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试题.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8843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运动生理学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试题.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运动生理学试题 判断题 组织间隙液是沟通血浆与细胞内液之间的桥梁 血液仅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媒介 肌小节,它是实现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肌丝滑行理论的主要论点是:肌肉的缩短或伸长是由于肌小节粗丝和细丝相互滑行,而肌丝本身的结构和长度不变。(1)一条肌纤维所发挥的力量约为 100-200 毫克,一块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越多,其力量就越大。(2)肌肉的绝对肌力大小,取决于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血浆与血清的区别主要在于:(1)血浆是体内流动着的血液的液体部分,或未增凝固的血液的流体部分,它含有纤维蛋白原。(2)而血清是血液流出体外凝固后分离出来的液体部分,它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二)粘滞性:血液在

2、血管内运行时由于液体内部各种物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摩擦力,产生阻力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和血浆蛋白的浓度。三、等渗溶液:0.9%NaCl 溶液或 5%葡萄糖溶液与正常人体血浆渗透压相近故称为等渗溶液。医学上把 0.9%NaCl 溶液称为生理盐水。凡渗透压高于生理盐水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凡渗透压低于生理盐水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 12有运输 O2 与 CO2 的作用有缓冲体内产生酸硷物质作用。.红细胞这两项机能是有 H6 来完成的,但只有当 H6 存在于红细胞中才能发挥其作用 1水在体内的含量和分布:水是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其量随年龄而改变初生儿含水量占体重的,

3、成年人为,水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全身水在天之内更新一半,成人每日需水量约为ml,按每公斤体重约0ml水的来源有两种:主要饮料,食物中和生物氧化产生的水水的排泄:肾脏是主要途径,皮肤挥发,肺呼出,粪便排出2.肌梭的机能:当受到外力的牵引或梭外肌舒缩时,肌梭受主动或被动影响,促使肌梭感受部分发放神经冲动,由传入纤维向脊髓中枢传递感应信息腱梭的功能:对肌肉主动收缩时的张力改变甚为敏感 概念题 一、人体内每个细胞所浸浴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它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兴奋:是指组织在刺激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可传播的并伴有电活动现象的反应过程。兴奋性,是指活组织具有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它是一切有生命的细胞

4、或组织共同特性 应激性:是指活组织或有机体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发生相应的反应的能力。适应性:机体在环境变化中以适应的反应保持自身的生存,并能克服可因这种变化造成危害的特性称为 逐步增加强度,可找到一个刚刚可引起最小收缩反应(即神经兴奋)的有效强度,叫做阈强度。具有这种临界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 时值就是在固定刺激强度的条件下用时间做办兴奋的指标。即固定刺激强度为基强度的两倍,求得刚刚可引起反应所需的最短时间,这个特定的最短时间称为时值 等张收缩:肌肉在没有负荷而能自由缩短的情况下收缩地,肌肉的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11.等长收缩:当肌肉在两端被固定或负有不能克服的负荷的情况下收缩地,肌

5、肉的长度不可能缩短,只能产生张力,这种长度没有改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12.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的引起被拉肌肉的收缩。13.肌紧张是指人体清醒时,骨骼肌中的慢肌纤维经常发生轮流交替的收缩,致使骨骼肌处于一种轻度的持续收缩状态,使它产生一定张力。14.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15.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补呼气三者的总和,相当于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力量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量。它代表着肺活动的最大容量。16.肺气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17.每分通气量:是指以每分钟为单位计量 18.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尽快的速

6、度完成呼吸,分别测量出第 1,2,3s 末的呼出气量,计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称为第 1,2,3s 的时间肺活量。19.不应期是指心肌细胞兴奋后不能产即产生第二次兴奋特性 20.兴奋收缩偶联: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中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就叫“兴奋收缩偶联”。目前认为它包括如下二个主要步骤:a.动作电位沿着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动作电位仅沿肌膜传布,同时也沿横管系统传布至细胞内部深入到三联体中。b.三联体兴奋引起终未池释放钙离子,触发肌肉收缩。21.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内泵出的血量称为。每博输出量(收缩与舒张一次)

