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精品文档】第 6 页生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 名词解释1.正反馈: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起到促进或加强原效应的作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称为反射。3.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渗透压,pH值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经常保持的相对恒定状态。4. 绝对不应期: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的某一段时间内,(在这段时间内)无论多大的刺激都不能使之再兴奋。5. 主动转运:通过细胞膜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逆浓度差和(或)电位差的转运方式叫做主动转运。6. 阈电位:能触发细胞兴
2、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7.兴奋-收缩耦联:将横纹肌产生的电兴奋与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一个中介机制或过程。8. 阈强度: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9.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0.血沉:指单位时间内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11.贫血:红细胞数量或者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12.压力感受性反射:当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减小血压下降,这一反射称为压力感受性反射。13.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
3、末期容积的百分比。14.期前收缩:人工刺激或病理性额外刺激引起的心室肌在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来之前产生的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是临床上心律失常的生理学基础与之一。15.微循环:从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16.胃排空:指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17.吸收:指经消化后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18. 基础代谢率: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代谢。19. 蒸发散热:指通过蒸发水分而带去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它分为显汗和不显汗两种。20.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21.渗透性滤
4、尿:指由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内的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渗透压升高,使水的重吸收量减少,引起尿液增多的现象。22.管球反馈:指肾小管液流量的变化通过致密斑反馈至肾小球而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现象。23.近点:晶状体作最大调节时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或限度。24.腱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25.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最易感受且阈值最低的那种形式的刺激。26.传入侧枝性抑制:一根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它的冲动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经侧支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这种抑制叫做传入侧枝性抑制。27.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5、,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28.第二信使:将信息从细胞膜传到细胞内从而产生生理效应的物质,称为第二信使。29.应激反应:指机体遇到有害刺激时,如感染,疼痛,创伤,失血,寒冷,饥饿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急剧增加,使机体防御有害刺激的能力增强的现象。30.月经周期:女性的生殖功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形成月经的周期性过程,称为月经周期。二、简答题:1.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各有何生理意义:血浆中绝大多数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红细胞膜,水分子可自由透过红细胞膜,故相对稳定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分的分布和红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6、。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常血容量。此外,胶体渗透压也会影响红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但因其所占比例极小,作用甚微可忽略不计。2.临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输入等渗溶液: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临床常用的等渗参溶液是0.85NaCl和5葡萄糖。大量输液时一定要输等渗溶液,因为若不输等渗溶液,将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或降低。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血浆晶体渗透压过低,水分将进入细胞使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溶血;过高,水分则从细胞内透出,使红细胞皱缩,从而影响红细胞的功能。
7、3.骨骼肌收缩有哪些外部表现: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形式可区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依收缩时长度或张力的改变区分为:1等张收缩,2,等长收缩;(二)依肌肉受到的刺激频率不同而分为:1单收缩,2强直收缩。4.何谓Starling机制?Starling机制的主要意义是什么?:英国生理学家Starling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心室收缩力也增强。他称之为“心的定律”,即Starling机制。其生理意义在于对搏出量作精细调节,主要在体位改变左右室搏出量不平衡时发挥作用。5.简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有:肌肉活动: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基础代谢率;精神活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
8、动时,机体产热量增加;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环境温度2030的环境中最为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如20或高于30摄氏度时,基础代谢率均会增高。6.何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作用和意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由肺泡型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生理意义是:(1)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防止肺水肿。降低吸气阻力。7.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胃液的主要成份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其生理作用为(1)盐酸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成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2.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
9、的细菌;3.盐酸进入小肠,促进促胰液素释吸放,进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4.胃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5盐酸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2)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成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为和胨。(3)粘液具有润滑和保护胃粘膜作用。并与HCO3-构成“粘膜碳酸氢盐屏障”。(4)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8.何为体温?测量部位及正常值是多少?:体温是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临床常用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值分别为:直肠温度36.9-37.9、口腔温度36.6-37.6、腋窝温度36.0-37.4。引起体温的生理
