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传统曲艺的文化空间与传承传统曲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H前为止,被列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一、二批的项目共计96个。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相继有不 少原本濒临灭亡的古老曲种被列入非遗项目并确立了传承人,一改原先岌岌可危的生存状况, 使其艺术血脉得以延续。不过,申遗成功并不等于前途无忧。我们注意到一些地方“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比 较严重,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较完备和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保护体系,而 且简单片面地将非遗项目直接挂钩于经济利益,或者人为地将非遗项R作为旅游产业进行市 场经营,或者热衷于斥巨资打造场面豪华的“非遗展演”,却根本无视或者有意忽略了其自 身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当下传承的延续性。因此,在考用被扭曲的空间氛围中“传承” 着的曲艺曲种,其生命的走向和归宿着实堪忧。早在2005年,就有专家曾指出:“活态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同于博物馆的保存。保护是在 保存的基础上发展传承。现在一些产业化的操作方式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将这些传统文化 的东西导入了现代社会,一方面又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形成了一种建设性的破坏,让这些东 西失去了本色。”然而,耳闻目睹一些地方无视传承规律
3、的过度开发以及市场异化现象,不 由令人对这些终于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作的未来命运产生更大的困惑与担忧。作为说唱艺术的传统曲艺,其传承的方式归根结底也在“活态”二字上。众所周知,曲 艺源自民间,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之一。随着时 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曲艺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求得合适的生存发展空间,无疑成为 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艺以人传”,演员队伍的培养理应是曲种传承的关键所在。尽管一些被列入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曲艺曲种终于摆脱了一度濒临灭亡的窘境,重新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机 遇,但不容忽视的是,其中一些曲种的传承人大都年事已高,一旦辞世便
4、意味着“人亡艺绝” 的严峻形势。而大力培养合格的传承接班人,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局面,并使之可持老德玛不理何教员,唱大雁,唱八杈鹿,唱花鼠子,渐渐地唱词乱了,听不明白了。何教员贴近老德玛,喊:“老德玛姑姑,你停停,你说说五个人的姓名。”老德玛皮鼓一扔,突然一个后仰,倚靠墙上。一屋子慌乱,抹前胸捶后背。老德玛合着 眼睛,手划拉着五块石头,竟靠墙打上了呼噜。何教员插了笔就跑,喊:“我找县里去!”大雪封了山,一封几天。科浅也来了小汽车,车上有县长有宣传部有何教员。刚进屯子,就听大喇叭吹的喜丧调哇哇山响。何教员大叫:“坏莱! ”一屯子人在忙活送老德玛归土地,三个儿子戴着孝。见过礼节,何教员问道:“
5、老人家可留下话语? ”“她说,真的干部来了,就把五块石头献了。”县长说:“光是石头有什么用,要的是名单。”“阿妈她说、她说这石头是从五个人身子下边拿回来的。俺姥爷眼睁睁看着五个人牺牲, 让日本人烧成灰。他从五个人的身下,各取回一块石头。”“那五个烈士人名? ”“打那儿后,她再也没唱出声来。也问过她,她要唱,唱不出来了。”后来,市纪念馆就有了五块石头,标着“刘才智、多荣等五烈士”。(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先写曾做萨满的九十一岁的老德玛竟把西下屋大梁上的萨满鼓弄了下来,儿子猜她可 能要唱着、跳着交代后事。开头富于悬念,吸引读者.B.老德玛剪开枕头
6、,里面没有值钱的东西,只有五块平平常常的石头;而她又要儿子把县里 管事的干部找来。一次次设置悬念,充分吊起读者胃口。C.小说高潮部分写老德玛竭尽全力,转动石头唱出抗联五位烈士的精彩故事,以小见大,生 动地表现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军队的深情。D.老德玛唱石头时现场未能录音,后来虽何教员几经努力但县里官员不作为,最终没能把唱 词里的五位烈上的名字全都记录下来,是个永远的遗憾。7 .小说以“唱石头”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6. D 7.从艺术效果角度看,“唱石头”的说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从情节设置角度看,与文中老德玛剪开枕头找出石头唱抗联英雄的故事情节相
7、照应, “唱石头”是小说的线索,始终贯穿着文本的内容;从人物塑造角度看,突出了老德玛曾 做过萨满、能唱会跳的特点;从主题表现角度看,五块石头是从遇难的抗联英雄身下找出 来的,寄托了人民对抗联战士的深情,突出了不忘历史、民心向背的主题:从语言风格角 度看,“唱石头”的说法富于地方色彩,凸显了作品的地方特色。【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 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 确的”“一项”,立足考查
8、“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 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D项,“县里官员不作为”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县里官员没有能够 及时赶到,是因为大雪封山。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 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 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 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 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标题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法,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
9、法,如双关、反语等。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以“唱石头”为题有哪些好处。首先 标题“唱石头”设置了悬念,唱曲,唱戏,怎么可以唱石头呢?什么是唱石头,如何唱石头, 唱什么石头,甚至了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文章写老德玛在临去世之前剪开了枕头找 出了藏在枕头中的石头,摆好了石头,一块石头代表一个抗联战士,详细唱出了五位抗联战 土被日军包围,与日军作斗争的整个过程。最后通过老德玛的儿子解说五块石头原来是从五 位牺牲了的抗联战士身下拿来的。“唱石头”始终贯穿着文本的内容,是小说的线索。老德 玛的父亲目睹了五位战士与日军斗争,最后牺牲,被日本人烧成灰的全过程。老德玛的父亲 就从五位牺牲战士的身下各
