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进度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进度表.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爱国”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 少年中国说 圆明园的毁灭 小岛四篇课文。这些课文或通过叙事,或通过写人,或采用直接抒发感情等方式,表达了浓厚的爱国情感。古诗三首包括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三首饱含爱国情怀的古诗。示儿是一篇遗嘱,是诗人对自己儿子的谆谆告诫。表达了陆游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以及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题临安邸通过写当政者在杭州城纵情声色,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己亥杂诗通过创造“风雷”“万马”“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少年中国说
2、 写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圆明园的毁灭 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的信念,增强了我们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小岛 讲述了一位将军登上一座无名岛后,发现岛上的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建菜地,及将军和战士们互让青菜的故事,表现了将军和战士们以岛为家,建设家园的情怀,赞扬了他们爱岛、爱家、爱国之情。“习作”的主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旨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具体写作的能力。通过列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
3、部分写具体。在写人叙事绘景中,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教会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懂得辨析褒义词和贬义词,以及掌握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书写提示”告诉学生怎样进行诗歌的书写。“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褒义词和贬义词。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单元会认和会写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3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4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具体写作。过程与方法 1结合课件,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课外搜集资
4、料的方式,丰富学生对课文情感内涵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奋斗。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会认和会写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教学难点 1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具体写作。教学措施 1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在朗读中学会发挥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慢慢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2抓重点句子理解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阅读与爱国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课内外资源相结合,加
5、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3精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熏陶情感、习得方法。略读课文则要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2 课时 少年中国说2 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2 课时 无人岛1 课时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1 课时 语文园地 1 课时 12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示儿。2掌握从诗歌题目获取内容信息的能力,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背诵自己课外搜集的关于爱国的古诗。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朗读诗歌,预习字词
6、,理解诗歌大意。2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教学难点 1掌握从诗歌题目获取内容信息的能力,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背诵自己课外搜集的关于爱国的古诗。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爱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隔着千年的长河,今天,我们仿佛依然能
7、够听见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看见他们坚贞不屈的身影!今天,让我们从示儿开始,去感受古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恃”和后鼻音“杭”。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祭”等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乃、杭、拘”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同音字歌示例:祭:清明祭烈士,寄托我哀思。汇报好成绩,满怀新希冀。形近字歌示例:乃:猫咪把奶喝,扔球来取乐。仍旧爱睡觉,乃是因性格。拘:小狗汪汪叫,马驹蹦蹦跳。相互不拘礼,见面就拥抱。(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
8、写指导:“祭”的上部横撇和捺伸展,下部撇、点对称。“乃”的横折折折钩书写要斜中取正,重心平稳。“熏”的平撇稍短,第二笔横最长,中间“口”扁宽。“杭”的“木”左伸右收,“亢”横画略长。“亥”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恃”的左窄右宽。“拘”的左窄右宽,右边的“句”要写得饱满。(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亢:杭(杭州)肮(肮脏)航(航行)句:拘(拘束)狗(小狗)够(足够)(4)多音字。空 kng:空气 天空kng:空地 空缺 中 zhng:中心 居中zhng:中毒 中选 重 chng:重新 重复zhng:重要 重量 降 jing:降临 降落xing:投降 诱降(5)重点词语释义。元:同“原”,本来。但
9、:只是。悲:悲伤。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们的父亲。邸:旅店。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恃:依靠。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示儿,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1)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有什么了解呢?明确: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2)“示儿”是什么意思?明确: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3)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明确:本来也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哀伤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到了宋军收复中原失地的
