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慨叹、玄虚、渺茫”等字词的音形义。2 .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 .学会区别驳论文中对方错误论点和作者的论点。2 .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3 .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增强民族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2、学习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批驳方法。3、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教法学法】默读法、合作探究法、追问法【教学准备】收集文章背景资料、PPT【课时安排】2课时【
2、教学过程】一、导入如今中国的成就我们有目共睹,也为之自豪。而在上一世纪,鲁迅却写了一篇文章中国人失 掉自信力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整体感知1.鲁迅这篇文章题目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现在,请自由 朗读这篇文章,用自己的话阐述鲁迅的观点。鲁迅认为部分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二当然,“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 国人在”。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三、学习驳论文特点1 .速读文章,这篇文章与我们以往的议论文(在结构、语言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你有没有发 现?2 .在结构上,提出对方的论据论点:(1)论据:以前信地、信物、信国
3、联,转而现在的信神;(2)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直接反驳:(1)失掉的是“他信力”;(2)发展着“自欺力发间接反驳:(1)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2)论据:从古至今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最终结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小结:议论文分为立论文、驳论文。驳论: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驳论文的一般结构和形式:(2)批驳错误论点、论据或论证(3)指明错误的实质或危害(打倒靶子)2 .请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观点的。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 个阶段中“中国
4、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盲目崇拜,借助外援;今 不如昔,祈求鬼神。即由自夸到崇洋,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的态度变化。因此有人“慨叹”:“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J这是论敌的论点。3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证明自己的论点的? 提出自己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因为作者认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 是在自欺了。以对方的论据推出不同答案,有效地驳掉了对方的论点。作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 己的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过去和现在的事实
5、都可为证。(强调论据与论点之间的紧密关系)【教学提示】驳论文批驳的方法:一、驳论点,即反驳对方论点的不真实或错误性;二、驳论据,辩驳论据 本身是不成立的或是不切实际的;三、驳论证,就是通过反驳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来驳论。四、品味文章富有战斗性的语言再次浏览本文,这篇驳论文的文字给你怎样的感受?从哪些字词、句子感受到?极具讽刺意味。如下面几句:1 .第一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 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 性;“只”是抓救命
6、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 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 实,极富讽刺意味。2 .“他信力”与“自欺力”都是作者自创的词,作者是怎样创出这两个词的?这两个词的使用 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自信力”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 “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并运用“仿拟”的手法创出“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 个新词。作者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 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
7、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 使人耳目一新。由于运用“仿拟”修辞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步步强化逻辑力量, 而且睿智闪烁,妙趣横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3 .文章最后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你对这 句话是怎样理解的?“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他们的作用只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 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他们来自民众,所以称“地底下”。4 .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中“总”“简直”二词的表达 效果。“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 了作者的
8、激愤之情。小结:杂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其特点: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冷嘲热讽、幽默风趣说理生动、议论生动五、深度解读文章,体会作者感情鲁迅先生是缘何写下这篇文章的呢?(提示:关注课文预习导读部分。)补充相关背景资料一一背景资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 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国民党的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 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又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
9、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 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来保佑二还说什么“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 浩劫”。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 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问题:你认为为什么国民党会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预设:当时资产阶级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是为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消极抗战推卸责任。背景资料二:在国民党发表“中国人丧失自信力”的言论后,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 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 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
10、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 下的“横战”,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问题:结合前面学习过的课文,请你说说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预设: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 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 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六、补充论据请你举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自信力。示例: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曾碰到一个洋人的挑衅。那个洋人说:“中国人愚昧 无知,生来就是当亡国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一年之后, 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数次竞赛,他都得了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整 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是那个洋人远远不能及的。(再一次强调论据为论点服务。)【布置作业】请以“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为论题,以小组为单位,分成正反两方,请写一段文字确立 自己的观点,并批驳对方的观点。(要求:选择合理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批驳对方观点) 【板书设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驳论文驳论文驳论文鲁迅反驳对方观点提出己方观点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