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精华.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4467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精华.pdf(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精华 绪 论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1.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2.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

2、体系。3.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精液为生理病理基础 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独特的医学体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形成时期:战国至两汉时期 形成标志: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基础。难经-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等医学典籍的问世。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积累(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整体观察法(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3、(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整体观念、藏象经络、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难经:脉学、经络、命门、三焦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2)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疗法的发展:神农本草经载药 365 种,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理论。针灸技术的发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 晋-王叔和脉经,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

4、翼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2.宋金元时期 南宋-陈言(无择)三因方,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提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该书以病因与病证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是对宋以前病因理论的总结。金元时期(四大家)刘完素-火热论-以寒凉清热-寒凉派 张从正-邪去正自安-汗吐下-攻邪派 李 杲-重视胃气-温补脾胃-补土派 朱震亨-倡相火论-滋阴降火-滋阴派 3.明清时期 明代-命门学说的产生 张介宾-提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赵献可-著格致余论,强调“命门之火”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明清-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吴又可-戾气说,对瘟疫病的病因有卓越之见,指出

5、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叶桂-创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薛雪-阐述湿热病的病因、症状、传变规律、治则治法。吴瑭-创立三焦辨证理论。清代-瘀血理论的发展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肯定了“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并发展了中医的瘀血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4.近代和现代 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现代时期(建国后)-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继而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因而此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三)中

6、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作一系统的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性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医学理论继续发展、创新和走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保持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特色;将中医学理论纳入现代科学研究序列;强化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研究;注重中医学在

7、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发展;创建科学的假说和构建新的理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 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认识。含义: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 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 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也着密切关系。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 五脏一体观-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形神统一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2)病理上的整体性 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在病理是相互影响的。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3

8、)诊治上的整体性 诊断-由外察内-通过分析局部的外在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治疗-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强调形神共调。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社会环境诸因素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均有影响。防治疾病,当调摄精神,适应社会,以维持身心健康。4.整体观念与现代

9、医学模式 以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相比较,可见中医学早就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并且给这一现代医学模式增添了新的内容天人一体观。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

10、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称症状),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等(称体征)。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2.辨

11、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等),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包括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不同

12、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候,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中医学历来都是辨证和辨病同时并用的。要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水平,必须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

13、容(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包括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包括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学说等四部分。(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四部分。第二章 藏 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指深藏于体内的内脏,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1)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2)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学说的产生 藏象一词始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帝曰:藏象何如?”灵枢经水篇“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

14、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说明中医对体内脏腑的认识。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古代解剖知识外科手术、尸体解剖 生活实践观察由外及内、取象类比 古代哲学渗透精气学说、阴阳五行 医疗实践积累经验积累、疗效反证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由于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辩等思维方法的应用,以及古代哲学“重道轻器”、“重无轻有”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医学藏象学说还有从宏观、功能、外象来把握脏腑的特点。四、五脏、六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五脏(心,肺,脾,肝,肾):为实质性脏器。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15、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空有腔。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中空有腔。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概括(一)概念 五脏之精先后天之精化一身之精,藏于五脏,有濡养和滋润作用。五脏之气先后天之精化之气,加肺吸入自然之清气,合化一身之气,布于五脏,推动调控各脏功能。五脏之阴五脏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五脏之阳五脏之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部分。(二)关系 五脏藏精先后天之精合为一身之精,分藏于五脏,肾藏先天之精是根本。精化为气五脏之精化为五脏之气。气分阴阳五脏之气,各分阴阳(心阴

16、心阳、肾阴肾阳等)即五脏之精化生五脏之气,五脏之气分为五脏之阴和五脏之阳。第二节 五 脏 一、心(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川流不息,循环无端。心行血-心气推动血液运行,输送营养于全身 (1)主血 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 血行正常 心气不足,心阴心阳不足 血行失常 心生血-水谷精微,奉心化赤 (2)主脉 心与脉管相连 心气推动血液,行于脉中 藏神(心主神明):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五脏六腑必须在它统一的指挥下,才能进行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1)神的含义 广义-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

