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七单元.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943737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6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第七单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下第七单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下第七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第七单元.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七单元 教材简析:本单元的课文是古诗两首、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黄河的主人、练习 7 和习作 7 组成。古诗两首 一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 池上,另一首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 小儿垂钓。两首古诗均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距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黄河的主人作者一生动形象的语言,想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以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练习 7

2、 有五个项目,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练习的重点。教学理念: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采用多种形式理解词语,用指定的词语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主人公的精神。4、能有感情地背诵指定的课文。教学

3、重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3、会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4、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主人公的精神。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背诵指定的课文。2、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3、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主人公的精神。教具准备:图片、录音机。课时安排:共 8 课时 21、古诗两首2 课时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 课时 23、黄河的主人2 课时 练习 7 2 课时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 6 个生字,

4、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德。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生字新词的含义和诗意。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3、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初夏时,路过一个小池塘,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当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2、学生交流。3、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题目叫池上。板书课题,理解诗题。4、简介作者白居易。二、初读诗歌,整体

5、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古诗,集体指正。(2)学习新词:浮萍,理解词意,练习书写。(3)齐读古诗。简单说说池塘上发让了一件什么事。3、学生再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4、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意。(1)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的含义。(2)小组逐句内容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意思。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一)前两行小娃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诗句,边读边想画面。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3、配乐有韵味地

6、诵读前两行诗句。(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2、学生默读谈理解。(小孩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情趣地朗读。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古诗。第二课时 一、回顾总结学法 上节课我们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1、利用字典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2、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学习小儿垂钓 1、指导解题。“垂钓”指钓鱼,“

7、小儿垂钓”即小子学钓鱼。2、简介作者胡令能。3、自学古诗。4、检查自学情况,指导理解(1)指名读全诗,读准字音。(2)齐读诗句。(3)理解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蓬头:头发散乱。稚子:稚,幼小。指小孩子。垂纶:纶,诗中指钓鱼用的线。指钓鱼。(4)指导看图,讨论。哪个词写出了小儿的外貌特征?哪个词写小儿垂钓的姿势?路人向小儿问路,小儿为什么“遥招手”、“不应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儿垂钓得怎样?(5)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5、指导朗读。6、小结。(1)诗中描写了怎样的一个小孩?(2)引导学生学习这两首古诗的方法,课外自学其它古诗。作业设计:21、古诗两首 一、课文回放。1、池上是 代诗人 所作,主要

8、描写了 的情景。2、小儿垂钓描绘了 的情景,流露出 的气息。二、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了儿童生活的古诗,请写出两首。板书设计:21、古诗两首 池 上白居易 小儿垂钓胡令能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准备:图片、投影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示图片,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

9、简介宋庆龄生平。2、板书课题: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理解词语:故居、樟树。(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通读每个自然段。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2、按要求自学课文。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自读情况。抽读词语卡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交流学会

10、的词语。(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3、第 4、5 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全文可分三段:第 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 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 6 自然段为第三段。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五、作业设计:1、读生字表中的字。2、分段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词语卡片,细读课文。2.通过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二、细读第一段(第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思考讨论:这

11、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三、细读第二段(第自然段)1.学习第自然段。出示课文插图一的投影片,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默读第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相机讲解“蓬蓬勃勃”的意思。(板书:蓬蓬勃勃)再读课文,话画出具体表卅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2.学习第自然段。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学习第句。a、指名读。b、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c、说说别

12、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学习第句。a、自由读课文。b、理解“可贵、仍然、拇指、高贵”等词。c、理解句子。“本身”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永久保持”说明什么?读读课文,说说从哪儿可以看出樟树能“永久保持”香气。(相机板书:永久保持 拒虫香气)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再读第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自然段的体会。指导朗读。指导背诵。四、细读第三段(第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

