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要细菌病害防控技术规程(T-JAASS 4—20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主要细菌病害防控技术规程(T-JAASS 4—2020).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65.020 B 16 团 体 标 准 T/JAASS 4-2020 水稻主要细菌病害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major bacterial diseases in rice 20200522 发布 20200522 实施 江苏省农学会江苏省农学会 发 布 T/JAASS 4-2020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信息.1 5 防控原则.2 6 防控措施.2 7 防控效果评价.3 8 防控记录及存档.3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2、)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基本信息.4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检疫性病害的无害化处理及铲除.6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水稻种子处理方法.7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水稻细菌病害防控信息档案表.8 I T/JAASS 4-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农学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植保植检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凤权、赵延存、龚伟荣、钱国良、陈功友、郭荣、冯晓东、朱凤。II T/JAASS 4-2020 水稻主要细菌病害防控技
3、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主要细菌病害(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控原则、防控措施和防控效果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水稻各种植区水稻主要细菌病害的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8371 水稻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T 17980.19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 GB/T 17980.105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
4、则(二)第105部分:杀菌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GB/T 28078 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水稻细菌病害 rice bacterial diseases 植物病原细菌侵染水稻引起的病害。注:本标准中的细菌病害指水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3.2 踏查 on-site survey 在较大范围内,沿道路随机选取多个大面积种植目标作物的连续片区,每个片区选取 2个3个田块进行定点调查,了解作物的品种类型、
5、生育期、生长势、病害的种类、数量分布、危害程度、危害面积、蔓延趋势,以及导致病害发生的原因。4 基本信息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基本信息参见附录A。1 T/JAASS 4-2020 5 防控原则 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采取以种植抗(耐)病品种,实行健身栽培为基础,以种子处理为重点,以化学防控与生物防控相协同的综合防控措施,将病害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内。6 防控措施 6.1 检疫措施 6.1.1 种子检疫 对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按 GB 8371 的要求,开展种子产地检疫;杜绝从病区引种或采种,并对市场流通各环节种子进行抽样检测和监管,具体按 GB 15569 和 G
6、B/T 28078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6.1.2 检疫处治 对制种田、新病区和老病区疫情的检疫处治参见附录B。6.2 农业措施 6.2.1 种植抗(耐)病品种 因地制宜地种植高产、优质、抗(耐)病品种,并进行合理布局与轮换种植。各稻区抗(耐)病品种的选择可咨询当地植保部门或种子管理部门。6.2.2 培育无病秧苗 a)播前晒种、去杂,选用健康无病种子。b)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且过去两年未发生过水稻细菌病害的田块进行育秧,或工厂化育秧。c)及时清理、销毁田间病稻草,不用病稻草作催芽和秧畦覆盖物,不用病稻草捆扎秧把。6.2.3 健身栽培 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避免深水灌溉、漫灌,禁止串灌,防止涝渍
7、。根据水稻品种类型、长势、叶龄进程,确定施肥时间和施用量,提倡配方施肥,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喷施硅肥,提高水稻抗病性。6.3 生物防控 发病初期,可选用生物农药“叶斑宁”60 亿活芽胞/mL 解淀粉芽胞杆菌 Lx-11 水剂 7 500 mL/hm210 000 mL/hm2 进行喷雾防控,连续施药 2 次3 次,每次间隔 7 d 左右。6.4 化学防控 6.4.1 种子处理 在水稻主要细菌病害发生区全面推行种子处理,具体方法参见附录 C。6.4.2 田间防控 2 T/JAASS 4-2020 6.4.2.1 病害调查 在不同生育期,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进行定期踏查。秧田期
8、踏查 1 次2 次,移栽后每 7 d10 d踏查 1 次,特别是孕穗至抽穗期和台风暴雨前后,及时发现发病中心。踏查时,田间水稻叶片应没有露水或雨水,避免病害的人为转播。6.4.2.2 防控适期及施药方法 秧苗期,在移栽前喷药 1 次,带药移栽。大田期,在系统调查和准确测报的基础上,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围绕发病中心由外而内对整块稻田进行喷药,间隔 7 d 左右再喷药 1 次。施药后 24 h 内遇雨水天气应及时补施。施药后田间保持 3 cm5 cm 水层 2 d3 d。如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应实行同类田块普遍防控。在病害常发区或老病区,在台风、暴雨前后应进行一次统防统治,防止病害暴发流行。6.