7、心脏每博动一次从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内的血量。22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的倒压力。.23.(看看)需氧量与供应氧量之差称为氧亏。在进行剧烈运动的全过程中,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能呈供应取决于物质的无氧分解,造成体内的氧亏负称为氧债。24无氧阈的概念:无氧阈(AT)是指在递增运动负荷过程中,人体内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过渡的临界点。25.糖元的合成分解与异生:.糖元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合成的一种多糖,是体内糖的一种贮存形式,由葡萄糖合成糖元过程,称为糖元的生成作用肝脏还能利用甘油,丙氨酸,乳酸等非糖物质合成肝糖元,这叫糖元的异生作用 26.血糖的浓度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

8、,其中几乎全是葡萄糖 27.基础代谢: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体内能量代谢的变动很大,难以计算正常标准,但在清晨、空腹、清醒而安静卧床的条件下(1825度)之间,能量代谢比较恒定,这种特定的条件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而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 28.本体感受器:机体内埋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统称为本体感受器(深部感受器)29.超限抑制: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超过了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工作能力的限度,以致大脑皮质接受刺激后由兴奋转抑制,所以称为超限抑制.当刺激强度超过某个界限时,条件反射不仅不增大,反而减小,甚至完全消失.例如:鼠见猫等等.30.条件性抑制:条件性抑

9、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条件性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1、消退抑制。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2、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称为分化抑制。(一)消退抑制: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强化,则条件反射的反应将逐渐减弱,至不出现反应,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填空题 一、肌力大小决定以下五个因素 1、单个肌纤维的收缩力 2、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及体积 3、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4、中枢神经系统的机状态 5、肌肉对

10、骨骼发生作用的机械条件 二、小脑对人体运动的调节:维持平衡主要是绂球小叶的功能、调节肌紧张主要是小脑前叶的作用,它有易化和抑制肌紧张的作用、协调随意运动这是新小脑的主要功能 三、血浆蛋白包含: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 四、人体生命活动所能耐受的最大 PH 变动范围约 6.9-7.8。五、血浆中主要的缓冲对:NaHCO3、H2CO3红细胞中主要的缓冲对:KHCO3、H2CO3 六、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各类血管所组成的,并以心脏为动力的闭锁管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动脉是血液离开心脏流向组织的管道 静脉是血液回心的管道毛细血管则是血液

11、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七、心房的一般结构1、心房主要是贮血器,仅起着辅助泵的作用。2、心室主要起泵血功能。3、瓣膜主要保证血流在心脏内潮着一个方向流动,防止血液逆流。4、腱素协助瓣膜,开闭、防止瓣膜翻转八、以窦房结以外为起博点的心脏活动称为异位心律。以窦房结为起博点引起的心脏节律活动称为窦性心律。八、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动周期的时程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博动的次数 九、心脏的神经支配:(1)心交感神经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等心脏的所有部分,心脏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背上腺素,使得细胞膜对 K+通透性降低,对

12、Ca+1 通透性增高,结果心肌的兴奋性和收缩性能力提高,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收缩力增强。(2)心迷走神经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部位,房室束及其分支,迷走神经可使心率变慢,心输出量减少,血压降低 十、经皮肤直接散热方式有四种:.辐射散热:人体热量以热射线的形式传给人体以外的较冷物体.对流散热:人体的热量被附近的冷空气带走.传导散热: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和人体接触的较冷物体.蒸发散热:指热量通过体内水份转化为气体时散发于周围环境过程 十一、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作用:甲状腺激素对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非常重要若甲状腺机能不足,则骨骼生长和脑的发育障碍,以致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称为呆小

13、病十二、肾上腺位于肾的上方,总重约克肾上腺的周围部分叫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素)中央部分叫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有肾上腺皮质与肾上腺髓质 十三、:外感受器主要在体表,有眼,耳,鼻舌,皮肤它们分别感受光,声,化学以及温度和机械等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些感受器活动能使引起主观上清晰的感觉。内感受器主要体内有肌肉,肌腱,关节它们分别感受肢体被牵拉和运动,压力,张力刺激等这些不能引起清晰的主观感觉。十四、小脑对人体运动调节:1.维持平衡主要是绒小球小结叶的功能如破坏绒球小叶,动物的平衡无法维持,是站立不稳的.调节肌紧张主要是小脑前叶的作用.协调随 意运动这是新小脑的主要功能如新小脑受

