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预习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四章》预习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老子四章预习案一、关于作者“中国哲学之父” 一一老子老子(生卒年不详),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认为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 省鹿邑东)人,有人乂称他老聃。相传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曾任周王朝藏室之史(管理图书的官, 当时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档案),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 知所终。老子跟孔子同时,相传孔子还曾向他请教过“礼”。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 说后被庄周发展。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 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 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
2、,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 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 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二、闪烁辩证光芒的哲理经典一一道德经1.道德经的主要内容(1)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 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 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 经主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
3、 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2)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思 想体系的核心是“道”,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为”,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 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的现实。2.老子的影响(1)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道家学派成为与儒家学派并列的思想流 派,“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支柱之一。(2)近代
4、以来,道德经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的重视,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当今世界, 更是掀起“老子热”“大道热”以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19世纪德国哲学家称赞道德经“像 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3)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 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 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三、写作背景春秋战百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经常爆发不义战争,抢夺土地和人 民,而老子为周王朝藏书室的官吏,掌管史册典籍。作为一个史官,他从历史中看出了兴亡更 替的规律,昔日的霸主最终或是众叛亲离,或是
5、趋于衰亡。所以他不认为争强好胜是可以达到 长久之道的,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度。四、拓展阅读1.习近平谈道德经2020年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在文章中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习近平指出,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着这 样那样的联系,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否则往往会出现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问题。 正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观察社会发 展时,i定要注意这种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有机联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6、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出自老子道德经, 说的是有和无相互生成,难与易相互促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高与下相对共存,音和声相互应 和,前与后相互伴随。此句道明了万事万物都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道 理。习近平在讲话和文章中经常引用道德经名言。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容易之时谋求难事,在细微之处成就大事。天下的难事,必须 从容易时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微处着手。告诉我们做大事、难事要从小事、易事做起。习近平在讲话文章中6次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这句名言,体现了他的实干兴邦思想。 习近
7、平指出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要把小事当作大事干, 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们推进 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 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二“蹄疾而步稳” 就是对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另类表述。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2013年4月,习近平主席进行了他就任国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外访。行前,习近平主席接 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在回答巴西记者提问时说:“(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导:小鲜的 态度,丝毫不懈怠,不马虎
8、,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J治理大国就像烹制小鱼一样。“小鲜”即小鱼。这是老子基于“无为”理念阐发的治理大 国的基本原则。烹制小鱼,必须注意调和好各种佐料,精心掌握好火候,使每条小鱼都入味; 同时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与此相类,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域、阶层的差别 大,治国者要精心周到,统筹兼顾,使政策措施惠及每一个人;国家大政方针一旦确立,施政 者不要过多干预社会生活。一句话,治理国家必须要有审慎负责的态度。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一一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首句。老子认为,要成为一 个圣人,就不能有个人意志,只能有百姓意志。早在1989年
9、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就在干部的基本功一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中说: “只要我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周围就会吸引和凝聚起千 百万大众,还愁什么社会不稳? !”2007年又在主仆关系不容颠倒一文中写道:“古人也常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 心为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各级领导干部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 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百姓心为心”这句古语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影响甚大,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所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及十九大报告中 4次提到的“以人民为中心
10、”,就是对“以百姓心为心”的现代解读与应用。2.鲍鹏山颠倒的世界与哲学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 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臧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 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惘的人一一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 有使命,又神奇般地消逝他方。在夕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 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 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聪明绝顶的哲
11、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 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写这篇文章时是真心感 到了一种难以自掩的羞惭的。我的祖先怎么了?真的是堕落得万劫不复了吗?真的是不配有这 样的一位哲人来教导吗?老子的行踪可以用神出鬼没来形容。令我们悚然。有人说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 半隐半显。一一只是,他现在还在那里么?不过,就算他是飞鸿,偶然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留下了雪泥鸿爪,还是给我们留下了 怜悯和慈悲。司马迁不知有何依据,断言他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原属陈,陈又为楚所 灭。所以又属楚了。当时南方北方的民风与学风已有较大不同,楚国也就以道家学派及由此而 生成的文化传统,自豪地
12、与齐鲁大地的儒家、三晋大地的法家比肩而立、鼎足而三。老子的著作是有名称的,这和其他诸子著作统以作者姓氏加“子”命名者不同。他著作的 名称就叫“道德经”,或者根据德经道经之先后又叫作“德道经”。何谓德? 一物之所 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 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他也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吏,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 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不外乎是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历史罢了。他整天关在阴冷的 屋子里读这些东西,能不“一篇读罢头飞白?难怪他“生而发白
13、”。他生在那么多既有的历 史之后,如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般。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 往往就如同他个人的经历和创痛,人类已往的体验也就是他最个性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 超常人中的一个,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效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 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 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 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过 我相信,当老子带着