10、取了一块石头,把五位战士的故事讲给自己的女儿老德玛听,寄 托哀思,表达对英雄敬爱之情,突出了不忘历史、民心向背的主题。还有通过“唱石头”塑 造了能舞会唱的曾经做过萨满的老德玛的形象。【点睛】解答标题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 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 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 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 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 征某种形
11、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 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 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廷鸾,字翔仲,饶州乐平人。甘贫力学,既冠,里人聘为童子师,遇有酒食馔,则念 母藜蕾不给,为之食不下咽。登淳祐七年进士第,调池州教授。宝祐三年,迁太学录,召试 馆职。当时处吸谢堂厉文翁、内侍卢允升董宋臣用事,廷鸾迎第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 防近习。大与时汪,迁秘书省正字。初,丁大全令浮梁,雅慕廷
12、鸾,弥欲钩致之,廷鸾不为 动。试策稍及大全,及廷鸾当轮对,大全私谓王持厘往间焉。廷鸾素厚持厘且同馆,不虞其 谍也,密露大意。持池绐日:“君犹未改秩,姑托疾为后图乎? ”廷鸾日:“此微臣千一之 遭,其何敢不力。”持厘以告大全,及候对殿门,格不得见。翼日,以监察御史朱熠劾罢。 宋臣遣八厢貌土索奏稿,稿虽焚,闻者浸广,而廷西之名重天下。开庆元年,吴潜入相,召 为校书郎。景定元年,兼沂靖惠王府教授。时大全党多斥,宋臣尚居中,言路无肯言者,诸 学官抗疏,疏上即行。会日食,与秘书省同守局,因相与草疏。潜以书告廷鸾日诸公言事纷 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惠吾过廷鸾对日公论也不敢避私嫌越数日,宋臣
13、 竟坐谪,徙安吉州。兼权枢密院编修官。时贾似道自江上还,位望赫奕,廷鸾未尝亲之。度 宗初年,诏询数考,专以修攘大计叩之赵葵。葵极意指陈日:“老臣出入兵间,备谙此事, 愿朝廷谨之重之。”似道作色日:“此三京败事者,词臣失言。”廷鸾每见功赏稽迟,将校 不出死力,于边间升辟,稍越拘享。似道颇疑异己,踪堂吏以泄其愤。及辞相位,帝恻怛久 之日:“丞相勉为朕留。”廷鸾言:“陛下与元老大臣惟怀永图,臣死且瞑目。”顿肯涕泣 而退。自罢相归,乂十七年而薨。(选自宋史马廷鸾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潜以书告廷鸾日/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 鸾对曰/
14、公论也/不敢避私嫌/.潜以书告廷簿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右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C.潜以书告廷鸳日/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 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D.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皆疑潜所嗾/闻馆中又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 弯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戚:指与皇帝、皇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往往通过血缘关系而拥有权力。8 试策:古代考试取士的方法之一,以政事、经义等设问,令应试者作答。C.故老:文中指天子的老臣或资望高深的大臣。也
15、可用来指年龄大而见识多的人。D.顿首: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也常常作为敬辞用于书信、奏表中。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廷鸾颇有学问,富有孝心。马廷鸾二十岁就被同乡聘请为老师,碰上有酒菜的食物就想 起母亲连野菜都吃不上,并因此难受得吃不下饭。B.马廷鸾不惧权势,直言上书。当时外戚、内侍掌权,马廷鸾应试策对时直言加强君主仁德, 加重宰相权力,招揽正直的大臣,提防亲近的宠臣。C.马廷鸾交友不慎,被人算计。马廷鸾应试策对稍微涉及丁大全,丁大全让王持厘前往试探, 马廷鸾一向厚待王持庭,没料到他是密探,透露了大致内容。I).马廷鸾尽心公事,遭遇忌恨。马廷鸾常常见到军
16、中办事不力的情况,于是对边帅的提升征 召加以牵制,贾似道便怀疑这是与自己作对,将他直接问罪。【答案】8. B 9. A 10. I)【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如“潜” “书” “廷鸾” “诸公” “事” “馆中” “列” “校书” “吾过” “公论” “私 嫌”,虚词“以”“皆”“所”“也”,标志性词曰,然后根据语法和句意进行排除。A项,“与”,参与,“宜无与”
17、是对廷鸾的建议,“以重吾过”是“宜无与”的原因,故与”划在上句,排除A项;CD项,“纷纷”是“言事”的修饰语,应与“言事”相连,“皆疑”呼应“言事”,写诸公 的动作,应独立成句,故“纷纷”后断句,排除C、D两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吴潜写书信告诉马廷鸯说:“各位大人纷纷奏事,都怀疑是我唆使的,听 说馆阁内部又将论次评定,校书你最好不要参与,会因此加重我的过错。”马延鸾回答说:“是公众的意见,不敢因私人关系回避。”句子可以断开为:潜以书告廷鸾曰/诸公言事纷纷 /皆疑潜所嗾/闻馆中乂将论列/校书宜无与/以重吾过/廷鸾对曰/公论也/不敢避私嫌/ 故选Bo【9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
18、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出“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 说,不正确的一项”,A项,“外戚:指与皇帝、皇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说法错误,与皇帝 有血缘关系的亲属称“宗室”,A项错在把“宗室”“外戚”混在一起。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
19、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将他直接问罪”说法错误,原文“似 道颇疑异己,踪堂吏以泄其愤”,是将堂吏问罪刺面来发泄他的愤恨,故选I)。【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 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 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 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 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 语常
20、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 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 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以、于、为、 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 和完整的句了时,“而”字前面要断开)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 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旦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 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 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
