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基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基础.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宏观经济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从根本上来说,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方法论。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要旨在于遇到宏观经济问题时,知道如何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将使我们能以一种新的思想、方式、视野去观察和认识世界,面对现实。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产生于 200多年前。18 世纪,被世人誉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伟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出版了一本书国富论,书中提出了“看不见的手”这样一个理论,奠定了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的又一位伟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
2、aynard Keynes,1883-1946)出版了又一本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凯恩斯面对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问题,认为仅靠“看不见的手”是不能解决的,供给不会自动创造需求,经济也不可能达到均衡,必须依靠“看得见的手”,即借助国家干预,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刺激需求,拉动经济,解决社会的经济问题,使经济摆脱衰退。国家用经济学理论指导干预经济,即运用“看得见的手”干预经济,是宏观经济学的开始。正是由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提出,西方国家的经济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开始复苏。美国从弗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开始,采用了宏观调控理论,由国家调控加速了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走出了大萧
3、条的泥潭,步入快车道。美国经济的繁荣代表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开始,这种宏观干预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又一次繁荣。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经济学派,但归根到底上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两大派。两大学派一直在争论,面对经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该用这只手还是那只手,前者构成了“微观经济学”,后者构成了“宏观经济学”。这两派的理论虽然对立,但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前提,即它们都坚持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学原理结合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都坚持宏观经济学必须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都强调经济学原理只有一套,只是分析角度不同,才产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在当今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在宏观经济问题
4、上费思量,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被宏观经济问题所困扰,诸如失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放缓、债务、赤字、金融风险、股市泡沫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摸索表明宏观经济学尚未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的各个总量和相互关系。一、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以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即在一定时期内究竟创造了多少新的物质财富。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和个人。所谓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即在本国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包括了该国驻
5、外使领馆、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并相应扣除外国驻本国的上述机构。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式,三种方式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生产法 是从生产方面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种方式,也称部门法和增加值法。其计算公式为:GDP=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价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 是根据生产要素在初次分配中应收到的收入份额来计算增加值,然后加总各部门增加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其计算公式为: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支出法 又称最终使用法。即 GDP构成人们的收入后,是如何支出的。其计算公式为: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三种计算 GDP的方法都有各自的用途。生产法,
6、其生产阶段形成的总量可以反映和研究国民经济部门构成及其变化情况。收入法,其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在分配阶段表现的总量,可以反映和研究国民经济的分配构成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原始收入构成状况。支出法,可以研究最终产品使用的构成及其规模状况,研究使用中的各种比例关系。三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应当相符,即所谓“三面等值”,但是,由于资料来源不同,实际上往往存在三值差异,这种差异属于统计误差。、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GNP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国外从本国获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 与国
7、内生产总值不同,GNP是个收入概念,GDP是个生产概念。GNP衡量的是一国国民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是从国内生产还是从国外生产中获得的。、国民可分配总收入(GDI)国民可分配总收入是指本国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原始收入的基础上,经过与国外的转移支付收支后可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收入。GDI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转移支付净额、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是用来反映物价水平及其变化的一种指标。价格指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按照定义,价格指数是从该年价格水平与基年价格水平(设定为 100)的比率乘以 100计算而得。我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价格指数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
8、数、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根据国际通行做法,从 2001年起,我国以 2000年价格水平为基数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我国通货膨胀(或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总供给与总需求 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关键概念,也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总供给平衡既是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又是宏观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凯恩斯把复杂的宏观经济进行抽象,得出总供求平衡方程式:消费+储蓄+财政收入+进口=消费+投资+财政支出+出口 宏观经济要想正常运行,总供给一定要等于总需求。总
9、供给和总需求相互作用产生的种种失衡结果,成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对象与动因。、政府与市场失灵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失灵的时候,由于经济中存在的外在性,公共物品和收入、分配等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干预经济。政府具有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竞争条件、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职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简言之,市场失灵的部分由政府出面解决,市场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要出面干预。、财政赤字与国债 所谓财政赤字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出现的收支失衡表现,简言之,是当政府钱不够花时就会产生财政赤字。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税收收入、债务收入、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四块,其中税收占我国财政收入的 90以
10、上。政府的支出分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两部分。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向银行透支,二是财政借债,前者会造成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后者要考虑偿还能力和适度的规模。、货币与银行 货币不仅是人们用来交换物品和劳动力的纸币和硬币,而是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换媒介、价值储藏、计算单位与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由于货币的职能和信用卡的出现,产生了银行,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货币和信用卡的广泛应用,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大多数资金通过金融中介流动。银行是最重要的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机构具有使获得资金的成本最小,使监督债务人的成本最小,分摊风险,创造流通性的作用。、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随着市场
11、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是当今世界通行的一种制度。中央银行具有与商业银行完全不同的职能,它负责制定一国的货币政策,是货币发行的银行,管理银行的银行,中央政府的银行,是了解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货币政策 一国的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货币政策的目标,二是货币政策的工具。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经济目标而在金融领域所采取的方针和各项调节经济的措施。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币值,以此促进经济发展”。货币政策工具有三: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国际贸易 一国宏观经济的平衡离不开国际贸易。国与国的竞争,正是通过比较优势下的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各国对国际贸易的种种限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对一国的经济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各国政府短期宏观调节的目标之一。国际收支与收支的顺差、逆差,汇率与汇率的升值、贬值,是世界各国都关心的重要经济信息与指标。、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调控任务有三大政策工具: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三是对外经济政策。当一国经济过热时,宏观政策会采取不同程度的紧缩措施;当经济过冷时,宏观经济政策会采取不同程度的扩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