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旦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戏剧旦角.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青衣旦 中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正旦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典型的正旦戏例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江,孟姜女哭长城的孟姜女,雪梅教子中的秦雪梅,春秋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正旦扮演的。这些戏基本上都是坐着唱,没有什么繁重的表演,是比较典型的、标
2、准的青衣戏。当然有些正旦戏也是唱、念、坐并重的,比如像宇宙锋里的赵艳容,三击掌里的王宝钏,汾河湾里的柳迎春,宝莲灯里的王桂英等。这些虽然也是正旦戏,但是却要求唱、念、坐并重。从服装上看,正旦穿青褶子为多,所以正旦也称青衣或青衫。有的正旦,虽然也穿女蟒,或者穿宫衣,不管穿什么,除了蟒和宫衣是固定的式样花色以外,一般的褶子,色彩都比较素雅。比如商林升天中的秦雪梅,陈世美不认前妻的秦香莲,汾河湾的柳迎春,芦林会中的庞氏,小姑贤的梁氏,清风亭中的周桂英,别宫祭江的孙尚香,春秋配的姜秋莲,骂殿的贺后,法门寺的宋巧姣,浣纱记的浣纱女等,都是属于正旦范畴的角色。在以前,妇女都比较有道德、知廉耻,稳重安详,所
3、以在舞台上表演妇女一般的正常姿态,不管坐着、站着,或走路都要求保持稳重的姿态。另外由于正旦扮演的人物有很多都是属于命运不太好的,有的遭受遗弃,有的生活上很困苦,穿的服装也非常朴素,所以另外还有一个名称叫作苦条子旦角,这跟前面说的苦条子老生是一个意思。青衣还有一个名词叫正旦。这跟前边说的正生,及后边的正净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行当里,是中心的、主要的部分。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没有老年,老年就变成老旦了。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
4、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典型的青衣戏例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江,二进宫的李艳妃,三娘教子的王春娥,春秋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青衣扮演的。花旦,是中国戏曲旦行中的一支,区别于正旦(北方剧种多称“青衣”)、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也有的是属于泼辣,放荡的中、青年女性。影视界所称的“当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这样角色的演员,想来是从戏曲中借用的称谓。特点 花旦的特点:一是穿着。除某些性格内向的闺门旦,着长衫(戏里称褶子、帔),多是着短衣,或裙子、袄,或裤子、袄。着裤子、袄时,
5、配以坎肩、“饭单”(即围裙)、“四喜带”(即自腰前方,下垂于两腿中间的饰物)。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游龙戏凤中的李凤姐,着裤子、袄。且李凤姐为正旦、闺门旦“两门抱”(即兼演),孙玉姣则正旦不演。二是“四功”。以念白、做功为主。念白,多用流畅的散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脚下灵巧为首要。唱功为辅,舞则必备。如属刺杀旦,扑跌功夫也不可少。词源 花旦一词,来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凡妓,以墨点破其面者为花旦。元杂剧就有花旦杂剧一类。朱权在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所著的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更把花旦杂剧列为烟花粉黛,充分说明花旦是以扮演妓女为主的类型。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赵盼儿就是一个典型花旦的例子
