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3 12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 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月20日(此件公开发布) 等方式,支持专业化、行业示范企业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业务。 鼓励各区县分品类明确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回收补贴政策。全面落实 支持节能、节水、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 机构加大对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投融资力度,鼓励 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积 极推广使用
2、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产品。(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 信息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务委、 市金融监管局、重庆市税务局、人行重庆营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完善废旧物资统计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废旧物资循环利 用统计制度,优化完善统计核算方法。指导行业协会有效整合互联 网数据和统计数据,加强行业统计分析,规范发布统计数据。推进 企业、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数据信息对接。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 重点联系企业制度,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节能环保产业统计调查工 作,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情况和趋势,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企业提供 良好服务。(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 城市管理局、市商务
3、委、市统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将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相关建设用地 纳入相关规划,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加大对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 基地、二手交易平台的用地支持,优先保障纳入市级重大项目名单 的废旧物资循环体系建设项目的土地供应。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农村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设施。有效保障废旧物资回收车辆合理路权,在 车辆配备、通行区域、上路时段等方面予以支持。支持有条件的企 业设立职业培训机构,强化回收人员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发展 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 管理局、市商务委职责分工负责)四、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协调,会同市
4、 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的工作协调机制, 强化政策联动,有序推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市发展改革 委要及时建立“十四五”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清单, 机制化、项目化、事项化抓好重点项目落地。各区县要严格落实属 地管理责任,认真组织开展本区域内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工作,结合 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重点任务、强化责任分工,不折不扣抓好各 项任务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财政 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 管理局、市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广泛宣传引导。将“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理念纳入生态文 明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范围
5、,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全面立体的宣传教 育,普及循环经济的基本知识、发展趋势和发展途径。鼓励广泛使 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行动标识,引导社会 公众参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营造 良好的舆论氛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 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务委、 市机关事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重庆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全 面绿色转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 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09号)等文件 要求,结合重庆市国民经
6、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废旧 物资回收网络,提升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利用水平,促进二手商品规 范流通,全面提升全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标。到2025年,我市率先建成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明显提 升。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
7、系更加健全,建成10个绿色分拣中心、 2个交易中心,回收企业数量达8500家,可循环快递回收装置网 点达5000个。再生资源加工利用行业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量达1600万吨。城乡生 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65% ,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更加规范线下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数 量达300个,二手商品经营企业数量(含个体工商户)达1.6万 个。再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再制造企业数量达1750个。二、重点任务(一)健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1 .构建多层级回收利用体系。按照便民、高效原则,科学合 理规划建设废旧物资回收、分拣、打包网
8、点等设施,加快健全垃圾 收运系统,逐步完善由村(社区)可回收物回收站点、乡镇(街道) 中转站、区县分拣加工中心、区域回收加工利用基地(物资集散基 地)及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组成的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再生 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 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 市管理局、市商务委、市供销合作社,各区县(自治县)和两江新 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以下统称区县)按职责 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区县落实,不再列出2,着力提升源头分类和处理能力。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网 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推动建设具有生活垃圾分类和 再
9、生资源回收功能的交投点,严格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减少再生资 源进入垃圾清运体系。扩大智能回收设施覆盖范围,支持回收企业 在社区、商圈、公共机构等场所投放智能回收设施。探索自动回收 设施布点与专业物流相结合等方式,鼓励龙头企业创新试点适应垃 圾分类需求的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打造集信息、交易、结算为一 体的“互联网+回收智能化平台。推动垃圾转运站增加再生资源回 收分拣功能。探索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与垃圾处理循环经济园区 设施共享、生态共生。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 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城市 管理局、市商务委、市机关事务局、市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负责)3
10、 .因地制宜布局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合理布局废旧家具等大 件垃圾规范回收体系。逐步完善大件垃圾拆分处理设施,加强全过 程监管,有效掌握大件垃圾流量和去向。以中心城区为试点,推动 乡镇(街道)中转站增加大件垃圾破碎功能,逐步推进各区县增加 大件垃圾预约上门回收服务。支持回收企业采用自建、承租、承包 等方式运营废旧物资回收站点,提升全品类回收功能,形成扎根社 区、服务居民的基础网络。(市商务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 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负责)4 .提升分拣中心规范化绿色化水平。全面提升废旧物资回收 设施、技术、模式绿色化发展水平,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在废旧 物资转运领域
