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

上传人:24****店 文档编号:8615405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一河西堡镇规划的依据、原则和进展条件分析1.1 规划建设依据本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J501372022甘肃省实施城市规划法方法河西堡城市总体规划19862022永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222022永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河西堡镇历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以及河西堡各驻镇单位的调查资料,1.2 规划设计的根本原则对河西堡的规划秉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促进河西堡镇的快速发 展,建设经济富强,布局有序,有利生产,便利生活,生态良好的甘肃第一

2、镇的原则。以进展工业为城镇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规划过程中 在规划中应首先为城镇的工业进展制造有利条件。同时应充分考虑与金昌市区和永昌县城的互补与协 调,充分发挥河西堡建设的区域带动作用,坚持区域协调进展原则。然而我们 认为城市建设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城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和敬重城镇进展的历史。要在历史形成的现状上进展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尽量避开大拆大建,同时也要敬重上一次规划的成果,对上版规划合理的局部予以继承,缺乏的局部进展修改完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也要坚持生态可持续原则,以自然生态的承受力量为限制,以实现城市与生态的和谐进展为目标。河西堡地处干旱地区,水、土资源是制约城市进展的最根本因素,

3、因此在河西堡镇规划中应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限,确定合理的进展规模,并提倡建设节水型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资源化再利用,实现城镇的可持续进展。1.3 区域条件分析河西堡镇位于金昌市和永昌县城的中间部位,是金昌市的几何中心,既起着联系金昌和永昌北南两城的作用,又是金昌市的铁路枢纽。优越的区位条件打算了河西堡在金昌市无可替代的地位,成为全市重点建设的地区之一。河西堡镇域内矿产资源较多,储量丰富,目前已觉察并可供开采利用的有:煤、铁、铜、镍、膨润土、花岗岩、陶瓷用粘土、石灰石、白云石、水晶、岫石、磷、玛瑙等十多种。四周地区有雅布赖盐湖,林木口图盐湖的盐,阿右旗巴丹吉的自然碱,红泉的膨润土等。不利条件为生

4、态环境差,河西堡地处干旱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155.8 毫米,区内水资源格外有限,河西堡地区植被掩盖率低,周边多为荒滩、戈壁,冬春季节多发沙尘暴,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威逼。区内水资源格外有限, 仅靠金川峡水库供镇区生活及工业生活用水。河西堡地区植被掩盖率低,周边多为荒滩、戈壁,冬春季节多发沙尘暴,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威逼。镇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的中温带干旱区,属干寒的大陆性气候,主要受西伯利亚枯燥的高气团及内蒙疆的高压气团等把握,气候枯燥,多风沙,雨量稀有,蒸发量大。境内水资源较为匮乏,仅有金川河河流一条,发源于祁连山主峰冷龙岭北坡,属河西内陆石羊河水系,年平均流量 4.36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

5、量为 1.45 亿立方米,金川河中游建有水库,最大蓄水量为 7250 万立方米。工业二元构造明显, 缺乏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融合,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因此在设计时应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适当调整当地的经济构造。永昌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河西堡鸳鸯池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等就是先民们才智与劳动的结晶。商周时期,为西戌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支族驻牧于此。汉初为邪王所辖,西汉时永昌为凉州刺史部张掖郡和武威郡四县之地。三国魏至西晋,永昌仍为番和、显美、骊革干三县之地。至元十五年,元世祖以永昌王宫殿所在立永昌路,降西凉府为

6、州,永昌之名自此始,意为永久兴盛,并沿用至今。1982 年 2 月,国务院批准成立金昌市,永昌县归金昌市管辖。河西堡北部有古长城穿越,古时曾在此设堡,因地处金川河西岸而得名。解放前属宁远乡管辖,仅有数百户农民。1955 年归三堡乡管辖,1958 年归金川公社,1964 年设河西堡公社,1983 年 12 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河西堡镇,归永昌县管辖。因此在河西堡规划过程中考虑和敬重城市的历史,在历史形成的现状上进展合理地优化和调整,尽量避开大拆大建。1.4 河西堡镇建设的场地条件分析河西堡镇四周三面环山,南及西南面山岭重迭,相互穿插,有营盘山、风门山、西北为东大山,东北为板门山低山丘陵,东南方向为