6、。经过多个朝代,花旦成了中国各种地方戏曲,譬如汉剧、昆剧、京剧和粤剧,共有的性格造型。分类 花旦中,又有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的分支。闺门旦,扮演的是还没有出嫁的少女,其中性格内向、腼腆的,与正旦接近,如京剧“荀(慧生)派”戏勘玉钏中的俞素秋、红楼二尤中的尤二姐。凤还巢中的程雪娥,尽管多由“梅(兰芳)派”正旦扮演,也可以归入闺门旦中。玩笑旦,扮演的是喜剧、闹剧中爱说爱笑、好打好闹的人物。不唱“皮黄”,而唱“南锣”、“吹腔”、“柳枝腔”等民间小调,用唢呐伴奏。如小上坟、小放牛、打面缸、打花鼓中的女性。泼辣旦,扮演的是举止放荡、说话锋利的女性。如翠屏山中的潘巧云、乌龙院中的闫惜姣、巴骆和中
7、的马金定。刺杀旦,有两种认识:一是说刺杀别人的;一是说被别人刺杀的。前者如双钉记中的白金莲、双铃记(也称马思远)中的赵玉、杀子报中的徐氏;后者如战宛城的邹氏等。泛指的花旦,又有“大花旦”、“小花旦”之说。大花旦,虽身份卑微,却成长于大户人家,如戏里的豪门丫环使女。西厢记或红娘中的红娘便是。小花旦,为小户人家的闺秀,或丫环使女。如豆汁记中的金玉奴,勘玉钏中的韩玉姐、花田错中的春兰。历史 花旦,兴起于元杂剧。多扮演热情、机智的女性,如关汉卿救风尘中的赵盼儿。其后的“昆山腔”中,称为“贴旦”。昆曲(剧)中,至今还有“一、二、三、四、五、六、贴”之说。即为老旦、正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闺门旦与贴
8、旦。贴旦还兼演娃娃生,如认子中的江流僧(即幼年唐三藏)便是。清代,秦腔演员魏长生到北京,引进跷功(即脚上绑木质小脚,模拟缠足行走),更成为花旦表演中的特技。近世善演花旦的名宿,当属京剧“四大名旦”中“荀派”创始人荀慧生,以及创成“筱派”的筱翠花(本名于连泉)二位。荀先生以演闺门旦、大小花旦获誉;于先生以演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称绝。里,有、四个扮演不同年龄、身份、性格之剧中人的“行当”。花旦,是旦行中的一支,区别于正旦(旧称“”)、和。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也有的是属于泼辣,放荡的中、青年女性。影视界所称的“当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这样角色的演员,想来是从京剧借用的称谓。花旦
9、中,又有闺门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的分支。闺门旦,扮演的是还没有出嫁的少女,其中性格内向、腼腆的,与正旦接近,如“荀(慧生)派”戏勘玉钏中的俞素秋、红楼二尤中的尤二姐。凤还巢中的程雪娥,尽管多由“梅(兰芳)派”正旦扮演,也可以归入闺门旦中。玩笑旦,扮演的是喜剧、闹剧中爱说爱笑、好打好闹的人物。不唱“皮黄”,而唱“南锣”、“吹腔”、“柳枝腔”等民间小调,用唢呐伴奏。如小上坟、小放牛、打面缸、打花鼓中的女性。泼辣旦,扮演的是举止放荡、说话锋利的女性。如翠屏山中的潘巧云、乌龙院中的闫惜姣、巴骆和中的马金定。刺杀旦,有两种认识:一是说刺杀别人的;一是说被别人刺杀的。前者如双钉记中的白金莲、双铃记(
10、也称马思远)中的赵玉、杀子报中的徐氏;后者如战宛城的邹氏等。泛指的花旦,又有“大花旦”、“小花旦”之说。大花旦,虽身份卑微,却成长于大户人家,如戏里的豪门丫环使女。西厢记或红娘中的红娘便是。小花旦,为小户人家的闺秀,或丫环使女。如豆汁记中的金玉奴,勘玉钏中的韩玉姐、花田错中的春兰。花旦的特点:一是穿着。除某些性格内向的闺门旦,着长衫(戏里称褶子、帔),多是着短衣,或裙子、袄,或裤子、袄。着裤子、袄时,配以坎肩、“饭单”(即围裙)、“四喜带”(即自腰前方,下垂于两腿中间的饰物)。拾玉镯中的孙玉姣,游龙戏凤中的李凤姐,虽属闺门旦,但因性格外向而着裤子、袄。且李凤姐为正旦、闺门旦“两门抱”(即兼演)