10、那一天,你们祭祀时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4)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事?明确:他想要告诉儿子们,等到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时候,祭祀时不要忘了告诉自己。(5)初读诗歌,你心里会有怎样的情绪呢?明确:感到十分哀伤。(6)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这首诗呢?明确:用悲伤、低沉的语调来读。临死之际,诗人却仍然满怀心事,深深为国家统一大事而忧虑,这是何等悲哀之事。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二句诗。(1)这两句诗中哪个字是关键,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明确:“悲”。从中可以直接感受到诗人内心无法排解的忧虑与苦闷。(2)第二句诗中“但”表示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明确:“但”表转折,意思是诗人尽管知道人死后
11、什么都没了,但依然为国家尚未统一而感到悲伤。突出了诗人心中“悲”的程度之深。(3)既然说死后万事皆空,为何独独要“悲”?明确:从这“空”与“悲”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超越个人生死、超越个人情感、超越家庭悲欢的伟大情怀。这个“悲”是民族之情,是国家之爱!犹如“灵魂”飞出了人的身体,照耀着山河,令人肃然起敬!2学习第三、四句诗。(1)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临死之际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明确:国家统一大事。(2)诗人的遗愿是什么?明确:收复失地、国家统一。(3)诗人既然知道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呢?明确:从这一“不可知”与“告乃翁”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对
12、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志愿矢志不渝、至死不改、终成遗愿的伟大情感,九泉之下仍然不忘北定中原,此情感天动地!爱到此境,直抒胸臆最感人!3一个人临终前,在自己的儿女面前,一般会留什么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明确:一般人临终前,在自己的儿女面前,留的遗言多是财产分割及对家人的照顾,而陆游的遗言是对国家平定中原的关注。以此体会到陆游“国”重于“家”的“国家至上”的伟大情怀,非常人所能做得到。4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辞世,心情一般会万分悲哀,而陆游的“悲”有何不同?明确:陆游“悲”情背后的复杂情感: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为“王师北定中原日”而“悲壮”;为“家祭告乃翁”而“悲欢”。五、课堂小结,效
13、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示儿的作者是_,_(朝代)_、_、_。明确:陆游 南宋 文学家 史学家 爱国诗人(2)比较一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本诗的异同。明确:同: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 爱国之情;本诗是通过“悲”来表达爱国之情。2总结。陆游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相信同学们学完这首诗,一定会被诗人满腔的爱国情所感动,课后,大家可以多搜集一些其他的爱国诗歌,读一读。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
14、计,知识构架 示 儿自知人无万事空心悲不见九州同期盼王师定中原嘱咐勿忘告乃翁忧国忧民至死不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祭祀 乃翁 熏陶 杭州 亥时 自恃 悲哀 拘束 2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示儿,短短一首诗却让我们领略了诗人陆游的拳拳爱国之心。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题临安邸和己亥杂诗。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题临安邸,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1)大家对这首诗的背景有什么了解呢?明确:公元 1126 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
15、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2)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明确:七言绝句。(3)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明确: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 与歌女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知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4)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呢?明确:用愤怒、责问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2自由朗读己亥杂诗,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1)大家对
16、这首诗的作者龚自珍有什么了解呢?明确: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用自己的话翻译诗句。明确:中国能重新焕发蓬勃的朝气,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所有人沉默不语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3)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呢?明确:朗读时前两句用低沉的语气读出悲哀与悲愤,读后两句声调提高,读出作者期盼社会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题临安邸,思考问题。(1)权贵们逃到杭州后,杭州成了什么样子呢?请用一句诗来回答。明确:山外青山楼外
17、楼。(2)这些楼是谁建的?他们建了做什么?明确:这些楼是皇帝和大官们建的,为了寻欢作乐。(3)试着赏析第一、二句诗。明确:诗的头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诗人触景伤情,不禁长叹:“西湖歌舞几时休?”西子湖畔这些消磨人们抗金斗志的淫靡歌舞,什么时候才能罢休?(4)“暖风熏得游人醉”,透过这个“醉”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明确: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仿佛看到了歌女们为他们演奏,舞女们为他们跳舞。(5)通过这个“醉”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明确: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
18、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仿佛听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6)“暖风”指的是什么?明确:“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得如醉如迷,像喝醉了酒似的。(7)“暖风熏得游人醉”中哪些字用得很妙?明确: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8)“只把杭州作汴州”,这些人简直把临时避难的杭州当作了老家汴州。他们还想要他们的家吗?明确:这些人早已忘记了故都汴州,忘记了被金兵占领的半壁江山。(9)第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明
19、确: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10)试分析这首诗的中心主旨。明确: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通过写当政者在杭州城纵情声色,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2学习己亥杂诗,思考问题。(1)“生气”真的是指的中国“发脾气”吗?明确:不是指中国“发脾气”,指的是九州“生机勃勃的局面或者景象”。(2)第一、二句运用了两个比喻,试着分析一下。明确:“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3)“重抖擞”指的是什么?明确:再
