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总括.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3524349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总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总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总括.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总括.pdf(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本章首先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特点,明确宏观经济分析与微观经济分析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的区别及联系;其次,作为本章的主体内容,介绍了GDP的概念,GDP 的核算,GDP 与其他收入指标的关系,以及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储蓄投资恒等式。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1.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这使得不同时期的GDP 不能够直接比较,也使得象家务劳动、自

2、给自足生产等不通过市场的活动很难在其中得到反映;GDP 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相对纯净的流量指标,且该指标并不反映产品的实现情况;明确GDP核算的地域范围是“一国或一地区”,注意其在核算原则上与 GNP 的区别。由于人们经常把GDP 作为指导和反映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指标,因此读者在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指标的重大缺陷(如,GDP 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以现有的 GDP 指标作为经济活动的指导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等)。2.2.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核算:这里讲到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

3、收入法。其中,支出法是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GDP 的数值。其基本公式为:GDP=C+I+G+X-M,其中:C 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I 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 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X、M 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X-M 就是国外部门的净支出。在这四类支出中,初学者不易掌握的是I 即投资支出。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在含义上有许多不同;其次还要从不同侧面了解投资的构成从实物形态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从价值构成上看,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从投资是否合意上看,投资包括投资需求和非合意投资。由此也可看出,由于在核算中包括了非合意

4、的投资支出,这使得实际的GDP与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的GDP具有根本的不同。与支出法不同,收入法是从分配的环节核算GDP 的,其基本公式为: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其中前四项为要素收入,后两项则不是要素收入。读者须搞清楚上述各项收入哪些会进入消费者的账户,哪些则会成为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各宏观收入指标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地把握。3.3.储蓄投资恒等式:储蓄投资恒等式:储蓄和投资的恒等,是一种定义的恒等,也是基于国民收入核算原理的恒等。理解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关键,在于搞清“事前的、计划的”指标与“事后的、实际的”指标的区别,前者是“合意”的,而

5、后者可能包含“非合意”的部分。把这个问题搞明白,有助于弄清“事前的相等”和“事后的恒等”的经济含义,有助于增进对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i=s”的理解。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S;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S+T 或 IS+(T-G);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G+XS+T+M+Kr或 IS+(T-G)+(M-X+Kr)在学习方法上,建议读者首先借助宏观经济的收入循环模型(图13.1),准确把握不同部门间经济联系的内容,搞清不同的宏观经济指标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以便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一个基本背景。另外,许多读者可能觉得不同的总量收入指标间的关系不容易掌握,建议读者借助图 13.2 更为直观

6、地把握各种指标间的关系。GDPS金融INDPCX折旧/筱G间接税和企家户业 转 移 支政府NI企业“-”国外*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2.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3.名义名义 GDPGDP:是用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4.4.实际实际 GDP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5.5.GDPGDP 折算指数:折算指数:即名义 GDP 和实际 G

7、DP 的比率。6.6.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叫最终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叫中间产品。7.7.总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总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其中,用于补偿资本消耗,以重置资本设备的投资为重置投资;总投资扣除重置投资为净投资。8.8.存货投资:存货投资:是指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9.9.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而转移支付

8、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手中,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10.10.净出口: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11.11.间接税:间接税:即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如货物税或销售税、周转税等。12.12.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即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之后的差额。13.13.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相当于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14.14.个人收入:个人收入: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然后再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之后的收入。15.15.个人可支

9、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即指税后的个人收入。对这种收入人们拥有充分的支配权,人们可据以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水平。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目的学习目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宏观经济分析的核心问题。本章仅在产品市场的背景下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使读者对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有一个基本了解,以便为稍后的ISLM 模型以及更为复杂的宏观经济分析奠定基础。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明确凯恩斯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背景或出发点,搞清均衡国民收入应满足的条件;熟练掌握凯恩斯及以后的主要消费理论,深刻理解乘数原理,在此基础上明确均衡国民收入被哪些

10、因素决定以及如何被这些因素决定;学会用收入支出模型(45线模型)分析经济问题。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本章首先介绍了凯恩斯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背景,分析了均衡国民收入应满足的条件;然后介绍了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及在他之后的重要消费理论;在此基础上,本章先后对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以及乘数原理作了较详尽的说明。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筱*1.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理论背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是在所谓“萧条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萧条经济”的条件下,需求决定供给(凯恩斯定律),总需求是制约经济规模的短边因素,因此经济社