11、的应用。推进建设规模适当的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 心。鼓励符合条件的区县建设一批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符合环保 要求的“城市矿产”综合性分拣中心。支持建设专业化报废汽车回收 拆解利用中心和废钢铁加工利用基地提高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和废 钢铁分拣加工能力。(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 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委、市供销合作社按 职责分工负责)5 .加快推进回收专业化发展。引导回收企业提升废旧物资回 收环节的预处理能力。鼓励回收企业与物业企业、环卫单位、利用 企业等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规范有序的回收利用产业链 条。鼓励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纺织、玻璃等生产企业发展回收、 加
12、工、利用一体化模式,构建专业回收网络。推动汽车、工程机械、 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利用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再制造逆向回收网络 和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 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务委、市供销 合作社、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6 .强化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智慧化建设。完善“互联网+废旧物 资产业链条,加快互联网与废旧物资回收行业深度融合。围绕废 旧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快递包装等物资,推行互联网+ 回收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运用移动互 联网媒介实现网上预约、上门回收,推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支持 回收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
13、全链条业务信息平台和回收追溯 系统,形成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全链条体系。(市发展改革委、市经 济信息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商务委、市机关事务 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提升再生资源分拣加工利用水平。7 .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水平。依托我市静脉产业 园、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统筹规划布局再 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和区域交易中心,推进环境、能源等基础设施 共建共享,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企业集聚化、园区化、区域协同化布 局。鼓励发展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强化废铝回收加工产业集聚 发展,重点打造国家高端铝加工基地。构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 池、包装废弃物等新品类的
14、区域回收利用体系。深入推进成渝地区 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协同四川省建立区域固体废弃物利用 处置合作机制,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基地建 设。(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 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商务委、市供销合作社按职责分工负 责)8 .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技术研发。加大再生资源先进加工利用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力度 推动现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提质 改造,开展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提高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 平。支持各类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技术研发平台加强技术装备 研发,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推动各领域固体废弃物减量
15、化、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升,推动政产学 研用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在精细拆解、复合材料高效解 离、有价金属清洁提取、再制造等领域,加大关键技术和大型成套 装备研发投入力度。(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按 职责分工负责)(三)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再制造产业发展。9 .拓展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完善重庆废金属交易市场,着力 开展废铝、废钢铁、废铅、废旧电子产品综合利用。鼓励“互联网+ 二手”模式发展,促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规范发展,加强交易 行为监管,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推动线下实体二手商品市场规 范建设和运营,加强对所用场地和交易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鼓励 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打
16、造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和交易专区。 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二手车交易平台,加强对 二手车电子商务的指导和管理,引导和规范二手车交易企业线上线 下融合发展。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设置旧书分享角、分享日,推动广 大师生旧书交换使用。允许有条件的区县在社区周边空闲土地或划 定的特定空间有序发展旧货市场,鼓励社区定期组织二手商品交易 或交换活动,促进居民家庭闲置物品交易和流通。(市商务委、市 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按职责分工负责)10 .健全二手商品交易管理机制。健全二手商品交易规则, 完善二手车、二手家电、二手手机等二手商品的鉴定、评估、分级 标准,规范二手商品流通市场和交易行为。积极推
17、动建立二手商品 销售过程中的“售后服务”体系,推动二手商品诚信体系建设,规范 和加强交易平台、销售者、消费者、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共享。完 善二手商品评估鉴定行业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培育第三方鉴定评 估机构。及时协调解决二手商品转售、翻新等服务涉及的知识产权 问题。(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 知识产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11 .提升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结合重庆老工业基地 振兴,重点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模、重型机床、医疗影 像设备等再制造装备发展,打造潼南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集聚区。 大力推广工业装备智能化、数字化再制造,提高再制造全过程溯源 追踪的信息化水平和
18、设备的安全性能。支持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 等领域加强拆解与绿色清洗、质量性能检测及智能运行监测等技术 研发。鼓励专业化再制造服务公司与汽车零部件、机械、化工等制 造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再制造专业技术服务,培育再制造产业协同 体系。支持各领域企业广泛使用再制造产品和服务。加快推动形成“旧件回收、整机再制造、关键件配套、再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 务”产业链。(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市市场 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政策保障(一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和信用监管机制,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严厉打击再生资源回收、二手商品交 易中的非法交易、假冒伪劣、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落实
19、废旧物资 回收加工利用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健全公告企业动态监管长效机 制。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行业的环境监管,强化“源头削 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过程清洁生产的推行力度,从源头减 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 及电池组件拆解利用企业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 强计算机类、通讯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二手交易的信息安全监管, 防范用户信息泄露及恶意恢复。以示范工作重点单位为载体,带动 更多公共机构、社会单位、社区家庭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 利用。(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 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关事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加强对废 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支持,支持符合条 件的优质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库。鼓励各区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