变为不能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117 .血液或组织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凝血因子。118 .多数凝血因子在肝脏中合成,其中凝血因子n vn ix x xii的合成需要维生素k参与, 称为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119 .血液凝固的三个步骤: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 纤维蛋白的合成。120 .血凝块中纤维

19、蛋白被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 122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123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内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124 .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每分钟心动周期次数称为心跳频率,正常成人 安静状态下心率为60-100次/分,平均每分钟约75次/分。125 .心动周期分为三期:首先心房收缩,称为心房收缩期,此时心室舒张,继之心房舒张而心 室收缩,称为心室收缩期,最后心室舒张而心房仍处于舒张状态时,称为全心舒张期,约占 0.4So.心脏的射血和充盈的过程等容收缩期(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等容舒张期(房内 压室内压动脉压)、充盈期。1

20、26 .每分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次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搏 出量的平均值为70mL每分搏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127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心率。128 .心力储藏是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129 .心音是指在心动周期中,心脏瓣膜的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血流振动所产生的声音。130 .工作细胞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自律细胞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 无收缩性。132.0期(去极化期)Na+顺浓度梯度内流,因此Na+通道又称为快通道,1期(快速复极化 初期)Na+通道关闭,停止内流,K+顺浓度梯度外流而形成,2期

21、(平台期)内向电流Ca+ 内流与外向电流K+外流,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K+迅速外流,4期(静息期)泵出钠离子 和钙离子,摄入钾离子。133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自律性、收缩性和传导性。134 .心肌收缩性特点:心肌的肌浆网不兴旺,终池储存钙离子的量比骨骼肌少,因而心肌收 缩时对细胞外液中钙离子的浓度依赖性较大,心室肌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相当于有效不应 期,在收缩期内心室肌不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收缩,因而心室肌不产生强直收缩,心脏 具有全或无现象的特点,即心脏的收缩一旦引起,它的收缩强度就是近于相等的,而与刺激 的强度无关。135 .心电图是指用心电图机在体表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位变化曲线

22、。136 .动脉血压:指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一般是指主动脉压,心室收缩时,动脉 血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到达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 动脉血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 脉搏压,简称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个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137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循环 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排出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称为呼吸。139,呼吸的三个环节: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

23、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或组织 呼吸,也称为组织换气。140 .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14L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142 .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143 .胸膜腔负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144 .胸膜腔负压的成因一是肺内压,有利于肺泡的扩张,二是肺的回缩力,使肺泡缩小。145 .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维持肺泡扩张状态,并使肺能随着胸廓的运动而运动,降低 心房、腔静脉、胸导管内的压力,促进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146 .弹性阻力是指弹性组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对抗变形的能力,包括肺弹性阻 力和胸廓弹性阻力。147 ,肺泡外表活性物质的作用:有利于肺的扩

24、张,防止肺水肿,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148 .肺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149 .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流在肺泡分布不均等原因不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未 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局部肺泡称为肺泡无效腔。150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与血液进行交换的新鲜空气量。15L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152 .化学结合是血液运输氧气的主要形式,占血液运输氧气总量的98.5%。氧气的化学结合 即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153 .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154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155 .细胞在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

25、差称为静息电位。156 .细胞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外为正电位,细胞膜内为负电荷的状态称为极化。静息电位 增大的过程称为超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称为去极化,膜电位由负值变为正值的过程称 为反极化,细胞去极化后或反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157 .可兴奋细胞在收到一个适宜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性的电位变化过程 称为动作电位。158o每个动作电位波形包括一个上升支和一个下降支,上升支和下降支共同形成峰样的电 位变化,称为锋电位,上升支由于钠离子内流,下降支由于钾离子外流。159 .静息电位主要由钾离子外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动作电位的上升支是由钠离子大量快 速内流

26、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下降支是由钾离子快速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160 .动作电位的特点:全或无现象不衰减性传导双向传导.肌丝滑行学说:肌纤维收缩并不是肌纤维中肌丝本身的缩短或卷曲,而是细肌丝在粗肌丝 之间滑行的结果。161 .神经肌肉接头是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接头间隙组成。162 .兴奋收缩藕联是指从肌纤维兴奋的电位变化到引起肌纤维收缩的机械性变化的中介过 程,三联体是兴奋收缩藕联的基础。163 .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分子构成,每个肌球蛋白分子分为球形膨大的头部和长杆状的杆 状部。165,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166 .糖是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脂肪是机体的储能和供能物质

27、,蛋白质是在体内主要是构成 组织的原材料。167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再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出现能量代谢 比进食前有所增加的现象,食物的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作用。168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169 .基础代谢率是指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170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评论温度。171安静状态下,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其中以肝的代谢最旺盛,产热最高,运动或劳 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产热器官。172,散热方式包括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173 .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的自我更新过程。174 .兴奋性是指机

28、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响的能力或特性,分为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组织 接受刺激后,由静息状态变为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组织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变为静息 状态。175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变化称为反响。176 .刺激的三个条件:一定的强度、一定的作用时间和一定的强度变率。177 .作用时间和强度变率固定不变口寸,引起组织发生反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 阈值,强度等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高于阈强度的 刺激称为阈上刺激,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可用阈值来衡量,二者成反比例关系,即组织兴奋性 高那么阈值低反之亦然。178 .小肠分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三局部,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179 .十二指肠球部易发生溃疡和穿孔。180 .肝脏大局部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局部位于左季肋区。181 .肝脏的功能主要为分泌胆汁,解毒和参与组织代谢造血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