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阳光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阳光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校本阳光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摘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组安排部署:“改革现行课间操,推行大课间操,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学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改革,经过近五年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文章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时间、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实施,研究的结果与分析几方面,探讨校本阳光体育课程的开发。关键词:阳光体育;课程资源;实验研究;开发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全教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提出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以体育为突破口,创建有地方特色的整体优化的办学理念,以体育课和课间活动改革为切入点
2、,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将体育与素质教育、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一个快乐、活泼、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这是符合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的,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研究的目的第一,构建适合农村小学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落实每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第二,探索适合农村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新路子。第三,以体育为突破口,探索农村小学艺体课程改革的新做法。第四,全面提高师生的身心素质,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能力。二、研究的时间、对象和方法研究时间:准备阶段。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课题实验小组,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落实课题实验资金,拟订实验方案,确立
3、实验对象,采集原始数据。第一阶段。探索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模式,采集数据,探索提高学生身心发展的实效性研究。第二阶段。探索学校体育改革的模式和内涵,挖掘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余训练内容及方法的研究。研究对象:长乐小学全体学生。研究方法:自然观察法、数据统计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照比较法等。三、研究的实施(1)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以“让学生自主”为主要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明确自己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参与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中鼓励学生能够参与大课间活动项目的设计及体育资源的开发
4、。其次,关注学生体育三维目标的培养。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不但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2)充分利用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农村小学的体育设施和体育课程资源相对贫乏,学生锻炼很难得到保证。积极倡导、努力挖掘校内外的体育课程资源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学校添置了一些体育设施。学校师生自主创编了校本课间韵律操,设计了趣味十足的大课间活动。全校师生一起为学校体育项目、体育器材的开发想办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加强课间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和导向作用。每天三次的小课间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完成的。有了教师的参与,活动的目的性、规范
5、性、秩序性更强了。教师既可以作为指导者,也可以作为锻炼者,进一步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四、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从家长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家长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了,家长对健康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最关心孩子健康的家长从实验前的36.2%上升到62%,肯花钱给孩子买健身器材的家长从实验前的71.5%上升到88%。同时,带动了家长参加体育锻炼,家长基本上有运动项目及时间的从实验前49%上升到93%,一天不参加体育锻炼就不舒服的人数从实验前的53.5%上升到70%,家长经常与孩子一起锻炼的人数上升了7.9%。从学生心理问卷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在体育活动中得到了健康和
6、谐的发展。而且在自己和同伴体育运动失败后,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认真分析查找失败的原因。学生的体育兴趣有了很大的增长,参与锻炼的人数增加了,对体育价值的认识提高了,基本养成了每天堅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学生上课的情况分析看,学生上课有精神,注意力集中。在上午第三节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下降了15.1%,有饥饿感的学生下降了5.6%;在上午第四节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的下降了14%,学生没有饥饿感的上升到16%。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带给学生身体、知识技能、心理方面的良好发展比较明显。落实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不但促进了身心健康,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后学生的文化成绩不断提高。五、结论与建议校本阳光体育课程的开发形成了市、区、校一体化的实验管理机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了体育课程资源,培养了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完善了课题研究的评价体系。今后,学校应进一步深入探讨“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行动”的理论,进一步完善“每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实践模式,并完善学生“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绩效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