21、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 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 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 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日”“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 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 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 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22、。参考译文:马廷鸾,字翔仲,饶州乐平人。甘于贫贱,努力读书,满二十岁以后,同乡聘请他做孩 子的老师,碰上有酒菜的食物,就想起母亲连野莱都吃不上,因此难受得吃不下饭。淳祐七 年考中进士,调任池州教授。宝祐三年,迁任太学录,皇帝召来面试后授予馆职。当时外戚 谢堂厉文翁、内侍卢允升黄宋臣掌权,马廷鸾应试策对论说加强君主仁德,加重宰相权力, 招揽正直的大臣,提防亲近的宠臣。很不合时宜,迁任秘书省正字。当初,丁大全任浮梁县 令,一向仰慕马廷鸾,迫切想要把他请来,马廷鸾没有被他打动。应试策对稍微涉及丁大全, 等轮到马廷鸾上殿策对时政时,丁大全私下叫王持厘前往试探他。马廷鸾一向厚待王持厘, 而且住同一处,没
23、料到他是密探,悄悄地透露了大致内容。王持厘骗他说:“你还没有改官 升级,姑且借口生病为今后做打算好吗?”马廷鸾说:“这是小官们一千个里头只有一个的机 遇,怎么敢不尽力。”王持厘把情况告诉了丁大全,等到在殿门等候策对时,阻挠不让他见 到皇帝。第二天,因为监察御史朱熠弹劾被罢免。董宋臣派遣守卫京师的士兵对容貌像士人 的人搜查奏章原稿,稿件虽然被焚烧,听说的人渐渐增多,因而马廷宣的名声被天下人推重。 开庆元年,吴潜入京任宰相,征召马廷鸾做校书郎。景定元年,兼任沂靖惠王府教授。当时 丁大全党羽多被排斥,董宋臣尚在宫中,谏官没有肯说话的,众学宜上书直言,疏章奏上立 即照行。适逢日食,与秘书省共同守候太史
24、局,因而相互起草奏疏。吴潜写书信告诉马廷鸾 说:“各位大人纷纷奏事,都怀疑是我唆使的,听说馆阁内部又将论次评定,校书你最好不 要参与,会因此加重我的过错。”马延鸾回答说:“是公众的意见,不敢因私人关系回避。” 过了数董宋臣终于因罪贬谛,迁移到安吉州。兼任代理枢密院编修官。当时贾似道自江 上回朝,地位声望显赫,马廷鸾从未亲附他。度宗初年,诏令征询老臣,专门向赵葵询问有 关准备排除外敌的重大策略。赵葵极力指明和陈述说:“老臣出入战场,这事知道得很清楚, 希望朝廷谨慎再谨慎。”贾似道变脸说:“这就是三京打败仗的人,文学侍从官说错了话。” 马廷鸯常常见到奖赏军功滞压拖延,将校不拼死尽力,对于边帅的提升
25、征召,稍稍过分牵制。 贾似道非常怀疑他与自己作对,将堂吏问罪刺面以发泄他的愤恨。等到辞去相位,皇帝难过 很久说:“丞相勉强为我留下吧。”马廷鸾说:“陛下同元老大臣只要想着恢复,臣死也瞑 目。”叩头哭泣着退下。自从罢相归家,又过了十七年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杜牧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旃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注】本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 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
26、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 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B.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的景象。C.颈联“君意如鸿” “我心悬麻”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D.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和 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答案】B【解析】【详解】木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和思想情
27、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歌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 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B项,颔联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并不是“诗人 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故选B。【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 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 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
28、 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 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 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九日置酒宋祁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溪态澄明初雨毕,口痕清淡不成霞。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
29、首诗为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首联诗句宛转自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B.第一首诗的颈联色泽浓丽,空间开阔,用“落”、“寒”稍加点染,标出深秋的时令,不 作愁语,气局一新。C.第二首诗的首联破题。起句点明节令,音调高扬。绚丽的物华,宜人的秋色,令诗人为之 神驰。一个“重”字流露出诗人流连光景之意,领起全诗。D.第二首诗的颈联以景语出之,写登高所见。诗人把酒临风,游目骋怀,只见上下天光,一 片清明,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歌进行分析,
30、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 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项”,B项,“色泽浓丽” “不作愁语,气局一新”说法错误,应 是色泽淡雅,“落”“寒”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读者有高危萧瑟之感,豪壮中带几分悲 凉。故选B。【点睛】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 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 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 手法和特色
