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文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作文之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篇一: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水平,紧密围绕国家和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决定实施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建设。根据学科建设方向以及人才队伍基本状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一、建设目标 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人才,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和科研骨干,保持学科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高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2、,培育新的学科和科技增长点;打造科技平台,稳步推进博士点立项支撑学科和一级硕士点学科建设;倡导优良的学术风气,自觉抵抗学术不端行为,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二、建设周期 团队建设周期暂定为三年。三、组建条件 1.团队负责人应具备正高级职称45 岁以下的负责人须具有博士学位,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已形成较明确的研究方向。2.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不少于 3 人。团队成员的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各成员应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3.团队原则上以博士立项建设(支撑)学科、一级硕士点学科、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基地等为依托。4.团队分为理工
3、类团队、人文社科含管理类团队和艺术类团队,具体的组建条件如下。理工类团队:近五年实际到位经费为人均 10 万元含以上;近五年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 3 篇以上或授权发明专利 3 项以上1项授权发明专利相当于 1 篇检索收录论文或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项或出版学术专著 1 部;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得超过 45 周岁。其中,团队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 58 周岁男或 53 周岁女,二级教授不受此年龄限制,40 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50。人文社科含管理类团队:近五年实际到位经费为人均 3 万元含以上;近五年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 2 篇以上或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8 篇以上或省哲学社会科学
4、成果二等奖 1 项;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同理工类团队。艺术类团队:近五年实际到位经费为人均 5 万元含以上;近五年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 2 篇以上或艺术作品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 4 幅以上或在省级以上展览及大赛上获得二等奖 1 项;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同理工类团队。四、申报和审批程序 1.学校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一次团队的申报工作新引进的人才可随时申报团队。在申报时间内,由拟组建团队负责人向所在学院递交团队组建申请书,学院审核并择优推荐上报。同一成员,不得同时申请参加两个或以上的团队。2.科技处进行资格初审,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由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需要邀请校外专家评审,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如
5、无异议,公布获批团队名单,并签订团队建设任务书。五、建设任务 1.通过团队建设,在多个学科逐渐形成具有明确研究方向并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假设干团队,产生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够表达学校科研特色与方向的重要科研成果论文、专利、获奖等,承担一批国家、省、部级各类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创新人才。2.具体指标如下所示。理工类团队: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科研经费为 10 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 2 项以上或国家级项目 1 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横向累计进款 100 万元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累计经费 500 万以上;三年建设期内,获
6、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成果奖 1 项含以上或人均发表论文被 sci、ei 检索收录在 2 篇含以上1 项授权发明专利相当于 1 篇收录论文;人文社科含管理类团队: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经费为 5 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 2 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 1 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横向累计进款 30 万元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累计经费 100 万以上;三年建设期内,获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成果奖 1 项含以上或人均发表论文被 ssci、ei 检索收录在 1 篇含以上或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上人均发表论文 1 篇含以上或在cssci/cscd 来源期刊核心版或扩展版所列刊物上人均发表
7、论文2 篇含以上。艺术类团队:三年建设期内,人年均实际到位经费为 10 万元含以上,其中,团队承担的项目中,必须包括纵向项目 2 项含以上或国家级项目 1 项含以上或项目负责人纵横向累计进款 100 万元以上或团队横向项目累计经费 500 万以上;三年建设期内,国家级展览及大赛上获奖 1 项含以上或人均发表论文被 ssci、ei 检索收录在 1 篇含以上或在 cssci/cscd 来源期刊核心版或扩展版所列刊物人均发表论文 2 篇含以上。六、管理与经费资助 1.团队负责人由学校聘任,并签订聘任合同。团队成员由团队负责人自行聘任。团队成员在聘期内不得申请或加入新团队。团队负责人如不能完成和履行合