11、,孙玉姣则正旦不演。二是“四功”。以念白、做功为主。念白,多用流畅的京白,表演要求敏捷、伶俐。尤其以眼神犀利,腰肢、脚下灵巧为首要。唱功为辅,舞则必备。如属刺杀旦,扑跌功夫也不可少。花旦,兴起于元杂剧。多扮演热情、机智的女性,如关汉卿救风尘中的赵盼儿。其后的“昆山腔”中,称为“贴旦”。昆曲(剧)中,至今还有“一、二、三、四、五、六、贴”之说。即为老旦、正旦、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闺门旦与贴旦。贴旦还兼演娃娃生,如认子中的江流僧(即幼年唐三藏)便是。清代,秦腔演员魏长生到北京,引进跷功(即脚上绑木质小脚,模拟缠足行走),更成为花旦表演中的特技。近世善演花旦的名宿,当属“四大名旦”中“荀派”创始
12、人荀慧生,以及创成“筱派”的筱翠花(本名于连泉)二位。荀先生以演闺门旦、大小花旦获誉;于先生以演玩笑旦、泼辣旦、刺杀旦称绝。两位都长于使用眼神。于先生在富连成科班坐科学习时,就以眼神充足,令同科学习的丑角不敢和他对视。否则便不知所措,忘了台词。*花旦是中国戏剧里的女性行当。她所扮演的青年或中年女性,性格活泼或泼辣放荡,常常带点喜剧色彩。花旦一词,来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凡妓,以墨点破其面者为花旦。元杂剧就有花旦杂剧一类。朱权在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所著的太和正音谱杂剧十二科更把花旦杂剧列为烟花粉黛,充分说明花旦是以扮演妓女为主的类型。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赵盼儿就是一个典型花旦的例子。经过多个朝代,花旦
13、成了中国各种地方戏曲,譬如汉剧、昆剧、京剧和粤剧,共有的性格造型。其造型则重念散白,重做功,重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的清秀美丽、灵敏乖巧。典型人物有梵王宫的耶律含嫣、少华山的殷碧莲、辛安驿的周凤英等。武旦 w d n a female character type versed in shadowboxing,swordplay,etc.in Beijing operas;warrior woman 扮演有武艺妇女的一种戏曲旦角 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这类的武旦,一般是不骑马的,也有骑马的,比较少。她重在武功,重在说白,还有一种特殊的技
14、巧,就是打出手。有的还以跌扑取胜。在唱上和表演上稍为差些,不太注重,这样的戏很多,例如打焦赞的杨排风,泗州城的水母,打店的孙二娘,无底洞的白鼠精,摇钱树的张四姐,三岔口的店主婆等,都属于短打武旦。另外还有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顶盔贯甲。这样的角色,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刀马旦和武旦也有一些区别。刀马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同时还得长于做工,而且有时候说白、工架都很重要。我认为刀马旦实际上是武旦和花衫合起来的种行当。这种行当现在比较受欢迎,例如穆柯寨、穆天王、破洪州的穆桂英,七星庙(又名佘塘关)的佘赛花(就是杨家将故事中的佘太君,佘太君年轻的时
15、候叫佘赛花),还有棋盘山的窦仙童,三休樊梨花的樊梨花,珍珠烈火旗的双阳公主,扈家庄的扈三娘等。包括现在的新编历史剧,刘金定和平阳公主等,都是属于刀马旦这个范畴。实际上我认为刀马旦跟花衫已经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因为演花衫的人,一般都是兼演刀马旦的。纯粹的刀马戏并不太多,因为纯粹的刀马戏,由武旦来应工就可以了。可是像我刚才举的那些刀马旦的例子,说白跟表演都是非常重要的,梅兰芳演穆柯寨,王瑶卿演破洪州,都是以说白和表演取胜,而不是以武功、工架取胜的。所以很多的刀马旦戏实际上跟花衫是分不开的。而且从发展上来看,纯粹刀马戏会逐渐减少,而大量发展的是花衫戏。我的看法,在旦行里,将来最有发展前途的行当是花衫,