14、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 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 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辐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 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二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臧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 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不过,我们还算幸运。据司马迁的记载以及后来神仙家的推衍,当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关而 去时,被关令尹喜挡住了。这位尹喜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J 一一在你抛弃我们 之前,为我们留下你的思想!多年以前,我揣摩老子当时的心情,假托老子的口吻,写过一篇短短的
15、老子出关:我已经没有什么故事告诉你们了。我曾预言过劫数的到来。我曾以薄薄的柳笛吹起晚岚。然而那时你们甜寐于未卜的岁月之 梦,白白地错过了时光。召唤已经传来,我将离去。在另一国度的土地上播撒幻梦之粒。在我走进血红的夕阳之前, 我留下这五千言的零乱缄言,在世纪的废墟中如散落的弹珠,愿你们仔细收捡。当一切都已堕 落,一切都已不可为,你们就去玩弹珠。那时我正在翻捡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经,我的感觉就如同下午阳光下马路边上玩弹珠的 顽童。所不同者,玩弹珠的顽童兴致勃勃,而玩老子五千言汉字“弹珠”的我则有些百无聊赖。 那时我的处境不妙,并且我的很多朋友都摇身一变成为商海健将,红光满面,挥斥方遒,雄姿 英发,大有
16、作为。所以我对自己落伍的行为感到很害羞,很寂寞。处盛世而无为,对自己也就 很灰心。但灰心的人看老子,也算是一种精神寄托吧。渐渐的,除了我不大感兴趣的什么宇宙 生成构成外,我把老子的五千言理出两条思路:一曰治国,二日处世。赏析这篇文章从老子的“神秘莫测”写起,一步步引领我们理解老子本人。老子博学多才,是 一位历史学家,深谙人类已往的历史和经验,想引领世人脱离苦海又感到没有价值,于是弃世 而出关。作者读着道德经却在思考着人世,最终理清了老子的两条思路一一治国与处世。 本文想象奇幻,打乱时空顺序,语言老辣,愈读愈觉奇妙无穷。五、老子一书中的成语积累1、玄之又玄【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出自
17、】: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有无相生【解释】: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阴阳相生的关系。【出自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功成不居【解释】: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出自工第二章:“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4、和光同尘【解释工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出自】: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5、天地不仁【解释】:天地无私,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出自】: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6、天长地久【解释】: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
18、远不变(多指爱情)。【出自工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7、上善若水【解释工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出自】: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8、金玉满堂【解释】: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出自】: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9、功成身退【解释】: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做官或复出。【出自工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也。”10、目迷五色【解释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出自】: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11、宠辱若惊【解释工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以小
19、失大,患得患失,无论受到宠爱或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 惊恐。【出自工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12、视而不见【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出自】: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13、听而不闻【解释】:听到了就像没听到一样。形容漠不关心,不在意。【出自工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14、涣然冰释【解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出自】: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15、虚怀若谷【解释】: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出自】: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16、绝圣弃智【解释】:指把
20、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 正确的主观性见解。【出自】: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17、少私寡欲【解释】:减少私欲之意。【出自】: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18、相差无几【解释未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出自工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19、如春登台【解释】: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像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 里。【出自】: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20、飘风骤雨【解释】: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出自工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21、余食赘行【解释
21、】:余食,即剩饭;赘,即多余;行,古多作形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出自】: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22、天大地大【解释】:形容极大。【出自】: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23、道法自然【解释】:指1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出自工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4、知白守黑【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味,如无所见。【出自工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25、去甚去泰【解释工指做事不能太过分。【出自】: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26 天道好还【解释】:天道:天理;好:常常会;还:回报别人。指天可主
22、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出自】: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27、佳兵不祥【解释】:意为好用兵是不吉利的,即好战非祥事。【出自工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28、知止不殆【解释工指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出自】:第三十二章:“知止可以不29、自知之明【解释】: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出自】: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0、淡而无味【解释】:泛指菜肴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出自工第三十五章:“淡乎其无味。”31、将夺固与【解释】: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出自工第三十六章:“
23、将欲夺之,必固予之32、无中生有【解释工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出自】: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3、若存若亡【解释】: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出自】: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34、大器晚成【解释】: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出自工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35、大音希声【解释】: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出自】: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36、知足不辱【解释】: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出自】:第四十四章:“故知
24、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37、大巧若拙【解释】:指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简单。【出自工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38、知足常乐【解释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出自】:第四十六章:“故知足之足,常足矣39、出生入死【解释工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出自】: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40、祸福相依【解释工是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出自】: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41、根深蒂固【解释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出自】: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
25、柢,长生久视之道。”42、以德报怨【解释】:指用道德公正的眼光看待与别人的仇恨。【出自】: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43、轻诺寡信【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出自工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4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解释工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出自】: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5、慎终如始【解释】: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出自】: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46、俭故能广【解释】:指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又解为行事简单
26、方可广博,俭,同“简二【出自工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J47、寸进尺退【解释工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出自】: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48、被褐怀玉【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出自】: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J4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解释】:比喻作恶的人终究逃脱不了天法的惩处。【出自工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50、小国寡民【解释】:国家小,人民少。【出自】: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J51、鸡犬相闻【解释】: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指人烟稠密。【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52、老死不相往来【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出自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