31、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 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 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去以六月息者也。(2) ,则芥之舟。(3) ,而后乃今将图南。(4) ,蟾站不知春秋。(5)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6) ,此亦飞之至也。(7)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8) ,泠然善也。【答案】(1).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3).而莫之天阕者(4).朝菌不知晦朔 (
32、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6).翱翔蓬蒿之间 (7),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8).夫列子御风而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 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技、覆、坳、阈、晦朔、翱、蓬蒿、誉、御。【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 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
33、所学篇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 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 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 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 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肪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 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 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
34、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 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能小明二国国内第 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熊写稿机器人。俄罗斯世界杯 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一, 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 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 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 这是。14 .依次填入文中横
35、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牛刀小试一日千里A.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牛刀小试B.牛刀小试日新月异 不负众望 杞人忧天C.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初露锋芒一日干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C.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 续性地发展。其次,观众的培养亦是曲种传承的重要依托。作为以口语说唱叙事的传统曲艺,其传承 的价值正在于观演双方的艺术表达和情感交流。毋庸讳言,和其
36、他诸多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样,尽管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时下传统曲艺的演出场所和观众数量却不容乐观。方面, 自幼生活在城市化语境中的年轻观众,对于传统曲艺的特征和魅力难免有所隔膜;另一方面, 过于陈旧的曲目和内容与当下信息化时代的快节奏、高速度多少存在着距离。1.下列语句的内容,不属于划线句子中“尊田”所指代的对象的一项是()A.缺乏较完备和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B.简单片面地将非遗项目直接挂钩于经济利益。C.人为地将非遗项H作为旅游产业进行市场经营。D.热衷于斥巨资打造场面豪华的“非遗展演”,却根本无视或者有意忽略了其自身的历史价 值、人文价值以及当下传承的延续性。2.对“活态文化遗产的
37、传承”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活态文化遗产的传承要求其在新时期背景下求得合适的生存发展空间。B. “艺以人传”,才能摆脱一度“人亡艺绝”的窘境,大力培养合格的传承接班人。C.因为传承的价值正在于观演双方的艺术表达和情感交流,所以,观众的培养亦是曲种传承 的重要依托。D.活态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保存,更是保护,是在保存的基础上发展传承。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濒临灭亡的古老曲种一旦被列入非遗项目并确立了传承人,就会改变岌岌可危的生存状 况,使其艺术血脉得以延续。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传承规律,不能过度开发,也要防止市场异化现象出现。 C.让自幼生活
38、在城市化语境中的年轻观众了解传统曲艺的特征和艺术魅力是曲种传承的重 要依托之一。D.曲种要传承,就必须改变过于陈旧的曲目和内容,使之与当下信息化时代的快节奏、高速 度缩短距离。【答案】1. A 2. B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语句的内容,不属于划线句子中这种所指代的对象的一项是”。16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 写稿机器人。A.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 机器人。B. “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大数据分析、
39、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 写稿机器人。C. “张小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 写稿机器人。【答案】14. B 15. D 16. A【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 施展一下;“初露锋芒”指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第一处,语段强调人工智能“九歌” 只是在“作诗”上显示一下本领,用“牛刀小试”更为恰当,这就排除C、D两项。“众望所 归”的意思是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
40、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不负众望”指不辜负众人的期望。第三处,文中对象是“张小明记者”,结合后文“一 战成名”可知,应是说“张小明记者”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应选“不负众望”,这就排除A 项。“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一日千里”,指马跑 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后比喻事物的进展快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快。第二处是说人工智能 技术发展之快,两个成语都可以。“庸人自扰”,自己找自己麻烦,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 己睑着急或自找麻烦:“杞人忧天”,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指不必要的担忧。 第四处,是说专家认为这些担忧没有必要,两个成语都合适。故选B项。【15题详解】本题考