16、也就是说演员必须是文武全材。有意思的是,武旦或刀马旦这个行当所刻画的都是古代的女英雄、女将军、女侠客之类的人物,像这样一种行当,在我们中国人看,是很习惯、很熟悉的,可是在国外看来却感到很新鲜。因为在国外,女将军、女侠客之类是很少见的,有些外国朋友看了这样的戏以后,非常惊讶,都说中国是这么多年的封建社会,妇女受到无比沉重的压迫,可是中国妇女的形象在舞台上出现时,却是这样使人敬佩,这样可爱又可敬,而且表现的是这样英勇突出。中国戏曲舞台上,塑造了这么众多英勇、豪迈、爽朗、可爱的妇女的艺术形象,这是我们的骄傲。日常生活里擅长武艺的女子并不多见,可是也并非绝无仅有。自古以来就有各类女侠、女盗、女妖、女将
17、军,或“野蛮女友”出现在传奇、故事乃至史书记载之中。京剧旦行中表现这类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另有一个特殊行当,叫武旦或刀马旦。用于区分常见的青衣行或花旦行。京剧行当划分之细密与严谨令人叹服。武旦演员不重唱、念,重在舞、打以及各种表演身段。在喊杀声中不乏女人的娇媚,在拳脚功夫中捎带出女性的温柔。十三妹能仁寺中女侠何玉凤救了落难书生安骥和被掳女子张金凤,玉成了他二人的婚姻,自己反成局外之人。好一付侠骨柔肠!打店中的孙二娘在逼上梁山之前,是一个开黑店的老板娘。这位江湖中人本不善良,她打劫客商,抢夺钱财,害人性命,还卖过人肉包子呢。在客店里与武松在黑夜中的拼杀,尽显其武功盖世,身手不凡。打焦赞是另一出著名
18、的武旦戏。天波杨府中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烧火丫头,竟有一身好武艺,十分难得。宋、辽交兵,宋三关元帅杨延昭之子杨宗保被韩昌擒去,三关二十四将皆非韩昌对手。孟良回京,向天波杨府求援。佘太君命杨排风出征,孟良带排风来至三关,却遭到焦赞的嘲弄,领教过杨排风的厉害的孟良唆使二人比武。一位是三关上将,一位是烧火丫头两人身份地位相差甚远;一位是五大三粗的男子,一位是娇小柔弱的女子二者体格形象极不般配;一位口出狂言、目中无人,一位低声下气、陪着小心双方在气势上有天壤之别。然而杨排风巧使棍棒,把焦赞打得服服帖帖。杨延昭点将,令杨排风出阵,孟良、焦赞随其左右。结果大败韩昌,救回宗保。泗州城则是一出最典型的武旦戏。泗州
19、城水母幻化人形,欲与书生乌延玉成婚。乌骗取水母身上的明珠,逃出洞房。水母大怒,率领水族兴动波涛,淹了泗州城。观音菩萨遣众神将与之搏斗,终将水母擒获。这出戏最能展现武旦的功夫了,在格斗中要刻意安排京剧特伎打出手。水母在众神将的夹击下,困兽犹斗。在出手锣鼓伴奏下与天兵斗法。刀枪棍棒满台飞舞,抛、真、踢、接,目不暇接。水母以拍枪、挑枪、踢枪、前桥踢、后桥踢、虎跳踢、乌龙绞柱踢、及连续跳踢等高难度舞蹈动作表现惊险的战斗场面。极具戏剧的观赏性。京剧武旦演员简介:早期著名的武旦演员有朱小喜,其子朱文英(即朱四十,1986年生人,1900年选入开平署),其孙朱桂芳(18911944)、重孙朱盛富是四代武旦世
20、家。阎岚秋(即九阵风,1882-1939)与阎世善(1919年生人)为伯侄两代武旦演员。另如朱小沅为四喜班武旦;张芷芳(1851年生人)亦是四喜班武旦;陈五儿(名连珍,1855年生人)为春台班武旦;马六儿(名桂莲,1856年生人)为三庆班武旦等等。解放前夕张美娟活跃在上海、南京、江南一带的京剧舞台上,她的出手套路新颖,炽烈火爆,是深受大众欢迎的武旦演员。解放后新中国培养的武旦演员人才济济,有王玉珍、刘秀荣、方小娅、孙明珠等,年轻武旦演员中阎巍、黄桦、潘月娇、李红艳、阎虹羽、李静文、张淑景、杨亚男、吕琳、杨嬿、史依弘等都是佼佼者 老旦 戏曲行当之一。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是