8、同职责,可向学校提出申请解除其聘任合同,并在聘期内不得申请或加入新团队。2团队在年度工作完成后,须向科技处提交团队建设年度进展报告,并接受学校组织的年度评估和检查。对完成情况不佳的团队,要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3.考核合格的团队奖励人年均 1.2 万。七、其他 1只有围绕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以团队成员集体署名不少于 3人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方可认定为团队取得的成果。2.省级以上展览及比赛获奖以学校认定为准。项目(课题)、论文、专利、专著、获奖等成果应以大连工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3.具有讲师及以下职称的年轻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可不计入考核指标,同时也不参与奖励分 配,具体人员由团队负责人提出名单;
9、入选团队的成员在申报各级各类项目时给予优先考虑。4.近五年指 2006 年 1 月 1 日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第一个建设期内指 2011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5.本方案由科学技术处负责解释。【篇二:科研创新团队实施方法】*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法草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培养拔尖科研创新人才,打造优秀科研创新群体,推动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特制订本方法。第二条 科研创新团队是以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为首席专家,以中青年专
10、家为骨干的优秀研究群体。第三条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1.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或横向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新突破。2.争取在国家级、省部级等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奖励上获得更大突破。3.争取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出上取得新突破。4.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推动其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层次的优秀人才或团队支持计划行列。5.推动科研基地建设,与科研基地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为基地建设提供科研支撑。6.打造学术梯队,凝炼学科特色方向,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第四条 学校重点促进和支持省部级、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鼓励各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院士工作站、特聘
11、教授工作室、校级专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和建设,以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团队体系。鼓励跨学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第五条 学校设立科研创新团队专项资金,拟用 3 年时间资助建设 15个左右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每个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周期为三年,原则上每年评审一次。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六条 各层次科研创新团队申报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以河南省、教育部等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应管理方法为准。2.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研究方向: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必须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
12、向和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2团队带头人:科研创新团队必须具有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近五年主持过单项到账经费在 100 万元以上的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或主持的课题到账科研经费年均 50 万元以上;同时,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二等奖及以上 1 项国家级奖励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奖项,单位和个人排名前五。社科类的创新团队标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 1 项或以上项目;3科研支撑条件:科研创新团队必须以校级及以上重点学科、或校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基地、研究中心、或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依托,具有相对完备的研究条件支撑。4学术梯队:科研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
13、自然形成的研究群体,团队成员应在学术带头人主持研究的课题中作为主研人员排名前 10,承担过具体研究内容不包括近 2 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一般由 10-15 人构成,骨干成员以 50 岁以下的中青年博士教授不少于 1 人和 40 岁以下博士副教授不少于 3 人组成,具有合理的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校级创新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交叉。第三章 遴选程序 第七条 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与评审根据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的申报通知和相应管理方法适时开展,原则上在学校已批准建设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中择优推荐上报。第八条 学校将按照择优支持的原则,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科研创新团队,其遴选流程如下:1.申请科研创新团队
14、填报*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申请书见附件 1,对照附件 1 第四、五部分,根据本方法第六条申报条件的基本要求,经所在学院初审并签署推荐意见后报送学校科技处。2.学校科技处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复查,组织校内外专家组就符合申报条件的团队进行评审,主要评审申报团队的组建基础、建设内容、学科特色、建设目标等,专家组提出评审意见,原则上评审实行差额择优遴选。3.专家组评审意见送校学术委员会审议,校内公示、校长办公会审批后正式下达建设计划。最后,由主管校长与团队带头人签订任务书。第四章 团队管理 第九条 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依据上级主管部门相应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第十条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实行计划立项、年度考核和终
