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读书.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5918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为什么要读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为什么要读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为什么要读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为什么要读书.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走,我们读书去”“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则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读书很重要。有的人说: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也有人说:金钱才最重要。可是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拥有了金钱却忽略了精神上的空虚。只有读书,才能拥有知识。拥有了知识,才会在仰望星空之时合理地憧憬和规划未来。所 以,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明白人为什么要读书!我们读书,不完全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单纯为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不是“万般皆下品,

2、唯有读书高”。我们认为:读书,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塑造人的高雅气质。读书,能使人坚守精神家园,呵护洁净心田,升华儒雅境界。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但培根还进一步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古人云:读书经取其正,读周易取其变,读离骚取其幽,读庄子取其达,读汉文取其坚。再看我们的学生,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高二同学在她的读书征文新读书主义中写到:时代需要书!文化不可以不在物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不要让我们的民族变得那么轻浮。知识青年需要读书!读古读今

3、,读中读外。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才,不是新世纪的人才。知识青年需要读传统经典著作!不要说这是大民族主义。没根的树站不稳。不应该排挤外来文化,但应以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前提。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是身上的黄皮肤黑头发赋予我们的责任。高一同学在哈姆雷特读后感中写到:哈姆雷特与项羽都有许多机会可以扭转乾坤改写结局,但他们却一次又一次错过,这都是性格使然。但这恰恰是他们的魅力所在,他们都是光明磊落的英雄,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真善美,灵魂的高尚。也许王子只适合生存在光明而纯洁的世界,在他临死的那一刹那,或许他看到了永恒的光明。高二同学在读泰戈尔诗集后写到:在我遭遇挫折时,或许我会伤心流泪、万念俱灰,但当

4、我遇见了慈祥、坚强的泰戈尔,老人对我说:“若是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会错失繁星。”泰戈尔告诉我希望永不会幻灭,我与他穿越时间和空间一同想象:“在那群星中必有一颗星,引领我的人生穿行过那不可知的暗域。”在哭泣的无助的漆黑的夜,泰戈尔的诗像一盏明灯指明了我的方向,像一位忠实的朋友,对我不离不弃,给我安慰与鼓励。高一同学在读围城后写到:生命的诞生远不如我们虚伪的歌颂那样美好,爱情的来临也不是我们虚假的梦幻那般神圣,死神的召唤也没有我们虚惺的眼泪那么悲切。有一种选择,就是直面人生,既然人生不过是此城彼城,城里城外,那就挺起胸膛勇敢面对好了。于是又可以印证:我们读书,是一种熏陶。与先贤神交,向宿儒求教

5、,拜大师博学,崇硕德扩境。我们读书,是一种靠近。近道者德,近规者范,近智者慧,近文者雅,近仁者义,近圣者贤。我们读书,是一种享受。咀嚼人文之味,情趣之味,德行之味,性致之味。总之,“阅读改变人生”,读书,读好书,能使人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还认为:读书可成就个人大业,为国家乃至人类多做贡献。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而论,古有屈原洞中苦读炼出伟大诗人,范仲淹断齑划粥熬成伟大文学家,司马光警枕励志写就资治通鉴,蒲松龄草亭路问书成聊斋志异,不胜枚举。今有众多的革命家、科学家、教育家及各类专业人才一生刻苦读书,立下创造国家,建设国家,发展国家,富

6、强国家的丰功伟业。前人的卓越再次明证:我们读书,是一种成就,我们将会成为好人、善人、雅人、能人、伟人、圣人。我们读书,是一种创造,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周围、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在人类前进的车轮中,它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在这个多元文化交错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在这个欲蔽灵台、心为物役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在这个图书纷繁杂乱,良锈不分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在这个科学、网络、音像高度发达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在这个中学生学业负担重、疲于功课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在这个经典与消闲共存、科学与国学并呈的年代,我们如何读书?回答这些问题,还是要读书。老师们、同学们,中华民族深受先贤智慧润泽,积淀深厚人文底蕴,具有优良读书传统。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实践中,我们要继续大力倡导和践行:读书、读好书,明理、明大理,做人、做好人。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走,我们读书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