20、次振作精神。(4)“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明确: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陈旧的制度,选拔任用各个方面的人才。(5)在那个年代“拘”着什么“格”呢?明确:清朝的死板:用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等等。(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明确: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7)试分析这首诗的中心主旨。明确:这首诗通过创造“风雷”“万马”“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1)根据课文内容填
21、空。题临安邸的作者是_,是_(朝代)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明确:林升 宋代(2)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朝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明确:龚自珍 清代 2总结。学习了示儿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这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诗人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权贵们的无比愤慨,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的深深同情,那种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题临安邸权贵醉生梦死国家难收失地虚假繁荣无穷隐忧 己亥杂诗现实万马齐喑理想九州生气办法降人才呼唤人才渴盼变革 13 少年中国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
22、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体会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2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奋斗。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体会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有
23、个人在 100 多年前,20 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他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潜”。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泻”等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渊”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胎、履”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字谜示例:日上两夫站,有水在前边。要猜这个字,看看水下面。(谜底:潜)同音字歌示例:泻:机械运进厂,卸货安装忙。厂长因腹泻,未能来道谢。形近字歌示例:胎:一
24、对双胞胎,怡然去抬柴。勤劳不懈怠,贻赠老奶奶。(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泻”的右边是“写”,不是“与”。“潜”的“日”字略扁,托住“”。“胎”的左窄右宽,右上部略宽,整体要紧凑。“履”的“彳”,不要写成“亻”。(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台:胎(胎儿)抬(抬头)治(治疗)(4)多音字。爪 zho:前爪 张牙舞爪zhu:爪尖 鸡爪 奇 q:神奇 出奇制胜j:奇数 奇偶(5)重点词语释义。鹰隼试翼,风尘翕张: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隼,一种凶猛的鸟。翕张,一合一张。矞矞皇皇:华美瑰丽,富丽堂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干将,古代宝剑名。硎,
25、磨刀石。天戴其苍,地履其黄: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履,踩、踏。八荒: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上极远的地方。哉:表示赞叹,相当于“啊”。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一共有 3 个自然段。第 1 自然段:描绘出作者心中的中国。第 2 自然段: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第 3 自然段:展望中国的美好前途,号召少年们担当起振兴祖国富强的责任。2作者怎样描述心目中的中国的?明确: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
26、于地球。3从这字里行间中你读懂了什么?明确:从字里行间中我读懂了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具体而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倾泻 潜水 试飞 胎儿 皇帝 履行 万寿无疆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作者心目中的中国的样子。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 1 自然段,回答问题。(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第 1 自
27、然段?明确:读的时候,音量要逐步增强,语调要逐步提升。(2)翻译第 1 自然段。明确: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于他人,全在我们年轻人的肩上,年轻人聪明智慧,国家就聪明智慧;年轻人富有,国家就富有;年轻人强盛,国家就强盛;年轻人独立,国家就独 立;年轻人自由,国家就自由;年轻人进步,国家就进步;年轻人胜过欧洲人,国家就胜过欧洲;年轻人在世界上称雄,国家就在世界上称雄。2阅读第 2 自然段,回答问题。(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第 2 自然段?明确:朗读时语调高,抑扬顿挫。(2)这一组句子中作者一共写到了哪些事物?明确: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3)这些事物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明
28、确:红日初升象征着中国少年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着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及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象征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奇花初胎,矞矞皇皇”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一句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4)请根据本段生动的比喻展开想象,把画面描绘出来。明确:一轮红日刚从东方升起,万道金光透过朝霞,射向大地;黄河从地下涌出,一泻万里,滚滚滔滔奔向汪洋大海。潜伏的东方巨龙从深渊中腾空而起,它的鳞爪在云中飞舞;小老虎在山谷里怒吼,成百上千的野兽都吓得胆战心惊,四散
29、奔逃;雄鹰才试试它的翅膀,掀起的狂风吹得尘土飞扬。奇妙的花含苞初放,是那样的鲜艳、辉煌;宝剑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锋刃闪射出寒光。少年中国像个巨人屹立在东方,头顶着青色的长天,脚踏着黄色的大地,她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无限广阔的疆域,她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3阅读第 3 自然段,回答问题。作者心目中这么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靠谁来实现呢?明确:靠中国少年来实现。4试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明确:巧用排比手法,表达强烈情感。本文中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
30、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句,用排比手法,把少年和国家的关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少年理所当然地感到重任在肩。由于这种句子结构大体相似,排列紧凑,让人不由得一口气读下来,富于节奏感和旋律感,表现出很强的文章气势。5简述本文的中心主旨。明确:这篇课文主要写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从清末的被蹂躏到现在的发展蒸蒸日上,是无数的少年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啊。他们开创了祖国的今天,我们要造就祖国的明天。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
