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附答案.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9106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6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附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杭州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附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附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杭州市部编版中考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精选附答案(1)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因一个喷嚏而丧命的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都是文学作品中小人物的经典形象。B.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舍生取义”“一鼓作气”分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儒家经典孟子、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中的曹刿论战。C.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写景、叙事,多为议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D.易安(李清照)诗风婉约;幼安(辛弃疾)词风豪放;昌黎(

2、韩愈)之才,堪称“百代文宗”;“诗佛”王维,“诗中有画”;少陵野老,落笔即成“诗史”。【答案】B 【解析】【分析】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故选 B。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的作者韩愈,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两人均是唐代人;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两人都是北宋人。这四位我们熟悉的散文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B.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

3、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C.英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D.“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书籍,“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答案】B 【解析】【分析】A.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范仲淹不是。B.正确。C.法国作家莫泊桑。D.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尚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故答案为:B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应从以

4、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3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B.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

5、钢骨硬”。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C.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D.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 40 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答案】B 【解析】【分析】A 项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B 项正确。C 项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D 项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故答案为 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

6、、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4“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秋瑾是一位自尊自强的女性,我们在名著阅读也读到了这样的女性,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秋瑾是一位自尊自强的女性,我们在名著阅读也读到了这样的女性,如_笔下的简爱,施耐庵笔下的_,还有李汝珍笔下的_。【答案】夏洛蒂勃朗特;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唐小山(唐闺臣)、孟紫芝 【解析】【分析】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施耐庵笔下的名著水浒传典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三位女英雄”: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二类是奸邪女子:潘金莲、王婆、阎婆惜等。三类是

7、弱势女子:林冲娘子金巧莲、金翠莲等。李汝珍的镜花缘是一部闪耀着女性光辉的长篇小说。唐小山(即唐闺臣)是作者心中无可争议的女主角,而另一位女子孟紫芝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又一人物,甚至在作品的下半部分风头盖过了唐闺臣成为主角。故答案为:夏洛蒂勃朗特;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唐小山(唐闺臣)、孟紫芝【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积累能力。阅读文章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记住重点人物及人物的特征等,答题时不能张冠李戴。5名著阅读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姓名:_ 性格特点:

8、_【答案】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解析】【分析】(1)这首赞诗出自水浒传,是对智多星吴用的称赞。根据对水浒传人物形象的积累可知,吴用的性格特点是: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故答案为:吴用 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本题考查对水浒传中吴用性格特点的理解。吴用满腹经纶,通

9、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在财主家任门馆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善使两条铜链,与晁盖自幼结交,与晁盖等人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为山寨掌管机密的军师。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是梁山起义军中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梁山起义军的军师,基层人民智慧的化身。受招安后,因宋江被害后托梦给他,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左侧。6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当保尔躺在手术台上,手术刀割开颈部,切除一侧甲状旁腺的时候,死神的黑翅膀曾经先后三次触到他身上。然而,保尔的生命力十分顽强。达雅

10、在外面提心吊胆地守候,手术过后,她看见丈夫虽然像死人一样惨白,但是仍然很有生气,并且像平常一样,温柔而安详。“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保尔开始工作了。他打算写一部中篇小说,描写科托夫斯基的英勇的骑兵师,书名不用考虑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

11、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儿子写作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乘着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拣起来的机会,才胆怯地说:“你干点别的不好吗,保夫鲁沙?哪有你这样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1)“保尔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道路,决心通过这条道路回到新生活建设者的行列。”联系原著说说,保尔所选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结合选文说说,在

12、这条路上保尔是如何奋斗的?(2)联系原著,你对保尔的性格有何看法?请结合选文进行简要分析。(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保尔精神对你的影响。【答案】(1)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由于保尔双目失明,所以创作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是他依然充满激情,忘我地写作,“他忘记了一切”以至于他的母亲觉得“他好像疯了”(2)保尔是一个顽强、乐观、不屈服于命运、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选文中他和病魔搏斗的情节体现了他的顽强;面对家人的担忧,他用乐观幽默的语言进行自嘲,体现了他的乐观天性;此外,坚定地活下去的信

13、念,表现了他对命运的反抗;写书过程的艰难让人看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3)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鞭策激励的作用。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解析】【分析(1)根据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的了解可知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从选文中筛选出保尔如何写作的内容即可,如: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2)结合原著内容和选文中保尔的语言和动作分析保尔的性格,从“你放心好了,小姑娘。要我进

14、棺材不那么容易。我还要活下去,而且要大干一场,偏要跟那些医学权威的结论捣捣乱。他们对我的病情做的诊断都正确,但是硬说我已经百分之百地丧失了劳动力,那是完全错误的。咱们还是走着瞧吧”可以看出保尔不向命运低头、英勇顽强、乐观的性格特点;从“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可以看出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3)在明确保尔的经历、性格特点后再结合生活实际谈保尔对自己的影响,不必要面面俱到,从一个侧面谈即可。如 保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

15、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故答案为:保尔选择了文学作为战斗武器,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由于保尔双目失明,所以创作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是他依然充满激情,忘我地写作,“他忘记了一切”以至于他的母亲觉得“他好像疯了”保尔是一个顽强、乐观、不屈服于命运、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选文中他和病魔搏斗的情节体现了他的顽强;面对家人的担忧,他用乐观幽默的语言进行自嘲,体现了他的乐观天性;此外,坚定地活下去的信念,表现了他对命运的反抗;写书过程的艰难让人看到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光辉伟大的英雄形象。保尔精神对我们做人有鞭策激励的作用。保