11、会能够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与总需求相当的供给量。本章的另外一个重要假设是“投资外生”。由于假定企业投资是自主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变动,因此我们不必过早地讨论投资的决定问题,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也就可以局限在产品市场的简单背景下。2.2.均衡国民收入满足的条件:均衡国民收入满足的条件:这是本章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在本章,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就是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一般地,这个条件可以表述为“总需求(更精确地讲,是合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在不同的经济状况下又有不同的具体形式:两部门经济:i=s(或y=c+i)三部门经济:i+g=s+t(或y=c+i+g)四部门经济:i+g+x=s+t+m(或

12、y=c+i+g+x-m)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下的均衡条件在形式上是很有规律的:左边的三个等式,等号的左边都是“总注入”,右边都是“总漏出”;括号内与之等价的三个等式,等号左边的y 代表“总供给”,右边各项的和则代表“总需求”或“合意的总支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总注入”等于“总漏出”,同时也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浴缸”里的水位就总是不变的,即宏观经济是均衡的,此时的收入(产出)也就是均衡的收入(产出)。3.3.消费理论:消费理论: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即:人们的消费决定于现期的、绝对的、实际的收入水平,收入越多,消费也越多,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

13、递减)。在实际分析中,通常假设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函数形式为:c=+yd,式中,c 为消费,为自发消费,为边际消费倾向,yd为可支配收入。根据可支配收入收入、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又可得储蓄函数:s=-+(1-)yd,式中,s 代表储蓄,1-代表边际储蓄倾向。以上两种函数是今后经常要用到的,读者务必要掌握精熟。此外,读者还要对其它消费理论如相对收入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收入理论有所了解,这些理论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都是很有用的。4.4.收入支出模型及均衡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及均衡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即45线模型)是本章分析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核心模型,其实质是“总需求(或合

14、意的总支出)等于总供给”这一均衡条件的几何表达。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基础上,将消费、投资或储蓄代入前所述之均衡国民收入的条件,不难得到国民收入的数值;或者,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找到总支出曲线与45线的交点,同样可以确定均衡收入的水平。读者需注意,在均衡国民收入的表达式里,各个指标是如何对国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5.5.乘数论:乘数论:在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中,乘数理论具有重要地位。在非充分就业的背景下,投资、政府购买及其他一些变量的变化将会导致国民收入出现多倍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读者应清楚各类乘数的取值,同时还要明确乘数发挥作用的限制条件。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1.萨伊定律:萨伊定律:法国经

15、济学家萨伊于 1803 年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供给会自动创造出需求的观点。他认为:任何生产活动创造出参与该产品生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收入一部分作为消费,一部分作为储蓄。任何储蓄起来的收入又可以为了赚取利润而作为投资,这样储蓄与投资总是相等的。供给为了获得收入,而供给最终创造了需求。2.2.有效需求:有效需求:凯恩斯把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的交点处的需求量称为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决定了国民收入和就业量。经济学中通常把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看作有效需求。3.3.消费函数:消费函数: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假定除收入外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人/筱*们的消费支出是其收入的函数,消费随收入变

16、化而变化,记作:C=C(Y)。4.4.消费倾向:消费倾向:又称平均消费倾向(APC),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在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5.5.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数值为消费函数的斜率,通常记作 MPC。6.6.储蓄函数:储蓄函数: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中,假定其他影响储蓄的因素不发生变化,储蓄被视为是收入的函数,这就是储蓄函数。7.7.平均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储蓄金额占收入的比重。8.8.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储蓄的增加量。边际储蓄倾向表示为储蓄函数的斜率,通常记作 MPS。9.9.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又

17、称为边际消费递减规律,是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在凯恩斯看来,无论是从人的本质看还是根据日常观察到的通常的具体事实看,当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人们将增加消费,消费的增量小于收入的增量,正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的作用,随着人们收入增加,储蓄的份额将加大,如果没有投资吸纳储蓄,则会出现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并存的有效需求不足。10.10.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根据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与萨伊定律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总需求随着投资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经济就可以稳定增长并实现充分就业,使供给(生产)

18、增加。简而言之,需求可以自发地创造供给。这被凯恩斯主义者称为凯恩斯定律,它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11.11.投资:投资: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12.12.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指用来补偿消耗掉资本的投资,通常是以折旧的方式进行。13.13.净投资:净投资:指扩大资本存量而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它是为了弥补实际资本存量与理想的资本存量之间的缺口而进行的投资,可以为正值、负值和零。14.14.均衡产出:均衡产出:或叫均衡收入,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

