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中国的气候优秀教案-中国的气候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中国的气候优秀教案-中国的气候教案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 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形成原因。3.通过对中国温度带、干湿区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温度带和干湿 地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5.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6.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的环境意识。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本节的重点。我国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从地区分布来看,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 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程度
2、也逐渐加重;从时间分配来看,大部分 地区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大多数地方59月份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 的80%左右。为引导学生认识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教材安排了“中国降水 最多和最少的地方”的“阅读”材料,在P.36设计了一组读图归纳我国降水分布规 律的“活动”。因我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成因与季风密切相关,所以教材将成因 问题的探讨安排在“季风气候显著”这个内容中,并在P.41设计了“中国降水时空 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的“活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根 据各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把全国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 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为便于学生了解这
3、个内容,教材安排了“中国干湿 地区的划分”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天然植被”的“阅读”材料;为训练学生 的读图能力,在P.38设计了一个“活动”,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将“中国干湿地区的 划分”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两幅图叠加起来进行判读。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这部分教材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关于“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征,教材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说明:季 风气候区面积广大,占据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季风气候类型多,有热带季风气 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在季风区内,冬、夏季风有规律地交替 控制,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干冷多风。受季风的影响,全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降水季节变
4、化和年际变化大。中国大陆东部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导致雨带的 南北移动。夏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了中国雨带进退的“失常”,从而导致旱涝灾 害的频繁发生。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教材安排 了“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的“阅读”材料。此外,教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气候大 陆性特征显著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并安排了“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 国家”的“阅读”材料,这个“阅读”材料对我国气候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作出了具体 诠释。该“阅读”材料给教师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根据学生对象的不同, 可供挖掘的教学素材很多,如对于初中学生,可要求回答齐齐哈尔和巴黎两个城 市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5、并对两者的气候进行比较等;对于高中学生,可要求 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角度,综合分析导致两者气候差异的原因。为训练学 生的求异思维和辩证思维,教材在P.4142设计了一个“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的“活动”。我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教材正文部分 重点介绍了寒潮和梅雨的天气特征,安排了“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为了 体现“减负”要求,台风和沙尘暴则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我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 雨、台风、沙尘暴等。教材正文部分重点介绍了对我国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影响最 大
6、的两种气象灾害:洪涝和干旱,其他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则以“阅读”材料的 形式呈现。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状况、多发原因及应对措施 等,认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 的意识和与灾害作斗争的责任感,教材在P.45安排了一组“活动”,呈现了中国洪 涝、干旱、寒潮、台风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值得注意的是,“多特殊天气”和“多气象灾害”讲述的是我国的气候特征,而不是天气特征,因为两者描述的是我国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本节教材的编排突出两大特点:一是地理图像十分丰富,应引导学生 通过对这些地理图像的阅读与分析,提升读图、用图的能力;二是“活动”形式丰
7、富多彩,涉及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大的思维量,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三、教学提纲 一、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3)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 2.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干湿地区 (1)降水的空间分布 (2)降水的时间分配 (3)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3.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二、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 2.夏季风进退与雨带的移动 3.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4.降水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 三、多特殊天气四、多气象灾害 四、教学建议 教学指导:本节内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中国气 温和降水特征的形
8、成原因、雨带的推移、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 需要学生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能 采用设置情境、协作活动、引导探究的“情境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即创设问题 情境、自主(合作)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见下图),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依 据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地探究问题。新课导入:方案:图片导入:出示哈尔滨的冰雕展和广州的花卉展图片。请学生观察这 一组图片,回答:它们分别在哪里举行什么时间举行(学生回答)相同的时间,广 州和哈尔滨却举办了两种不同的展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两地的气候差异很 大) 方案:视频导入:播放冬季黑龙江省和海南省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9、相同 的时间,为什么黑龙江省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海南省是“森林翠绿,鸟 语花香”呢(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气候的不同) 方案:旅游导入:快到国庆节了,大家都想出去玩。小张同学也有同样的打 算,想去某地(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地点)游玩,你能为他准备旅游物品 提出金点子吗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 方案:活动导入:提前布置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注意各地天气 的差异。由学生说一说我国近期的天气情况,教师再从我国的天气差异引入我国气候的差异。转承:经过上述思考,同学们或许对我国的气候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但要真正了解我国气候的具体特征,还需要我们对“中国的气候”这节内容进行更 深入
10、的学习。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1、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2、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 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注意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 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 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 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
11、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 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 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 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 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 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 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 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 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