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8257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生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本科生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生毕业论文《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院系名称 管理学系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会计学 指导教师 讲师 2012 年 5 月 4 日 I 摘 要 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到内部控制的目标。我国政府对促进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内部控制评价规范体系的建立才刚刚开始,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是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标准、内部控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完善、得到统一、得到解决

2、。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人们也已经逐渐认识到内控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益和控制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一)介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建设。(二)详细介绍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三)借助数据分析,说明内部控制评价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重要作用,论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建设必要性和必然性。(四)依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完善内审的自我评价体系,促进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建设。最后,为使内部控制有效的发挥作用,还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价,以进行不断的改进。关键词: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 数据分析 对策研究 II Abstract Enterprise

3、internal control self-evaluation refers to each enterprise that evaluating thei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regular or periodically.It is aimed a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its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efficiency,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nternal control.Our government plays a posit

4、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but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standard has just established,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still has some problems.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get the corresponded measures.The problems,which are in internal co

5、ntrol system,the standard of evaluation,the internal control,which can be got unified and solved.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gradual establish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people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is very im

6、portant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effect and control of risk.Firstly,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f enterprise system construction.Secondly,detailed introduces the internal control self-assessment in application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Thirdly,using data a

7、nalysis,explain to the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especially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listed company,demonstrates the internal control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necessity and self inevitability.According to existing problems we put forward rational suggestions,further to improve th

8、e internal audit self-evaluation system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elf-evaluation system.Finally,to make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function,we evaluate the internal system.Keywords:internal control;self-assessment;data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III 目 录 引 言.

9、1(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二)主要研究内容.1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建设及自我评价现状分析.2(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2(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2(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现状.2 1、国外方面.2 2、国内方面.3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4(一)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4(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设计不完整.5(三)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5 1.由于内部审计失效导致的内控监督力不够.5 2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内部控制考核力度导致的内控监督检查力度不够.6(四)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6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对企业的重要作用.7(一)理论分析.

10、7(二)数据分析.7(三)案例启示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9 四、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11(一)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建设.11(二)加强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标准的明细化.11(三)加强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监督检查.12(四)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创新运用.12 五、研究结论.13(一)研究得出的结论.13 IV(二)研究的创新之处.13(三)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13(四)后续研究的建议.13 参考文献.14 致 谢.15 I 引 言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01 年“安然事件”曝光以后,美国资本市场上的欺诈丑闻越来越多;近来,我国证券市场也出现了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11、案。违法事件的屡屡发生充分暴露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的问题,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严重缺位或失灵。内部控制是影响公司经营状况和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一轮又一轮的造假丑闻使监管机构已经意识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因此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法案(The Sarbanes-Oxley Act),并在此后陆续形成了包括 SOX 法案在内的四个层次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我国政府监管部门也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构想。2006 年沪深两个交易所分别颁布了针对上市公司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 年

12、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 2010 年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一起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目前国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具体相关规定以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对审计过程影响的研究上;而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具体含义和主要实施方法上。因此本文将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为研究方向,通过理论分析、数据对比、案例探讨分析指出我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目前的建设存在体系不健全、评价标准不明细、对评价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及运用中评价方法存在缺陷等问题,之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二)主要研究内容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3、的体系建设及自我评价的现状分析图表解析 2.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理论分析 3.浅议内部控制评价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数据案例分析 4.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2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体系建设及自我评价现状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以专业制度为基础、有效管理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其要素分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大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

14、,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一般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反馈执行结果 (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现状 1、国外方面 国外的学术界内部控制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在内部牵制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个部分以实现实际资产的安全与财务记录可靠性是相符的;在内部控制阶段不仅要求企业做到内部牵制还进一步的要求企业对其所进行的交易、记录的会计事项和所编制的报表进行合理的保证;当内部控制发展到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时开始强调公司人员在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要对公司财务报

15、告的可靠性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 内部控制目标 效率目标 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相关法律法规遵循性 内部控制相关制度设计 控制过程制度的具体执行 内部组织进行评价考核 3 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由此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明确了责任主体,也进一步的规范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进一步完善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建设,在这一阶段内部控制已经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制度建设和规范执行了,更明确了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审核的构成要素,因为它要求审计师也需要对所审计公司进行了解,对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进而发表审计意见。2、国内方面 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在吸收