19、求水平时,企业生产就会稳定下来。如果生产(供给)超过需求,企业所不愿意有过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就会减少生产;如果生产低于需求,企业库存会减少,企业就会增加生产。总之,由于企业要根据产品销路来安排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产品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即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零。均衡的条件也可表示为i=s,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15.15.非意愿存货投资:非意愿存货投资:也称非计划存货投资。当产品卖不出去时不得不堆在仓库里,这部分存货不是企业想要持有的存货,即非合意存货或非意愿存货,这部分存货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投资支出的部分,但不是计划投资的部分,因

20、此,非意愿存货投资等于实际产出减计划支出。16.16.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充分就业是由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17.17.乘数: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Y/J(式中,Y 是国民收入的变化,J

21、 是支出的变化)。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消费和收入变化来说明。初始支出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筱*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多倍于初始支出量,其大小取决于每一阶段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即取决于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支出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18.18.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二部门经济或三部门经济(定量税条件)中,其值为kiy111,或ki;三部门i11 MPCMPS比例税条件下,其值为kgy1。式中,y 是增加的收

22、入,i 是增加的投资,g1(1t)MPC 或是边际消费倾向,MPS 是边际储蓄倾向。19.19.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其值与投资乘数同。20.20.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以三部门经济为例,定量税条件下,其值为ktyy ;比例税条件下,其值为kt,t 为税率。T1T1(1t)21.21.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该乘数与税收乘数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22.22.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

23、动的比率。在三部门经济中,平衡预算乘数kb1。第十五章第十五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目的:学习目的:上一章,我们在产品市场的背景下讨论了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本章我们将视野扩大至货币市场,以便进一步勾画凯恩斯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本章介绍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 模型,是我们用来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收入决定问题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我们以后考察经济政策效果提供了一个基本工具。学习要求:学习要求:ISLM 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阐释。它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部分,要求学生在把握分析主线的基

24、础上,做到(1)既能准确、细致地掌握IS 曲线,LM 曲线以及 ISLM 模型的含义和性质;(2)又能熟练地用公式、图形或原理进行分析、推导或相关的计算;(3)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难点:一是有关投资需求函数的分析,二是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尤其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分析),这些地方同时也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关键之处。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本章的学习中应着重掌握以下概念与原理:1 1投资需求函数:投资需求函数: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中,投资被假设为一个外生变量。在本章,投资被表达为利率的减函数,即i=e-dr。由于人们要根据资本边际效率和市场利率的对比来决定投资与否或投资多少,而资本边际效率又是递

25、减的,因此当利率下降时,将会有更/筱*多的投资项目变得可行,这样,投资需求和利率之间就表现为反向变化的关系。投资需求函数的引入对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分析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在,只有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够确定均衡的利率和投资,才能够确定均衡产出的水平是多少。2 2ISIS 曲线的含义和性质:曲线的含义和性质:IS 曲线表示在产品市场均衡前提下的收入和利率之间的关系。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该曲线具有负斜率,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产品市场的均衡。该曲线的位置受到财政政策的影响,膨胀性的财政政策会使 IS 曲线向右移,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 曲线向左

26、移。3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将自己的资产的一部分以不生息的货币持有在手中,是出于以下三种动机:一是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日常交易的方便,需要在手头保留一部分货币。二是谨慎动机,是指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未曾预料的支付。三是投机动机,是指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收益,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通常用 L1表示)和收入水平同向变化,第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通常用 L2表示)和利率水平反向变化。因此,完整的货币需求函数就可表示为:LL1(Y)+L2(r)。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既然

27、货币因素可以影响到利率,而利率又可以影响到投资、总需求、产出以及就业,因此就突破了古典的“货币中性”的说法。4 4LMLM 曲线的含义与性质:曲线的含义与性质:LM 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均衡前提下的收入和利率的关系。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该曲线的位置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该曲线向右移,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该曲线向左移。5 5ISISLMLM 模型:模型:将 IS 曲线和 LM 曲线放在同一个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就得到一个完整的 ISLM 模型。由于 IS 是产

