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pdf(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有 者”此式用于所要介绍、陈述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形式。译为“有个 的人”。例如口技:“京城有善口技者。”、“以为”此式用“以”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来表示动词“为”所凭借的和依据的对象等。可译为“用 做”或“把 当作”。例如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有时也可紧缩成“以为”。例如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有(无)所”此式中“所”与后边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作动词“有(无)”的宾语。可译为“有(没有
2、)的(人、事、物)”。如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有(无)以”此式是动词“有”和介词“以”连用于谓语动词前,对某种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肯定(或否定)。译为“有(没有)什么办法用来”。例如中山狼传:“吾终当有以活汝。”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以”此式用于因果句中表示结果或推断。译为“所以(因此)”。如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何所”此式系“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译为“所 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所以”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用”、“因”等不同的意义,据此,可译为:“用
3、来 的工具(方法、方式)”;“凭他(它)来 的”。例如: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导致 的原因”;“的缘故”。例如察今:“此其所以败也。”、“然则”此式表示承上的连接关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例如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何如;孰若;何若 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例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救赵孰与勿救?“孰与”此式表示比较和选择。译为“与 比,哪一个”。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孰与城北徐公美?”10、“何之有”
4、此式系“有何”的倒装,借助“之”字把宾语提到前面。可以译为“有什么 呢?”例如:公输:“宋何罪之有?”11、“无乃乎”此式表示用委婉的语气对某一情况(事情)加以推测(商榷)。译为“恐怕(只怕)吧”。例如崤之战:“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12、“不亦乎”此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译为“不也是 吗”或“岂不是 吗”。如卖油翁:“吾射不亦精乎?”13、“得无乎(耶)”此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或诘问。译为“恐怕 吧”或“莫非吧”。如岳阳楼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促织:“得无教我猎虫所耶?”14、“得非与”“岂非与”,表反反问,相当于“难道不是吗”?例如: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与?(柳
5、宗元封建论)15、“如(若、奈)何”此式表示对某事(人、物)怎样对待或处置。译为“把 怎么样”或“对 怎么办”。如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西门豹治邺:“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15、“何为”此式多用于询问,有时也用于反问。译为“为什么”。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16、“何以为”此式用于反问。可译为“还用 做什么”、“要 干什么”或者“有什么呢”。例如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有时“以”可以省略,变成“何为”形式。译为“要 干什么”。如项羽本记:“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17、“与其孰若”此式表示语意的选择。可译为“与其 不如”。如冯婉
6、贞:“与其坐而等亡,孰若起而拯之?”18、“之谓也”此式既可用于句末,又可用于句中。用于句末,表示总结性判断。译为“说的就是 啊”。如果用于句中,省去“也”,变为“之谓”,当是另一种译法。译为“这就叫做”。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两例:“夫子之谓也。”和“此之谓失其本心。”其之谓也:大概说的就是吧 19、“何有于”此式中动词“有”,带上了一个前置宾语“何”,又用介词“于”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所组成的介词结构加以修饰。译为“对于 来说,又有什么呢”。如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0、“既且(又、亦)”此式表示二者兼有及语意的递进。译为“既 又”。如诗经小雅:“丧乱既
7、平,既安且宁。”(四)表示感叹的习惯说法 21、何其: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赐,汝来何其晚也?22、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例如: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23、“焉哉”,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吧”,“焉”不起作用。例如: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浅谈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解题技巧 一、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
8、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例如: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 18 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 10 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 山川
9、 草木 虫鱼 鸟兽”与“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例如: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