14、损伤后除表现肌无力外是随意运动失调(判断与填空)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感觉分析机能的最高部位,传入信息在此做最后的分析与综合,并产生相应的感觉,机体各种机能的最高中枢在大脑皮质上均有一定的代表区域,即大脑皮质不同区域在机能上具有不同的分工,这称为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1.中央前回是随意运动、运动中枢 2.中央后回是-感觉的感觉中枢 3.颞横回是听觉中枢 4.距状裂是视觉中枢 5.海马回前部和海马回沟是嗅觉中枢 6.边缘叶是内脏调节中枢 7.额下回后部靠近中央前回部分是说话中枢 问答题 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运动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就是要阐明人体整体及其各组织部分

15、(从细胞至系统)的机能和实现这些机能的机制以及体内外环境变化对它们的影响及其适应过程或反应。所以,体育教育专业的人体生理学课程,其内容裨上包括正常人体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这两个分支科学内容。(附加)因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人体与运动学的目的任务是:(1)掌握政党人体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和长期系统的锻炼下人体生理功能活动产生的反应和适应变化及其规律。2)掌握体育锻炼及运动训练的基本生理学原理,特别是青少年生理功能的年龄、性别特征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为科学地从事体育教学和青少年业余训练提供理论基础。(3)初步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科学方法和依据人体变化特点

16、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基本原理 二何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成因?静息电位指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2)静息电位的成因(离子学说来解释)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通透性,以及钠泵的作用 细胞膜两侧 Na+、K+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 a 膜内的 K+浓度比膜外约大 20-40 倍 b 膜外的 Na+、的膜内约大 7-12 倍 三、为什么静息电位来源与 K+的平衡电位呢?答:平衡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组成:浓度梯度:在静息状态下,由于膜内的 K+浓度大于膜外,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在膜两侧存在着Na+、K+浓度梯度。这一浓度梯度驱使 K+吸浓度梯度向外扩散,Na+顺浓度梯度向膜内扩

17、散。通秀性:(a)由于细胞膜对于 Na+、K+通透性不同,K+的通透性比Na+的通秀性大 20-100 倍。(b)安静时,细胞膜对 K+有一定的通透(虽然很低)而对 Na+基本是不通透,结果有少量的 K+通过细胞膜扩散到膜外,而 Na+即不能扩散到膜内。细胞内负离子因素:由于细胞内负离子大多是大分子有机磷酸离子和带色电荷的蛋白质不能随 K+道通过细胞膜而留在膜内。由于以上因素,使细胞膜外侧就有较多的正离子,膜内较多负离子,因而使膜外电位变得较正,膜内电位变的较负。可见这种跨膜电位差,是由于膜内的 K+向膜外扩散而形成。四、何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成因?动作电位神经或肌肉兴奋时发生可传播的电变化

18、。动作电位的成因:概括来说就是刺激 的作用下细胞膜保持的极化状态逐步被毁除这称为除极,当除极达到一定水平时细胞膜对 Na+、K+的通透性突然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性的改变,引起膜外的 Na+迅速内流,从而产生动作电位。五、何为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动作电位传导机制是:当膜某一点受到刺激而兴奋产生动作电位时,由于发生动作电位的部位出现了倒极化,膜电位为外负内正,而邻接的未兴奋部位因极处于静息状态,膜电位为外正内负,而且由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是导电的于是,就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局部电流。六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当冲动从神经纤维传至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出现降极化,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使 C

19、a+1 进入末梢内,引起约 200-300 个襄泡破裂,释放出乙酰胆碱,进入接头间隙。当乙酰胆碰经接头间隙到达终极膜表面时,立即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引起膜对 Na+、K+的通透性改变,而导致除极化形成终板电位。(注:终极电位是微型电位,其性质和前述的局部电反应类似不能连续的周围传导,但可以总和,总和起来产生阈电位,就可角发一个可传播动作电位沿着肌纤维膜传播至整个肌纤维,从而引起肌纤维收缩)由于突触间隙中及终极膜上有大量胆硷脂酶,在它的作用下使每次冲动中轴突末梢所释放的乙酰胆碱所在 20 毫秒内全部水解乙酸和胆碱,而失去作用(灭活),使得它不至于持续作用于终板膜而使肌肉持续兴奋 七、非条件反射和

20、条件反射异同?不同点:非条件反射:.先天遗传的.种族所有的.任何条件下发生的.固定的联系.大脑皮质下部可实现条件反射:.后天的生活中获得.个体所有的.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高等动物主要通过大脑皮质实现 相同点:.都是反射活动.都是完整的反射弧 八、细肌肉丝的组成,形态结构与机能特性?细肌肉丝的组成:肌纤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 形态结构:A.肌纤蛋白:为长纤维状的双螺旋形结,由两列球状单位体相互扭缠聚合而成,它构成细丝的主干,从垂直方向固定于 Z线。B.原肌凝蛋白 也是双螺旋状结构的细丝,肌肉安静时它位于肌纤蛋白的双螺旋键所构成的边沿上。C.肌钙蛋白:在静息时,整个肌钙蛋白像一把

