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拟物化思想探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拟物化思想探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拟物化”思想探析 作者:钟阳江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 年第 02 期 摘 要:“拟物化”是当代建筑设计中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法。文章通过对建筑“拟物化”设计的溯源、审美、类型等主要方面的梳理,将“拟物化”这一抽象思想与具体问题相结合,展开对建筑“拟物化”设计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索。关键词:拟物化;建筑设计;模仿说;原型理论;具象;抽象 近年来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具有复杂形态的建筑越来越多,其中很多都呈现出“拟物化”的特点。“拟物化”设计作为一种灵活多变、取材丰富的设计策略,通过与其他各种建筑处理手法的大胆创新性结合,能更好地实现建筑在当今社会的适应性发展,对建筑的前景有着不可忽
2、视的影响1。“拟物化”的设计理念的应用以苹果公司为代表,其通过模拟现实物体的纹理、材质、造型等效果来进行界面设计,让使用者轻易辨别和猜测出程序的功能且模拟现实生活的交互方式。此后,“拟物化”设计这个概念名词经常被引用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但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建筑“拟物化”设计的理论研究相对稀少,而且建筑“拟物化”设计的概念仍然处于一个含混不清的状态,需要被深入研究。笔者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去探究“建筑拟物化”这个现象的本质和特点,以期为建筑的“拟物化”设计实践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引起更多学者对“建筑拟物化”这一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一、思想缘起:从“模仿说”到原型理论 “拟物化”可谓是一种贯穿整个人类
3、建造文明的建造理念和设计思想,它长期存在于人类各个阶段的建造文化产物中,成为一种认知模式的显现2。“拟物化建筑”虽古已有之,但直到当代才得以真正的发展。“模仿说”和原型理论揭示了建筑设计中的“拟物化”是人类本能的心理认知机制,其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演进。(一)“拟物化”与“模仿说”的流变 从字面上看,“拟物化”是一种模仿行为,“拟物化建筑”也不否认以模仿作为创作的起点,因为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在西方的语境中,“拟物化”可以追溯到“模仿说”这一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艺术起源论。在早期的“模仿说”中,柏拉图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提出艺术既模仿现实也模仿非现实,是一种对现实世界
4、的简单模仿。与柏拉图的观点不同,亚里士多德从唯物主义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真实世界的模仿,并且艺术比现实世界更真实。他强调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是人类认识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人类从孩提时候就开始通过模仿来学习。亚里士多德揭示了艺术模仿的创造特质,认为艺术创造就是把事物的存在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3。比如:古希腊建筑中女像柱是对人体的模仿,把人体转换成巨大尺度的石像;此外,以植物为装饰的古典柱式也是对树干的模仿。这些都与“拟物化建筑”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一些相似的特点。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模仿说”在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演变中逐渐趋向完善,基本上确立了这两种流派的基调,今后诸多艺术思潮
5、和哲学都不断地对这两种流派继承与创新。这些早期的“模仿说”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或展现现实世界的事物,是对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之后随着艺术与技术被慢慢区分开来,它又被赋予了新的认识意义,时至今日,“模仿说”依然被人们所讨论着。虽然建筑的“拟物化”设计正在不断向前发展,但终有一天会被其他设计风格代替,唯一不变的就是模仿的行为,只要是为人做的设计,都会有模仿,因为人看到的世界就是被人眼模仿过的物质世界。总而言之,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其“拟物化”设计思想和艺术的“模仿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拟物化”对原型理论的继承 作为“唯心主义模仿说”的延伸,荣格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所提出
6、以“集体无意识”为核心的原型理论对“拟物化”思想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意大利建筑大师阿尔多罗西的类型学理论深受荣格的原型理论的影响,在建筑类型学研究和实践中把“拟物化”设计引入建筑领域。他让生活中的咖啡壶、茶壶、茶杯等常见器物与建筑创作形成关联,通过将这些物件以放大、缩小、变形或直接保留的方式运用到绘画或建筑创作中,给人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以此寻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建筑形式,唤起人们心中的文化印记。罗西以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器物暗示建筑原型,即所谓类型的前身。在罗西的类型学理论中,类型是从原型中演化而来的,既可以是原型的同种物体,也可以是与原型不同种类的物体,类型与原型