31、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让祖国明天更美好。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少年中国说少年中国作者的理想中国少年实现理想的希望盼望祖国繁荣富强 你 14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划分结构层次,概括文章主旨。2教师准备圆明园的相关图片(也可由学生自行搜集),通过图片感受
32、的方式带入课文情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北京西郊的圆明园,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和杰作。圆明园是东方文化的缩影。且中西合璧,汇集了各种建筑、各朝历史文物和各种奇珍异宝。然而,这举世闻名的艺术瑰宝
33、,却在 1860 年遭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是侵略者的罪证,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诠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重温历史。(板书课题)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筑”,边音“陵、略”,前鼻音“侵”,后鼻音“煌、唐”。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煌”等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拱、辉”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毁、殿”等字时,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字谜示例:臼在头上,工藏下方。紧靠一殳,破坏诽谤。(谜底:毁)屋下共来往,右边加个殳。高大又气
34、派,王在里面住。(谜底:殿)同音字歌示例:煌:宫殿对辉煌,梁柱雕凤凰。皇帝坐朝堂,下令去治蝗。形近字歌示例:陵:一大片丘陵,草中去采菱。有木做眉棱,有丝织白绫。(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毁”的左右宜紧凑,“臼”上宽下窄。“拱”左窄右宽,右边撇点对称。“辉”左窄右宽,“光”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成竖提。“煌”左窄右宽。“殿”的“尸”字里的笔画要紧凑,左长撇要伸展。“陵”的右部笔画较多,上部宜紧凑,下部撇捺宜舒展。“宏”的“宀”宽而盖下,下部横短撇伸展。“唐”的“广”横不要太长,撇应伸展,内部中横长。“统”的右上部略小些。“销”的“钅”的起笔要重。“奉”的撇和捺宜长且有力。(3)归
35、类识字。归类示例:共:拱(拱门)供(提供)哄(哄骗)军:辉(光辉)晖(日晖)荤(荤菜)皇:煌(辉煌)凰(凤凰)蝗(蝗虫)肖:销(销毁)消(消失)削(削皮)(4)多音字。量 ling:测量 上下打量ling:质量 量体裁衣 笼 lng:笼罩 笼络人心lng:鸟笼 笼中之鸟(5)重点词语释义。不可估量:形容数量大或程度深。举世闻名:全世界都能听到其名声。形容名声极大。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空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文物:历代遗留下来的在
36、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奇珍异宝:奇异的珍宝。指稀有的、难得的宝物。现也用以指各种有用的资源。销毁:烧掉;毁掉。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灰烬:物体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分别讲了什么?明确:全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概括地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第二部分(24):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第三部分(5):写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过程。2谁是造成圆明园毁灭的罪魁祸首?明确:英、法联军。3面对这把罪恶之火,面对如今剩
37、下的残垣断壁,此刻,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自己的心情?明确:悲痛、痛惜、痛恨等。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大意。对于圆明园毁灭这一历史事件,同学们下课后可以多搜集一下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毁灭 估计 拱门 辉煌 宫殿 陵墓 饱览 境界 唐代 奉命 宏伟 统一 销毁 奉献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这篇课文吧!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 1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第 1 自然段?明
38、确:朗读时语气可以强一些,读出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2)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明确: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也点明了圆明园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加重了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2阅读第 24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一座宏伟的建筑?明确: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三大园以及许多小园组成。园内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园内,不仅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诗情画意的亭台楼阁;既有民族建筑,又有西洋景观。在当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
39、林建筑群。漫步其中,仿佛天南海北、中外名胜都尽在眼底,所以说是一座宏伟的建筑。(2)第 2 自然段写了什么?明确: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及总体布局。(3)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第 3 自然段?明确:用舒缓的语调读出作者深深自豪、沉醉之感。(4)第 3 自然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排比。不但写出了圆明园的主要特点,而且语言生动,更有气势。教师点拨:排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排列在一起,达到加强语势的效果。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更加细致;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40、;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5)“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句,在文中是什么句子?有什么作用?明确: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圆明园建筑的特点。后半句引出下文:圆明园内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3阅读第 5 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1)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最后一句话?明确:朗读最后一句话时语调要由高到低,“灰烬”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无比痛心的心情。(2)从圆明园的毁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确:从圆明园的毁灭中,我感受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更感受到了中国曾经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4简述文章的中心主旨。明确:本文描述了圆明
41、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的信念,增加了我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昔日的圆明园金碧辉煌、气势恢宏,而 1860 年的那一把大火,使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成了灰烬。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我们要铭记这一段历史。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量的损失辉煌的过去 布局建筑文物化为灰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5*小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哼”,读准字音,认清字