17、(2)藏神作用 驭气控精,主宰调节全身生命活动。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故心主神。(二)心的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为阳中之阳,以阳气为用 心主通明-心阳的温煦和推动、心阴的宁静和抑制(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 二、肺(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1)主呼吸之气:肺是呼吸器官,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生理 肺气宣发-呼出浊气 肺气肃降-吸入清气 病理 肺气不宣-胸闷咳嗽 肺气不降-喘咳气逆 (2)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生理 肺吸入自然之清气 二者结合

18、宗气的生成 脾转运水谷之精气 生成宗气 病理 呼吸失常 宗气生成不足-形成气虚 气机的调节 生理-肺有节律的呼吸,调节全身气的升降出入 病理 肺呼吸运动失常 全身之气升降出入失常 主行水(通调水道):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生理-肺之宣发肃降可推动和调节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宣发-将水液向上向外布散 肃降-将水液向内向下输送 病理-肺失宣降导致水液输布和排泄失常 肺失宣发-无汗、水肿 肺失肃降-咳逆、小便不利、水肿 朝百脉主治节 (1)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浊吸清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生理 全身血液百脉会聚于肺,进行清浊之气的交换

19、后,又经百脉输送到全身。病理 肺病不能助心行血 心血运行不畅影响及肺 (2)肺主治节:肺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调节全身气机 治理调节血液运行 治理调节津液代谢(二)肺的生理特性 肺为华盖 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华盖”居高位,能行水“水之上源”宣发卫气,保护内脏“五脏六腑之盖”首犯温邪,易合外邪诸邪易侵之脏 肺为娇脏 生理-肺脏清虚而娇嫩,不耐邪气入侵 病理 外感之邪首先犯肺,脏腑病变最易及肺 主宣发与肃降 宣发-向上升宣,向外布散 呼出体内浊气 将津液与水谷精微上输头面,外达皮毛 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司汗孔开

20、合 肃降-向内向下清肃通降 吸入自然之清气,并将宗气向下布散 将津液与水谷精微向下向内布散于脏腑 将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三)肺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在体合皮;在华为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与秋气相通应 三、脾(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1)运化食物:指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转输其精微的功能。生理-脾气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并传输其精(通过胃、小肠)病理-脾失健运(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甚至倦怠、消瘦)(2)运化水液:指脾气的吸收、转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

21、能。生理 胃和小肠消化吸收的津液(水精)大肠吸收的水液 肾气的蒸化作用回吸收的水液 为水液代谢之枢转 经脾气的传输作用,将水上输于肺、输布至全身 病理 脾气运化水液失常,水液停聚(痰饮、水肿)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功能。生理-脾气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病理-脾气虚弱,气不摄血,称为脾不统血(下部出血、皮下出血)主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益气摄血“气之源头在乎脾”,脾健气旺,气旺则能行固摄之功统摄血行。(二)脾的生理特性 脾气主升: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1)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胃肠道吸

22、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等脏,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濡润全身。生理-脾气将水谷精微和水液上输于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病理 脾气不升、清窍失养、气血乏源(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精微不布、清气下走,清浊混杂(腹胀、泄泻)(2)升举内脏: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生理-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 病理-脾气虚弱,上升无力,内脏下垂(胃下垂、久泄脱肛等)喜燥恶湿:与胃的喜润恶燥相对而言,是脾主运化水湿功能的体现。生理-脾体干燥而不被水湿所困,则运化健旺 病理 脾气虚衰,运化失健,水湿内生(脾生湿);水湿内生、反遏脾气(湿困脾);外湿侵袭,困遏脾

23、气,脾失健运(湿困脾)(三)脾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在华为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四、肝(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气行血 肝气郁结(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 肝气上逆 气行津-气机郁结(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排泄 调节脾胃升降-肝脾不调、肝胃不和 促进胆汁排泄-肝病及胆(3)调畅情志 生理-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舒畅 病理 疏泄不及,肝气郁结 心情抑郁、悲忧善虑 肝郁化火,肝气上逆 烦躁易怒