7、平坦的走廊地带,通向武威盆地,形成由武威盆地向西北方向延长的一段尽端走廊形峡谷。 北距金昌市 23 公里,南距永昌县 26 公里。面积 475.45 平方公里。河西堡位于金昌市辖区中部,属永昌县管辖,古长城遗址在镇北穿过。镇域地形狭长,地势由 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度在 17001800 米之间,境内水资源较为匮乏,仅有金川河河流一条,年降水量较少,金川河中游建有水库,最大蓄水量为 7250 万立方米。地下水埋藏较深,一般在 100 米以下。镇域平原地区地层,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从历史地震和近代地震观测,与河西堡镇相邻的武威、山丹均为屡次大地震的震中,地震裂度大,频率高,地震裂度为七八度。由此可

8、推断,河西堡属于地震活泼地区。故设计时居民区应主要沿河向两岸进展,工业企业位于河道下游以避开污染生活用水。1.5 河西堡镇建设的根底设施条件分析河西堡建成了东大山铁矿、河西堡铁厂,河西堡氮肥厂今金昌市氮肥厂,东方红铁厂今铁合金厂面粉加工厂,县水泥厂、磷肥厂、水泥厂等企业,金融商业、效劳业、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也相继布局于此,至此城镇已初具规模。镇区驻有金化集团公司、永昌电厂、酒钢河西堡铁厂、金泥集团、电焊条厂、市膨润土厂、农垦分公司,省建九公司等省、市、县企事业单位 73 家,乡镇企业 205 家,工矿企业密集,经济根底比较雄厚,目前已形成了工、农、商并举, 以工促农的进展格局,尤其是乡镇企业,

9、规模化养殖业进展较快,河西堡镇是金昌市乃至河西走廊的工业重镇之一。河西堡镇交通便利,有兰铁路通过镇区,设有二等中间站,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兰铁路在镇境内全长 46 公里,镇区内还有金川公司专用线 5 公里,永昌电厂专用线 4 公里,河西堡铁厂专线 3.2 公里。镇境内有省道 212 线 18 公里,县道河清大路 30 公里。河西堡镇为金昌市和永昌县的对外交通门户和物资集散地。全镇现有市属完全中学 1 所,农垦中学 1 所,一般中学 3 所,小学 15 所,教职工人数 500 余人,在校学生 9000 余人。全镇有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永昌县中医院等医疗机构 42 处,有医护人员 450 余人,有

10、病床 340 余张。二河西堡镇的建设目标2.1 人口规模河西堡镇城市规划区内现有常住人口共 37198 人,其中居民 27775 人,农业人口 9423 人。另外还有每天通勤人口 1000 人,流淌人口约 3000 人。据推测河西堡镇近远期的规划常住人口分别为:近期:43754 人,远期:66208 人。暂住及通勤人口近期增长到 5000 人,远期增长到 10000 人。流淌人口近期增加到 8000 人,远期将增加到 15000 人,那么城镇的总规模将为:近期:48754 人 按 50000 人把握,远期:76208 人 按 80000 人把握,目前总人口:80000 人,预期人口12022

11、人2.2 城镇性质通过前述分析,河西堡镇规划的城镇性质是:以进展化工、电力、建材工业主的工业重镇。2.3 主要的建设目标河西堡交通便利,资源充分,目前还是金昌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因此要进展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建设。同时为实现城镇建设的快速进展,应实行优先改善城镇根底设施的建设方针,乐观进展根底设施建设,制造良好的城镇环境。由于河西堡将以工业建设作为城镇进展的重点,加之河西堡本身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城镇环境的保护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即成为河西堡城镇建设中一个严峻的,不行回避的问题。因此在河西堡进展中应坚持进展与保护并重的环境建设策略。建设以工业进展为主导产业,居民休憩、医疗、教育、商