16、COSO报告先进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将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联系,强调控制环境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和个别案例的分析研究上。虽然我国已经于 2006 年在沪深两个交易所分别颁布了针对上市公司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 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 2010年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一系列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但是对于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标准、内容等未作出详尽的规范,致使很多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又由于评价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有限,很难对被评价单位的内部

17、控制作出完整、公平的评价,未能真正的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更加详尽的有关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法律法规,用以指导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和外部有关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判断的工作。4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般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组织框架如下图所示:上图所反映的是一般公司的这种组织结构设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股东大会的领导下由企业的董事会及其审计部门负责领导本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由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的内部控制评价进行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要达到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控制、实现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的控

18、制和遵循相关法规的控制;但是,首先我们会发现这一内控的关键控制点集中于经理层这一层面上,由于人类共有的一种自利性会促使经理层的内控监督出现舞弊风险增大。其次,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20 年间得到快速发展,许多部门和单位在加强企业管理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积极组建内审机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和单位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从一般单位部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现状来看,有的单位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上仍是一个空白或流于形式。即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的实际业务过程中不是一种形式,但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或合并于企业的财会部门,由企业的财会部门主管并领导。在

19、这种形式下它似乎代替了财会部门自身应该具有的会计监督职能,审计工作的范围一般局限于财务审计领域,难于拓展到对整个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审计业务范围比较狭窄。股东大会 董事会 总经理 监事会 副总经理 财务部 审计部门 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5 再次,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也存在着较大局限性,内部审计独立性和评价结论会受到质疑。因为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层负责执行的,而内部审计又直接对管理层负责,这显然是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同时内部审计师在行使其职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企业内其他部门或人员甚至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出于对自身前途的考虑审计师难免会投鼠忌器,其评

20、价结论的无偏性难以保证,可见内部审计已经向着管下不管上的方向畸形发展,其局限性也日益凸现。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这一体系的设计是存在风险的。(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设计不完整 为了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科学的评估,管理层和审计人员都必须选择一个适当的评价标准。这套标准不仅可为企业自我评价和改进其内部控制以及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各方人士的沟通与理解提供统一的基础。评价标准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可靠程度,并进而影响到评估结果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美国的相关法律条款在早期都对内部控制评价确定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即应采用 COSO 报告提出的内部控制框架的公认标准,作为财

21、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标准。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实物中的标准一般都是参照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进行的,内容主要以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兼顾与会计有关的控制;独立审计师内部控制审核业务则是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进行的。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造成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参考,从而使得不同的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时对内控评价标准的理解缺乏统一标准。(三)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监督检查是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保证,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部分企业缺乏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难以衡量内部

22、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这种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由于内部审计失效导致的内控监督力不够 现代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都未能形成体系,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使得许多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缺乏自身应有的权威性;加之内部审计人员受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所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业务以财务审计为主,较少触及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域,这就出现了内部审计普遍职能单一业务狭窄等问题,制约了内部审计职能全面的发挥。6 2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内部控制考核力度导致的内控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标准与要求不统一,截至 2008 年为止,我国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

23、评价报告的披露仍是以鼓励为主,并不是强制性的要求,这就致使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严重的形式化问题;部分企业未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即使已建立了考核制度,大多数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没有将内部控制考核结果纳入到企业人员的业绩考核中,从而导致了内控检查力度不够的问题。(四)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实质是评价内部控制为相关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保证水平是否达到或超过合理保证的水平,如果保证的水平处于有效内部控制的区间内,则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如果保证的水平低于合理水平,则内部控制是无效的。那么在这一评价过程中要用到一些相关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的评

24、价方法一般主要包括个别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比较分析法、标杆法、穿行测试法、抽样法、实地查验法、重新执行法、专题讨论会法等方法,企业可以选用上述方法收集证据并利用证据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但这些方法在实际的运用中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精确性,因为它们主要是利用评价人员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提出一个主观上的评价,这样形成的评价结果一般带有主观性,再加之受人员素质以及被评价单位具体控制环境的限制,在评价上具有很大的不准确性。7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一)理论分析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内部控制有效性