24、、亢奋激动(4)促进男子排精和女子行经 促进男子排精 与肾藏精相互协调 调节女子月经 肝失疏泄,则月经失调 失疏泄:肝气的疏泄功能失常。疏泄不及-闷闷不乐,悲忧欲哭,胸胁、两乳、少腹胀痛 疏泄太过-急噪易怒,失眠头痛,面红目赤,或吐血、咯血 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1)涵养肝气-肝中藏血,化生和涵养肝气,使之冲和畅达,防止疏泄太过而亢逆。(2)调节血量-根据生理活动的需要而调节各部血量之分配。(3)濡养肝及筋、目 生理-肝藏血濡养肝及其形体官窍 病理-肝血不足(两目干涩等)(4)为经血之源 生理-肝为血海,通过冲脉,充养女子胞,月经正常 病理-

25、肝血不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5)防止出血 生理-肝气固摄血液、肝阴凝结血液 肝气虚弱,收摄无力,血自外逸 病理 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血不得凝 肝火亢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肝不藏血:肝藏血功能失职,引起各种出血。(二)肝的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肝在五行属木,木性曲直,伸展舒畅 生理 肝主疏泄,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 肝内寄相火,主升主动 病理-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眩晕、面赤、烦躁易怒、筋脉拘挛、抽搐、角弓反张等)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生阳气以启迪诸脏,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生理 肝在五行属木,方位应东,通于春气 有类于木性曲直,应

26、阳升之方,行春生之令 具有条达疏畅、升发生长和生机盎然的特性 其气以升发为顺,主人体一身阳气之升腾 对气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举疏通之作用 病理-肝气上逆、肝阳上亢(三)肝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在体合筋;在华为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春气相通应 五、肾(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藏精: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精:又称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是生命之源,是脏腑形体官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的来源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形成生命(胚胎)和后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之精,

27、滋养五脏六腑,充养肾中先天之精。精气:肾精和肾气的合称。肾失封藏:因肾气虚衰,闭藏精的功能减退,导致精的无故流失,出现遗精早泄等失精的病理变化,称为肾失封藏。(2)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主生长发育-精气盛衰随年龄而变化,表现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主生殖 生理基础-肾精充盛,产生天癸 生理表现-男子排精,女子月经 时 期 肾中精气情况 生长发育的情况 幼年期 逐渐充盛 头发生长较快而渐稠密,更换乳齿,骨骼逐渐生长而身体增高 青年期 更加充盛 长出智齿,骨骼长成,人体达到一定高度,开始具有生殖能力 壮年期 充盛至极 筋骨坚强,头发黑亮,身体壮实,精力充沛 老年期 逐渐衰减 面色憔悴,头发脱落

28、,牙齿枯槁,生育能力丧失 天癸: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可以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3)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肾中精气分为阴阳 脏腑气化:指由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着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继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的过程。肾阳 生理-推动激发脏腑经络功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 病理-肾阳虚衰,温煦、推动、兴奋功能减退,发为虚寒证 肾阴 生理-抑制调控脏腑经络机能,滋润全身脏腑形体 病理-肾阴不足,抑制、宁静、凉润功能减退,发为虚热证 主水:肾气(阴阳)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1)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脾肺之气的运

29、化和输部水液的功能 胃、小肠、大肠吸收水液的功能(2)生尿和排尿作用 生尿-肾气蒸化,分为清浊 清者上腾于肺 浊者下行膀胱 排尿-肾气司膀胱开合,控制排尿 主纳气:肾气有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生理-摄纳浅藏呼吸之气,为气之根 病理-肾精亏虚、肾气衰减 肾不纳气(呼吸浅表,呼多吸少,动则气喘)(二)肾的生理特性 封藏精气-肾主蛰藏 生理-藏精、纳气、主生殖与二便 病理-封藏失司 男子滑精、喘息、遗尿等 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肾为先天之本: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涵养相火 肾阴充足,涵养相火,相火潜藏而不上越(三

30、)肾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主骨生髓;在华为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合骨;与冬气相通应 命门学说 形态 有形论-右肾说难经;子宫、精室说(张介宾)无形说-功能说 位置 右肾难经;两肾(滑寿等);两肾之间(赵献可等)功能 命门之火-肾阳(元阳、真阳)实质是强调肾阴肾阳的 命门之水-肾阴(元阴、真阴)重要性 第三节 六 腑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在古代,腑写作“府”,“府”是中空的,是盛放物品之处,有出有入。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传化”,有传导变化之意,说明六腑的功能主要是将饮食物受纳、腐熟、消化、传化