21、帐钩,把原肌凝蛋白钩住将它固定在肌纤蛋白的双螺 旋沟的沟沿以阻止它滑落沟底。机能特性:A。肌纤蛋白上有能与横桥做可逆结合的位点,直接与肌凝蛋白一道实现肌丝的滑行,故肌纤蛋白与肌凝蛋白一同被称为收缩蛋白。B。原肌凝蛋白主要目的是将肌纤蛋白上能与横桥呈可逆结合的位点掩盖住从而阻止横桥与肌纤蛋白的结合,使肌纤蛋白处于抑制状态。C。肌钙蛋白它对 Ca+1 有很高的亲和力,很容易与 Ca+1 成可逆性结合,而当与 Ca+1 结合时肌钙蛋白的构型就发生改变,钩子失去作用,原肌凝蛋白滑向上述沟底露出肌纤蛋白上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横桥即可与之结合。九、神经-体液调节 是指血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激素)随血液循环

22、到达全身组织器官,从而调节它们的活动。这些物质的产生本身也直接或问接地受神经系统调节,因此这种调节途径称为神经一体液调节。特点: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则作用较慢而持久,其作用部位亦广泛。在体内两种调节方式是相互补充、互相影响,但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十、肌肉的收缩过程?细胞膜的电变,触发肌肉收缩这一机械变化(兴奋收缩偶联)横桥的运动引起肌丝的滑行收缩的肌肉舒张。兴奋收缩偶联: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中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就叫“兴奋收缩偶联”。目前认为它包括如下二个主要步骤:a.动作电位沿着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动作电位

23、仅沿肌膜传布,同时也沿横管系统传布至细胞内部深入到三联体中。b.三联体兴奋引起终未池释放钙离子,触发肌肉收缩。十一、横桥的运动引起肌丝的滑行?(1)当肌浆中增高 Ca+1 与肌钙蛋白一旦结合,原肌凝蛋白从肌纤蛋白的双螺旋沟的沟沿滑到沟底,露出肌纤蛋白丝上的位点,含 A TP 的的横桥与此位点结合,形成肌纤蛋白,肌凝蛋白ATP 复合体。(2)横桥中的 A TP 酶受肌纤蛋白激活,使横桥中的 ATP 迅速水解成ADP,引起横桥头部向粗丝的中心方向倾斜,牵拉肌纤蛋白丝沿着粗丝向肌节中央滑行,横桥头部这种倾斜称为拖动力。(3)横桥恢复正常垂直位时,头端又与肌纤蛋白的下一个位点相结合,于是又发生一次新的

24、倾斜,牵动肌纤蛋白丝进一步向粗丝中央滑行。十二、何为解剖无效腔?运动结束后为什么要做一些深呼吸动作,有何作用?从口鼻、气管及支气管细支气管末段,它们无呼吸上皮,又无肺循环的血液供应,不能实现气体交换,所称为解剖无效腔。作用:深呼吸加强了氧气的供应,也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人体身体的新陈代谢交换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强身祛病的作用。因为缓慢的有意识的深呼吸能提高体内碱性含量,同时使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加快,供给身体更多的氧气,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素输送给全身的细胞,保持健康。另一方面,体内的废物和毒素通过深呼吸和汗液排出体外,减少体内酸性含量,使人体内的化学成份保持平衡,从而脱离亚健康。十三、胸内负压的

25、生理意义?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胸内负压随着呼吸而发生变化一般在平静呼吸时 不论吸气或呼气时,胸膜腔内的压力总是低于外界大气压,所以胸内压为负值。物理学上把低于大气压的压力称为负压。胸内负压具有很重要生理学意义:“使肺保持扩张状态不放回缩力而完全萎缩,有利于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十四、何为血量?何为血液重新分配?血量是指存在于循环系统中的总的容血量,它是血浆量和血细胞量之和。血液重新分配:循环血量与储存血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劳动、运动、情绪激动和体温升高 等情况下,体内需要大量循环血时,贮存血量,便被迅速释放出来,加入到循环血中,增加循环量。在运动停止后转入安静状态,不需要更多循环血时,