28、品市场的均衡线,而 LM 则是货币市场的均衡线,因此在 IS 和 LM 相交的地方,也就是在两个市场一般均衡的时候,有一个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被决定。但须注意的是,ISLM 的均衡点并不一定是令人满意的,它有可能是一种萧条的均衡。如果是这样,就需要动用宏观经济政策移动IS 或 LM 曲线,以使宏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6 6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偏好的存在,消费和投资都是不足的。由此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就会使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非自愿失业和萧条。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的干预是必要

29、的。政府必须动用财政或货币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调节经济,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 1 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指一个贴现率,该贴现率恰好使得一项资本品带来的各项预期收益的贴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品的价格。2 2 投资的边际效率:投资的边际效率:投资的边际效率是指在资本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与投资水平的关系。3 3ISIS 曲线:曲线:IS 曲线,就是在利率和国民收入不同组合条件下,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曲线。4 4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5 5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6

30、 6交易动机: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7 7谨慎动机:谨慎动机:谨慎动机亦称预防性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8 8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筱*9 9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交易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需要的货币。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投机需求,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债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

31、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关系。1010凯恩斯陷阱:凯恩斯陷阱:当利率极低的时候,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因而会将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会去买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1111 LMLM 曲线: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 与利率 r 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之为LM曲线。在纵轴为利率、横轴为收入的坐标系中,它是一条具有正斜率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个点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能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1212 LMLM 曲线的凯恩斯区域:曲线的凯恩斯区

32、域:LM呈水平状的区域为凯恩斯区域。在凯恩斯区域里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1313LMLM 曲线的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曲线的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LM 曲线呈垂直状的区域为古典区域,在此区域中货币政策完全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在此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不过随着 LM 曲线斜率的增大财政政策的作用逐渐减弱,货币政策的作用逐渐增大。1414ISISLMLM 模型:模型:表示产品市场均衡的 IS 曲线和表示货币市场均衡的 LM 曲线共同构成了 ISLM 模型。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两个市场实现了一般均衡,此时有一个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被决定

33、。该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思想的基本概括,同时它也是一个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的很有用的模型。1515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在 IS 曲线与 LM 曲线的交点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状态。在 ISLM 模型中,除交点之外的任何一点都是不稳定的,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之下总会向均衡点移动。第十六章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本章在第十五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 IS-LM 模型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一方面可以借助ISLM 模型,了解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34、效果可能比较大或比较小;另一方面也可从对政策效果的分析中,学会如何用 ISLM 模型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在对 IS-LM 模型深刻领会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运用该模型分析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对于本章的基本结论,读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图形分析的层次上;更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图形背后的经济联系。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本章首先介绍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使读者对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方式有个大致的了解。其次,运用IS-LM 模型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货币政策效果(这也是本章的主体内容)。最后,结合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简单考察了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情况。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1.1

35、.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因素:财政政策效果是指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从IS-LM 模型看,LM 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陡峭,IS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在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平坦,移动 IS 曲线的财政政策效果/筱*就越大。反之,效果就越小。2.2.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在 IS-LM 模型中,若LM 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 曲线,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

36、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3.3.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货币政策效果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从 IS-LM 模型看,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小取决于IS 曲线和 LM 曲线的斜率的大小。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缓,LM 曲线移

37、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 曲线越陡峭,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小。在 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斜率越小,LM 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愈小;反之,则愈大。4.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特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特例:这里有两种极端的情况:一种是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此时IS 垂直,LM 水平;另一种是古典主义的极端,此时LM 垂直,IS 水平。在LM 曲线为垂直的情况下,由于货币的需求与利率的变动不相关,IS 曲线向右移动时,均衡的利率上升,但收入不发生变化,存在着完全的挤出效应;如果 LM 曲线为水平线,即经济处于“流动性陷井”状态,则不存在挤出效应,

38、这时IS 曲线移动对收入的改变十分明显,财政政策效果最大。在 IS 曲线为垂直线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有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产生挤出效应,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支出与利率的变动不相关。当 LM 曲线为垂直线、IS 曲线为水平线时,货币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垂直的 LM 曲线意味着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完全没有敏感性,货币余额的决定与利率变动无关,货币政策完全有效。当 LM 曲线为水平线时,存在“流动性陷井”,货币供给不改变LM 曲线的位置,因而利率和收入均不发生变化,移动 LM 曲线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当 IS曲线为垂直线时,投资支出与利率不相关。当LM 曲线向右移动时,利率会下降,

