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哈代《德伯家的苔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哈代《德伯家的苔丝》.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内容梗概 五月末的一个傍晚,一位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原是当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嫡系子孙。德伯 17 岁的大女儿苔丝被送到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老太的儿子亚雷见苔丝美貌,便假装好心让她在家里养鸡。三个月后,亚雷乘机奸污了她。苔丝失身之后又气又恨,她回到家中,可是母亲惟一不安的只是亚雷不打算娶她,村里的人也讥笑和议论她。苔丝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婴儿生下后不久就夭折了。苔丝决心离开这个让她窒息的地方,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开始新生活。她来到南部的一家牛奶厂做挤奶工。在这里她认识了安玑克莱。克莱是一个低教派牧师的儿子,他不愿继承
2、父业做牧师,却热衷于务农。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苔丝和克莱相爱了。克莱决心放弃家里为他安排的门当户对的婚姻娶苔丝为妻。苔丝几次想把自己失身的事告诉克莱,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做到。新婚之夜,克莱先告诉苔丝,他曾和一个不相识的女人有过放荡的生活,苔丝马上原谅了他。可是当苔丝也说出自己的往事之后,貌似开通的安玑克莱却翻脸无情,他遗弃了苔丝,独自一人去了巴西。苔丝的心碎了,但为了全家的生活,她只好忍辱负重,也期盼着克莱能回心转意。一天她又碰到了亚雷,如今的他已经是满口仁义道德的牧师。亚雷仍然对苔丝纠缠不休,想把她占为己有。苔丝受不了沉重的体力活和亚雷无休止的纠缠,她给克莱写了封长信,哀求他迅速归来救她脱离苦
3、海。克莱在巴西贫病交加,历尽磨难。他也开始追悔过去,决定返回英国与苔丝言归于好。但这时苔丝家又发生变故:父亲猝然去世,全家栖身无所。为了解脱母亲和五个弟妹的困境,苔丝被迫和亚雷同居了。克莱的归来使苔丝从麻木浑噩的状态中惊醒,她觉得自己的一生都被亚雷毁了。在绝望中,她杀死了亚雷,追上克莱,两人躲避着追捕,在荒野的一所空房子里度过了他们婚后最幸福的几天。最后苔丝被捕,并被处以绞刑。克莱遵照苔丝的嘱托,和苔丝的妹妹开始了新的生活。研究综述 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是哈代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早在 1957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曾出版过张谷若先生翻译的德伯家的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1959 年世界文学发
4、表了唐广均、张秀岐的评德伯家的苔丝。1979年苔丝被成功地搬上银屏,80 年代初在中国随即掀起了苔丝热。1982 年 8 月 10 日的文汇报上刊登了译者张谷若的苔丝小说及其作者,各大报刊也不约而同纷纷发表文章,就影片苔丝或小说苔丝发表观后感和评论。与此同时,哈代的其他小说和诗歌、国外的哈代研究成果也被大量译介进来,因此,初期感想式、谈片式的苔丝研究得以随着颇具规模的哈代研究深入拓展。1.苔丝的艺术 苔丝可谓是一座艺术的宝库,虽然对苔丝艺术特色的分析已经成果硕然,却仍留有巨大的潜在空间。如有的文章注意到小说的悲剧节奏,论苔丝的悲剧节奏一文分析了小说富于对比起伏的有节奏的悲剧美,明暗交替,张弛相
5、间: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艺术欣赏一文也认为,小说在各种明暗因素的作用下,悲剧不断地层递、加剧、达到高潮,而在层递的过程中悲剧节奏又有张有弛,苔丝也正是在这过程中不断地反抗黑暗,但却被黑暗吞没。钟文的文章 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对比则从人物形象、人物内心世界、色彩、篇章布局、题材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对比。作者认为,这些或大或小、或明或暗的比衬,无论是在整体布局上,还是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上,都是环环相扣的。苔丝的叙事艺术一文从三个角度,即预示与映衬、引喻与反讽、意象与象征,分析了苔丝的叙事艺术和手法。刘迎的文章文学反讽与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认为,哈代在苔丝这部小说中,不仅在微观语言