26、又有部分血液进入贮血库内贮存起来,以便减轻心脏负担。“这种血液转移的现象称为血液的重新分配”。十五、血液的几个机能?(一)运输机能 1、血液能把机体所需氧、营养物质,包括消化道所吸收的扩氨基酸,脂肪,水和盐等送到全身各部的组织细胞中。2、组织细胞的代谢物如 CO2 尿素,尿酸,肌酐以及其它代谢产物,则通过血液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等排汇器育而排出体外。3、体内各内分代谢素也是通过血液运界,作用于相应的器官,改变其活动,故运输机能上与体液调节有密切相关。(二)保持酸硷度相对恒定血浆和红细胞中有同对强力的缓冲物质,具有抗酸和抗碱的作用,当酸性和硷性物质是入血液内,缓冲物质立及产生作用,使血液 PH

27、 值不致于有大幅度的波动,从而保持 PH 值的相对恒定。三)调节体温的机能(血液在体温调过程中起两种重要作用)1、缓冲作用:血液可大量的吸收体内产生热,使体温不致因产热而有很大的变动。2、运输作用:血液运动的效率高,体内深部器所产生热量几乎全靠血液送到体表予以散发。(四)防御和保护机能1、血液中的白细胞(粒细胞)能吞唾分解侵入体内的微生物和体内的坏死组织。2、血液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总称为抗体)如抗毒素,溶菌素等,能够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总称为抗原)。使机体免予发生传染性疾病免疫作用(淋巴细胞有免疫机能)3、当机体因损伤而出血时,血小板和血浆凝血固子可起止血作用,从而防止继续出血。十五

28、、什么是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形成?渗透压是指溶液促使襄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血浆渗透压形成:晶体渗透压低分子物质(无机盐离子尿素,形成称为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是高子物质(一些蛋白质大分子,球蛋白,细蛋白)形成称为胶体渗透压。)十六、什么是碱储备 在正常血浆中 NaHCO3/H2CO3 这对物质是一定浓度的比例组成,只要NaHCO3/H2CO3比值维持在20:1血浆PH可维持在7.4不变。由于血浆中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物质是 NaHCO3 故习惯上把血浆中的NaHCO3 称为“硷储”或者“硷储备”。十七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机能 1、形态特点(主要讲两方面)红细胞形态呈双凹圆形,这种形态不仅增加表

29、面积而使内部的每部分外表接近,从而提高了运输气体效率。红细胞在运动中所产生可塑性变形:心血管系统中流动的红细胞在血液的推动下,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时可发生变形,回到大血管可恢复原形。2、数量: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红细胞数(万/mm3)表示 男子为 450-550 万个,女子 380-460 万个,每 mm3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有年龄和性别差,婴儿红细胞数较多 600 万/mm3,儿童期保持较低的水平上,到青春期才逐渐增加接近成人水平3、机能红细胞的机能有主要二方面有运输 O2 与 CO2 的作用有缓冲体内产生酸硷物质作用 十八、白细胞的机能与特性?(题目待定)1、渗出性: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从毛

30、细血管壁内皮细胞之间逸出管外。2、变形运动:白细胞的变形运动的方式是在组织内游定(又称阿把运动)变形运动的速度每秒种为 40m 等于本身三倍长。3、化学趋向性:组织内有许多化学物质所引起白细胞趋它和避离它。4、吞噬作用:白细胞能将微生物、细菌、体内的坏死组织、衰老的红细胞以及异物等物质进行粘着包裹消分解从而消灭 5、免疫作用: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机能,对“并己的”构型物特别是对生物性致病因素及毒素具有防御、杀灭和消除的能力。十九、白细胞的主要机能(表现在)(题目待定)(1)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发生急性谈症时主要反应的细胞,它能联续的进行、变形、化学趋向、最后天噬作用。可见中性粒细胞的主要机能是吴噬外来

31、的微生物和机体本身的坏死组织以及衰老的红细胞,因而对机体具有防御病菌侵入和消除坏死组织的作用。(2)淋巴细胞:从机能上可分为两种骨髓干细胞所产生的淋巴样细胞后经过胸腺的作用变成胸腺依赖式淋巴细胞(又称为 T 细胞)AT 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细胞免疫,当外界微生物、细菌移植物等侵入细胞内时,T细胞受这些抗原信息刺激变成致般细胞,产生排拆反应杀死外来的抗原这种免疫作用称为细胞免疫。B 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进行体液免疫,细胞的抗原的直接或间接刺激下能大量分裂毓变浆细胞,浆细胞能合成特异抗体免疫球蛋白。(五种)并把抗体释放到血液中去称为体注解免疫。二十、心肌细胞三个兴奋期的特点?心肌细胞兴奋后不能产即产生