7、保持一种类似的关系。但就其实质来看,罗西的类型学设计表现为对原型中某些元素的提取,所呈现出一种局部“拟物化”的设计雏形4。此后人们对“拟物化建筑”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注重对建筑空间逻辑的重组建构,而且追求文化意境的象征,通常以人们生活中的常见器物、文化元素、自然界的事物等为模拟的原型5。特别是在非线性思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建筑设计领域日益成熟之后,“拟物化”建筑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原型与设计条件之间的关系,既注重对“拟物化建筑”本身性能的研究,又综合分析了地形环境、历史文脉、城市肌理、生活方式、地域文化等重要影响因素,将人与周边环境有机地融入空间之中,使最终生成的“拟物化建筑”具有真正意义
8、上的地域性和丰富性,而且对城市空间质量和城市生活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可见,原型理论更加直接地揭示了建筑的“拟物化”设计思想的内核机制。二、审美认知:从具象到抽象 具象与抽象是根据作品与原型的相似程度来区别的两种用于描述作品特征的相对概念。具象作品与原型的相似程度极高,抽象作品与原型的相似度较低。“抽象”作为动词是指对原型的本质要素和规律的提取以及对非本质要素的去除。对于当代建筑设计而言,“拟物化”其实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如果太过于具象,建筑就會太趋于雕塑化,大大减弱居住的功能,也不符合设计的原则;而太过于抽象,则又会失去情感与内涵。虽然至今仍然存在对“拟物化建筑”的误解,但时代的审
9、美趋势已经从具象转为抽象。(一)具象“拟物化”与写实 在人类处在懵懂状态的远古时期,所有创造工具、营建居所的行为都是直接模仿自然生物的结果,是求生意念引领下的模仿意识和行为。文明的发展使人类不满足于简单的庇护所,人们不断探索更高的建造技术来为自己建造更舒适的居住环境,甚至是出于一种精神意志表达的需求建造建筑。人们的审美认知模式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古至今在“拟物化建筑”上呈现出从具象转为抽象的审美趋势,这也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本研究所描述的具象建筑是指与模拟对象造型极为相似的大多数公共建筑,但不包括主题游乐园中故意为之的具象建筑。对于当代建筑设计来说,具象的“拟物化建筑”已经不符合
10、时代的审美需求了。设计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写意”远远比“写实”更难。如果直接模拟事物的具象造型,只会让建筑设计作品显得缺乏思考,导致为了满足所谓的“视觉价值”而牺牲掉建筑其他多维的价值,如 2020 年广州恒大具象莲花足球场方案。弗兰姆普敦在建构文化研究中指出,“建构的诚实性”是指建筑的结构构件应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具象莲花的结构造型违背了这种“建构的诚实性”,严重脱离真实需求,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口诛笔伐”。此外,尺度感是建筑设计美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建筑的尺度相对人的尺度来说是巨大的,具象建筑把小尺度下具有美感的原型直接成倍放大到建筑尺度,反而可能牺牲原有的美感,甚至被贴上低俗丑陋的标
11、签,比如“福禄寿”酒店此类具象建筑。因为人是审美主体,相对于人的尺度,其他事物任何形式的美都应该具有特定的尺度。当代具象建筑层出不穷与监管部门的失职、民众参与的缺失、建筑师向资本的妥协等原因都有关系。但总而言之,当代的“拟物化建筑”不应该是具象雕塑,建筑设计之美应该是形式美与功能美的结合。因为建筑具有公共属性,受到技术经济、社会人文、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多方面要素的制约,远远比雕塑的建构更加复杂。具象建筑用直觉取代理性,忽视了建筑的多维价值,必然会遭到时代的抛弃。(二)抽象“拟物化”与隐喻 世界工业的发展加快了社会对生产效率的追求以及 20世纪初的抽象艺术运动等重要因素,促使抽象美学观成为建筑
12、创作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思维方法,而逐渐排斥具象建筑。这其中需要对抽象与具象有充分的认识,因为抽象造型与具象造型、抽象因素与具象因素是两对不同的概念。任何具象造型都不完全与原型相同,而存在一定的抽象因素;很多抽象造型与原型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而存在一定的具象因素6。而且,建筑设计和建造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涉及诸多现实因素。因此,当代“拟物化”建筑设计的本质并不是具象和写实,而应该是抽象和隐喻,通过抽象和隐喻来揭示事物的更深含义及其本质颜色、线条、结构、形态、肌理等,对模拟对象形体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加以提炼或重组,使趣味性、功能性、美感等要素有机结合,同时让“拟物化建筑”中的具象因素
13、和抽象因素达到一种平衡状态,形成一种空间隐喻效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隐喻被普遍认为是人类理解和解释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指用另一件事物来隐喻一件抽象事物。隐喻间接含蓄地表达意象,具象则直白地表达意象,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当代的“拟物化建筑”因抽象造型产生模糊的识别性因而具备隐喻效果,具象建筑则具备太强可识别性因而牺牲了这种隐喻效果。查尔斯詹克斯在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中把隐喻当作建筑语言的第一个要素,这也符合人们总习惯用类似物体去描述一个“拟物化建筑”的行为特点,比如公众经常把马岩松设计的加拿大公寓描述为“玛丽莲梦露”等隐喻意象,而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北京大兴机场也有多种隐喻的意象“章鱼”“海星”
14、“雪花”等。因为现代人们的审美心理趋向抽象化,当代“拟物化建筑”的抽象造型让人们与具象造型保持距离,可以提供人们更为开阔的审美空间,能凭借人们自由的理解和想象显露出千姿百态的隐喻意象,符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三、类型演变:从自然物到人造物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造物观念与当代建筑的“拟物化”设计思想不谋而合。在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周易一书中就提出了“观物取象”的自然认识观。“物”是世间万物,“观”是对事物的认识,“取”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内在本质的提炼,“象”是对于世间万物的再现,但这种再现是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再现7。当代建筑