12、业、交通等根底设施健全,自然环境美丽的城市。改善河西堡目前建设片区散乱,功能分区不明显,二元构造太明显,缺乏与当地社会经济融合,对当地经济带动不够的现状。三建设区现状与用地分析3.1 场地现状与分析河西堡三面环山,东西方向为平坦的走廊地带,金川河自西南经镇区东部流向东北。区内地形平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本区降水量年仅 158 毫米, 比较干旱,植被掩盖率较较低,生态环境恶劣,生态功能脆弱。由此可见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多向南进展,利用好金川河,在其两岸多设置绿化以改善城市整体环境。二在建设工业用地时应留意其地理位置应处于河道下游,并保证在其下风处不设居住区以免影响居民生活。3.2 用地布局现

13、状与存在问题分析河西堡镇的突出职能是工业与交通,因此其建设也是围绕这两个方面开放的。铁路站场位于镇区西部,它是兰铁路线上的一个中间二等站。除兰线的正线以外,区内尚有到电厂、铁厂、化工厂的铁路专用线,以及至金昌的铁路支线。铁路线对镇区形成三面围合之势。工业现状布局比较散乱,根本可分为四个片区。西南片区有铁厂,镇区中部有化工厂和电厂,北部为水泥建材工业,金川河东为乡镇企业片区。生活居住区主要沿金昌路分布,主要公用设施,如医院、学校、商业及行政办公都分布在这一条线上。其问题在于过于布局分散。工业区分散四周限制了城市的进展规模,其二元构造使得建设医疗教育等公共用地极为不便。在治理方面居民不够集中使得城

14、镇面积扩大,增加了治理难度,并铺张很多建设用地。3.3 建设用地进展方向我们在规划河西堡时主要将各个功能分区集中布置,将位于镇区西南部的铁厂迁移到了北部水泥建材工业的北部,原先的电厂、铁厂、化工厂位置没有变动, 将镇中部的化工厂和电厂都迁到了河西堡镇西北,将一二类工业迁移到河西堡镇东南部,将除此以外,考虑到河西堡镇将来的进展,我们将北部全部化为了工业区,另外沿兰线东段也设为工业区,还有局部工业跨过河流,位于和东北部。考虑到仓储的便利性,我们划分有两处仓储用地,主要在两个铁路战场四周。河西堡中南部全部划分为居民区,居民区集中建设一个市中心,市中心集中进展商贸与消遣,改善河西堡镇的环境。依据河西堡

15、镇人口的进展趋势,我们将和的东南部也划分为居民区。并在居民区建设有很多绿地,沿着河流和高压走廊我们布置了大量防护绿地,在河流中段预留有大片的景观绿地,为河西堡居民供给休闲消遣的场所,并到达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河西堡镇的环境的目的。四河西堡镇的总体布局规划4.1 布局原则大力进展工业,将河西堡建设成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发挥城市带动作用,协调其余周边城市共同进展。规划设置规模合理、功能齐全、形象鲜亮的功能区,避开城市各片区布置过于分散,便于建设各项效劳设施,将居民用地和工业用地分开,减小居民受工业进展的影响,将居民区与商业区充分结合,一方面提高城市的商贸进展,另一方面便利居民生活,改善河西堡

16、二元构造过于明显的现状,与当地经济社会相融合,带动当地经济进展。除此以外还应充分利用闲置土地,保护和营造高质量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河西堡作为一个干旱城市由于缺水而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协调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的关系,为今后的进展留有进展的余地。在布局时避开大规模转变现有的布局,做到能保存尽量保存。在设计用地时不能破坏原有历史遗迹,并要保存相当面积的绿化用地,坚持绿色进展。4.2 功能分区与空间构造在功能上分为工业区,居民区,教育区,行政区,商业区,科研区。在空间构造上工业区集中在城镇的东北角,位于河道下游,并保证其下风处无居住用地。在其布局上由东北向西南渐渐建设污染小的一二类工业用地,而污染大的三