31、,处于连续不断的虚实交替之中。六腑不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性: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七冲门:从饮食物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要通过七个重要关口,难经称之为“七冲门”。唇为飞门 齿为户门 会厌为吸门 胃上口为贲门 胃下口为幽门 大小肠之会为阑门 下极为魄门 一、胆(一)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胆汁 生理-胆汁来源于肝,注入肠中,促进消化吸收(胆汁,味苦,呈黄绿色,生成于肝,贮存于胆,在消化食物过程中向小肠排泄,以助脾胃运化。胆汁的生成和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病理-胆汁排泄不畅 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生理-判断事物,作出决定 病理-惊恐、

32、失眠、多梦(二)胆为奇恒之府 胆汁精纯而洁净(精汁、清汁)不直接受纳水谷,功能与五脏“藏精气”相似(中精之府、中清之府、清净之府)。中空有腔的囊状器官 形态结构与其他五腑相同。二、胃(一)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胃有“太仓”、“水谷之海”、“水谷气血之海”之称。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受纳是腐熟消化的前提。(二)胃的生理特性 主通降:是指胃气保持通畅向下的运动趋势。生理-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此外,还包括协助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及协助大肠传化

33、糟粕。病理-胃失通降 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生理-津液濡润,有利于受纳腐熟和通降下行 病理-胃阴不足,或燥热所伤,实热燥结,通降受阻 三、小肠 小肠的生理功能 主受盛化物:小肠接受胃下传的食糜,在脾气的作用下进一步消化。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即彻底消化食物,将之化生成精微。泌别清浊:“清”指水谷精微和津液,经脾气传输全身;“浊”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下传大肠。四、大肠 大肠的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指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生理-传化正常 病理-传化失常 大肠主津: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

34、的水液代谢。生理-在形成粪便过程中吸收其中的水分,参与津液代谢(燥化)病理 水液吸收障碍,水与糟粕俱下-大便泄泻 大肠实热,销铄津液或大肠津亏失润-大便闭结 五、膀胱 膀胱的生理功能 贮尿和排尿:尿液为津液所化生,在肾的气化功能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在膀胱内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可及时自主的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与肾的气化功能密切相关。生理-贮尿和排尿正常 病理-肾气激发和固摄失常,膀胱开合失权(小便不利、遗尿、小便失禁等)六、三焦(一)六腑之三焦 位置:是指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生理功能: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二)部位之三焦 生理功能 通行诸气 肾中元气,自下而上,行至胸中(经

35、三焦)胸中宗气,自上而下,到达脐下 运行水液 肺主行水,肃降下行,下归于肾(经三焦)肾主水,蒸腾气化,上归于肺 三焦分部和各自的生理特点: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和头面部。主要功能:上焦如雾。(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肝胆。主要功能:中焦如沤。(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的功能。)下焦: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主要功能:下焦如渎。(泌清别浊,排泄糟粕。)第四节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特点:形态-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与腑相似。功能-藏精气而不泻

36、,与脏相似。(一)脑(一)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之府 元神存则生命在 主精神意识 头者,精明之府 脑为精髓之海 主感觉运动 听觉、视觉、嗅觉、思维、记忆、言语等功能都归于脑 髓海充盈 思维灵敏,精神饱满 视、听、嗅等感觉正常 髓海不足 精神不振、听觉失聪 视物不明,嗅觉不灵(二)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与精气的关系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 后天之精(五脏六腑之精)充养肾精,以滋养脑髓 与脏腑的关系 心藏神,主司脑的精神活动 五神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二、女子胞(一)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主持月经 生理:通行月经 病理:月经不调 孕育胎儿 生理:孕育胎儿 病理

37、:不孕症(二)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与脏腑天癸的关系 女子以血为本: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脾胃生血;肾精化血;肺朝百脉 天癸:生成-肾精肾气充盈所化,促进女子胞成熟并具有生殖机能 与经脉的关系 冲脉-冲为血海,渗灌胞宫 任脉-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 督脉-为阳脉之海,与肾相通 带脉-约束气血,固摄胞胎 十二经-其气血通过冲、任、督灌注于胞中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 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生理:肺主一身之气 宗气 气为血帅,肺气助心行血 心主一身之血 血为气母,心血运布肺气 病理:肺气虚弱,行血无力 影响心的行血 心血瘀阻 肺失宣肃,肺气