9、4.2.3 选用药剂 可选用表 1 中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控,不同杀菌剂应交替使用。农药的使用按 GB/T 8321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表 1 防控水稻主要细菌病害的杀菌剂及其使用剂量 杀菌剂 使用剂量(每公顷)20%噻唑锌悬浮剂 1 500 mL2 250 mL 20%噻菌铜悬浮剂 1 500 mL2 250 mL 20%噻森铜悬浮剂 1 125 mL1 500 mL 36%三氯异氰脲酸可湿性粉剂 900 g1 400 g 50%代森铵水剂 1 000 mL1 500 mL 14%络氨铜水剂 2 500 mL3 500 mL 7 防控效果评价 7.1 病害调查方法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
10、病的田间调查方法和病情分级方法分别按 GB/T 17980.19、GB/T 17980.105 中的规定执行。7.2 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通常末次施药后 7 d8 d 进行第 1 次药效调查,末次施药后 14 d16 d 进行第 2 次药效调查。7.3 病情指数和防控效果 病情指数和药剂防控效果计算参见 GB/T 17980.105 中的规定执行。8 防控记录及存档 及时收集、记录、整理水稻主要细菌病害发生与防控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和资料,建立专门档案,妥善保存,具体见附录D。3 T/JAASS 4-2020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基本信息 A.1
11、 水稻白叶枯病田间症状 由于品种、环境条件和病菌侵染方式的不同,病害症状有以下 3 种类型:叶枯型:最常见的水稻白叶枯病典型症状,一般在分蘖期后较明显。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线状斑,很快沿线状斑形成黄白色病斑,然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扩展,严重时至叶基部,变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形成大而宽的枯白斑,病斑边缘界限明显(见图A.1)。在抗病品种上病斑边缘呈不规则波纹状。感病品种上病叶灰绿色,失水快,内卷呈青枯状,多表现在叶片上部。穗部感染时,稻穗发育不良,伴有部分白穗出现。湿度大时,病部易见蜜黄色珠状菌脓。急性凋萎型:苗期至分蘖期,病菌从根系或茎基部伤口侵入维管束时易发病。主茎或
12、 2 个以上分蘖同时发病,心叶失水青枯,凋萎死亡,其余叶片也先后青枯卷曲,然后全株枯死,也有仅心叶枯死。病株茎内腔有大量菌脓,有的叶鞘基部发病呈黄褐或褐色,折断用手挤压溢出大量黄色菌脓。有的水稻自分蘖至孕穗阶段,剑叶或其下 1 叶3 叶中脉淡黄色,病斑沿中脉上下延伸,上可达叶尖、下达叶鞘,有时叶片折叠,病株未抽穗而死。褐斑或褐变型:抗病品种上较多见,病菌通过伤口侵入,在气温低或不利发病条件,病斑外围出现褐色坏死反应带,病情扩展停滞。早期心叶不枯死,上有不规则褪绿斑,后发展为枯黄斑,病叶基部偶有水浸状断续小条斑。A.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田间症状 整个水稻生育期的叶片均可受害。病菌从水稻叶片气孔或
13、伤口侵入,初期显症为暗绿色油渍状半透明小斑点,后沿叶脉扩展形成暗绿色或黄褐色纤细条斑,宽0.5 mm1 mm,长 3 mm5 mm,单个病斑可扩大到宽 1 mm、长 10 cm 以上。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许多细小的露珠状深蜜黄色菌脓,干燥后呈鱼籽状。病斑通常被局限在叶脉之间,对光观察呈半透明状。病情严重时,多个条斑融合、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黄色斑块,田间远看一片火红色(见图A.2)。A.3 水稻白叶枯病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特征比较 引起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原菌属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的两个不同致病变种
14、,分别为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yzae)、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两种病害的特征区别见表 A.1。4 T/JAASS 4-2020 表 A.1 水稻白叶枯病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特征比较 项目 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病原 稻黄单胞菌稻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oryzae pv.oyzae 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 危害水稻类型 籼稻、粳稻、籼粳杂交稻 籼稻,尤其是杂交籼稻、籼粳杂交稻 发病部位 从叶尖或叶
15、缘开始 叶面任何部位 病斑形状 初为暗绿色短线状,继发展成黄绿色长条纹状,后为灰白色条斑,病健组织界线明显,分界处成波纹状。初为暗绿色针头状油点,后扩展成由黄绿色到黄褐色,受叶脉限制形成细条病斑。侵入部位 病菌主要从伤口及水孔侵入 病菌主要从气孔及伤口侵入 对光透视病斑 不透明 半透明 菌脓 田间湿度大时,产生菌脓。蜜黄色、珠状、大而量少、易脱落。田间湿度较低时,也可产生菌脓。腊黄或金黄色、露珠状、较小而量多、不易脱落。发病时期 水稻秧苗期一般较少发病 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图 A.1 水稻白叶枯病田间症状 图 A.2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田间症状 5 T/JAASS 4-2020 附 录 B(
16、规范性附录)检疫性病害的无害化处理及铲除 B.1 制种田 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封锁、控制或扑灭,发病田不得留种。B.2 老病区 老病区发病田块的稻谷要单收、单加工,对谷壳、秸秆及附近杂草统一进行销毁处理;病害发生区的稻种、稻谷,应经植物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后方可调出。B.3 新病区 新病区发现疫情后,应立即上报地方植物检疫部门,收割销毁;对收割器械及农具彻底消毒,田间撒施生石灰消毒处理,改种其它作物。6 T/JAASS 4-2020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水稻种子处理方法 C.1 三氯异氰脲酸(强氯精)浸种 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 12 h24 h,再使用 36%强氯精可湿性粉剂 500
17、 倍液浸种,药液高出种子3 cm5 cm,浸泡 12 h 后捞出,用清水浸泡冲洗 2 次3 次,再用清水浸泡 12 h24 h,然后进行催芽。浸种药液中不宜添加其它药剂。C.2 石灰水浸种 每 100 kg 清水中加入 1 kg 新鲜的熟石灰搅拌均匀,倒入稻种,水面高出种子 3 cm5 cm,浸泡48 h72 h,期间不应搅拌。浸好的种子用清水洗净,然后催芽。注意石灰水中不宜加入其它药剂。C.3 噻唑锌拌种 先将稻种用清水预浸48 h,捞出晾至种子不滴水,然后使用 20%噻唑锌悬浮剂进行拌种包衣,每公斤稻种用药剂 10 g,拌种包衣后直接播种。7 T/JAASS 4-2020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水稻细菌病害防控信息档案表 表 D.1 水稻细菌病害防控信息档案表 稻田区域 品种及类型 生育期 发病面积 序号 病害名称 发病日期 施药日期 药剂名称 施用剂量及浓度 防控效果 危害程度 记载人 1 2 3 4 5 .注 1:施用剂量是指每亩施用的商品药剂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