16、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为了一个目标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去追求学业的进步。【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的了解能力以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将复杂的文字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组合成连贯的语言。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从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从分析小说的环境入手。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从文章中获得什么启示或感悟这样的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能扣住人物、内容和主旨从一两个侧面谈自己的感

17、悟或启示即可,切忌脱离文章内容和主旨进行空谈。7(2017苏州)名著阅读。(1)鲁智深原是经略府的提辖,他被逼上粱山与林冲有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2)取经路上,孙悟空因和唐僧产生矛盾曾三次离开。其中哪一次是他主动离开的?后来又是怎样回到唐僧身边的?请简述。【答案】(1)鲁智深得知林冲被高俅所害,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将他护送到沧州。为此遭高俅追杀,只得在二龙山落草,最后投奔梁山。(2)取经初期,路上闯出六个贼匪欲抢劫唐僧师徒的马匹、行李,却反被悟空打死。因受了唐僧的责骂,“受不得人气”的悟空一气之下纵身走了。后来悟空在东海龙王和观音的劝说下,回来保唐僧取经。【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水浒内

18、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2)本题考查对西游记中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此类题关键是对小说内容要熟悉。抓住提问中的信息点回顾小说相关情节作答。【点评】对于“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8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四季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情怀。(1)【诵四季诗文】大自然是诗人笔下的宠物。请按要求分别写出两句完整的诗句。春之美:_。夏之韵:_。秋之魂:_。冬之味:_。(2)【唱四季赞歌】大自然是美丽的,让人心

19、动的。请为四季写一段赞美词。(100 字以内)【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春天,杨柳吐翠,山花烂漫,小草翻起层层微浪;夏天,繁花似锦,绿荫如海,轻风拂来阵阵清凉;秋天,枫林尽染,金风送爽,硕果送来阵阵欢笑;冬天,蜡梅绽放,白雪纷飞,梨花开遍棵棵银树。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开放型默写。比如,春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志南,夏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秋季: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

20、居秋暝-王维,冬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2)本题考查片段写作。比如:春天不知不觉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小草也偷偷地探出了脑袋,木棉树上开满了火红的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夏天,树木长得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操场封得严严实实的,那两棵老槐树像两把撑开的绿绒大伞,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秋天,老槐树的叶子变黄了,逐渐落下,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冬天,寒风刺骨,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那鹅毛般的大雪给大地披上了银装,在阳光下,耀人眼目。故答案为:(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21、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春天,杨柳吐翠,山花烂漫,小草翻起层层微浪;夏天,繁花似锦,绿荫如海,轻风拂来阵阵清凉;秋天,枫林尽染,金风送爽,硕果送来阵阵欢笑;冬天,蜡梅绽放,白雪纷飞,梨花开遍棵棵银树。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开放型默写。答题时应注意,根据平时掌握的古诗词名句,选取描写四季的句子作答。(2)本题考查片段写作。答题时应注意,抓住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特点,具体描绘场景或景物细节。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希望的季节。夏日炎炎,草木特别茂盛,秋天的美是成熟的,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火热,冬那么含蓄,冬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9嘉禾中学九年级

22、开展“今人读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任务一:趣解古诗文】时髦网络语 唯美古诗文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岂曰无衣?_。诗经无衣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其五)多大点事儿呀。_,_。范仲淹岳阳楼记(2)【任务二:看图猜诗文】你能从下面三幅图画猜出它们分别指代哪些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名句吗?请任意选择两幅来挑战一下吧。【答案】(1)“与子同袍”或“与子同泽”或“与子同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欲辨已忘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甲图为送别诗,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

23、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乙图: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丙图出师表,名句示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题目设计新颖别致,用古诗文名句注解学生熟知的网络流行语,例如用“欲辨已忘言”和“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名句的含蓄隽永明显胜出,引导学生多学经典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表示并肩战斗的“与子同袍”或“与子同泽”或“与子同裳”,后来成为词语“袍泽”,此空

24、较难,其他三题难度不大。(2)本题考查图画解读和名句默写。准确解读图画,甲图内涵比较宽泛,后两图指向明确。必须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答题才能顺手。送别名句比较容易,乙图: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的诗滁州西涧。丙图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故答案为:(1)“与子同袍”或“与子同泽”或“与子同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欲辨已忘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甲图为送别诗,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才始送春归

25、,又送君归去。乙图: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丙图出师表,名句示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点评】(1)默写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丟字添字。易错字有同袍、同泽、骥、伏枥、辨。(2)这是综合应用型默写,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10填空。(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涉及中唐时期的两位大诗人,分别是_和_两人志同道合,写诗互赠。(2)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

26、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为“_”。【答案】(1)白居易;刘禹锡(2)苏轼;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 【解析】【分析】(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涉及的人物一是作者刘禹锡,二是标题中的乐天:白居易。(2)水调歌头是苏轼的名作,他父子三人:苏洵、苏轼和苏辙合称“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五人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 故答案为:白居易;刘禹锡 苏轼;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考查题型为填空题,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及相关知识的延伸,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