25、是指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能够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保证程度。同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作为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控的一种系统性的手段,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1、对于企业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来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能够使企业通过回顾和反省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不断消除内部控制缺陷,增强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消除目标实现中不利的不确定性因素;同时通过经常性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有助于促进管理层和员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控制功能和控制效果,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2、对于包括投资者在内的企业外界各利益相关者而言,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是了解企业公司治理与管理规范化程度,企业抗风险

26、能力的途径;是投资者检验董事会和管理者治理企业结果的一道程序;更是判断投资风险大小、回报程度的重要依据和增强对企业投资信心的措施。3、对于国家的监管部门而言,企业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判断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情况,核实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的途径。4、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者而言,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既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反馈也是企业发现内部控制制度措施缺陷,适时实施改进方案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可靠性的方法。(二)数据分析 按照内部企业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一个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的企业,

27、至少要做到在经营中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内部规章、按合理的授权使用和处置企业资产、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对外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于 2006 年 5 月和 6 月适时地颁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度报告的同时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这一系列政策规定的出台表明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在上市公司年 8 度报告披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这些文件规定的出台对公司进一

28、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可以从近年来上市公司自我评价报告的实际披露情况来看这些政策带来的成果。1.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近年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披露情况 沪深两市近年来随年报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的统计分析如下图所示:年份 披露情况 2006 2007 2008 2009 披露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 30 144 653 702 未披露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 818 718 448 399 披露的公司占整个市场的百分比 3.5%16.7%59.31%63.76%未披露公司数占市场的百分比 96.5%83.3%40.69%36.24%(数据来自:中国会计学会

29、2010会计科研课题研究系列丛书)从上表看出 2007 年披露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比 2006 年增加,但是在增加比例上的幅度不是很大;2008 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司公司数量相较 2007 年增加数量明显,增比幅度较大;2009 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在进一步的增加。这一系列数据的变化表明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出具要求的外部环境正在一步步的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认识到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不仅是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更是企业上市未来发展所必须披露的报告之一。2.自我评价与会计更正、审计意见类型、受证监会处罚的关系分析 沪市公司 2007

30、 年年报错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和受到证监会处罚的情况统计表:9 项目 披露情况 进行重大错报更正 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受到证监会处罚 披露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 15 4 1 未披露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 150 62 37 披露的公司所占百分比 1.74%0.46%0.12%未披露公司所占百分比 17.4%7.19%4.29%在所有沪市公司中所占百分比 19.14%7.65%4.41%(数据来自:中国会计学会 2010会计科研课题研究系列丛书)在上述表格中我们发现未披露自我评价报告出现重大错报的公司数量是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公司数量的10(15015)倍;未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被会计师

31、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数量是出具自我评价报告的 15.5(624)倍;未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受到证监会处罚是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公司数量的 37(371)倍。这组数据的对比可见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管理当局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作出评价,并表明其对财务报告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无重大不利影响,体现出了管理当局的一种合理保证,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加以改进,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舞弊的可能性。(三)案例启示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 2009 年之前是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在乳制品加工企业中位

32、居全国第三名,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支持的企业;三鹿集团先后荣获全国轻工业十佳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中国优秀诚信企业等省以上荣誉称号两百余项。其主导产品三鹿配方奶粉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列为全国首批重点保护的 13 个品牌之一,产销量连续 15 年实现全国第一。2005 年“三鹿”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 500 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2006 年三鹿的品牌价值被评定高达 149.07 亿元。2007 年“三鹿”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获得了由国务院颁发的 2007 年度科学进步奖,也是当时国内唯一登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的乳制品企业。

33、然而顶着如此多光环和如此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这家大企业在 2009 年 2 月 12 日被宣布破产,引发了中国奶业的大地震。那么在这样一场“大地震”中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10 通过后来大量专家学者对三鹿破产案的研究中得出最终导致三鹿破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内部控制环境弱,内部组织股权分散,控制权过分集中形成的内控组织结构不完善。2、资产的安全性受到了威胁,在 2007 年底三鹿集团总资产为 16.19 亿元,总负债为 3.95 亿元,净资产为 12.24 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 24%;而到了 2008 年底,由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出现的巨额赔偿和市场的突发状况的影响,使得截至