10、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 无变今之俗 虽与之天下 不能一朝居也。”译文:孟子说:“如今服事国君的人都说:我能为国君开拓土地,充实府库。如今所说的好巨子,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富有,这等于是去让夏桀富有。又说:我能够替国君邀约盟国,每战一定胜利。如令所说的好臣于,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国君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却去想法让他武力强大,这等于是去帮助夏桀。从当今这样的道路走下去,不改变当今的风俗习气,即便把整个天下给他,也是一天都坐不稳的 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三、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
11、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沛公曰孰与君少张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四、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 卷八)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
12、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五、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比如:顶真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对称(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
13、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 中山策)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反复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六、辨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
14、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 乎”“孰与 乎”“其 乎”“安 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 所”“受 于”“见 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 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不 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 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
15、合运用,才能奏效。例如: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 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 子为子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乎 必不为何故 则天下不若身之
16、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墨子贵义)译文:墨子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贵重的.现在有人说:(我)给你帽子和鞋,砍断你的手脚,你肯干吗(你)一定不肯干.(这)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鞋帽不如(你的)手足贵重啊!又说:给你天下,杀死你,你肯干吗 你(也)一定不干,(这)是什么原因(原因)是天下不如你身体贵重啊.为一句话而争斗,以至互相残杀,这是由于义比他们的身体贵重啊!所以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重要的了.二、高中文言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文学徐君家传 清魏禧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
17、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 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 初,州郡望
18、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朘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
19、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徐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注释】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鼎革:指改朝换代。(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纠里中壮士为守御_ 没葬而岁祀之_(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君一言折之()A.使 屈服 B.指责 C.使 折服 D.证明 全活甚众()A.全、都 B.保全 C.成全 D.整个(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民殣于道路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D
20、.其庶几于是者与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翻译以下句子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5)根据以下事例,概括出徐君的性格特点 事例 性格 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 _ 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_(6)文章最后一段提及“游侠士”的作用是?【答案】(1)聚集;通“殁”死亡,去世(2)C;B(3)A(4)明代末年,各种苛捐杂税非常沉重,主管其事的人经常耗尽家产,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打着拍子赞赏说:“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5)孝顺恭谨;重义轻财 (6)结尾提及游侠士,由叙到议,表现游侠士之义与徐君之义不同,二者形成对比,游侠士之义
21、是“乱国”,徐君之义是“庇民”,肯定了徐谦尊这类人在乱世中对国家的积极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解析】【分析】(1)本题“纠”,属于一词多义现象,放在语境中应该释为聚集;“没”,通“殁”死亡,去世。(2)折,在语境中应该是强调客观使然,属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折服。故选 C。全,形容词使动,使 全,可以意译为保全。故选 B。(3)A 项,均解释为介词“因为”。意义和用法相同;B 项,介词,在/介词,到。不同;C项,表因果,因而/表转折,但是。不同。D 项,代词,他/助词,一定。不同。故选 A。(4)本题赋分点有:首事者,主管其事的人;往往,经常;破家,耗尽家产;条,逐条列举;上,向上级奏明