6、修辞范围使用了反讽辞格,更主要是在小说的结构上,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及主体的揭示与展开上,把反讽作为一种宏观意味的文学创作原则,妙用命运反讽、戏剧反讽、浪漫反讽等诸种文学反讽手法,使这部小说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斐然。作家都是通过具有特定风格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的,哈代的语言具有极突出的形象化特点。正是通过精确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哈代把他所讲述的情景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王立婷的形象化与可视性: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一个艺术特色一文就着重分析了上述特色。文章从比较文学角度谈苔丝中的马车和马从意象入手,选取了一个高频率意象马车,分析了它在组织和安排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构成意义空间层次和增添风土人情方面的功能,也
7、颇有独到之处。2.从苔丝看哈代 苔丝研究作为哈代研究有机组成部分,哈代的研究带动了苔丝研究的深化,苔丝也为哈代研究贡献了诸多成果。众多评论通过对苔丝的分析解读,管窥了哈代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社会观、创作思想、人道主义,以至于哈代的柔情与女性意识。王群的从苔丝看哈代的创作思想指出,哈代虽然是个现实主义作家,但是他尚不能全面深刻地了解人间苦难产生的社会根源,也找不到社会的出路,他受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宿命论悲观思想较为浓厚。因此他把苔丝的悲剧解释为一种神秘力量作弄的结果,似乎与生俱来,不可逃脱。当然,也有评论文章(如孙汉云的德伯家的苔丝:从phase 说开去)指出,哈代的世界观是复杂的,有
8、时甚至是矛盾的,在阅读这部小说时切不可断章取义,随意贴上悲观主义、宿命论的标签。3.苔丝及其悲剧 苔丝描写了苔丝的悲剧,这是一个让人倾倒的艺术形象,她的性格和命运无不让人思考。因此,80 年代初就有这样的文章出现,如 1981 年聂珍钊在外国文学研究发表的论文苔丝命运的典型性和社会性质。也有文章专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试论苔丝的性格特征一文认为苔丝的性格有三个特征,即纯洁性,反抗性和道德保守性,这三性是苔丝性格的核心。在评论者眼中,苔丝是个陷入泥淖的纯洁女人,也是一个带有叛逆色彩的女人。有人用女权主义解读苔丝,认为她是一位追求妇女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而作品通过她与亚雷和克莱的感情纠葛,表现
9、了男权传统势力对女主人公的压抑、摧残,以及她的抵制、抗争。所有这些评价都显示了评论者对苔丝这个人物的热爱,同时,人们也为苔丝的悲剧归宿而深深痛惜。是谁毁了苔丝?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苔丝悲剧的原因。有人指出把苔丝推向深渊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等势力所集合起来的社会力量;也有评论者认为苔丝的悲剧不仅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而且也是命运悲剧;还有人用女权主义理解来解释,认为这是男权文化统治下自我认同的危机所造成的悲剧。另外,研究者还不约而同地把苔丝和世界文学画廊中其他女性形象,比如玛丝洛娃、安娜卡列尼娜、简爱、嘉莉、驹子等人进行比较。4.苔丝的翻译 苔丝的中译本不少,除了张谷若
10、的译本,还有 1991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吴笛的译本,1993 年南京译林出版社孙法理的版本,1997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郑大民的译本等 7 种。对于这些译本的评论和比较研究也从未间断。一般认为我国有现有的中译本中,还是张谷若的译本最为完美。晓畅通达,貌合神合:评苔丝中译本的语言特色分析了张谷若先生的苔丝译本特色,认为他树立了文学翻译的典范。苔丝三种译本的比较研究从翻译的理解、选词和风格等三个方面,通过一定量的实例分析了苔丝三种译本的各自特点,考察了其中的得失。作者认为与其它两个版本相比,张谷若的版本是在经过反复斟酌、尽力挖掘原作深层内涵的前提下完成的,译文选词精当,句式富于变化,很好地传达了原作的神韵。从上面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文学界对苔丝这部小说的评价非常高,就像廖超慧在其文章中所说:在世界文学名著的坐标系上,苔丝的位置在纵坐标轴的批判现实主义这个闪光段上,它居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下,与红与黑、双城记、俊友并列;而在作品思想和艺术的横坐标轴上,则定点于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于约翰克里斯朵夫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