15、的“拟物化”设计从自然、生活、文化等领域“观物取象”,结合其他手法和先进建造技术,不断丰富“拟物化建筑”的类型,使“拟物化建筑”由内而外更加贴近人与自然。按照模拟对象的区别,当代的“拟物化建筑”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模拟自然物的“拟物化”大自然是建筑的“拟物化”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型宝库,自然物也是“拟物化建筑”最常模拟的对象。“拟物化建筑”最先从模仿动物的“巢穴建筑”开始,逐渐产生了模拟自然生物的“仿生建筑”和模仿自然非生物的“擬态建筑”等“拟物化建筑”类型。当代仿生建筑设计提取自然生物原型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进行创作,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模仿和再现,强调绿色环保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追
16、求,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仿生建筑也是绿色建筑。未来的城市将是仿生与生态的城市,如法国当代先锋建筑师文森特卡勒鲍特从生态建筑学角度出发,利用仿生设计手法,不断探索更加节能化、智能化、生态化的建筑,设计了一系列人类未来的生态乌托邦城市(图 1)。常见的自然非生物原型有云、山、水、石、雪花等,模拟自然非生物原型的拟态建筑注重将建筑与环境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处理,以低调的形式去融入环境,从而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共生状态。例如湖南大学魏春雨地方工作室,在张家界自然博物馆的设计中,模拟天门山层层错叠的不规则形态,寻找建筑与地景环境共生的美学依据。在崇尚自然的中国传统哲学影
17、响下,人们善于观察自然物的本性,在文艺中经常将自然物人格化,体现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文艺表达中,人有着与自然共情共生的文化基因。因此,模拟自然物的“拟物化建筑”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重要媒介,力求把握万物之情与天地之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二)模拟人造物的“拟物化”人造物是“拟物化建筑”重要的模拟对象。李砚祖在物质与非物质的统一李砚祖谈造物文化中认为造物活动就是人类的文化活动,造物本质上是文化性质的,人类的文化既包含物质文化也包含非物质文化。人造物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积累性与传承性。建筑是通过人类的劳动与意识所创造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的客观的人造物,也是人们情感集中的场
18、所和文化积淀的载体8。在本质上来讲,建筑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部分应该体现人文情感、历史文化与社会意义。因此,模拟人造物的“拟物化建筑”通常也是隐喻文化的“拟物化建筑”,通过提取人们所传承和发展的人造物的形态规律进行抽象和转译,与建筑的功能、表皮、形态、结构相结合,创造出能够融合地域文化而又符合时代审美的建筑形式。模拟人造物的“拟物化建筑”主要以象征企业文化或展现地域文化等为模仿动机,将有形的物质产品作为主要模拟对象,比如具体的陶瓷器、青铜器、漆器、纺织物等,包括衣食住行用的器物、工具、用具、建筑等在内。2016年 XTU事务所模拟葡萄酒容器形态设计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博物馆(图 2),象征波尔多的
19、葡萄酒文化,建筑造型细节隐喻红酒的精髓与液体的属性“连绵而圆润,无形又性感”。除此之外,非物质特征的人造视觉文化符号也常作为“拟物化建筑”的模拟对象,如属于汉字、装饰纹样、标志、图式等,特别是依托屏性媒介存在的虚拟事物,如数字动画、数字游戏等数字媒体时代产生的视觉文化符号,也逐渐成为“拟物化建筑”的模拟对象,韩国的匹诺曹之家就是这种类型的“拟物化建筑”。从原型理论来看,造物文化是集体潜意识的积累,对大众的心理暗示作用极强。在模拟人造物的“拟物化建筑”中,人与物之间新的尺度关系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和心理认知,人造物尺度的变化加上形态的抽象化加强了这类建筑形式的戏剧性表现和视觉模糊性,这种既熟
20、悉又陌生的认知模糊性能够拉近人与建筑的心理距离。因此,模仿人造物的“拟物化”建筑设计也是一种情感化的设计,通常能唤起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情感记忆。四、结语 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拟物化”思想在理念、审美、类型等方面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考,但是,对待“拟物化”思想与当代具体建筑设计的结合,不能照搬照套。在提倡非线性思维的今天,一个成功的“拟物化建筑”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的多维价值和其他多元要素,真正地丰富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参考文献:1高德宏,刘培培.高层建筑形态“拟物化”设计浅析J.城市建筑,2017(20):53-55.2何一杰.“拟物化”的兴衰:手机交互界面的符号修辞演进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10-113.3曹桂生,曹阳.论“外模仿”和“内模仿”的嬗變与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7-63.4裘知.阿尔多罗西的思想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5钟阳江.低多边形空间的拟物化设计探究J.美术文献,2020(5):136-138.6阳洋.意象与抽象:博物馆建筑形态构成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4.7陈晨.阐释“观物取象”对我创作的影响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9.8李砚祖.造物与文化J.中华手工,2018(8):98-99.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