42、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所表达的含义,体会海防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条件、自力更生的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海防战士们的爱国情怀。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所表达的含义,体会海防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条件、自力更生的生活。教学难点 感受海防战士们的爱国情怀。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母亲;而驻扎在海岛上的战士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无名岛,去感受海防战士
43、的情怀。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后鼻音“艇、咙”、翘舌音“勺”,以及多音字“哼”等的读音。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1)多音字。哼 hng:哼 不理你hn:哼哧 (2)重点词语释义。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礁石:河流、海面上的海洋中距水面很近的岩石。溃烂:伤口或发生溃疡的组织由于病菌的感染而化脓。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明确: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简要介绍了无名岛的环境。第二部分(29):将军登上无名岛,发现了无名岛的秘密南面有一块菜地。第三部分(103
44、5):将军留宿无名岛,与战士们同吃菜叶汤。第四部分(36、37):将军离开无名岛,并向无名岛敬礼。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无名岛环境的恶劣?明确:面积小:岛屿很小,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植被少:树少,草少,土也少。温度高:最凉快的时候,也有二十多摄氏度。2.在第 16 自然段中,队长为什么会不太情愿地说“欢迎是欢迎,可您的身体”?明确:一方面,队长很欢迎将军能留下来;另一方面,队长又很担心将军的身体,再加上岛上没有什么吃的,害怕不能照顾好将军。所以队长很矛盾。3在第 20 自然段中,队长的脸色为什么“马上变了”?明确:这是对将军神态的描写,神态的变化说明了将军心情的转变。他
45、说要和战士们吃一样的,可是战士们却给他端来了一盘小白菜。他知道岛上能吃到蔬菜是特殊待遇,他不想被特殊照顾,要和战士们一样。所以他脸色变了。4.将军“哽了一下”并准备给大家分菜的举动说明了什么?明确:“哽了一下”细致地刻画了将军深受感动的心情,表现了将军对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下坚强的意志的赞赏,也体现了将军对战士们的感谢,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款待,感谢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体现了将军和战士之间的互相关怀。5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将军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了什么?明确:“脸色马上变了”“重重地放下筷子”“将军一愣”“将军在心里一阵沉吟”“鼻子有些发酸”“喉咙哽了一下”“他眼睛一亮”“鼻子又开始发酸”,这些变化
46、表明将军被战士们的行为感动了,他爱护战士,想和战士们同甘共苦。6.学完课文,你从最后一个自然段将军的军礼中体会到了什么?明确:这个军礼饱含着将军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战士们的感激和敬意。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内容。根据课文内容,无名岛的南边是什么?明确:是战士们自己建设的一块菜地。2.总结。海防战士的生活虽然艰苦,环境虽然恶劣,但是他们不怕苦,自己建设家园的行为着实让人感动。他们以岛为家,心中装着祖国,坚守在海防的前线,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既令我们感动,又值得我们学习。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小岛的特点:面积小、植
47、被少、气温高 将军上岛发现秘密菜地 一盘小白菜 无名岛 将军住岛 战士们让菜 相互关爱 爱岛、爱家、爱国 青菜变菜汤 将军离岛行军礼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会列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2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人、事、物,通过写人叙事绘景充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写作做到条理清晰,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重点难点 1学会列习作提纲,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来写。2写作做到条理清晰,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情越浓烈。这次作文课的主题是“二十年后的
48、家乡”。快快拿起笔来,写一写你心中二十年后家乡的模样吧。二、文题展示 这次习作,写一写二十年后的家乡。家乡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想想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乡去看一看。把家乡的巨变写下来,字里行间要表达出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三、写作指导 1审题立意,素材选择。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一写二十年后的家乡,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发生哪些巨变呢?如: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 2谋篇布局。在写作中,开头可以先写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乡,中间部分写你看到的家乡的变化,环境、工作、生活结尾表达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3写
49、作手法。在对二十年后的家乡进行描写时,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在写家乡的样子是中间段落呈并列结构。4习作提纲: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 开头: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乡 中间:写你看到的家乡的变化。(呈并列结构)(1)环境的变化(2)工作的变化(3)生活的变化 结尾: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5按照自己编写的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四、范文评析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二十年后的故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一定想不到,我今天就带你去看一看二十年后的故乡是什么样子的。二十年后我从飞机上下来发现我的故乡变化特别的大,我的故乡变得特别漂亮,非常的干净。要有垃圾掉到了地上,人们也会从地上
50、把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人们把这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只要有一点点脏东西人们也会把它扫起来,再是有人不小心摔倒,起来身上也不会有一点点的脏东西,我喜欢我的家乡。二十年后的学校变成了自动的,我到学校去看了一下,学校的变化可真大,学校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上体育课用的,一部分是下课时同学们用的。有一个电梯,电梯是隐形的,只要喊一声电梯就会出现,电梯会带你进入不同场地。上课时,每一个同学的课桌上都有一台电脑,电脑很小,课桌也是透明的,哪一个同学做什么小动作老师都能看见,我喜欢这样的学校。二十年后的房子都是跟屋主走的。比如一个人特别想搬家,可是又觉得搬家特别的麻烦,这时家就会跟着他走,这样搬家一点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