38、壅塞 心气不足 血行不畅 影响肺的呼吸 胸闷咳喘 心阳不振(二)心与脾 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1)血液生成 生理:心主行血,供养于脾 脾运正常 相互促进 脾主运化,生血养心 心血充盈 病理:脾失健运,生化乏源 血虚 心血不足 脾不统血,慢性失血 心脾两虚 思虑过度,耗伤心血 脾气虚弱 (2)血液运行 生理:心行血,推动血行不已 血运正常 脾统血,血液不溢脉外 病理:心气不足,血行无力 气虚血瘀 脾气虚损,统摄无权 气虚出血(三)心与肝 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1)血液运行 生理:心主行血,使肝有所藏 肝藏血,心行之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病理:血液亏虚 心肝失养 心

39、血瘀阻 肝血瘀阻 (2)精神情志 生理:心主藏神,主宰精神,有利于肝主疏泄 相互为用 肝主疏泄,情志调畅,有利于心神内守 病理:心肝气郁 心肝病变、互致并存 心肝火旺(四)心与肾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生理:(1)水火既济 心火下降于肾 肾水不寒 升降互济 肾水上济于心 心火不亢 协调平衡 (2)精神互用 心藏神 控精驭气 心神肾精 肾藏精 化气生神 相互为用 (3)君相安位 心为君火在上,为一身主宰 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 君相二火 肾为相火在下,为阳气之根 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 上下交济 病理: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1)水不济火 心火亢于上 肾阴虚于下 (

40、2)精神失调 心神不足,无力控驭肾精 肾精不足,不能奉养心神 (3)水气凌心 心阳虚损,水气上凌于心 肾阳虚损,下焦水寒不化(五)肺与脾 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1)气的生成 生理:肺为主气之枢,主呼吸而纳清气 相互结合 脾为生气之源,主运化而生谷气 形成宗气 病理:肺脾两虚 (2)津液代谢 生理:肺气宣降水液输布全身 津液输布代谢正常 脾气运化水液上归于肺 病理:脾为生痰之源水不化津,转为痰浊 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喘(六)肺与肝 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生理:肝主升发,有利于肺气肃降 升降相因,互制互用,调节全身气机 肺主肃降,有利于肝气升发 病理:肝

41、火犯肺 肺失肃降 肺热乘肝 肝阳亢逆(七)肺与肾 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1)水液代谢 生理:肺气肃降,水液下归于肾 肾气蒸化水液 相互协同 肾气阴阳,促进肺的功能 肺气宣降行水 病理:肺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 水肿 (2)呼吸运动 生理:肺主气司呼吸,有利于肾主纳气 相互协同 肾藏精主纳气,有利于肺气肃降 病理:肺气久虚,肃降失司 肾气不足,摄纳无权 (3)阴阳互资 生理:肺阴下输于肾,肾阴上滋于肺 金水相生 肾阳资助肺阳 病理:肺阴不足,下汲肾阴 肺肾阴虚 肾阴亏虚,肺阴失充 肺肾阳虚,津凝为痰(八)肝与脾 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协同作用。(1

42、)疏泄运化 生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协调脾胃升降,有利于运化转输 脾气健旺,气血生化 濡养于肝,使肝气充和,条达疏泄 病理: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脾失健运 肝失疏泄 脾胃湿热 郁蒸肝胆 (2)血液运行 生理: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供应脾运 脾主生血统血 肝血充足 病理:脾虚血液化生无源 肝血不足 脾不统血而出血 肝不藏血、脾不统血 藏统失司(九)肝与肾 主要体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之间的互滋互制作用。(1)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生理:肝血滋养肾精 肾精化生肝血 病理:肝血不足 肾精亏损 (2)藏泄互用 生理:肝气疏泄使肾气开合有度 肾气闭藏防肝