13、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指导概括段意。五、作业设计:1、写话:用上“崇敬、爱抚”。2、收集并摘抄关于宋庆龄的故事。作业设计:一、写出反义词。永久()高贵()粗壮()稠密()容易()枝枯叶落()二、巧填关联词语。只要就 因为所以 无论总是 虽然但是 既又 如果就 1、飞机飞得()快速()平稳。2、不管做什么事()你肯吃苦,()会取得成功。3、太阳()离我们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4、()蜜蜂不辞辛苦地酿造蜂蜜为人类造福,()人们喜欢它。附板书:舍不得两棵樟树 22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樟树:样子 高贵之处 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23 黄河的主人

14、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漂”、“系”两个多音字的用法,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行的惊心动魄的景象。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教法设计:1.在初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2.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体会作者的感情,进而理解课文的内涵。教具准备:课文录音 挂图或投影片 小黑板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同学们,你们知

15、道黄河吗?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 5464公里,流域面积 75.24万平方公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课文说的是人们用特殊的交通工具渡黄河的事。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先板书“主人”,理解主人的意思(当家作主的人)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主人,请用“的主人”这一词组表达出来?如“学习的主人”。把课题补充完整 “黄河的主人”解释题意:黄河的主人,意思是能够让黄河乖乖地听话的人。那么这个主人到底是谁?读了课题后你还想提哪些问题?学生议论,提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画出课文里的生字,并注上音,标出不理解的字词。对不理解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自行解决。给每一个自然

16、段标上序号,把课文读通顺。2.检查自学情况 小黑板出示生字词,检查字的读音和对生词的理解情况。指名逐节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错的字音和读破的句子。3.听课文录音后,自由朗读课文 2 遍。三、再读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相机回答课文提出的问题。2.学生质疑问难 四、默读课文,依照课文内容,把课文分为三段。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自由朗读课文 1 遍 五、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作业设计: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专心()志 ()战心惊 惊涛()浪 如()平地 提心()胆.多音字组词 pio()x()()漂 系 恶 w()pio()j()().根据意思写成语 如同在平地上行走一样 ()非

17、常大的风浪,比喻险恶的环境或遭遇()谈话谈得高兴而有兴致 ()形容十分担心和害怕 ()第二课时 一、综合学习,了解黄河。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及你课外 收集的材料,说说我们对黄河有哪些了解,请把你知道的交流一下。(出示:课件)二、“多管齐下”,深入感受黄河的壮美。1、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象。(教师朗诵: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回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你就伫立在黄河边上,听着黄河的咆哮,你心潮起伏,感情激荡)2、你想到了哪些成语来形容黄河。3、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指名感情朗读,齐读。学生点评,教师相机点拨。再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节。三、读写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

18、。(一)读 过渡:看着汹涌激荡的黄河水、听着震耳欲聋的波涛声,令人不寒而栗。而这时,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中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什么?多媒体播放:汹涌黄河上漂流的羊皮筏子。1、羊皮筏子是什么样子的?读课文找出来。2 激发、体验情感:如果是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3、黄河的主人又是怎样的风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二)写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主选择:1、艄公,我想对你说 2、假如你是有经验的乘客,你会对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人说

19、3、我想对自己说(三)访 1、假如艄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你对他进行现场采访,你会问什么问题?把你的问题写下来。2、现场采访艄公。(教师扮演艄公,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采访。采访过程中,教师注意凸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四、朗读课题,升华主旨。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的主人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领悟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附板书:勇敢 智慧 黄河的主人 艄公 镇静 机敏 练习 7 教学目的:1、将象棋和语文学习融为一体,提高学生语

20、文学习能力。2、学会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弄懂意思,积累语言。3、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4、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学会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 口语交际 教具准备:象棋 工具书 课时划分: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1、同学们喜欢下象棋吗?出示棋盘、棋子。2、你对象棋有什么了解?二、教学“处处留心”。(一)教学第一部分。1、自己读一读第一部分内容。2、小组讨论文中出现的象棋术语的意思。3、指名说,其他同学补充。4、你能选择一个词说一句话吗?(二)教学第二部分。1、自己读下棋歌诀,读后在自制的棋盘中试试。2、同桌一边背诵一边演练歌诀所提示的下棋规则。3

