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屈原(节选)(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2621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屈原(节选)(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屈原(节选)(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屈原(节选)(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屈原(节选)(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屈原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语文活动探究课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的一 种课程。“自主探究”需要有较宽松的教学氛围和较强的学生参与意识,还要有 较厚实的学生经验,综观当下的农村教育现实,一切都围绕着排名和升学率,教 师不能完全自主,学生的时间更多地被各种作业和辅导班占据,虽然农村现在大 部分地区都有网络覆盖,但学生能上网的时间是奢侈,更别说农村学生的语文素 养语文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了,笔者有幸聆听一些教师或专家们的活动探究课, 感觉“秀”的成分多,实实在在落实的成分少,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纸上谈 兵,大多数活动课都不伦不类,给人的感觉活动课不像活动课,讲读课不像讲读 课。基于此,根据本

2、单元的特点学校的校情和学生的学情,我将屈原的活动探 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对学生进行端午文化、名风习俗以及屈原、郭沫若 等中外名人的相关知识普及;第二课时主要训练学生有激情的朗读。【活动耍求】(一)了解剧本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掌握剧情冲突的背景基调。(二)了解屈原生平及作品,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树立学 生的核心价值观。(三)吟味文章的语言,体会风雨雷电等的象征意义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四)本文的核心是“雷电颂”部分。屈原的形象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塑造的, 训练学生激情的朗诵,通过朗诵体悟剧中人物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五)学习本文拟人、反复、排比、

3、呼告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设计说明:屈原剧本的活动探究预设两节课,每节课40分钟共计80分钟完成,第一 课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相关传统文化的普及,关注民生和民间风俗文化,了解作家作品,了 解屈原;模拟角色的诵读应该是第二课时活动探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探究诵读的过程中,理 解语言中的深意,完成屈原品质精神的内化,从而引导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培养。) 一、指点迷津(一)必知点:1 .郭沫若简介: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 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 与郁达夫、成仿

4、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 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武则天 等戏剧,也写出了像李白与杜甫这样令人齿冷的作品。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 迅之后文化界公认的领袖。【设计说明:郭沫若是仅次于鲁迅之后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对作者本人及其作品的全面了解 是必要的,但对于郭沫若,鲁迅也骂他是“无耻文人”,可引导学生对其主要成就的引导, 全面公正的看待历史上的名人,这对当下的追星、流量文化的引导和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还是 很有必要的。】.屈原简介: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 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

5、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 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 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 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 多年。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 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 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

6、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 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 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殛、礼魂;九章九篇:惜诵、 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 风;天问一篇等等。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标志着 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一一楚辞,开 创了我国古代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直接影响到汉赋的形成,被誉为“衣被词人”,也开创 了 “香草美人”(香草美人【释义】也就是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的传统。 因而他被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设计说明:00后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是有些缺失

7、而片面的,随着外来文化的 冲击和流量经济、小鲜肉文化的过度渲染,以及一些自媒体的“缺乏责任意识”的宣传,学 生们对一些传统文化的了解有很多的盲区(每年听测的普通话考生中,经常有学生把端午节 说成是为了纪念李白苏轼等,虽然有些属于口误),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具体 内容和形式,屈原的作品以及其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对农村学 生来说,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民间风俗的学习,更好的认识屈原这一 爱国者的形象,还是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树立都是完全有必要的(课前的了解和普查,更进 一步坚定我对学生做这方面知识普及的决心)】。2 .本文写作的背景及写作意图:屈原写

8、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 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 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他从抗战的现实斗 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 湃的诗情,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 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 “借 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用作者的话说当时是“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 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

9、。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 时的时代”。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 “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借屈原的悲剧,展 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塑造了伟大诗人屈原的“独 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等崇高的精神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怀,撼动了进步人民 的灵魂。【设计说明:写作背景对于学生理解剧本的创作意图是必要的。实际上,屈原呼风唤雷 的激情,毁灭诸神的愤怒,磅礴宇宙的气势,直接显露了郭沫若鲜明的个性、冲动的气质、 炽热的感情,接近于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而且具有深沉的现实指向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重点:屈原: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