22、,呈给上级;览,看;而,承接关系,译为然后;击节,打着拍子,表示赞赏;此真读书人,判断句。(5)本题要求从事件列中归纳人物特点。“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意思是说“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殷勤周至悉心奉养父亲”,可以总结性格特点为:孝顺长辈,恭敬谨慎,细腻周到,体贴入微;“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意思是说“徐谦尊每年拿出仓库储存的粮食来救济乡亲”,从中可以归结性格特点为:重义轻财、大公无私、关爱百姓、克己奉公、勇于奉献、乐于牺牲、舍己为民。(6)从表达方式上看写游侠士的部分属于议论,而作为人物传记,上文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由叙到议,突出表现人物之间的异同,对比中凸显主要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从内容主旨
23、层面看崇尚侠义的人因为喜爱侠义使国家混乱,而徐谦尊凭借侠义来保护百姓,这是他们的行为产生的结果的不同之处,从而彰显并肯定了徐谦尊对国家的积极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之情。故答案为:聚集 通“殁”死亡,去世 C;B;A;明代末年,各种苛捐杂税非常沉重,主管其事的人经常耗尽家产,徐君逐条列举了赋税中的弊端呈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打着拍子赞赏说:“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孝顺恭谨|重义轻财 结尾提及游侠士,由叙到议,表现游侠士之义与徐君之义不同,二者形成对比,游侠士之义是“乱国”,徐君之义是“庇民”,肯定了徐谦尊这类人在乱世中对国家的积极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点评】(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
24、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3)此题
25、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 18 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4)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5)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6)此题考查把握重要词语作用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
26、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参考译文】徐君名谦尊,字玄初,是吴县的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徐谦尊天资聪明反应机敏,读书只了解大概,仰慕古代刚直严正、见义勇为的人,乐于周济别人,谨守诺言。街坊若有争论,必定登门去验证是非曲直,徐谦尊一句话就能使他们折服。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殷勤周至悉心奉养父亲,所以父亲能够与几个旧友在山野中歌吟长啸,过一种闲适自由自在的生活达二十多年。所有的徭役都是徐谦尊自己承担,从不将它分摊给兄弟。徐谦尊的伯父性格刚强急躁,他侍奉伯父更加谨慎。最小的弟弟读书,徐谦尊没有因为自己家境贫寒的缘故而阻止,而是竭尽力量资助。明代末年,各种赋税徭役非常沉重,主管这些事的人经常耗尽家产,
27、徐谦尊分条陈述利弊,呈报给巡抚张公,张公看了击节赞赏说:“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从这以后,用增加赡养族人或贫困者的田产的方法来资助这一地区,设立共有土地制度来分配田地给各户丁口,到现在还享受这种做法带来的好处。崇祯末年,天旱蝗灾连续不断,许多百姓饿死在道路上,徐谦尊每年拿出仓库储存的粮食来救济乡亲,又劝说有财力的人家也来资助,赖以保全活命的人很多。他妻子的兄弟有一亲人年老而没有后代,徐谦尊供养他二十年,老人死后徐谦尊安葬了他并且每年都去祭祀。徐谦尊的一个姓黄的好友父子死在监狱,留下两个寡妇和一个女儿,徐谦尊尽心救助她们,将他的女儿嫁给自己的侄儿,所以黄氏寡妇和孤女一生都没有感到寡居孤独的苦闷。
28、朋友黄某的亲家喜欢炫耀,忽然遭受了一场大灾难,徐谦尊为援救他耗尽家产。徐谦尊教育孩子要把亲近贤人,爱慕贤才,对别人亲密友好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改朝换代初年,州郡中有声望的人和侠义之士都到邓尉山、太湖畔开垦土地,徐谦尊为了安置住所资助饮食不知疲倦,不再因为关系到个人利害或受到猜疑而放在心上。到了乙酉丙戌年间,各种盗贼纷纷出现。徐谦尊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每次听说盗贼来了就挺身而出,聚集乡里勇敢的人来防御。盗贼非常恼恨,最后杀了徐谦尊。乡里的百姓都哀叹流泪说:“这个人死了,我们这些人没有可依靠的了。”有人说:徐谦尊只不过是个古代侠义之辈而已。魏禧说:崇尚侠义的人因为喜爱侠义使国家混乱,而徐谦尊凭
29、借侠义来保护百姓,这是他们的不同之处。朝代兴盛之时,上官保持自身清白励精图治来让百姓得到好处,百姓尽职尽责来供养上官,上下相处平安,那么盗贼也就不会出现。朝代衰落时,大官们贪婪放纵武力威势来监督管理他们的臣民,小的官吏大肆剥削百姓,供养自己又供养上官,弱小的百姓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在这种时候,千户人家的乡里,百户人家的聚集地,假如有豪门巨室的大人物,喜爱侠义不看重钱财名利,能缓解一方急难的,那么贫穷百姓饥饿寒冷时有资助的人,战争和盗贼出现时有依靠的地方,就不会失去操守仓促间沦为盗贼。又或者有的人因为畏惧这个人的威力感念恩德,不敢做坏事,不忍心辜负别人。所以地方上有崇尚节义的人,可以用来弥补朝廷
30、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员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像徐谦尊这样的人,他或许就是在其中的人吧?唉,这篇传记并不是仅仅为徐谦尊所撰写的。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纵囚论(宋)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
31、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
32、以干誉。”【注释】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贼:指窥察。(1)可填入第 段方框处的虚词是()A.且 B.则 C.乃 D.而(2)分析第 段的作用。(3)对第 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B.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C.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D.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4)概括第 段驳论的思路。(5)根据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借古讽今,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B.