15、期验收的“优胜劣汰”项目管理模式。1.获准资助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建设计划下达半个月内应填报*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见附件 3;在建设计划实施中每年年末填写*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年度检查报告见附件 4;在建设期限结束后一个月内填写*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总结报告。2.年度考核合格的科研创新团队拨付次年的资助经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团队将撤销建设计划,停拨资助经费,团队带头人的本年度个人科研 考核为不合格当年科研工作量均计零分。对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违纪问题的将收回已资助的经费。第十一条科研创新团队实行团队带头人负责制,全面负责计划实施。团队应探索和建立运转灵活、高效有序、效率优先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
16、团队成员责权利及利益分配、经费使用、成果个人归属等。第十二条 学校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培育、相互交流、经验总结等团队建设的过程管理工作。第五章 支持措施 第十三条 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列入学校预算,用于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配套经费和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运行经费。资助经费实行一次核定,资助期限三年内按照 40%、30%、30%的比例分年度拨付。同时,鼓励各学院设立院级专项资金,用于院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1.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按上级管理部门有关管理规定执行,每个自然科学类科研创新团队配套总经费为 15 万元不含上级拨付年度经费,每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创新团队配套总经费为 8 万元不含上级拨付年度经费
17、。2.市厅级科技创新团队:每个自然科学类科研创新团队配套总经费为 10 万元不含上级拨付年度经费;文科 5 万元不含上级拨付年度经费;3.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每个自然科学类科研创新团队资助总经费为30 万元,每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创新团队资助总经费为 15 万元。第十四条 资助经费使用应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方法和科研经费管理方法的规定,由科研创新团队带头人负责统一支配,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其开支范围如下:1.研究经费,原则上不低于总经费的 80%,主要包括:1调研差旅费。2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3学术交流费。4信息采集费。5专家咨询费原则上不超过 10%。2.其他经费,原则上不
18、超过总经费的 20%,主要包括:团队成员内部激励考核分配。原则上,三年运行期间支付不超过 60%,建设期满验收合格后支付余下 40%。第十五条 学校将在申报并争取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科研条件建设、成果推荐奖励、学术交流与合作、专家推荐和优秀学术著作出版等方面对科研创新团队给予政策倾斜。第六章 目标考核 第十六条 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资助期满除完成建设计划书中的考核目标外,还应争取进入上一级别的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行列。第十七条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的第一年考核以团队标准建设作为考核的重点,以“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带头人作用是否发挥、基地是否建立、机制是否健全、活动是否开展、初步成果
19、是否明显”等作为考核的标准。第十八条 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的第二年考核以团队取得的科研成果为考核的重点,包括:争取到各级重点项目及获得科研经费到账情况;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情况;在国内外所在学科的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产学研合作开展情况;形成有关知识产权情况;举办会议与学术交流情况;团队成员学术职务及学术影响的变化等,要求至少完成附件 3 中“科研创新团队三年资助期满基本合格考核指标”的一半任务。第十九条 验收考核依据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书进行基本合格考核,其标准见附件 2 中“科研创新团队三年资助期满基本合格考核指标”;对在资助期内取得高层次、大项目、大成果的团队,依据附件 2 中“科研【篇
20、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暂行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建设一个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保证。为提升院所的科技综合竞争能力,我院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并制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暂行方法以下简称暂行方法。第二条 指导思想。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福建省中长期20062020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福建省科技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科学技术大会2
21、006 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大会2006 年”,及 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为依据;以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和我院学科建设的需要为导向;以整合资源、凝练重点科研方向、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优化资源配臵为出发点;以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中心大楼为载体;以科学论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为工作机制。第三条 基本原则。在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依靠专家、择优遴选,激励创新、引领未来,跟踪发展、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1、自主组合。根据院的统一规划及学科发展需要,由拟申报首席 专家的人员召集、组建团队。创新团队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学术
