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专题 11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 1945 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2015 江苏常州期末)右图中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共同体 3.(
2、2015山东济南一模)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展开了一系列令美国不满的活动:命令舰队拒绝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说明法国政府()A.意图确立法国的领导地位 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D.脱离了资本主义阵营 4.(2015 安徽宣城八校联考)1961 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反映出()A.第三世界开始结盟 B.多极化趋势得到进一步增强 C.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D.南斯拉夫是不结盟运动的核
3、心 5.(2015 湖南株洲质检)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苏联)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至此,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这里使苏联共产党“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是因为戈尔巴乔夫()A.经济改革成效不佳 B.签署了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条约 C.主动放弃与美争霸 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 6.(2015 河南开封二模)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美苏冷战结束不
4、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7.(2015 河北邯郸一模)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A.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了模式 8.(2015 广东揭阳高三模拟)英国曾拒绝卷入任何涉及转让国家主权的欧洲一体化行动。舒曼计划公布后,“令英国感到担心的是,戴高乐(法国总统)正在采取行动
5、,企图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为欧洲政治经济联盟”。于是英国决定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就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进行谈判。这表明英国()A.想控制欧洲共同体与苏联争霸 B.力求挽回被欧洲大陆国家抛弃的命运 C.不想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 D.借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9.(2015 广东广州高三一模)1941 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为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关贸总协
6、定 10.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这有利于()A.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 B.缓解其成员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 C.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D.消除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11.(2015 河北邯郸一模)世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都是最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 WTO 多边贸易谈判。这表明()A.区域化成为全球经济的动力 B.区域化推动了全球化 C.WTO 与区域经济集团目标一致 D.全球化离不开区域化 12.(2015 湖北荆州高三质检)
7、据统计,到 1988 年为止,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已由 20 世纪 40 年代的 54%下降到 4.7%,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也降为 14%左右。这说明()A.国际资本实现了全球自由流通 B.贸易壁垒制约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C.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重大转移 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自由化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摘编自世界史(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
8、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在地图上是可以看到。”“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戴高乐主义论(2)戴高乐的“欧洲观”的核心是什么?依据材料,简述这一核心的主要内容。材料三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 年)1951 年,法、德等六国签订
9、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73 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1979 年,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1981 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1986 年,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1993 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1995 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2002 年,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2004 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3)根据材料三,指出
10、“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进程中的两大趋势。并指出欧盟的扩大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重大变化。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福利活动的范围在 20 世纪中期1940 年代和 1950 年代取得了标志性的重大扩展,而这一增长的主成分,至少在开支方面,是前几十年社会保险工作苦心经营的结果。简言之,这些计划一开始,收入保障之基本计划退休、失业和工伤的范围和覆盖率就逐步持续上升,为越来越多的人口提供保护,同时也占用了越来越多的预算。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原先设计为解决狭隘条件下和特定人群的计划被放宽限制、修订并拓展到覆盖全民。与此同时,最初设定为接近最低生存标准线的援助水平也被放宽到符合主流社会
11、之合理标准的水平。社会福利政策导论 材料二 早在 1990 年,欧共体 12 国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亏空就达 7.5 万亿欧洲货币单位,相当于同年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 145%。1995 年,法国社会保障总赤字达 1 200 亿法郎。瑞典政府 1994 年的财政赤字为 1 900 亿克朗。社会保障状况一直较好的德国从 1995年起也出现了医疗保障赤字。欧洲各国向人们提供的高标准的福利是通过向企业和个人征税 维持的,因此也就给企业造成了沉重负担,导致其竞争力下降,使欧洲难以和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竞争。福利国家开始违背其本来目标,一些人看到,多工作并不能使生活改善多少,甚至还不如领取补助和失
12、业金合算。近些年来,欧洲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国家的失业率都在两位数以上。由于生活稳定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欧盟成员国人均寿命从二战结束后的66岁上升到50年后的76岁,这就意味着个人平均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增加了10年,平均享受医疗照顾的时间也相应多出十年。钱宁现代社会福利思想(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福利国家”建设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方“福利国家”面临的主要危机。(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福利国家”制度的认识。11 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1.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略同盟的基础消失,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
13、突日益加剧,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形成之中。故正确答案为 D 项。2.A 解析: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故答案为 A 项。B 项涉及的是政 治方面,排除。C 项涉及的是军事方面,排除。D 项与图片反映的信息不符,排除。3.B 解析:从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格局来看,法国并不具备确立领导地位的实力,故A项错误。法国政府的这些举动“令美国不满”,说明其意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从而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B 项正确。从题干中法国的行动来看,并未涉及欧洲的联合,故 C 项错误。尽管这一时期法国试图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是其仍然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故 D 项错误。
14、4.C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和“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可知铁托所说的“艰苦的道路”是指不结盟运动。A 项违背了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故排除。B 项符合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故排除。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说明第三世界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 C 项正确。南斯拉夫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并非核心,故 D 项错误。5.D 解析:题干材料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不是其经济改革,而是其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A 项错误。苏维埃主权国家联盟条约的签署是苏联解体的标志,B 项错误。苏联当时并没有主动放弃与美国的争霸,C 项错误。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
15、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故答案为 D项。6.B 解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两极格局之下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在增加;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 B 项符合题意。两极格局瓦解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排除 A、C 两项。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冷战,排除 D 项。7.B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虽然对斯大林模式有所触动,但却未从根本上废除斯大林模式,也没有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排除 A、C 两项。中共十一届三
16、中全会后,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没有分成多种形式,与苏联并不相同,排除 D 项。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成了三种承包形式,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故选 B 项。8.D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的内容。题干中英国的变化说明了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将提升整个欧洲在世界中的地位,且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故选 D 项。A、C 两项与史实不符,B项与英国主观目的不符,故排除。9.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开始主张建立有效机制来避免经济危机的重演,战后建立了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大组织。本题的题眼是“贸易”,说明要 建立国际贸易组织,故 D 项正确。A 项是金融组织,故排除;B 项是
17、军事组织,故排除;C 项范围太小,故排除。10.D 解析: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故选 D 项。11.B 解析:世贸组织是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并根据材料信息“最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 WTO 多边贸易谈判”,可知经济区域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故选 B 项。A、C、D 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12.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经济危机的教训使得各国认识到必须要建立有效的机制避免危机重演。因此在金融领域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国际贸易领域建立关贸总协定,通过削减关税,减少贸易壁垒来实现贸易
18、的自由化。故根据题干中关税的降低可得出 D 项正确。根据题干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税的不同可知,资本在全球没有达到自由流通,故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的关税高说明是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题干未涉及贸易中心,故排除 C 项。13.参考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两极格局;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2)核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内容:欧洲联合必须以法国和德国的和解为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主权国家是实现欧洲联合的基础;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使欧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欧洲。(3)趋势: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单一的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一体化双重性组织发展。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4.参考答案:(1)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受到遏制,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社会福利项目覆盖到人民生活中的各种风险;社会福利覆盖的人群从一部分人扩展到全民;社会福利的水平逐渐提高。(2)“福利国家”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导致严重的财政危机;沉重的福利开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欧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失业危机严重;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了“福利国家”的危机。(3)认识:积极作用:能够维护政局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劳资合作;改善人类福利。消极影响:增加政府负担;滋生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