10、,向往光明,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 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婵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 郑詹尹: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三)难点:诵读。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并 思考;学生朗读,教师点拨朗读技巧。提醒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重音,停顿,节奏, 主义不同句式的朗读技巧。【设计理由: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朗读,迅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体会语气和情感。】3 .本文的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课文

11、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 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 盾冲突推到了顶点。第2部分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第3部分是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 两立的冲突。4 .屈原歌颂风雷电的内心独白的结构和特点(雷电颂)(1)结构层次:雷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两层:第1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12、。第2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这一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这篇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 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2)艺术特色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达感情,增强语句气势。首先,雷电颂通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方法;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 使整个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6. 一些物象的象征义及蕴含义(1)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3)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锲之陆离兮”。

13、有形的长剑,是 屈原身子自由时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4)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 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5)土偶木梗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指 河伯神像,其二指在九歌中抢演河伯的一位演员。(四)运用点:7,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写一篇读后感,联系现实谈一谈你的体会。 二、学海导航【学法指要】.阅读全文,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注音、释义提示:诡谪咆哮潸然痉摩稽首踉跄睥睨。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尚飨(注音、释义自己动手查工具书)

14、.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划分的依据。提示: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端,写勒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第二部分:是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 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第三部分:是高潮,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1 .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 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一一“雷电颂”提供 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2 .郑袖、勒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

15、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 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 样的心理?提示: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来“激”屈原喝下毒酒。3 .学习本文,要准确有感情地朗读雷电颂部分,通过朗读中的节拍停顿、声音的轻重、 抑扬顿挫等来准确地表达屈原慷慨悲壮激愤的情感。屈原(节选)教学反思屈原(节选)是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它被安排在九年级下 册第五单元活动探究的第一课。我的教育对象是信息比较闭塞、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学生, 他们占有的资源十分有限,很多学生对端午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有些学生甚至都不知道屈 原和郭沫若是干什么的。

16、面对这样的学情,我摒弃了名师和专家们对活动探究课的设计要 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完成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剧本的相关常识、作者郭沫若和主 人公屈原的相关情况、剧本的创作背景、角色诵读、角色表演等交流探究的任务要求,而是 决定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按照阅读与思考的文本要求,我设计了两个课时(每个课 时40分钟)、完成四个知识小点(必知点、重点、难点、运用点)的活动要求,第一课时 由端午的民俗文化引入,对学生们进行端午相关知识的普及,并过渡到对作者及主人翁屈原 等相关中外文化名人的知识普及,为了提高活动课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我在知识点的展示后, 留给了学生及时强化记忆的时间,虽然安排的时间不够

17、充裕,但毕竟有所体现,也能让学生 学有印象,这一环节的安排,也是一种有效的师生双向或多向的教学互动,提高了教学的有 效性。雷电颂既是主人公屈原的心灵独白,也是一首激情澎湃的抒情诗。课堂活动的重点 就在于朗读。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和激情,根据学生的建议,我 示范朗诵了雷电颂的后半部分(也是因为课堂上的时间所限),让我感到满意的是学生 的情绪确实有被感染和调动,这从他们片刻之后自发的掌声中可以感知到,这样的氛围被感 染,学生们课下的朗读、模仿、甚至表演,估计是不会少的(事实上,这在第二课时的课堂 诵读训练展示中已经充分的体现了出来)。这是一堂原生本色的活动探究生成课,由于是在

18、录播教室录上的,学生们在课堂上还 是有些拘谨;活动的设计还可以更优化紧凑;教学还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比如留给学生强化 记忆的时间少了些,阅读训练中,没有强化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读后再思、思后再读、读后 再谈的学习方法;因为自己的朗诵能力有限,不能完全充分地将作品中主人公疾风暴雨般的 爱憎情感和气势磅礴、酣畅淋漓的情景通过自己的声音完美地表现出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课堂生成效果。话剧屈原是众多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这节课的活动目标尤其是情感等核 心素养的目标培养基本达成,通过课堂上相关知识的普及,学生们对端午节的历史文化民间 习俗、对屈原的作品以及其高洁傲岸的精神品质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 怀、对当下流量文化的思考、对自己核心价值观的树立,都有潜移默化的渗入引导,并落到 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