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54520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文地理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传统。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发展阶段特点:(1)古代:描述为主 内容混杂 宗教色彩浓厚 (2)近代:进入到解释阶段 学科分化(3)现代:数字的引入和预测 综合称为趋势新方法论的出现和谐论成为人地关系主流。4、人文地理研究的五大主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5、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分为:(了解)1)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2、2)功能文化区: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3)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6、文化扩散:(1)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分为: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是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空间上连续不断,呈“点”状分布;文化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7、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

3、:直链型 网络型 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 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8、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对文化有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9、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分为外整合和内整合,外整合是不同国家民族,内整合是物质、制度和精神。10、文化景观的意义: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11、人文关系论: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是人地关系的实质。12、人地关系图:P44 13、人文地理四大方法

4、论:经验主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结构主义。14、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确定研究课题 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分析研究(是关键)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15、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农业革命前: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增长率 人口密度极低农业革命时期:高高低,增长大幅度波动工业革命:高低高 早期扩张时期人口增长率最大。16、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原始阶段过渡阶段现代阶段 2 17、布莱克提出了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1、高位静止阶段(高出生 高死亡 均衡)2、早期扩张阶段(高出生 较低死亡 扩张)3、后期扩张阶段(较低出生 低死亡 人口扩张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低出生 低死亡

5、 均衡)5、减退阶段(出生率低于死亡率)P80 18、人口转变模式:西北欧模式(特点:缓慢平稳时间长,无政府干预,自然发展)日本模式(采取人为干预生育行为,人口转变速度快)中国模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印度模式(先是高位静止阶段后进入早期扩张阶段。)19、适度人口数量以最差资源作为最重要指标。20、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21、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表现出趋向性:趋向暖湿地区,低平地区和岸边。22、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6、 23、人口迁移:是指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迁移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4、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拉文斯坦通过分析英国等欧洲国家 19 世纪后期的人口迁移趋势提出七条迁移法则):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25、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26、划分种族的标志:毛

7、发 肤色 身高 头颅形状 鼻型 血型 指纹 27、世界种族划分:白种人 黄种人 黑种人 棕种人 28、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29、民族的形成: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民族 30、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31、民俗:即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具有民族性、地方性。)32、民俗可分为:社会民俗、物质民俗、礼仪民俗、精神民俗、

8、口承语言民俗。33、民居:1,建筑材料 材料受地域限制,各具地域特色。四川 西部藏族地区 多用 3 石材建造房子 黄土高原 黄土 窑洞 云南傣族 竹子多 竹楼 黄河中下游,多丘陵和山地 木结构 土作墙 草作顶 2,建筑布局 分两种:一种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另一种由不同大小,式样,功能的房屋以一定的目的集合在一起的某种组合。3,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我国气候差异较大,对建筑外形和内部特征有明显影响。34、农业起源:于大约一万二千年前左右。农业起源研究要解决的六大问题:农业产生的原因,地点,时间,人物,方式,对象。35、农业起源的理论:博塞洛普“人口压力论”海登 新气候变化说 贝延杰 最佳觅食模式

9、36、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土地轮种、粗放“刀耕火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传统农业(规模小、商品率低,投入少,机械化程度低,化肥少)现代农业(规模大、商品率高、投入大产出高、科技投入多、机械化、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程度高)37、东西方传统农业对比:(中)以种植业为主的集约农业(形成原因人多地少)(西欧)较为集约的混合型农业(北美)粗放的灌丛农业(特点广种薄收)38、传统农业的类型:1旱作农业(分布在降水量少有明显干旱季节 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 特点规模小商品率)2水稻农业 3地中海农业(分布在西欧 主要是花果时鲜业)4游牧业 39、现代农业的类型:种植园农业:向市场提供热

10、带经济作物 谷物农业:向市场提供谷物或粮食 牲畜育肥农业:提供肉制品 乳品业:提供奶制品 市场园艺农业:提供蔬菜花卉 大牧场:规模大商品率高 40、农业形成对自然的影响:1,农业对地形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对于地形主要还是在适应。2,农业对植被的破坏。3,对大气的影响 41、农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1)农业导致居民点的产生 2)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 3)农业活动群体大,并聚居于一处。42、人类文明的出现是建立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43、农业景观对环境的作用:(一)农田景观是环境的镜子 1.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 2.农田景观反映所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 (二)农业景观的观光价值 44、

11、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因其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4 45、6 个农业圈:由内向外分为自由农作带,林业带,作物轮作带,谷草作物带,三圃农作带,畜牧带。46、工业生产的扩散:欧洲 北美 其他地区 47、第一产业中的工业:伐木业(集中在寒温带和热带)捕捞业(淡水与海洋中的鱼类为主要对象)采矿业 48、第二产业及其分布:北美工业带:新英格兰区(最古老)等 欧洲工业带:莱茵鲁尔工业区等 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 日本工业带:京滨工业区等 其他国家工业区 49、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2.资源条件(靠近市场,能源原

12、料地等)3.能源条件 靠近水资源(用水、交通)4.市场条件 5.劳动力条件 (供应数量、平均工资水平、劳动力技术情况)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工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发展的准入机制 3.区域协作与全球一体化 50、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问题:工业产品需求不旺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 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市场有限,遇到市场激烈的竞争,为了推销其产品,占领更大市场 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不足。51、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52、城市:是区域生产生活的中心,是为生产生活服务与管理的中心,同时也是区域创新的中心。53、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性聚落。54、

13、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经济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55、城市化的进程:内部市区的城市化: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向心型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 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外围市区也称为城乡结合部或城市边缘区,这里是城市生长最明显、最迅速的区域。)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 2.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化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三个特点:1.土地利用集约化 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城市网络化 逆城市化阶段:逆城市化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城市化地

14、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56、城市化的机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5 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57、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征:1.城市化进程在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58、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特征:1.有计划逐步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正在形成 4.城市化的省级差异明显

15、 59、形成城市地域结构的动力:集聚力,离散力,摩擦力。60、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同心圆模型 P220 扇形模型 多核模型 61、语言传播与扩散的特性:外延性和连续性、距离衰减性、层序性和阶层性、复合性、竞争性和同化性、演化性 62、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1自然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影响人口的迁移流动来对语言扩散施加影响的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 1)行政区划的影响 2)经济条件的影响 3人口迁移的影响 移民作为人口迁移的一种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传播发展 4经济条件的影响 63、地名景观的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和变异性 64、世界三大宗教:1、佛教 2、基督教 3、伊斯兰教 65、影响宗教传播的因

16、素:1、移民 2、传抪 3、领土竞争 4、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 66、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归属上的分与合,进而改变政治地理的格局。67、主要宗教分布区:1基督教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南非、大洋洲等。2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西南亚与东南亚最多。3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4其他教派分布在其起源地。68、1)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17、2)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69、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1.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2.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3.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6 70、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地域性 大众性 综合性 直观性 季节性 71、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改善收支平衡,促进就业,增加税收,调整经济结构。72、旅游过渡超前发展的影响: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只有在与旅游业有关的产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旅游业才能得到正常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受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的严重制约。73、政治地理结构:政治空间结构(领

18、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政治实力结构(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74、政治地理过程: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离、主权变化。75、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4.拥有主权。76、国家权力要素的影响因素:领土空间:(地理位置 领土面积)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经济水平军事力量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的质量(是最重要的)77、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1、欧洲的殖民扩张;2、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4、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第一阶段:美苏主导的两极对抗格局 第二阶段:一强多级的格局。)78、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政治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