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读文策略 总览考点晓文体,掌握阅读技巧.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53026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部编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读文策略 总览考点晓文体,掌握阅读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部编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读文策略 总览考点晓文体,掌握阅读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部编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读文策略 总览考点晓文体,掌握阅读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部编版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读文策略 总览考点晓文体,掌握阅读技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五文言文阅读教师专用一素养风向标.导航 =第一节 读文策略 总览考点晓文体,掌握阅读技巧核心素养素养呈现高频考点考情统计语言建构与运用判断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 和意义,坚持“字不离句,句不 离篇”的局部与整体结合的方 法(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 义。(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 法。(3)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4)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10年10考审美鉴 赏 与创造感受、体验古代文学作品的语 言、形象和情感之美,欣赏、鉴 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 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 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5)分析文本中人物的形象(6)梳理叙事脉络,归纳内容要点(7)体

2、会文本中人物的精神内涵(8)鉴赏文本塑造人物、叙事等的技巧10年10考文化传 承 与理解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 远流长,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 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 化自信,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9)评价文本中主要人物或作者的思想 情感和观点态度10年7考三N整体阅读必备知识3-1.明确文言文结构特点(1)人物传记类开头:简要介绍传主的基本信息,如姓名、籍贯、家庭等。中间:重点介绍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补充介绍传主的人生结局、死后封赏及兴趣特长等。(2)纪事本末类以记叙历史事件为主,事件独立成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完整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3)议论说理类B.在讨论制止

3、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 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到达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假设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 考核成败,赏罚清楚,一定能够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 谏净,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解析】选B。此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B项中“严刑峻法反而不能到达目的”有误。原文只 说“安用重法邪”,用不着重法,并没有说严刑峻法达不到目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上患吏多受原,密使左右试赂之。(4分)译文:(2)君

4、恶闻其过那么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那么佞化为忠。(4分)译文:【解析】翻译语句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同时注意语句中重点的实词。(1)本句重点词为“患” “喔”,使“,赂”,需要准确翻译出来。(2)本句重点词为“恶” “过”“佞”“乐”,需 要准确翻译出来。答案:唐太宗担忧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之臣就会变为奸伪之臣;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 么奸伪的人就会变为忠臣。附【参考译文】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这一天,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开始,高祖想以加强 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

5、子,即使 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 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没 有如此之多的。封给的爵位已经很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 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 的宗族呢! ”十一月庚寅(初五),将宗室郡王都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皇上与 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讥笑着对那官员说:“老百姓 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

6、饱,穿不暖, 这是切身于实际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朕应该不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 税,选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 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国内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 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皇帝听说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召见张玄素,问他 政务。张玄素回答说:“隋炀帝对朝政事务都把持着,不交给臣下去做,群臣都战战兢兢的,只 知道按照皇帝的要求去执行,没有人敢违抗。用一个人的智慧去决定天下所有的事务,假如得 失各占一半,错误就很多了,官员对上面的人阿谀奉承,加以蒙蔽,国家不灭

7、亡还等待什么呢! 皇上果真能谨慎选择大臣来分担朝廷大事,您只需要清闲地考察他们政绩的得失,来施行赏罚, 哪用忧愁国家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呢!”太宗很赞许他说的话,升他为侍御史。唐太宗担忧 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一匹绢的 贿赂,唐太宗要杀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说:“作为官吏,受贿当死。然而陛下派人送给他,他却 接受了,这就是陷害别人犯法,恐怕不符合所说的以德教化、以礼规范行为的准那么吧。” 唐太宗很高兴,召集五品以上官员对他们说:“裴矩作为官吏公开力争,不因为在我面前就服从, 倘假设每件事情都这样,又怎么会忧愁国家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呢?”臣

8、司马光说:古人说:“君主英明臣子就会正直。”裴矩谄媚于隋朝而忠诚于唐朝,不是他 的本性发生了变化,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之臣就会变为奸伪之臣;国君喜爱听 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的人就会变为忠臣。因此可知,君王是个计时的标杆,臣子是影子,标 杆移动,影子就会跟着移动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 句式 修辞句关联词,复音虚词特殊句式、固定句式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开头:针对社会现象、问题等,提出观点。中间:或用事理名言阐释,或用现实人事分析,或二者并用,证明观点。结尾:照应开头,再次强调观点。2 .正确判断文言句读“四关注”名词:人名、地名、时间等代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句

9、首发语词或叹词,句首时间词,句末语气词,对话、引文标志词,复词、3 .文化常识常见分类科举制度 天文历法 地理交通 建筑艺术 服饰音律三小整体阅读关键能力-三厘清三类文言文的阅读“关键点”人 物 传 记 类人物清中心人物是谁?哪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官职清中心人物所任何职?是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事件清写了哪些事?发生于何时、何地?与何人有关?品格清个人操守、意志品质、家国情怀、志向个性、志趣涵养等纪事 本末 类事件清所记是一件事,还是多件事?本末清事件的开端、开展、结果是怎样的?经历了哪些曲折、变化?人物清事件涉及哪些人物?他们在事件开展中各起了什么作用?启示清所记事件对治国处世等有