22、队伍,不设行政级别。2、开放流动。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以本院科技人员为基础,鼓励跨所联合;面向国内外吸收人才,团队成员根据考核绩效,优胜劣汰,能进能出;团队整体根据绩效验收情况,确定下轮是否列入管理。3、项目带动。已承担国家计划项目的人员优先进入团队,已承担国家计划项目的团队优先入选院科技创新团队管理,院本级以研究计划项目资助形式推动团队建设。4、政策激励。创新团队优先配臵科技资源、资金倾斜、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申请报奖。创新团队的成员与省和国家的各类人才培养计划衔接,优先推荐。5、合同约束。加强对创新团队所承担的项目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根据团队建设的目标任务书,严格年度进展报告、中期
23、评估和终期验收管理,标准团队成员行为。6、目的清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要有利于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臵;有利于凝炼研究方向,突出研究特色;有利于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有利于融入国家队,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影响力;有利于理顺关系、化解矛盾;有利于开展国内外的合作交流和有利于“福建省农业高新技术实验中心”科研平台建设。第四条 建设目标。衔接院首批重点学科建设成效,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协作创新、促进群体的合作与交流,发挥团队力量,协同推进院相关学科平台与学科团队的建 设,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形成假设干农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
24、关键技术攻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等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使我院在相关学科领域产生一批冲击国内外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突击队。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成立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团队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现任院长担任,副组长由现任分管科研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人事处、计财处、科研处、产业处、行管处和监察室负责人组成。负责组织实施院科技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审定经费支持额度;对团队申请资助的院本级研究计划项目组织论证;审定团队终期验收情况和确定下轮建设方法等。第六条 团队建设领导小组下设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团队建设办公室,挂靠院科研管理处,负责日常具体工作。第七
25、条 由团队建设领导小组聘请成立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原则上由院外相关的知名专家 915 人组成。评审委员会主要负责对拟组建的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可行性论证,对运行中的创新团队进行阶段性评估,对到达合同建设年限的创新团队进行终期验收。第八条 科技创新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依据本暂行方法,负责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和团队的内部考核评估等运行管理。第九条 经评审委员会论证、推荐的拟建创新团队名单,阶段性 评估及终期验收结果,送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审定,报院党委研究决定。第三章 团队构成 第十条 科技创新团队是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及我省“三农”发展的需求,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有较好的研究
26、基础,承担重要科研课题,与我院的相关学科的创新平台建设紧密结合,通过自然形成或有效合作、整合等形式形成的、具合理学术梯队的研究群体。第十一条 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队伍规模和组成结构原则上由首席专家提出,每个创新团队设立 1 名首席专家,首席专家为学科带头人;设立假设干名责任专家,责任专家为学术方向带头人;具假设干名研究骨干和假设干名专业研究初级工作人员,形成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团队成员总数不少于 10 人。第十二条 首席专家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在本学科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2、近 5 年主持国内外重大项目或获过省部级科技二等奖以上或已发表过
27、 sci 收录的累计影响因子 3.0 以上论文或在本研究领域国内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2 篇以上的专家;3、具有明确的创新性学术思想,有较强的战略思维、学科透视和把握能力、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创新团队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并具有充分的时间从事创新团队的科研和组织管理工作。第十三条 责任专家须与所在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一致,原则上 主持相关研究的国内外重大、重点项目或省部级重大项目。第十四条 研究骨干须与所在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一致,主持或参加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具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第十五条 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院青年拔尖人才,可优先入选团队。第四章 遴选程序 第十
28、六条 科技创新团队按以下程序遴选:1、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群体,自然列入我院的创新团队建设。2、院根据学科领域建设与发展需求,发布拟建科技创新团队申请指南。首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领域拟定为:基础生物学、作物学、园艺学、食品科学、动物学、植物保护、资源与环境、微生物学、农业经济与管理。3、拟以首席专家身份参加申报的学科带头人,根据指南的要求,自主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提交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的申请书。4、拟申报组建的创新团队名称,可根据指南要求的学科领域自行拟定;提交的申请书应包括团队人员组成、结构,领域研究进展背景,拟组建团队的已有基础,研究工作内容,技术路线,预期研究目标、承担项目目标、队伍建设目标、基地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团队运行管理机制、保障机制,以及根据自身定位和研究领域特点制订的系统发展计划和建设措施等内容,具体格式、要求可从院科研管理处网页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