33、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C.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D.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答案】(1)C(2)指出“死囚”罪大恶极的特点和“守义赴死”难于一般信义要求的高尚性质,引出下文对唐太宗纵囚事件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3)C(4)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并非施恩德和讲信义;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以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合情理,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由此批驳了“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
34、变为君子”的观点。(5)A 【解析】【分析】(1)文章第二段是对林和靖先生的评价,方框的位置在句末,从上文来看,这个句子应是一个判断句,所给选项中,“则”和“乃”可以用在判断句中,“则”一般起强调和确认作用,“乃”一般表示对事物的确认,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因而可译为“是”“就是”。本题中用“乃”更恰当,故答案应为 C 项。(2)从内容上看,第 段先写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然后指出判处死刑的人是小人中特别坏的,最后总结,为正义而死是君子也难以做到的,说明死囚都是罪大恶极的,而“守义而死”是君子也难以做到的。从结构上看,开头段有引出下文的作用。(3)第二段引用了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纵囚的史料,采
35、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手法,分析过程中又将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告诉读者,君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小人却做到了,这是违背人之常情的。由此可知C 项正确。A 项,“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对观点理解错误;B 项,“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无中生有;D 项,“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无中生有。(4)从第三段来看,作者先列出要批驳的观点“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然后分析说“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指出太宗纵囚与囚犯自归皆有动机,与恩德和信义都没
36、有关系;最后用“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来反衬“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表明“此又不通之论也”,有力地驳斥了“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的观点。(5)纵囚论是欧阳修的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评论唐太宗李世民的假释死刑囚犯,犯人被释归家后又全部按时返回,从而赦免他们的史实。文章开门见山,从“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说起,定下全文基调。接着通过唐太宗纵放死囚的史实,用君子与小人相比较,论析指出唐太宗的做法有悖人情,违反法度,是沽名钓誉的一种手段。因此,作者认为唐太宗的做法不值得效法,而应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由此可知,答案应
37、为 A 项。故答案为:C;指出“死囚”罪大恶极的特点和“守义赴死”难于一般信义要求的高尚性质,引出下文对唐太宗纵囚事件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C;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并非施恩德和讲信义;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以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合情理,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由此批驳了“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变为君子”的观点。A;【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解答时首先要查看所给的虚词,回忆所给虚词的常用含义和用法,再细读所给文段及方框所在的句子
38、,根据语境确定答案。(2)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3)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在仔细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作答。第段引用了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纵囚的史料,采用的举例论证的方法,分析过程中又将君子和小人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告诉读者,君子都做不到的事情小人却做到了,这是违背人之常情的。(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驳论的思路的能力,解答事
39、首先要确定文章驳斥的是什么观点,然后再分析相关段落是怎样进行驳斥的。(5)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要在阅读全文,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参考译文】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把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放他们回家,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而
40、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到了规定的时间,那些囚犯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而小人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有人说:罪大恶极,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有过这样的事。我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得到这种名声。可是怎么会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时,没有料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所以才放回他们呢?又怎么会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没有料到他们自动回来就一定会被赦免自己的死罪,这才又回来呢?料想到囚犯一定会回来这才放他们回家,这是唐太宗从上面窥测到下面囚犯的内心想法;料想到一定会