21、、自由选择好朋友演练,教师巡回指导。(三)教学第三部分 1、自读、指读,正音。2、联系上下文思考这段话后的问题。3、小组讨论。4、指名说词义,其他同学补充。三、教学“读读背背”(一)教学成语 1、自己读成语,读准字音。2、指名读,纠正字音,开火车读,齐读。3、师生议议这些成语的意思。4、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二)教学古今贤文。1、自己读古今贤文,指名读,纠正字音 2、你对哪句话的意思不明白?谁可以帮助他?师相机指导、补充。3、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第二课时 一、教学“写好钢笔字”。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三个字。2、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怎样写才能美观?仔细读帖。3、指名说,相互交流,教师

22、补充。4、教师范写“犯”。5、学生描红、仿影、仿写,教师巡回指导。6、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及写得不太好的字,师生共同评析。二、教学“口语交际”。1、审题。(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A: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B: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2、指导。(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小烦恼某位同学 热心听众其他同学(2)指导内容:A:教师要指导“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B:教师也要指导热心听众如何设法帮助“小

23、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C:教师做主持人为学生做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3、练习。(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设一个“小烦恼热线”,在每小组中大家各抒己见,尽情倾诉,出谋划策,互相帮助。(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4、反馈。(1)引导学生对口语交际内容进行点评。(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做,尽快消除烦恼。实践活动(七)活动内容:练习七,小剧本角色表演。活动目标:要求学生熟悉表演的内容,体会台词的意思,使自己进入角色表演时,要符合角色的个性特征,要把握语言的速度,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话要有机衔接。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现在我的身份变了。

24、我是梦想剧团的团长,最近我们剧团安排演一个新剧本,想从同学中挑导演和几个小演员。谁想试一试?大家都想,但我有一个条件,首先要会读剧本,我们的剧本就在你们的练习七的口语交际练习中,我先考考大家钻研制本的能力。二、谈剧本。1.让学生自行阅读剧本。2.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角色:剧本中出现了哪两个重点人物?(陶罐和铁罐)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发生在国王的御厨里)铁罐和陶罐发生了什么矛盾?铁罐非常骄傲看不起陶罐,陶罐非常谦虚。后来呢?(若干年后,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而铁罐呢,它不知在什么年代被氧化了,人们只发现了几块锈蚀不堪的铁片,还不能断定那就是铁罐的剩余部分。)说一说如

25、何演好角色?(学生讨论)师小结:解说要用叙述的语气;铁罐的语气要盛气凌人,陶罐的语气谨慎谦和;甲的语气惊讶,乙第一句惊讶,第二句要表达出小心谨慎的心理。三、演。剧本 1.分五人一小组,试表演。2.每组汇报演出,评比。四、谈感想。演完剧本,你的收获是什么?实践活动(七)活动内容:练习七,小剧本角色表演。活动目标:要求学生熟悉表演的内容,体会台词的意思,使自己进入角色表演时,要符合角色的个性特征,要把握语言的速度,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话要有机衔接。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现在我的身份变了。我是梦想剧团的团长,最近我们剧团安排演一个新剧本,想从同学中挑导演和几个小演员。谁想试一试?大家都想,但

26、我有一个条件,首先要会读剧本,我们的剧本就在你们的练习七的口语交际练习中,我先考考大家钻研制本的能力。二、谈剧本。1.让学生自行阅读剧本。2.指导学生如何把握角色:剧本中出现了哪两个重点人物?(陶罐和铁罐)故事发生在哪里?(故事发生在国王的御厨里)铁罐和陶罐发生了什么矛盾?铁罐非常骄傲看不起陶罐,陶罐非常谦虚。后来呢?(若干年后,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只陶罐,而铁罐呢,它不知在什么年代被氧化了,人们只发现了几块锈蚀不堪的铁片,还不能断定那就是铁罐的剩余部分。)说一说如何演好角色?(学生讨论)师小结:解说要用叙述的语气;铁罐的语气要盛气凌人,陶罐的语气谨慎谦和;甲的语气惊讶,乙第一句惊讶,第二句要表达出小心谨慎的心理。三、演。剧本 1.分五人一小组,试表演。2.每组汇报演出,评比。四、谈感想。演完剧本,你的收获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