41、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 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 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面说“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它储存了 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后面说“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 完整的诗”,由此可知,括号内的陈述对象是“九歌”,应从“九歌”的角度陈述,据此可排 除A项;分析三个选项的内容,应是“学习”在先,“摸索规律”在后,排除B、C两项,故 选D项。【16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 压缩句子,先
42、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张小 明是第一款国内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句子共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国内”表领属,应在“第一款”之前,即改为“国内第 一款”;二是成分残缺,“大数据分析”前面缺少谓语动词,应在“综合”后加上“利用”。 B项,成分残缺,“综合”后添加动词“利用”;C项,“第一款国内”语序不当,可以改为 “国内第一款”,“利用综合”语序不当,可以改为“综合利用” ;D项,“第一款国内“语序不当。故选A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切
43、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 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 语句当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 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
44、几个方面考察: 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 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 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 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 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陷 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致。如句 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 体;音节
45、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 析,光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 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 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 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 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最近
46、,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中央军委胞所授命,人民解 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谱写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新篇章。B.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行 年石摹并要他赶快请客。C.在工作学习中,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裳膜感滋,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学习造成大 的损害。D.他时刻您舍不生自己不幸的遭遇和痛苦的经历,无法振作精神,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她,最终走出了人生的阴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成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能力。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 能力。这类题要综合考虑分析成语的基本
47、义、感情色彩,要联系句子语境思考辨析选用。常 见的成语错误使用类型有望文生义,对象误用,断词取义,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 色彩不明等。本题要求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项,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时勇于献出生命。该句望文生义,将其理解成“在危难之时下达 命令”;B项,乔迁之喜:原意是“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去。”后来古人用来做祝贺用语, 贺人迁居或贺人官职升迁之辞。乔迁之喜,现在也经常用在商业的搬迁时使用,尤其是住宅、 办公室搬家等。符合语境;c项,集腋成裘:指狐狸腋卜.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褒义词, 本句是说小错误积累多了,会对工作学习造成大
48、的损害,不能用褒义词。属于褒贬误用: D项,念念不忘:意思指对某物的思念之情从不改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与句中的“时刻” 重复。故选B。【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 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 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 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 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 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 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 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虐追求的东西。B.中国羽毛球队全体队员不畏强敌、英勇拼搏、您理画灯,夺得了汤姆斯杯,完成了赛前的 既定任务。C.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