17、类工业则建立在离生活区最远的东北角。在空间构造上居民区位于城镇的西南方向, 位于河道上游,并尽量保证其处于整个城镇的上风向处。在空间构造上行政区集中在城镇的副中心,保存了第一次规划的原址。教育区和商业区位于各个居民区集中交汇处。4.3 各类用地布局在空间构造上工业区集中在城镇的东北角,位于河道下游,并保证其下风处无居住用地。在其布局上由东北向西南渐渐建设污染小的一二类工业用地,而污染大的三类工业则建立在离生活区最远的东北角。在原有工业片区根底上修建更大的工业园区,大力进展河西堡镇的工业,做到避开大拆大建,并敬重原有第一次规划的成果,对原有的工业片区进展合理的保存。致力于使河西堡镇成为一个工业主

18、导城镇,以工业为主要经济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进展。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建立防护性绿地,将其隔离开,避开造成污染。在空间构造上居民区位于城镇的西南方向,位于河道上游,并尽量保证其处于整个城镇的上风向处。在原有村庄的根底上,改村庄为居民区,将河西堡镇进一步升级,拆迁城中村,开发更多的农田用于城镇的进一步升级进展。居民区将整个城镇分割成小片区,片区之间规划职能各有不同,又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对于城镇治理来说,小片区更便利治理,进展潜力更大。将居民区围绕在教育区的四周也起到了避开商贸消遣对学校造成影响的作用。在空间构造上行政区集中在城镇的副中心,保存了第一次规划的原址,既避开大拆大建,敬重了原有第一次

19、规划的成果,而且不影响将来行政功能的执行, 一举两得。教育区和商业区位于各个居民区集中交汇处,既便利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又升级了城镇整体的生活水平,是以人为本的最好表达。教育区和商业区通过居民区分隔开,既不影响各自职能,同时又避开商贸消遣对学校造成影响。在其四周建立消防队,邮局,福利区等公共用地,便利为居民效劳。科研用地紧邻工业园区,更便利工业科研的创和连续进展。城镇中沿铁路线,工厂四周,高压走廊全线修建防护绿地,作为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河道旁边设置防洪堤,防洪堤外围设置游憩绿地, 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肯定的游憩设施和效劳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

20、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呈现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城镇中设置多块公共绿地,公共绿地是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包括居住区周边公共绿地,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带状块状绿地。城镇中心修建以中国古代思想“天圆地方”为创意的广场和绿地,建立一个地标型建筑物,使其成为商业区中心。广场为圆形广场,起环岛作用,环岛是为了削减车辆行驶冲突,在多个交通路口交汇的地方设置的交通设施 ,多为圆形,它使车辆按同一方向行驶,将冲突点转变为通行点,能有效地削减交通事故的发生。广场边绿地与广

21、场共同构成“天圆地方”景观绿地,让人在高速进展能城市中能感受到一丝绿意,使人心情愉悦。在将来,也会为城镇的对外招商引资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为整个城镇的进展带来更大的潜力。汽车站及汽车修理厂,火车站都保存了第一次规划的原址,既避开大拆大建, 也敬重了第一次规划的成果,便利了城镇居民的出行,在这类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区域,规划出更多道路疏导交通,效劳城镇居民。铁路东西向,南北向穿城而建,为工业区输送原料并运送商品到更多地区。靠近铁路修建防护绿带,阻隔铁路和居民区的距离,也为整个城镇的生态带来更多绿色,会为城镇的对外招商引资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为整个城镇的进展带来更大的潜力。靠近河岸修建园林绿化用地,供居民