21、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能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钓金龟的康氏,赤桑镇的吴妙贞,望儿楼的窦太真,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专门以唱工为主;而清风亭的贺氏,西厢记的崔老夫人,李逵探母的李母等都属于做工老旦。还有新移植到京剧里来的对花枪,其中老旦也扎靠,这似乎比较新鲜,其实传统京戏里有一出雁门关,里面的余佘太君就是扎靠的,不过这个戏,多少年没人演罢了。当然,老旦这个行当也在逐渐的扩展,丰富着自己。老旦行前辈名家多多,谭志道、罗福山、谢宝云、龚云甫、松介眉、文亮臣、卧云居士、李多奎等等等等。真正老旦挑大梁演戏的是从龚云甫龚先生开始的,称之为龚派。但可是现在
22、宗龚派人甚少。李多奎李先生早年拜罗福山,也曾跟龚云甫学戏,李先生嗓音苍劲宏亮、善于使用“丹田”气,行腔饱满、咬字清晰,被人们称之为“李派”,之后,老旦行几乎“无人不学李”。但是,李先生并没因为自己的成绩而骄傲,当有人求学时,他还经常与求学者夸奖老师龚云甫的演唱,可以说是老一辈的“德艺双馨”。李多奎李先生桃李满天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李金泉先生,现在有朋友称之为“新李派”,也有朋友不同意这个观点,是否为新李派暂且不论,但是李金泉先生对老旦行的贡献是不得不承认的。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使老旦演唱更注重融入了“情”。除了唱腔创作外,也不断的创编新戏,比如罢宴、李逵探母、岳母刺字都是李金泉
23、先生在继承老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的代表作。这些戏不仅现在已为老旦行广为传唱,并且已记入“京剧词典”。与李金泉先生同期,还有一位名男老旦必须得说,就是王玉敏先生,早年常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杨宝森等名家合作,到晚年,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也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可惜的是,人已故去多年。新中国成立,老旦角色大多是由女演员扮演了,李鸣岩、老旦三王(王晓临、王梦云、王晶华)、王树芳、赵葆秀老师、郑子茹、兰文云全都赫赫有名。在这些位女老旦演员中,朋友们肯定是各有所爱。女演员与男演员相比,从嗓音条件上就有很大不同,女演员唱老旦可能更受一些局限,所以,想从当今的众多女老旦身上找到李多奎先生的风范,可能有
24、点儿难(哈),但是,话也不能说的绝对,也有宗李派相对来说比较正的,比如:李鸣岩、蓝文云。蓝文云前几年停唱了,但是好像今年已复出,说实在的,我记己觉得蓝文云宗李派真的很棒!期待她早日登台亮相。兰文云老师当今京剧界第一老旦 作者 小李多奎 肖斐 戏剧中的旦:旦:俗称“小旦”,指剧中的女子角色。青衣旦:多为中年以上的妇女,有身着青衣,性格善良,端庄贤淑,道德情操高尚等特点 琵琶记中的赵五娘,铡美案中的秦香莲等 闺门旦 在川剧舞台上扮演妙龄女郎。阶级地位、生活环境和个性特征文化教养的不同分为“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两种。花田错中的刘玉蓉,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法门寺中的孙玉姣,柜中缘中的玉莲。花旦:扮演勇敢热情、性格开朗、语言明快的中青年妇女或姑娘。牡丹亭中的春香,西厢记中的红娘。摇旦:扮演中年以上较为诙谐、幽默、风趣、明快、辛辣等特点的妇女。拾玉镯中的刘媒婆,双魂报中的焦氏。武旦:扮演会使枪弄棒、精通武艺的妇女。战洪州中的穆桂英,拦马中的杨八姐。老旦:扮演老年妇女,他们是剧中的老太婆。甘露寺中的吴国太,战洪州中的佘太君。仙狐旦:扮演神话或鬼狐故事中的年轻、漂亮而多情的女子。放裴中的李慧娘,九美狐仙中的九妹。奴旦:扮演为奴作婢的女孩子。翠香记中的翠香,水牢摸印中的黄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