34、2008 年 12 月 31 日三鹿集团的净资产为-11.03 亿元,出现了资不抵债的状况。3、内部控制运行监督不力,奶业生产从养殖厂的选址,奶牛品种选定,奶制品的生产加工到奶产品的最终配送都有一套严格的控制措施来监控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然而三鹿集团在各项监督检查上没有实施有效地监控和监督,最终导致了毒奶粉等事件的发生。4、生产经营的合规合法性受到质疑,三鹿集团的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食品行业,然三鹿集团在市场利益的诱惑面前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在奶粉中掺杂了大量的有毒化学原料,损害国民健康。5、.对信息披露存在虚假信息 当三鹿的毒奶粉事件出现以后,该集团采取了对真实信息的隐瞒和否认的做法

35、,然而事实的发生让三鹿信誉再一次的受到了冲击,也加速了三鹿最终的破产。纵观上述三鹿集团失败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内部控制的失败是导致其破产的最主要原因。首先,在三鹿集团内部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内控的关键控制点集中在以田文华为代表的强势管理层上,使得三鹿集团的治理结构成为受内部主要领导人控制的内控企业;其次,在企业的经营效率效果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以及出现了毒奶粉的突发事件时,企业的内控监管部门没能预先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存在的监控缺陷,找出积极的应对措施。三鹿集团由于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内控执行不力的原因导致的企业从辉煌走向破产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内控体

36、系并积极实施有效地内控自我评价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关资料来自财政监督2009年第四期)11 四、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随时识别自身存在的缺陷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开展持续评价的自我评价体系的建设发展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渐进式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更要在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的建设作进一步的完善。(一)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建设 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灵活化,委托代理制的公司治理形式进一步的成为主流,那么企业就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来保证

37、多元化分散化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为了使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成为真正的内部控制运行的警察,对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制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显然现行单一的在股东大会领导下的董事会为主导的评价主体有点不敌重任,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应更加多元化,集团内部应该形成一个在股东大会领导下由董事会总体负责,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以及外部评价主体负责监督,由内部审计人员引导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这种多层次评价主体的内控评价体系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以内部审计部门为唯一评价主体的格局,将审计部门的单独评价与企业全体员工的持续监督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活动的了解更加全面更加彻底,更有利于内部控制自

38、我评价的完善;同时全员参与的内控评价形式有利于加强企业组织整体的内控意识,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促进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提高评价的效率;监事会和外部监督机构的监督可以弥补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独立性和客观性较弱的缺陷,使得内部审计不再流于形式,能满足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因此,多层次的由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建设是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加强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标准的明细化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指引的基本功能就在于指导管理当局对实施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其核心和基本问题包括“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目标”、“依据什么评价评价标准”、“评价什么评价

39、内容”、“如何评价评价原则、程序和方法”、“评价结果如何体现评价结果的认定及其评价报告”。所以,一套完善而详细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标准体系,对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内部控制在设计和执行方面存在的漏洞、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有很多企业都规定了要实施有效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而至于实现的有效性标准是什么在企业的相关规定中没有具体说明,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核心和基本问题又反映出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必须要有一系列具体的、明晰化的和标准性的评价标准。因 12 此,国家应制定出较为统一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标准;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的具体评

40、价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出不同的适合本企业执行的带有量化指标的详细的自我评价标准。(三)加强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监督检查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不仅在于有了较为全面的主体,规范化的标准细则以及具体措施能否得到有效实行,更在于企业对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制定出适当的必要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辨认出每项重大作业所有的相关目标和风险,是否列示一般经营活动的目标、风险及控制活动的注意点,是否按照内控缺陷标准确定缺陷等级判断内控有效性的进一步监督和检查。在现代企业运行中一般是由本企业的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负责领导本企业内控评价工作,企业的监事会进行内控评价的监督,部分企业也建立了专

41、门的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赋予内部审计机构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以强化其工作的独立性,同时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要进一步拓宽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范围,使内审更加全面完整;其次,将内部控制的执行融入到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中去,不仅仅是针对内控执行层面的员工,更是针对企业的全体人员。无论是对内控的执行还是对内控执行的后续检查,每一环节都有责任绩效标准,这样不仅建立了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体系,更是由于对内控的监督检查挂钩到个人的绩效考查中去明确了企业员工的责任主体意识,有利于对内控的监督执行