10、何启示?议问题作者针对什么问题、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论 说 理 类清观占“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其他人的观点是什么?清论据事例名言有哪些?现实人事有哪些? 清 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还是驳论?清论证方法:例证、引证、喻证、比照论证等三小整体阅读阅读指导第一步初读文本、点勾画、整体把握掌握文言文阅读“三步法”人物传记类、纪事本末类大多以时空为线索来记述,可以圈画时间、地点、人物、官职、 重要事件等;议论说理类大多以说理的过程为线索,可以圈画所针对的现象、问题、作者及他 人的观点、用作论据的事例名言、现实人事等,整体把握人物经历、事件大概、作者观点。第二步 再读文本、借题明意、分层解读文言文概述分析题的

11、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行文的先后顺序设置的,一个选项对应一个层 次。再读文本就是借助这四个选项的信息,进一步理解文本的结构分层,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 疏通文意。第三步 三读文本、回归语境、精准答题文言文的五个题目,基本上都是对局部信息的考查,作答时需要回到具体语境,或分析验 证,或比对区分,或筛选概括。在初读、再读的基础上,回归语境,三读文本,重在深解文意,精 准作答。mA阅读实践真题研磨(2021 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此题共4小题,19分)(人名: 官职名:主要人物及作者的态度评价:分层:)文本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假设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 阖

12、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底温网曰:“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 其人也。”阖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协和,假设大驾亲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至坚守以老其师,劳铁之驾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欲幸楚、 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 帝意乃决,因问帽曰:“今虏骑驰突,而天雄 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那么河朔皆虏境也。孰为可守?圈以I王钦假设I荐,且曰:“宜速召面谕,授 敕俾行。欣君|至,未及有言,至遽曰:“主上亲征2-韭臣子辞难之心参政为国栖臣2当体此意一 钦圄惊惧不敢辞。闰月乙亥,以参知政事I王钦假设网天雄军兼都部署。契丹主隆

13、绪同其 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I萧挞览I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重。又攻北 平智及保州,复为州碧兵所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契 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纵游骑剽掠淀、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是时,故将I王继忠I为 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召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惟思息战。如许通和,即当遣 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诣契丹军。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迪坦俱来,请盟。利用 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2者必邀求朕当决战!假设欲货财,汉以玉帛赐 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幅刁持书复议,帝不

14、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析文有路浏览全文,边读边画关键词句,整体把握文意。1.初读圈画表示人物、时间、地点、官职的词语,表达主要人物思想态度的词句,说明作者观点评价 的词句等。明确:通过圈画,可整体把握文本主要记叙了北宋、契丹缔结盟约的事件及其中的具体过程。其中寇准、宋帝是较为核心的人物,涉及的人物还有王钦假设、萧挞览、曹利用等。2.再读一一读文意概括题,划分文章结构层次,疏通文意更全面。明确:通过读第3题的四个选项,可知文本都是围绕出处中“契丹盟好”记述的,可划分为四个 层次:面对契丹强敌,寇准坚决反对退避。寇准举荐主张避战的王钦假设镇守天

15、雄军,并使他惊惧不敢推辞。契丹军队屡次侵犯宋朝,均遭到宋军迎头痛击。契丹主动与宋言和,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帝为了息战,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3.三读一一联系题目,回归语境,深解文意,有利于精准作答。(此处结合第2题中D项加以 说明。)题目: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大语境一一文本第三层,契丹军队屡次侵犯宋朝,均遭到宋军迎头痛击;小语境一一 “契丹主 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获其辎 重”。分析:D项中“辎重”的解释符合契丹屡次侵犯宋朝的大语境及

16、击败、斩将的小语境,是正确 的。解题号咎1.以下对文中画双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假设/临江人请幸金陵/陈 尧叟/固州人请幸成都/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假设/临江人请幸金陵/陈 尧叟/阖州人请幸成都/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假设/临江人/请幸金陵/陈 尧叟/阖州人/请幸成都/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假设/临江人/请幸金陵/陈 尧叟/间州人/请幸成都/0解题演示“入寇”是入侵之意,“

17、时”作后句的时间状语,A、D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应在时”前断开。据此可排除A、D“王钦假设/临江人” “陈尧叟/闽州人”是两个判断B.王钦假设/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闿州句,“临江人”和“闽州人”均为宾语,在其后断开。 人请幸成都据此可排除B项答案:C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教师专用答案:C借助积累“衅

18、鼓”,齐桓晋文之事中有“将以衅钟”一句,可联系判断A项正确。“闰月” 可联系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关于“闰月”的知识判断。C错误联系语境“庙社”联系上文寇准反对退避内地主张迎战,可以推断“庙社”指国家朝廷、江山 社稷,B正确“辎重”的解释符合契丹屡次侵犯宋朝的大语境及击败、斩将的小语境。故D项是正 确的设误类型理解不准确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契丹军队南侵宋朝,面对强敌,寇准坚决反对退避内地,提出应当严惩主张避战的大臣,并力 促皇上御驾亲征。B.寇准举荐主张避战的王钦假设镇守天雄军,并告诫钦假设:皇上决定亲征,臣子不可辜负圣意。钦 假设惊惧不敢推辞。C.

