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与方法的定位.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608083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念与方法的定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理念与方法的定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念与方法的定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念与方法的定位.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1/9 “理念与方法”的定位 理念与方法的定位 内容 摘要:文章在系统调查了区域美术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高校美术教学的 问题 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当前美术创新和 教育 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美术教学改革应对策略。关 键 词:高 校 美 术 教 学 教 学 策 略 教 学 理 念 教 学 方 法 教学策略是教师对有效地完成特定教学目 标而采用的教学程序。作为系统的方法论和形式构成要件,必须通过完整的方式方法与思考进行规整。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的方法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教学策略是教学理念的支撑与架构。这些问题的 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明确的指导意

2、义。一、教学理念 海南省地域性高等院校的美术教学,经过了二十多年的 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美术教育、师范美术教育和职业美术教育的教学架构,同时也具备了相应的教学规模。但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过时现象,一些高校基本上都是把写实形象塑造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其次是教学过程的非系统化,有的老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作画习惯进行教学。还有就是教学手段的单一化,基本上都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对学生基本形象认识和写实描绘基本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在课堂 学习 过程中的思维和情感,以及多种描绘手段的学习与潜力发掘,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

3、现状,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二、定位背景 美术教育理念的定位必然需要应对 艺术、美术和教育、教学这两个方面的支撑。就美术而言,艺术品位必须是摆在头等重要位置的关键,其次就是美术的多向发展需要。当西方表现主义艺术把传统的造型认识颠覆之后,设计理念和包豪斯艺术,又打破了绘画必须依靠在平面上产生空间深度感受的以往表现程式,艺术家开始在画面上建构属于自己的。全新的视觉世界。从此,美术和绘画在造型和色彩方面都获得了解放,各种艺术思潮开始涌现,新奇和创造开始被放到了艺术成就和地位最突出的位置。在文化史中,20 世纪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和艺术评述是史无前例的。-最新资料推荐-3/9 基于这样的认识

4、,艺术风格层出不穷、新作不断,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多元绘画 世界。强调观念同样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观念的表达本是艺术创作的共同特性,只不过概念艺术的提出,使观念在艺术创作中获得了更为重要的地位。概念艺术将建立概念提升到造型手段之上,认为艺术的思维过程才是艺术的最高价值体现。概念艺术的早期代表莱威特解释道:在概念艺术中,观念或概念是作品重要的方面所有的构思和决定已经预先做好,具体实施只是敷衍了事。观念成为制作艺术的机器。美术创作的大众化与艺术表现内容的生活化,也是当代艺术面貌的重要方式。这种认识使得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艺术家和普通群众,艺术表现和生活现实的界限被逐步打破,艺术成为每个普通人都能表达

5、自己心情和感受的方式;甚至,行为艺术把人体和现成物品都能借重成为个性化的常用表现手段。艺术,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在 现代 造型理念当中,都获得了极大的外延和拓展式的解放。就教育而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成为教育的前置条件。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育的主要目 的,是建构富有创造力的精神和气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和教学评价体系,提问式教学成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教师辅助下,通过提出问题 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获取知识,这样,学生获得了自己感兴趣的活知识而不是教师一相情愿灌输的死知识。注重情感和智慧的展现,也是当代教育必须关注的

6、焦点问题。艺术情 感、学习态度和个人价值观的建立,往往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艺术表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如果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外非智力品质的培养,教学往往只能是事倍功半!由于知识的爆炸和信息的膨胀,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成为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研究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三、策略转型 基于上述美术和教育发展的背景以及海南美术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海南高校美术教学的策略应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转型。-最新资料推荐-5/9 1

7、.从灌输式策略向提问式策略转型 学会学习是 21 世纪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在由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名为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中,学会学习就被列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美术教学不仅要传授美术知识,更要重视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去创造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往的教学太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且这种灌输是在不注意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无视教学环境和知识更新基础上的灌输,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而提问式策略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由于学生对信息进行了深入的加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贯通。此外,它

8、还将学生置于一个既与教学内容有关,又可追 求个人特殊兴趣的自主学习情境中,因而是一种高度激发自主意识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对于美术学科而言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首先,美术教学能够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其次,极大地扩大了美术信息的来源渠道,真正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美术,而非美术史中的美术。这样,学生关注的将是当下,而非往事。2.从目 标式策略向多向式策略转型 目 标式策略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一些定论,比较注重知识结果的讲授,识记是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多向式教学策略认为,解决 问题 是学校 教育 的中心,比较重视对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究。多向式策略可以是学生自己给自己发问

9、发现,比如我的作品为什么总是不生动等等。也可以是老师将教学 内容 转变为各种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和表达活动,最终将教师要教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 学习 的内容。由于发问包括着或预示着各种各样的答案,会产生思维的分化、交流和碰撞,因而会加深学生对美术观念和技法的理解。发问同时还具有挑战性,可以使学生注意到以前未注意的事物,刺激思考活动,诱发和促进表达的 发展,从而深化了 学生的主动性思考和投入式学习。论文联盟 编辑。多向式策略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目 标式教学中,结论经常是唯一的。学生也往往相信教师的结论绝对正确,而教师也常常以权威者自居,这对培养学生多元思维是不利的。而美术教学是远

10、离单一化的领域,应尽可能让 学生积极地参-最新资料推荐-7/9 与,发表不同意见,训练学生作多角度、多侧面的探讨,培养批判精神。3.从技术式策略向情感式策略转型 对于未来的人才而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情感态度目 标在美术教学中更是重中之重,这是由美术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需要用美术的手段来表现他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看法,美术创作的本质就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象化过程。美术作品的形式也是创作者个人的情感、态度形象化的反映;最重要的是美术活动其实是美的感性显现,美感的养成是必须与美术教学活动融合为一体的;同时,美术对于形成学生富有开放性和宽容性的

11、 现代 文化心态和审美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我们对海南高校的调查结果发现,高达 95.4%的老师只重视培养美术技能,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更不会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结果产生: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大一学生对美术感兴趣的高达 97%,大二学生对美术感兴趣的有 56%,而大三对美术感兴趣的只有 26%了。可见,在这样的状态下,老师专业水平再高,恐怕也是徒劳无益的。4.从主导式策略向互动式策略转型 要实现美术创作的真正自主性和创造性,首先必须彻底改变教师主导型的师生关系,将教师的园丁角色转变为助产士的角色,让学生和教师成为教学的主角,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

12、师要由知识传授者、学生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美术课堂上的作用不是示范一张好的作品,而是要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 标,并和学生一起共同寻找达到目 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美术学习的能动策略。教学理念的提出和方式 方法 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彻底解决的,它需要 研究 者和实践者长期的摸索和持之以恒的概括与 总结,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述思考与研究,目 前 仍然处于相对粗浅的探索阶段,假以时日,必然会在更深远、更宽广的认知领域得到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建立在区域教学思考与研究的基础上,更为深入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必然会取得更为成熟的教改经验。注释:-最新资料推荐-9/9 约翰基西克著.理解 艺术.海南出版社,XXXX 年 4 月,第 394 页.约翰基西克著.理解艺术.海南出版社,XXXX 年 4 月,第 452 页.(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卷首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