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路径探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路径探寻.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路径探寻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地。但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小学教育全过程中却遭遇了一些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突破瓶颈,成为摆在当前德育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教育;路径探寻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瓶颈(一)专门化的德育课程对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的弱化 1、专门化的德育课与学科的割裂。在学校教育中,分门别类的课程各自担负教学
2、任务,德育由“关于道德的专门课”来承担。其中,专门的知识体系是德育课程的构成部分,班主任以及德育课教师组成专门的德育工作者,进而加剧了德育和学科的分离程度。这就使得德育工作只是德育工作者的任务,德育工作只能在专门的德育课堂开展,没有其他教师和学科“涉足”的余地,最终导致他们在育人工作中的“退场”。2、教知识与教道德的分离。德育的职能是服务于个体品德成长,而非提升学生学业水平。从现实来看,虽然我国提倡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但“分数至上”的应试逻辑仍然主导着学校教学工作,科学化的知识服务于学生考试成绩,学科教学自然偏向知识教学。(二)知识化的德育理念放弃了对生活经验的关注 当前价值观教育陷入了知识化的
3、窠臼之中。知识是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价值教育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但传授知识绝非价值教育的终级追求。在学校教育中,知识化的德育理念往往把价值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把价值教育的过程等同于知识的获得过程,用知识获取来代替主体人格的培育。知识化的德育理念追求“为知识而知识”的德育目的,个体活生生的生活实践和人生经验被排除在德育之外,并从根本上背离了个体生活,转而以知识的书写与记忆来代替对知识的理解与体验。(三)形式化的德育样态隐匿了价值教育的生存空间 形式化是价值教育的又一危机。在学校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价值教育因其不能服务于学业成绩提升而被判定为“无用”的存在,在有的学校教育空间中被隐匿,“去德育”已然成
4、为学校教育的一股“暗流”。主要表现在:首先,德育成为“有名无实”的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提出以来便成为统领学校德育教材的核心指导思想。但是融价值观为一体的德育课作为学校的一门“副课”,其学时常被“主课”占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也因此遭遇碎片化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层面的价值内涵分别以不同的逻辑形式与话语表达呈现在各个阶段的德育教材之中,短暂而零散的教学课时无法保证教学的连续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法取得应有效果,最终流于形式。其次,止步于口号式的宣传。有研究者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核心价值观在融入小学教育过程中常常流于口号化。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
5、的有效策略(一)重视发挥学科育人的优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小学教育,首先需要破除专门化德育的域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优势。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并不专属于某一个学科,抑或某一类特定教师群体,需要学校中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学科共同参与其中。学科育人有助于摆脱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专门化、封闭化的局面,把德育工作的职责分还给各科教师,使所有教师参与其中,共同认领价值观教育任务,从而强化核心价值观对学校教育的引导力和渗透力。(二)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现实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不是为了建构一个精致而
6、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是要从境遇出发来解决人类生活面临的价值难题;不是抽象的道德原则,而是把具体的价值情境作为价值推理的起点。因此,真正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诉诸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抽象化的价值规范经由生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一幕幕生动场景,用生活化、具体化的教育弥补抽象化知识教育的不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扎根于实际生活中,并与日常生活情景实现紧密相连,才能被学生认同和接受,进而渐趋转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因此,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最好方式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两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三)运用实践活动,把价值观教育落实落细
7、价值观源自生活、经由生活,最终又必然要回到生活,整个过程的关键就在于实践。所谓“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塑造个体价值观,离不开现实磨练。日常实践活动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现实土壤,为学生践行与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石。因此,学校要多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见习实习活动,以“德育在行动”为原则指导学校德育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落细。为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落细,学校应努力搭建实践体验活动平台,探索实践体验活动的有效形式与运行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开展常态化;学校应为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相应的服务,从生
8、活实践、志愿活动以及实地参观等多方面进行落实。结束语 综上所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多元文化价值危机的有力举措,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全过程是一项重要且迫切的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却遭遇了一些瓶颈:专门化的德育课程弱化了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知识化的德育理念放弃了对生活经验的关注,形式化的德育样态隐匿了价值教育的生存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路径:打破专门化德育的域限,注重发挥学科育人的优势;寻找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点,为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交汇境域;以实践活动为依托,把价值观教育落实落细。参考文献 1梁煜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J.清风,2020(12):60+62.2魏兴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0(11):114.3李秀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现状研究J.教书育人,2019(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