22、游憩,也可转变城市环境,用绿色改善人们对工业城镇的一贯印象。河道以南以居住用地与农业用地为主,一二类工业区为辅,建设面积较小, 为今后城市进展规划做预留用地。4.4 用地平衡表用序地用地名称面积(万)占总建设用地(%)人均(/人)号代号1 R居住用地公共治理与公共效劳用地现状214.05648.763规划244.470102.807现状33.48577.628规划18.5103.692现状54.60912.441规划30.55912.851行政办公用地15.55412.3672.4330.9363.9681.546文化设施用地1.99518.4730.3121.3990.5092.309教育科

23、研用地16.87438.1452.6402.8884.3054.768体育用地1.6942.9050.2650.2200.4320.363医疗卫生用地7.41911.3231.1600.8571.8931.415社会福利设施用地5.22719.5910.8181.4831.3332.4492 A其中3 B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27.60967.0804.3195.0797.0448.3854 M工业用地267.315454.88641.81734.44268.19656.8615 W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30.13810.740283.2438.32104.7155.9950.81321

24、.4457.6899.7761.33835.4056其中:城市道路用地7 U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8 G17.0727.2205.821262.63026.900193.0092.6711.1290.91019.8852.03714.6144.3551.8421.48532.8293.36224.126其中:公园绿地0.88441.5480.1383.1460.2265.1939H城市建设用地639.2431320.743100.0100.0163.081165.093五道路交通规划5.1 对外交通5.1.1 道路交通现状分析1955 年兰铁路建成通车,途径河西堡建有河西堡火车站和机务段,

25、河西堡即成为永昌县的交通门户,城镇建设开头进展。1957 年建成河雅大路、永河大路。镇域东接水源乡,西邻山丹县,北依金川区,南与城关镇、东寨乡、六坝乡接壤。北距金昌市 23 公里,南距永昌县 26 公里。地理座标为东径 102o01 102o08,北纬 38o2138o26之间,面积 475.45 平方公里。河西堡位于金昌市辖区中部,属永昌县管辖,古长城遗址在镇北穿过。河西堡镇位于金昌市区和永昌县城之间,又隶属于金昌市和永昌县,是联系两城的必经之地及两城的铁路枢纽,因此,河西堡不仅是河西堡镇的河西堡,而同时又是金昌和永昌的河西堡,也是甘肃省的河西堡,所以在河西堡规划中应充分考虑与金昌市区和永昌

26、县城功能的互补与协调,充分发挥河西堡建设的区域带动作用。河西堡镇位于兰铁路沿线,并设有客货运混合的二等站,是金昌市和永昌县的铁路运输枢纽站,又有 9 条企业的铁路专用线,大大地促进了本地经济的进展。河西堡也是金昌市的大路交通中心之一,有省道 212,即金昌永昌大路, 河东大山大路,河九墩湾大路通过,大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交通条件优越是河西堡镇进展的重要的有利因素。5.1.2 将来规划保存的城市南部通往电厂的铁道,并对其延长扩建,使其可向东南部工业区运输原料。将来规划设想中,整个河西堡镇工业园区四周铁路都将更加完善,铁路系统更加兴旺,更便利工业原料的运输和产品向外运送。铁路沿线四周修建一条铁路

27、沿线大路,贯穿整个城镇,汇通全部道路。城镇主干道全部进展方格型规划,整个城镇依据方格型城镇进展,便于更好的利用城市的全部空间。5.2 城镇内部交通5.2.1 道路交通现状分析现有主干路 18 条,次干路 23 条。因现在整个城镇布局分布较为分散多个道路长短差距过大,在两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居民区间修建长距离主干路,在每个人口集中地区域内的道路比较短。道路呈现不规章规划,将地块化成不规章外形片区,为将来用地规划带来很多困难,无法使土地得到更科学的,最大限度的使用。5.2.2 路网构造规划与将来道路规划路5西河大道106140主干路4+4+1.5+21+1.5+4+4三块板6莫名大道90440主干路4