42、。(四)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创新运用 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快速有效的测试出内部控制的缺陷,而且能够为公司相对节约一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使得内部控制评价符合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由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存在着主观性大和不精准性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种方法中寻找解决的思路:其一,在评价方法的运用上企业可以采用几种测试方法综合运用,以避免单一评价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过大偏差。其二,为了尽量减少在评价方法上受评价人员主观性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过专业人员设计一套可执行的内控评价方法的软件系统。利用科技软件对内控执行的效果进行专业测试和评价,这样就可以避免

43、评价人员素质能力不够和被评价单位人为环境限制评价测试等问题的发生。其三,专业软件的设计是一种长期投资,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人员费用,符合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13 五、研究结论 (一)研究得出的结论 内部控制在现代的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为企业长期快速有效地发展提供有力条件。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论证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分析论证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之重要,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阐释了没有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企业将无法长久的生存下去。但是我国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相应的内

44、部管理还不够完善,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来相应的对策,使内部控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三)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是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而不断提升的过程。针对不同的公司也有不同的内部控制,各个企业也应该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我国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也是刚刚起步,各个体制还不够完善,相信以后将有更多的学者深入的研究,逐步的改善现在的内部控制系统,最终会有成熟的理论,从而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更详细的理论依据。(四)后续研究的建议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45、不是一项短期内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管理工作,也是目前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急需要加强的一项工作。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使企业在处理每项经济业务时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本文提出后续学者更应注重于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具体执行措施的研究,这样有利于企业朝着更加规范化、合规化发展;有利于企业找准发展方向,从而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4 参考文献 1赵东方 张莉;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对外经贸财会 2005年 7 期 2杨玉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外文献综述J.审计研究 2007年 4 期.3 陈芸;上市公司内部控

46、制自我评价研究J.commercial accounting 2011年 4 期.4 施琦;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内审关系的思考J冶金财会 2011年 7期.5 朱荣恩 立唯 袁敏;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 2003年 8 期.6丁改荣;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0 期.7 唐丽娟;外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实务 2010年 3期.8 刘要红;试论先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 1 期.9 刘明辉;内部控制未来的变革方向N.中国财经报 2003年 11 期.10 王爱群 张才

47、生;内部控制评价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财会月刊 2010年 11 期.11陈吉东;如何实施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J.财会月刊 2007年 35 期 12吴荷青;完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J.财政监督 2007年 4 期.13马倩;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论内部控制报告及影响J.商业研究 2003年 15 期.14张立民 钱华 李敏仪;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改进-来自我国 ST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审计研究 2003年 5 期.15杨有红 王宏;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审计-操作指引与典型案例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0年.16Sarbanes-Oxley section 404:ma

48、nagement assess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proposed auditing standards,KPMG,March 2003 15 致 谢 时光荏苒,转眼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四年来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的学习生活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从四年前刚来校园的茫然无知到现在的成长,离不开学院和各位老师的耐心培养,在此,对学院和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衷心感谢我的恩师 老师,从对论文一无所知到这篇论文的完成,李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由最初的选题、构思、落笔、修改到最后的定稿,每个环节无不精心指导和严格把关;老师严谨、踏实、认真的作

49、风,不仅传授我理论知识,更在行为上教我如何做人做事。其次,感谢我的同窗、好友,感谢他们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他们陪我一同成长,一同进步。最后,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在这么多年的求学生涯中,他们一直无私地为我付出,无怨无悔,尤其是在我彷徨无助的时候,他们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信任,使我能够走到今天。同时,感谢我的辅导员 老师,四年来在工作上她是严师指导着我的工作,生活中她像姐姐一样关心着我。感谢四年以来教过我所有的老师,在实际工作中我才真切感受到他们言传身教的熏陶已经不知不觉塑造了我的职业素质,在此,我发自内心地对他们说:“谢谢您,老师!”,同时感谢给予我宝贵支持的朋友,他们提供详尽而又有价值的资料对我完成论文有很大的帮助。最后,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