43、气疏泄太过 病理:肝肾藏泄失调 (3)阴阳互滋互制 生理: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 肝肾阴阳 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 互制互用 病理:肾阴不足累及肝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上亢 肾阳虚衰累及肝阳-肝肾阳虚,阳不制阴-阴寒内盛 (十)脾与肾 主要体现于先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方面。(1)先后天相互资生 生理:先天温养后天 脾主运化,赖命火温煦 后天补充先天 肾主藏精,须脾精补充 病理:脾精虚弱 肾精不足 脾气虚弱 肾气亏虚 脾阳虚损 肾阳虚弱 脾阴(胃阴)不足 肾阴不足 (2)水液代谢 生理:脾主运化水湿 脾阳健运,土能制水 肾为主水之脏 肾阳气化,开合有度 病理:脾虚不运,水湿内生

44、,导致肾虚水泛 肾虚蒸化失司,水湿内蕴,影响脾运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密切配合。生理:分工合作 胃:受纳、腐熟水谷,形成食糜,下传小肠 小肠:受盛化物(食糜),泌别清浊,吸收精微,残渣下传大肠 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大便,排出体外 膀胱:水液从小肠经三焦渗入膀胱,形成小便排出体外 胆:贮存、排泄胆汁,入于小肠,以助消化 三焦:疏通水道,下归肾与膀胱 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 病理:相互影响 胃有实热,津液被灼 大便燥结,大肠传导不利 大肠传导失常,肠燥便秘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呕恶)胆火炽盛犯胃 胃失和降(

45、呕吐苦水)脾胃湿热,郁蒸肝胆 胆汁外溢(口苦、黄疸)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一)心与小肠 经脉 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 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 生理 心主血脉,心阳温煦小肠,心血濡养小肠 有助于小肠化物 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化血养心 有利于心主血 病理 心火移热于小肠 小肠实热 小肠热上熏于心 心火亢盛(二)肺与大肠 经脉 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 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 生理 肺气清肃下降,布散津液 促进大肠传导 大肠传导,糟粕下行 有利于肺气清肃 病理 肺气壅塞,肺津不降 腑气不通,肠燥便秘 大肠实热,传导不畅 肺气不降,胸满咳喘(三)脾与胃 经脉 足太阴经属脾络胃 足阳明经属胃络脾 生理 纳运相得 胃主受纳

46、为脾运奠定基础 脾主运化为胃纳提供能源 升降相因 脾气上升,运化水谷精微上行有助于胃气通降 胃气通降,将水谷及残渣下传有助于脾气升运 阴阳燥湿相济 脾喜燥恶湿得胃阳以制其湿 胃喜润恶燥得脾阴以制其燥 病理 纳运相得 脾失健运 胃纳不振 胃气失和 脾运失常 升降相因 脾虚气陷 导致胃失和降而上逆 胃失和降 影响脾气升运功能 阴阳燥湿相济 湿困脾运 导致胃纳不振 胃阴不足 影响脾运功能(四)肝与胆 经脉 足厥阴经属肝络胆 足少阳经属胆络肝 生理 同司疏泄 肝主疏泄,分泌胆汁 促进胆汁分泌排泄 胆附于肝,藏泄胆汁 有利于肝气疏泄 共主勇怯 肝主谋虑 胆主决断 病理 同司疏泄 肝气郁滞 影响胆汁疏利

47、胆腑湿热 影响肝气疏泄 共主勇怯 肝血不足 胆气虚怯(五)肾与膀胱 经脉 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 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 生理 肾气蒸化固摄小便 控制膀胱开合 膀胱开合有度 利于肾气的主水功能 病理 肾虚蒸化无力,或固摄无权 膀胱开合失度 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 影响肾的蒸化和固摄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一)五脏与女子胞 女子胞:产生月经,孕育胎儿,均赖于神的调控、气的推动和精血的充养。心:心藏神,心神调节月经来潮和排卵。心主血,心血充养女子胞,影响月经或孕育胎儿。肝:肝主藏血,下注冲脉血海,影响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月经及排卵周期。脾: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充养女子胞。脾主统血,固摄和控制月经量。肾:肾藏精,肾精充盛产生天癸,激发和维持女子胞的生育功能。(二)五脏与脑 脑:元神之府。心: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明之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