41、被赦免死罪这才回来,这是下面的囚犯在窥测上面的皇帝的内心想法。我从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窥测对方的内心想法才形成了这种名声,哪里还有皇帝采取恩德感化的办法和囚犯遵守信义的事呢?不然的话,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的办法,到这时已经六年了,却不能让小人不犯极恶大罪,只凭一天的恩德感化,就能使囚犯视死如归,而且坚守信义。这是一种说不通的观点啊!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杀了他而不能赦免。然后再放出一批囚犯,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去做,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
42、。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能说是圣人之法吗?所以说,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自己的名誉。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岑嘉州诗集序(唐)杜确 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自后沿袭,务为妖艳,谓之摛锦布绣焉。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斩雕为朴。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博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粲粲然,近建安之遗范矣。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冠族。曾太公
43、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鉴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回拔孤秀,出于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转右威卫录事参军,又迁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充安西节度判官,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又改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入为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转虞部库部二正郎,又出为嘉州刺史。副元帅相国杜公鸿渐表公职方郎中兼
44、侍御史,列于幕府,无几使罢,寓居于蜀。时四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小康,可以庇躬,无假向阙。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折挫佞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播德泽于梁益,畅皇风于邛。旋轸 有日,犯軷俟 时,吉往凶归,呜呼不禄,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有公遗文,贮之筐箧,以确接通家馀烈,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注释】旋轸:回车,喻返京。犯軷俟时:岑参赴嘉州刺史任途中遇蜀中动乱
45、不得前行,留滞在梁州、成都一带。軷,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吉往凶归:唐代宗永泰元年岑参出为嘉州刺史,约大历五年客死于成都。(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 属:这些人 B.近建安之遗范矣 遗范:遗存风范 C.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解褐:担任官职 D.可以庇躬,无假向阙 假:假意(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有所得,多入佳境 其皆出于此乎 B.物极则变,理之常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
46、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宫体诗以来人们做诗致力于铺陈华丽,虽有人崇尚风骨格调也不被看重。唐朝建立以后,去掉雕饰改为朴实,风气渐渐改变。B.副元帅相国杜公渐鸿上表让岑参担任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居于相国幕府。只是没过多久,岑参就被免去官职,寓居在蜀地。C.岑参写了招蜀客归这篇文章,让有见识的人无不感叹,奸谋者惭愧沮丧。他虽遇上动乱延误了时间,但最终以文采,登名翰场。D.作者作为岑家的世交,接受委托编纂岑参的文集,是想让后人从他的文章中了解他高尚的人格,激发高远的情怀。(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倘 后 之 词 人 有 所 观 览 亦 由 聆 广 乐 者 识 清 商 之 韵 游 名 山 者
47、 仰 翠 微 之 色 足 以 莹 彻 心 府 发 挥 高 致 焉 京 兆 杜 确(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答案】(1)D(2)B(3)C(4)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5)其中虽有人崇尚风骨格调,很想使文风规正,却又不被当时的人们看重。讽刺比兴的手法,从此废弃缺乏。每一篇作品写成搁笔,人们就纷纷传抄,即使是平民百姓,边远外族,无不吟诵熟读。【解析】【分析】(1)D 项,“假:假意”错
48、误,依据“可以庇躬,无假向阙”,可以托庇自身,不需要仰仗朝廷。故“假”的意思是:借助、依仗。故选 D。(2)A 项,其:代词,代指岑参/表反问的语气词,难道;B 项,则: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C 项,之:结构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D 项,于:连词,与、同/介词,表示被动,被。B 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 B。(3)C 项,“他虽遇上动乱延误了时间,但最终以文采,登名翰场”错误,依据第四段“旋轸有日,犯軷俟时,吉往凶归”和注解可知,岑参遇上动乱延误了回京时间,然后死在了异乡。又依据“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可知,“最终以文采,登名翰场”的是岑
49、参的嫡长子岑佐公。故选 C。(4)注意抓住动词,“观览”的主语是“后之词人”,且“后之词人有所观览”都是“倘(假设)领起的,故“观览”后断句,(注意,为了突出人物“后之词人”,“词人”后面也可以断句);接着抓“者 之”的句式结构反复出现,构成整句,故可知“之韵”“之色”后都要断句;“足以”足够用来,表目的,“莹彻心府”“发挥高致”都是对应的目的,但要注意语气词“焉”用在句末,故“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后面分别都要断句。考生据此可以准确断句。(5)其:其中;敦尚:崇尚;颇:很;存规正:使文风规正;者:的人;为当时所重:被当时的人们看重;由是:从此。绝笔:停下笔、搁笔;则:就;虽:即使;闾里士庶
50、:平民百姓;莫不:无不;讽诵:吟诵。故答案为:D;B;C;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其中虽有人崇尚风骨格调,很想使文风规正,却又不被当时的人们看重。讽刺比兴的手法,从此废弃缺乏。每一篇作品写成搁笔,人们就纷纷传抄,即使是平民百姓,边远外族,无不吟诵熟读。【点评】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文言实词题要得分,考生必须平时多积累,多读多记,考试时再联系语境,利用上下文的语意和逻辑关系推测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词语在文中的释义,最后综合使用排除法得出最佳答案。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本题既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