32、第二次兴奋特性称为不应期1、绝对不应期:心肌细胞兴奋首先出现对任何强大的刺激(比阈刺激大 1000倍以上也不能使心肌细胞发生兴奋)除极化2、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之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逐渐恢复用于大于阈刺激的较强刺激能够使之产生动作电位出现扩布性兴奋3、超常期:在相对不应期之后,用于低于阈刺激的较弱刺激就可以引起心肌细胞兴奋,其兴奋性超过了正常水平。二十一、血小板的机能?(题目待定)血小板的机能(其功能主要是参与血液凝固和止血)止血:是指血管破损而出血时得到制止。凝血:是指血液某些因子的作用下凝固成块 二十二、心肌细胞的收缩与骨骼肌不完全相同,有它自己特点 1、对细胞外液的 Ca+1 浓度有

33、明显的依赖性:(由于心肌的肌质网的终未池很不发达,容积小,贮存 Ca+1 量比骨骼肌少,因此心肌兴奋收缩仙联所需的 Ca+1 除以终未池释放外,还需由细胞外流的Ca+1通过肌膜)2、全或无式的同步型收缩:(超过阈刺激强度时能引起肌纤维收缩,但强度加大其收缩大小不变,未达到阈刺激强度的刺激就不能引起肌纤维收缩)3、不发生强直收缩(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绝对不应期特别长)4、它可以不依赖外来的神经自动地产生兴奋(自动节律性细胞的存在)二十三肌管系统概念:肌纤维的内部有一些复杂的薄膜微管系统,可称为肌管系统或内膜系统。肌管系统是由单位膜构成的襄管结构,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它可分为两种一是横管系

34、统(简称为 T管)它为肌膜向细胞内凹入要而形成,凹入的位置相当于各条 Z 线。(明暗交界处),所以在该处细胞膜表面可见到许我整齐排列小孔,凹入的横小管分支穿行于肌纤维之是成环状,环绕每一条肌原纤维。横管内腔则和细胞外间隙相通,故横管内液体就是细胞外注。因而在肌膜上传导的动作电位,就可沿着横管系统传入肌纤维内部。二是纵管系统(简称为 L 管)肌质网走向与肌原纤维平行,位于两个横管之间。肌质网的中间部分分支互吻合成网管状,包绕每个小节,终未池两端即膨大或终未池与横管系统的环行相靠近,两者间尚隔有约120A的间隙,故内中的液体并不沟通终未池是Ca+1的贮存库。横桥的机能特性对肌丝的滑行有重要意义,它

35、主要有两种机能特性:(1)是横桥上有一个能与 ATP 相结合的位点,同时具有 A TP 酶的活性,有水解 ATP 的内源性能力,而当横桥一旦与细肌丝上的肌纤蛋白结合时,此酶即进一步被激活,使 A TP 迅速水解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利用。(2)是横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细肌丝上的肌纤蛋白分量可逆结合,并出现横桥 向肌节中央方向的倾斜摆,使横桥与粗丝主干之间角度减小,拖动细丝向暗带中央滑行。二十四、心输出量与每博输出量心率三者关系看书(163 页)心率和每博输出量都同时增加来加大每分输出量,当运动强度达到相当于心率 125 次/分,或最大耗氧量的 30-40%时,每博输出量就达到个体最高值,即使运动

36、强度,进一步增加,每博输出量也就保持在稳定的最高值水平,而此时完全依靠心率加速来增加每分输出量,直到个体的最大心率数。(每博输出量 50-70ml,心输出量 4.5-5 升)二十五、各类血管的结构与机能特点 1、大动脉管型厚、很坚韧,含有丰富的强性纤维,因此有弹性,称为弹性血管,它能缓冲血压波,并能在心舒期继续推动血液流向外周。2、小动脉(和微动脉)管壁富有平滑肌、收缩性好,通过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可以改变血管的口径,从而改变血流的阻力,由于小动脉和微动脉中血充速度仍很快,而口径又小,称阻力血管。3、毛细血管:数量极大口径很细,血流速度极慢,它的管壁薄只有一层内皮细胞,其外有一层薄基膜,因此通透