39、均衡的国民收入不变。这说明,货币政策可影响利率,但对国民收入的变动没有影响。5.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扩张会使 GNP 上升,也使利率上升;货币扩张使 GNP 上升,使利率下降,因此,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可以出现GNP 和利率变化的各种组合。两种方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有双松、双紧、松财政紧货币和紧财政松货币等不同的组合方式。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2.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

40、为了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法定准备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变动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利率最终影响总需求的水平。3.3.凯恩斯主义极端凯恩斯主义极端:一般来说,LM 曲线越平坦,或IS 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 IS 曲线为垂直线而 LM 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即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4.4.古典主义极端:古典主义极端:一般来说,LM 曲线越陡峭,或 IS 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 IS 曲线为水平线而 LM 曲线为垂直线的情况,则货币

41、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将无权无效。这即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筱*5.5.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使得产品市场上的物价上升,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用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量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进而产生了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6.6.货币幻觉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做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做出反应。7.7.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即在政策的执行中,财政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可以是两者同时扩张,也可以是两者同时紧缩,或者一种政策扩张而另一种政策是紧缩的,即两者可以有多种混合。第十七章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42、实践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本章从实践角度介绍宏观经济政策(这里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知识,可以看作是宏观经济理论的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该能够对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实践的演变,尤其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章的一些知识通过参考财政学和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可以得到深刻领会。学习要求:学习要求: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含义;熟悉财政政策的工具,掌握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机制和斟酌使用的规则;知道货币供给是如何实现的,熟练掌握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发生作用的方式。在学习方法上,建议读者结合我国的政策实

43、践来理解各种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内容要点:内容要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对宏观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两大政策支柱。本章首先介绍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然后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起作用的方式作了着重介绍。最后,本章还就资本证券市场和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本章的学习中,读者应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的说法,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本书没有专门章节讲述就业问题,这里尤其强调要对充分就业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排除象摩擦失业或自愿失业这

44、样的失业。2.2.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所谓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改变财政收支的水平或结构的一系列方针措施的总和。财政政策的工具包括四种,支出方面有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种,收入方面有税收和公债两种。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或减少)通常会引起经济的膨胀(或收缩),征税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则会导致经济的收缩(或膨胀),公债发行可以为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提供支持,一般也会导致经济的扩张。财政政策发生作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因一国在税收、社会保障以及农产品价格支持等方面的一些制度能够自动稳定经济而得名;另一种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性的财政政策,即政府遵照功能财政的

45、预算思想,“逆经济风向行事”地对经济进行反方向调节,以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3.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金融当局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既定经济目标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现代银行体系具有存款派生或货币创造的功能,中央银行可以借以控制货币的供给。主要的政策工具有三种,即中央银行可以用改变再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或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货币供给/筱*的增加或减少。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的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1.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

46、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主要通过政府税收、转移支付支出的自动变化以及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得到发挥。2.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由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有限,特别是对于剧烈的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是难于扭转,因此,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即为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3.3.年度平衡预算年度平衡预算:是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如果这样,经济衰退时,税收会减少,从而出现赤字,为减少赤字,只有减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

47、结果会加深衰退;反之,所采取的政策会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坚持年度平衡预算只会使经济波动更加严重。4.4.周期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收支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与繁荣市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5.5.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及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6.6.功能财政功能财政:指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

48、积极性财政政策思想。是对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7.7.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现代银行体系具有存款派生或货币创造的功能。所谓货币创造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量的比。公式如下:k=rc 1rc rd re其中,rc、rd、re分别为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8.8.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存款扩张的基础,等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活,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9.9.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银行可以把吸收来绝大部分存款用于贷款或购买短期债券等营利活动,只需留下一部分存款作为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现代银行制

49、度中,这种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政府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取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10.10.贴现率贴现率:即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11.1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学习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本章的主要内容是讲述 ADAS 模型的构造。透过这个模型,读者可以看到宏观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是如何紧密联结在一起的,从而能够增进他们对宏观经济实际的理解。除此以外,由于 ADAS 模型是当今最流行的分析

50、宏观经济问题的工具之/筱*一,本章还试图教会读者进一步应用这个模型来分析简单的宏观经济问题。学习要求:学习要求:了解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搞清楚该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掌握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方法,深刻领会劳动市场的有效性是如何最终决定总供给曲线形状的;在此基础上,尝试用 ADAS 模型分析一些简单的宏观经济问题。内容要点:内容要点:1.1.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