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1,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1922)1、背景 “一战”激化了印度民众与英国统治者的矛盾,在客观上促进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后英国加强殖民统治,引起民族主义者和英国民众不满“阿姆利则惨案”是甘地发动全国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直接原因之一 2、运动的开始 运动方式:1920年 12 月,国大党在 年会上通过了甘地提出 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 第一步,放弃英国授予的爵位、封号、名位 第二步,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司法机关,并辅以“手工纺织”抵制英布 第三步,逐步走上抗税段 3、运动高潮与结果
2、1921年不合作运动进入高潮,各地罢工达 396次,参加者达 60 余万人其中,有些省的罢工甚至发展为武装起义。1922年 2 月 4 日,联合省曹里曹拉村农民烧死向群众开枪的 22 名警察事件,殖民当局杀害了 44 名农民。2 月 12 日,甘地在巴多利主持国大党执委会会议,通过了停止不合作运动的决议 三、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01934 1、背景 世界经济危机与印度社会矛盾的激化 国大党和印度民众的反帝活动的推动 2、经过 甘地向英国政府提出 11 条要求,全部遭拒绝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领导食盐长征,发生起义.“食盐进军”尼赫鲁与甘地被捕。签订德里协定,国大党停 止运动 3、群
3、众文明不服从运动 食盐进军(1930.3.12)群众运动的高涨与武装起义(1930.45)德里协定(1931.3)群众文明不服从运动的结束(1934)4、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 解放贱民(不可接触者)-普那协议 1932 教派和解(宗教团体决 1932.8)推广手纺土布、发展乡村工业 开展农村教育、提倡讲究卫生 影响:“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
4、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及其世俗化改革 凯末尔革命 1,凯末尔其人 19191923年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19231938).凯末尔旧译为基马尔 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不独立、毋宁死”。2、土耳其民族革命战争 (1)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希腊侵略军侵占伊兹美尔色佛尔条约(2)经过 第一时期:1919.5-1920.4,政治组织时期 成立了以凯末尔为首的代表委员会;制定并通过国民公约;召开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建立国民议会政府 第二时期:1920.4-1922.9,民族独立战争时期 1921年初建立了土耳其国民军,1
5、922年战胜希腊军 第三时期:1922.9-1924.4,外交谈判和共和国建立时期 1923年 7 月 24 日,洛桑和约的签定,是土耳其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但海峡地区的非军事化和国际监督,却损害了土耳其的主权 3、凯末尔革命的意义 结束了奥斯曼帝国 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建立民族国家体系这一趋势的先声,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二、世俗化改革 1、政治改革 凯末尔从 1922年 11 月开始到 1924年 3 月,采取了三
6、项决定性的政治措施:消灭素丹制 宣布共和国 废除哈里发制 总之,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成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彻底解决了奥斯曼帝国遗留下来的国家制度问题 2、法制改革 核心是法律与宗教分离,表现在:废除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定了国民议会的立法权。颁布了土耳其共和国宪法,删去伊斯兰教为土耳其国教的条款 颁布了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条款 3、教育改革 中心问题是教育与宗教的分离,主要内容有 颁布教育世俗化、现代化法令,规定学校必须在国家监督之下,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提供非宗教的现代化教育。学校必须向受教育者传授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加强土耳其民族意识的教育。4、文化改革 主要特点 在于抛
7、弃了宗教精神,树立起土耳其的民族精神 改革内容 文字改革在文化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改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新土耳其把民族主义与历史学相结合,改变了社会和学校轻视土耳其民族史的倾向 5、社会生活与经济改革 社会生活世俗化:破除迷信、提倡科学的现代化精神;政府关闭女修道院;废除旧历 1925年,土耳其政府决定废除旧历,正式采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元历 采用姓氏:1934年 6 月,大国民议会通过采用姓氏的决定,改变了土耳其人以往有名无姓的习惯 经济改革 国家主义是凯末尔进行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评价 总 评:凯末尔改革是凯末尔主义的全面实践 总特点:它是一次以“世俗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改革
8、局限性: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 制,因此土耳其民主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 3,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以及影响 卡德纳斯改革 1、卡德纳斯其人 1895年生,11 岁在印刷厂当学徒;1928年当选州长;1930年任国民革命党主席;1931年和 1933年先后任两届前政府内政部长和国防部长,属国民革命党左翼。任职期间,以兴办教育和维护劳动法典而闻名于全国。在竞选总统期间,足迹遍及大中小城市和印第安农村、矿区和小镇。1934年 7 月 1 日当选为总统。2、主要内容 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改组了内阁、军队和州政府承认和恢复宪法赋予工人的各项民主权利 加速土地改革,废除债役雇农制 实行国有化运动(服务行业、企业、外国公司所属的铁路以及外国石油公司国有化)大力推行文化教育改革,为提高文化水平和适应各种事业发展培养人才 3、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地位 改革是在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改革,既是墨西哥护宪运动最辉煌的阶段,又是当时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中最深刻、最民主的一次改革 改革促进了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既使墨西哥工业企业和民族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又使墨西哥的土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半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 卡德纳斯的民族民主思想及其实践,是 30 年代拉丁美洲社会思潮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