19、契丹军队屡次侵犯宋朝,先攻威虏、顺安军,又攻北平碧及保州,而后又合兵攻定州,均遭到 宋军迎头痛击。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 与契丹达成盟约。信息 定位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比对结论D项中“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与原文“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不对 应,原文语境意为王继忠向契丹说与宋朝和好的好处,契丹认为他说得对,派遣李兴议 和,并非宋帝主动提出,张冠李戴3 &解题演示教师专用,答案:D4.把文中画单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5分)译

20、文:(2)假设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5分)译文:这两个句子没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主要考查对关键实词、虚词的理解。(1) “每”,常常;“辄”,就;“剽掠”,抢劫掠夺;“徜徉”,来回游荡。(2) “货财”,货物钱财; “故事”,古今异义词,先例、旧例;“宜”,应当;“许”,容许答案:(1)(契丹)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没有斗志。 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容许他们。附【参考译文】九月,契丹大举入侵,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害怕,(皇帝)召集群臣 询问应对策略。王钦假设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

21、避。陈尧叟是阐州人,请求皇帝驾临成 都暂避。皇帝拿这件事去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替陛下筹划这两种策略?”皇帝说: “你姑且判断这两个方法是否能行,不要询问是谁出的计策。”寇准说:“我想要找到这个献 策之人,斩杀他们,用他们的血涂鼓行祭,然后北伐中原罢了!陛下英明神武,将军大臣团结协 作,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敌人应当自己逃跑;不这样的话,用奇计来阻挠他们的阴谋,坚守城池 来使他们军队疲敝,彼劳我逸,我方自然得到胜算。为什么要抛弃宗庙社稷,想要驾临楚地、蜀 地?如果朝廷所在人心崩溃,敌人乘胜深入腹地,天下还可以再保住吗?”皇帝的心意就此决定, 于是问寇准说:“如今敌人骑兵奔驰突袭,而天雄军是

22、我朝重镇,万一陷落,那么河朔之地就都 会成为敌人的地盘。谁能够来守卫天雄军呢?”寇准就把王钦假设推荐给皇帝,并且说:“应该赶 快召见他当面晓谕,授予他敕令,让他立即行动。”王钦假设到了宫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寇准就 突然说:“主上亲征,不是臣子以困难而推辞之时,您是国家的重臣,应该能体会这个道理。” 王钦假设又惊又怕不敢推辞。闰月乙亥日,凭借参知政事的身份,王钦假设做天雄军判官,兼任都部 署。契丹国主隆绪和他的母亲萧氏派遣他们统领军队的顺国王萧挞览攻打威虏、顺安军,三路 都部署都打败了他们,斩杀了偏将,获取了他们的粮草辎重。又进攻北平智和保州,再次被州碧兵打败。萧挞览与契丹国主以及他的母亲联合攻

23、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打他们的游骑兵。 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军,号称二十万,常常纵使游动骑兵抢劫掠夺,稍稍失利就撤退,来回游荡 没有斗志。这时,以前的将领王继忠向契丹说与宋朝和好的好处,契丹认为他说得对,派遣李兴 议和。皇帝说:“我哪里想要穷兵薮武呢,只想要停止战争。如果你们容许通和,立即就派遣使 者。冬季十月,派曹利用拜访契丹军。十二月庚辰日,契丹派遣韩杞拿着议和文书和曹利用 一起前来,请求合盟。曹利用说契丹想要得到关南的土地。皇帝说:“他们所说的归还土地的 事极其没有道理,如果一定要求得到此地,我应当与他们决战!如果想要货物钱财,汉朝曾赐给 匈奴单于玉帛,有先例,应当容许他们。”契丹依然

24、觊觎关南土地,派遣他们的监门卫大将军姚 东之拿着议和书再次来商议,皇帝不允许而离开。曹利用最终以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结成 盟约而回。教师专用4【备考启示录】1 .选文特点:2021年高考以纪事本末类为主,2020年之前的文言文以人物传记类和议论 说理类为主,其思想内容为正能量。2 .命题特点:文化常识、文言断句和文言翻译等为必考点,涉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传 承和具体运用。分析综合题目题量加大,客观题和主观题均有涉及,表达出对阅读素养考查的 重视,也表达了文言文阅读考查逐渐从“言”到“文”的变化。3 .备考侧重:以纪事本末类文言文为主,兼顾人物传记类和议论说理类,考生应多读,扩大 阅读面;学

25、会从教材到课外的迁移运用。三二即学即练言(2021 新高考I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 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沉着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 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 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 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

26、徭薄 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那么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 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 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 赏,何忧不治! ”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贝求,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 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 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

27、矩能当官力争,不为 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那么 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那么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那么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 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 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

28、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 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 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解析】选B。“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意思为“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震天 下”,语意完整,其前后均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D两项。“虽童孺皆为王”意思为“即使童 孺幼子均封为王”,语意完整,其前后均应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应选B。2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解析】选D。根据文意可推知,庶务不是专指朝堂急务,是指国家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 的经办人员。3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于是将 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