28、+4+1.5+21+1.5+4+4三块板主要承受方格型路网规划。设计中有“三横三纵”共六条主干道,贯穿整个城镇。三条主干道是东西走向,从东向火车站,汽车站,商业区,教育区,居民区通向西向工业区,从南向居民区通向北向居民区。用主干路将城镇分割成数块, 在每块中用次干路与支路将其中建筑分开。在主干路沿线多规划商业,市政用地,便利居民出行交通,同时尽量避开在主干路沿线建设居住用地。工业园区中各个工厂四周均修建环厂大路便利工厂人员出行,工业原料的运输和产品向外运送。保证每个大工厂边有一条或多条主干道便利其原料与产品的运输,小工厂四周也尽量设置主干道,或用次干道将其连接。城市中心“天圆地方”广场四周修建

29、环岛,环岛是为了削减车辆行驶冲突 , 在多个交通路口交汇的地方设置的交通设施,多为圆形,它使车辆按同一方向行驶, 将冲突点转变为通行点,能有效地削减交通事故的发生。5.2.3 广场、停车场、汽车站等交通设施规划河西堡镇内设有两个火车站,一个汽车站,停车场分布在居民区。城镇中心修建以中国古代思想“天圆地方”为创意的广场和绿地,建立一个地标型建筑物, 使其成为商业区中心。广场为圆形广场,起环岛作用。停车场独立建设,避开小区内拥堵,并降低安全隐患,也避开车辆在道路两侧任凭乱停,占用人行道。建立较原根底更加大型的汽车站和两个火车站便利居民的出行。5.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干道,主要交通枢纽和公共场

30、所等,为该城镇的主要客货运输线路,红线宽度为 40 米。次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关心交通路线,红线宽度为 30 米。5.2.5 规划道路表分类序道路名称长度红线性质断面组成备注主要道附表 4城固县城市总体规划道路一览表号米宽度1北站大道291940主干路64.52+15+2+4.5+6三块板2中心大道367740主干路64.52+15+2+4.5+6三块板3南河大道431940主干路64.52+15+2+4.5+6三块板4西口大道188840主干路4+4+1.5+21+1.5+4+4三块板次要道路7西通大道155440主干路4+4+1.5+21+1.5+4+4三块板8东河大道80840主干

31、路4+4+1.5+21+1.5+4+4三块板9东通大道184240主干路4+4+1.5+21+1.5+4+4三块板10工业大道338640主干路4+4+1.5+21+1.5+4+4三块板续表分类序号道路名称长度米红线宽性质断面组成备注度11西北一路81830次干路7+16+7一块板12西北二路91430次干路7+16+7一块板13西北三路73330次干路7+16+7一块板14西北四路81230次干路7+16+7一块板15西北五路33330次干路7+16+7一块板16西北六路48030次干路7+16+7一块板17西北七路76730次干路7+16+7一块板18西北八路68930次干路7+16+7一

32、块板20西北九路92730次干路7+16+7一块板21西北十路94030次干路7+16+7一块板22工业一路74230次干路7+16+7一块板23工业二路153630次干路7+16+7一块板24工业三路107830次干路7+16+7一块板25工业四路164430次干路7+16+7一块板26工业五路116130次干路7+16+7一块板27工业六路202930次干路7+16+7一块板28工业七路86530次干路7+16+7一块板29工业八路203130次干路7+16+7一块板30工业九路75230次干路7+16+7一块板31工业十路92830次干路7+16+7一块板32行政路159730次干路7+

33、16+7一块板33河口一路133030次干路7+16+7一块板河口二路158430次干路7+16+7一块板5.3 心得体会两周的课程设计完毕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们所学习的知 识,也培育了我们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的方法。设计过程中,和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视。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与人相处的道理。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学问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在不断的更改方案,不断的探究中,四位同学的默契程度越来越高。在每一个阶段的设计中,组内四个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快又好的完成了任务。这次的课程设计提高了计算力量,绘图力量,生疏了标准和标准,同时对于城市规划课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小组内每个人独立思考的力量也有了肯定的提高。在这次设计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单独设计的力量以及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 体会到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觉察每一个人寻常学习的缺乏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和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