37、性好是血液与组织液交换的部位,故毛细血管又称为交换血管。4、静脉血管容量最大,含有 60-70%的循环血量,故称容量血管。静脉血管比动脉分支多,壁薄、内腔较大,平滑肌较小,弹性小而扩张性大,四肢的静脉管内常有瓣膜,可防止血液逆流。二十六、糖的生理功能.是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一般情况下人体所需能量大约来源于糖的氧化).糖是构成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之一(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细胞中核酸的组织成分)二十七、糖的无氧酵解(无氧氧化)与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无氧酵解(无氧氧化)糖无氧酵解分解的特点是在氧供应相对不足时,糖不完全分解生成含三个碳原子乳酸的代谢途径。催化糖无氧酵解的酶分布在细胞胞浆,由于糖分解不完全,因

38、此 ATP 生成数量较少,只有 2-3 个分子,但却是机体在缺氧应激情况下迅速分解糖补充生成 ATP 的主要代谢途径。.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葡萄糖或糖元分解成丙酮酸,在氧气供给充足时,丙酮酸不生成而继续氧化分解()丙酮酸氧化(脱氢)脱酸生成乙酰辅酶)乙酰辅酶进入三羧循环进一步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能量,这是有氧氧化释放能量的主要阶段 二十八、水的生理功用()水是构成体液的重要成分,体液是机体内环境体现生命活动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体液这个环境中进行的()水具有流动性,又是各种化学物质最好的溶剂,循环系统营养物质输送,代谢产物排出与水密切相关()水有高的比热和较高的蒸

39、发热,这两种物理性质对调节体温起着重要作用()水有润滑作用,组织各种液体,保护组织器官不受器械摩擦损伤 二十九、无机盐的生理功用 构成组织和体液的重要成分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容量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正常的兴奋性,一般地说a+,k+,OH-浓度升高可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a+,Mg+,H+浓度升高可使其兴奋性降低 三十、半规管的机能:当人体作旋转变速度运动时,由于内淋巴的流动,使相应的毛细胞受刺激由前庭神经传至前庭核。如果刺激过强也可以出现一系列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眩晕,出汗,恶心,呕吐,皮肤苍白以及血压变化等,反应程度因人而异前庭器官应激性较高,人的反应剧 烈些,晕车,晕船“运动

40、病”三十一、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除嗅觉外)所有的感觉传入途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沿特定的的通路到达丘脑,然后在丘脑更换神经元,再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感觉区引起特定的意识感觉,这一投射系统称为特异性投射系统。因此在感觉系统中,丘脑是一个重要的转运站,如果丘脑有病变往往会引起感觉的异常,如痛觉消失或过敏等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各种感觉传导在传入途中通过脑干时发生侧交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神经元发出突触联系,然后在脑干网状结构内部反复换元,最后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如这些系统的损坏,将可引起昏睡不醒,由于这一系统更换神经元特别多,通过的突触亦多,因此易受麻醉药物的作

41、用而发生传导障碍,麻醉药物的主要作用环节在此)。总的来讲,特异性投射系统引起大脑皮质特定的意识感觉,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使大脑皮质维持兴奋性,保持醒觉状态为特异性感觉的产生准备好必要条件,因此两者在功能上又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三十二、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调节 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途径实现的:.锥体系由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内的大锥体细胞的轴突组成,从而形成下行传导速,它是控制机体运动最直捷路径锥体系主要管理随意运动,尤其是四肢远端的小肌肉的精巧运动.锥体外系凡锥体以外管理运动的各下行传导束,统叫锥体外系主要调节肌紧张,配合锥体系协同许多肌群的随意运动与人体各项技巧动作密切联系 三十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特点(一)结构特点: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相比较,无论在形态结构分布范围等方面都有许多特殊之处.植物性神经支配的效应器是内脏平滑肌,心脏,血管与腺体.多数内脏器官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的双重神经支配,它们经常是相拮抗的.低级中枢的不同,植物性神经的低级中枢仅在脑干,胸腰和骶脊髓.周围经过的不同,植物性神经从神经中枢发生到达它所支配的器官以前更换一次神经元(二)机能特点:.灵活性低,兴奋与抑制的转换需要时间较长兴奋传导速度较慢(人的躯体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每秒 70-120 米,而植物性神经每秒 1-3 米).植物性神经支配内脏活动一般不随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