10、变动的因素有:昼夜变化;性别;年龄;肌肉活动;其他因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麻醉药,环境温度等对体温都会有影响。9.简述肾小管H+的分泌有何生理意义?(1)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一个H+入小管液,可从小管液中重吸收一个钠离子和一个碳酸根离子入血;(2)H+使小管液的pH值降低有利于NH3的分泌。NH3与H+结合成NH4+,再形成铵盐随尿排出,又促进了H+的分泌。因此H+ 的分泌起到了排酸保碱,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的作用。10.正常人尿液中为什么没有氨基酸和葡萄糖?:正常人原尿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的浓度和血浆浓度相等。正常人原尿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均在肾阈值以下,当流经近端小管时,全部通过继发性主动
11、转运被重吸收。所以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和氨基酸。11.抗利尿激素对肾脏的主要生理作用有哪些?它的合成和释放受哪些因素影响?:抗利尿激素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导致膜上的水通道开放,从而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小管液中的水被大量重吸收。此外,抗利尿激素还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并使直小血管收缩,减少髓质血流量,这些都有利于尿液的浓缩,最终使尿量减少。调节抗利尿激素合成和释放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的渗透压、循环血量和动脉血压。此外,也受其他因素如疼痛和情绪紧张等的影响12.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有哪些?:(一)单向传布;(二)突触延搁
12、;仨)总和;四)兴奋节律改变;伍)后发放;(六)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13.简述听觉的行波学说的内容:行波学说认为,声波到达卵圆窗后,基底膜的振动先从蜗底开始,再以行波的方式逐渐向蜗顶推进,频率越高的声波,基底膜最大振幅的位置越靠近蜗底;反之,频率越低的声波,基底膜最大振幅的位置越靠近蜗顶。基底膜最大振幅位置的毛细胞受到的刺激最强,其冲动沿听神经传导达听皮层相应区域,产生相应的音调感觉。当耳蜗底部受损,主要影响高频声波的听力,耳蜗顶部的受损,主要影响低频声波的听力。 14. 简述迷走胰岛素系统的生理意义:迷走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消化管运动增强和消化液分泌增多,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呼吸,同时伴
13、有胰岛素分泌增多,从而加强肝糖原合成和促进血糖利用。机体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占优势,此时迷走-胰岛素功能系统的活动增强,从而起着促进消化吸收、储备能量、修复和保护机体的作用。15. 小脑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些?:小脑有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三个功能部分。(一)前庭小脑:它参与身体浓姿势平衡的调节。(二)脊髓小脑:与肌紧张调节有关,该小脑功能障碍时,可出现小脑性共济总失调和意向性震颤;仨)皮层小脑:它对大脑皮内层发动的精巧运动完成至关重要。16. 试述机体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机制: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时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腺垂体的负反
14、馈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增多,作用于腺垂体,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刺激甲状腺增生,导致甲状腺肿大,形成单纯性甲状腺肿或称地方性甲状腺肿。17. 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1)促生长作用:生长素在生长素介质的介导下通过促进骨、软骨、肌肉及其它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蛋白质合成增加发挥其促进生长的作用(2)对代谢的作用: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钠钾磷、硫等的摄取和利用,抑制糖的消耗,加速脂肪分解,有利于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三、论述题:1. 以神经细胞为例,说明动作电位的概念组成部分及其产生机制: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包括
15、锋电位和后电位。前者具有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动作电位的标志;后者又分为负后电位(去极化后电位)和正后电位(超极化后电位)。锋电位的波形分为上升支和下降支。当膜受到阈上刺激时,首先引起局部电紧张电位和部分Na通道被激活而产生的主动去极化电位,两者叠加起来形成局部反应。由于Na通道为电压门控通道,膜的去极化程度越大, Na通道开放概率和Na内流量也就越大,当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Na内流足以超过K外流,形成膜去极化的正反馈,此时膜外的Na+在电化学驱动力的作用下迅速大量内流,使膜内负电位迅速消失,继而出现正电位,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当膜内正电位增大到足以对抗化学驱动力时,即的内向驱动力和夕驱动
16、力相等时,Na内流的净通量为零,此时所达到的膜电位相当于的平衡电位,即锋电位 的超射值。膜电位达到Na平衡电位时Na通道失活,而K通道开放,膜内K在电一化学驱动力的作用下向膜外扩散,使膜内电位迅速变负直至恢复到静息时的K平衡电位,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可见,锋电位上升支是由Na+内流形成的电一化平衡电位;而下降支则由K+外流形成的K电一化平衡电位。负后电位亦为K外流所致;而正后电位则是由于生电性M泵活动增强造成的。2没有标准血清,已知某医生为A型血,怎样鉴定病人的ABO血型?:将医生血和病人血经抗凝处理后放入试管中用离心机分别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医生的A型红细胞与病人的血浆混
17、合为主侧,病人的红细胞与医生的A型血浆混合为次侧。由此根据配血结果可进行如下推断:(1)如主侧凝集,根据免疫反应特性,病人血浆中含有抗A凝集素。含有抗A凝集素的血型可能为B型或O型。而次侧不凝集说明病人红细胞膜上不含B抗原。不含B抗原的血型可能为A型或O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应为O型(2)如主侧不凝集,说明病人血浆中不含抗A凝集素,不含抗A凝集素的血型可能为A理!或AB型。次侧A型血浆与病人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说明病人红细胞含有B抗原,含有B抗原的血型可能为B型或烟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应为AB型(3)同理,A型红细胞与病人血浆发生凝集,说明病人血型可能为B型或O型;A型血浆与病人红细胞发生凝集,
18、说明病人可能为B型或服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应为B型。4同理A型红细胞与病人血浆以及A型血浆与病人红细胞均不发生凝集,说明病人可能为A型或烟型及A型或O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为A型3.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动脉血压主要有五个方面: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其他因素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的升高,舒张压升高不多,因而脉压增大;当搏出量减少时,则收缩压明显降低,舒张压降低不多,因此脉压减小。心率:当心率加快而其他因素变化不大时,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升高,而收缩压升高不多,因而脉压减小;反之则出现相反变化。外周阻力:当外周阻力加大而其他因素变化不大时,收缩压和舒张压都升高
19、,但以舒张压升高更为明显,因此脉压减小;反之则出现相反变化。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变小(如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动脉血压的改变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故脉压增大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相互关系:当循环血量减少和(或)血管系统容量增大时,将导致静脉回流速度减慢,心输出减少,动脉血压降低;当循环血量增多和或血管系统容量减小时则发生相反变化。实际上,在各种不同生理情况下发生的动脉血压变化,往往是上述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4. 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调节血压中的作用是什么:肾素本身对组织器官没有直接作用,它主要作为一种蛋白水解酶,使血浆中无活性的血
20、管紧张素原转变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1进而相继产生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1对大多数血管没有直接作用,只是作为血管紧张素的前体。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是:(一)使全身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二)促使醛固酮释放,保钠保水,增加血容量;(三)促使血管升压素、ACm的释放,抑制压力感受性反射活动,使血压升高所引起的心率减慢效应明显减弱;(四)使交感缩血管紧张活动增加,并可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五)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增多。总之,上述作用最终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虽比血管紧张素小,但促使醛固酮分泌、保钠贮水和增加血容量的作用比血管紧张素强,因此也有一定升压效应。其在血压远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