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数学面试真题及答案题目来源:5月19日 下午 河南省鹤壁市 面试考题1.题目:分与合2.内容:3.基本要求:(1)有适当的板书;(2)让学生动手操作;(3)理解分与合的过程;(4)让学生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答辩题目:1.讲一下数的分化与组合采用情景导入法。2.你认为你讲的内容,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怎样的基础?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2)要把这4朵花放到2个筐里,有几种方法呢?(3种)(二)探究新知1.动手实践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
2、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2.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站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如图所示:(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分与合:4可以分
3、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窨易遗漏,也不窨易岀错。(三)巩固练习1.猜一猜。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2.对口令。(四)小结作业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习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回家与父母分享一下收获。【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讲一下数的分化与组合采用情景导入法。【参考答案】出示课件,复习旧知。师:大家复习得真好,大家掌声
4、鼓励鼓励自己。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2.你认为你讲的内容,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怎样的基础?【参考答案】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本部分内容为以后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整个第三单元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会学习
5、的乐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题目来源:5月19日 下午 安徽省宿迁市 面试考题1.题目:上、下、前、后2.内容:3.基本要求:(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2)认识上下前后;(3)试讲十分钟;(4)要求写板书。答辩题目:1.“上、下、前、后”的相对性是什么?如何让学生理解的?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活动中初步感受上下。把数学书放在桌面上,铅笔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说一说:桌面上有什么?数学书的上面有什么?铅笔盒的下面有什么?2.活动中初步感受前后。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有几名同学?后面有几名同学?(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认识“上、下”。课件出示主题图:江上
6、大桥图,学生观察,交流讨论。(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3)大家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又说火车在下面,火车到底在哪里呀?这是怎么回事啊?(4)怎样才能说清楚呢?2.认识“前、后”。课件出示动画:汽车图,学生观察,交流讨论。(1)你又看到了什么?(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车的位置吗?车头开向的方向就是“前”。(3)大家一会儿说卡车在后面,一会儿又说卡车在前面,这又是怎么回事啊?(4)怎样才能说清楚呢?(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请你用“上、下、前、后”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品的位置。说清_在_的上面,_在_的下面;_
7、在_的前面;_在_的后面。(四)小结作业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回去与父母分享一下今天所学,认一认家中物体的位置关系。【板书设计】上、下、前、后1.认识“上、下”2.认识“前、后”【答辩题目解析】1.“上、下”“前、后”的相对性是什么?如何让学生理解的?【参考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图上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要让学生在现实空间的活动中完成。比如:让学生“说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等问题。2.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知识与技能】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8、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活中的位置认识提升到数学化的认识,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空间观念。小学数学吨的认识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一只鹦鹉大约重35( )。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大象
9、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二)建构新知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 )千克,也就是( )吨。3.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每小组准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
10、,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课件演示100袋是1吨)1吨=1000千克(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分组汇报结果。(三)巩固提高1.把动物和合适的体重连起来。2.吨和千克的换算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四)小结作业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作业: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答辩题目解析】1.本节课的
11、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重点: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2.“数”与“量”的关系和区别?【参考答案】“数”是表述“量”的语言文字符号,它是主观人为规定的,是可以随意改变的。“量”是客观事物的大小、范围、程度等,它是客观实在,是无法用意志随意改变的。同一个量,可以用不同的数字和度量单位来表达。例如:重量是一千克的物体,可以表示为:1米、10分米、100厘米、0.001千米。题目来源:5月20日 下午 湖北武汉 面试考题1.题目:分数的初步认识2.内容:3.基本要求:(1)要有板书;(2)试讲十分钟左右;(3)学生能准确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12、。答辩题目:1.分数的含义是什么?举例说明。2.你在教学过程中 ,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分物品(报考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1)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块?(拍手表示)(2)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块?(拍手表示)(3)有1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几块?你还能拍手表示吗?2.引发矛盾冲突,导入新课(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平均分1块月饼的结果。(2)教师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认识1/2(1)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平均分1块月饼,让学生观察分的过程。(2)教
13、师指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3)指导学生读、写1/2(4)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2.认识几分之一(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2)课件演示: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4,哪些不是?说出理由。(3)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3份、5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你会在作业纸上涂出长方形纸的1/5吗?(4)小结:像1/2、1/3、1/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5)教学分数各部
14、分的名称。(三)课堂练习想一想: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表示出它的1/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涂色,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全班集中汇报,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各自的方法。(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作业:1.课后找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试着涂出纸上的1/4;【板书设计】略2.找一找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以及课后“做一做”。小学数学平移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做关窗、拉黑板的动作。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现象吗?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移现象。追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关于平移的现象?学生答:升
15、旗,缆车,火车在笔直的铁轨上开等。(二)生成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题1图。先让学生说出虚线部分和实线部分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提出问题:下面的小船图和金鱼图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动画演示小船图和金鱼图运动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感受平移,并强调平移的方向。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进行了平移,它们是朝哪个方向平移的呢?学生观察得出: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讲解概念:(1)认识平移的距离。提问:小船图和金鱼图都是向右平移,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发现: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并数一数。(引导:数一数,小船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
16、视,进行纠错。之后组织全班交流。师质疑:有位同学数出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是4格,他认为平移的距离就是4格,你觉得对吗?引导学生得出:4格只是两艘小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小船平移的距离。追问: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了怎样数平移了几格的方法,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数的?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数法,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判断,必要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数的方法。数法预设:方法一:看船帆上的一条线段,这条线段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方法二:看船头的一个点,这个点向右平移了9格,小船图就向右平移9格。(2)数一数:金鱼图向右平移了几格?再与同学交流。 先让学生独
17、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教师巡视。(3)小结确定平移的距离的方法。先让学生说说,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我们在确定图形平移的距离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点,看它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这个图形就向那个方向平移了几格。(三)应用新知完成教材中的“试一试”。(1)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辅导。(2)组织汇报。学生一边用投影展示画出的图形,一边汇报是怎么画的。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画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找出每个顶点平移后的对应点,再将这四个对应点依次连接起来;另一种方法是找每条边平移后的对应边。(四)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
18、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作业: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平移的现象?【答辩题目解析】1.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引导同学们正确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参考答案】1.动态呈现平移过程,明白移动几格的意思。在平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移动几格产生错觉,会错误地把移动的格数理解成两个图形中间的空格格数。教学中可以通过课件动态的展示平移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分表示什么意思;也可以利用实物模型,按平移的要求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移的过程是整个图形按照要求进行平移,平移的距离是对应点之间的方格数,而不是平移前后两个图形之间的方格数。2.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发展学生在方
19、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能力。第一、选点。也就是在原图形上选择几个能决定图形形状和大小的点。第二、移点。也就是按要求把选择的点向规定的方向平移规定的格数。第三、连点成形。2.教材中为什么要采用方格图?【参考答案】方格图是学生学习轴对称、平移两种图形变换的重要工具,方格图上一条条水平和竖直的线,为学生建立方位感、感受距离提供有力的参照,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这里的方格图不仅仅可以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数据提示,以便成功地发现规律,还能够帮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建立形的表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方格图发挥了测量标准的重要作用,除了帮助学生发现和总结计算方法,更为学生理解和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方格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使学生有了“做”数学、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仅收获了知识,也积累了测量的意识和方法,发展了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