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三年级上册).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word 1/16 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 三年级上册 教 案 甲马营镇实验小学 word 2/16 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三年级上册 学期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优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与培养语
2、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二、教学目的 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承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 X 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承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
3、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局部篇目能背诵的目标。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展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本学期教学进度如下:周次 教学内容 1-2 第一单
4、元 3-4 第二单元 5-6 第三单元 word 3/16 7-8 复习一 9-10 复习二、期中考试 11-12 第四单元 13-14 第五单元 15-16 第六单元 17-18 附录 19-20 复习 21 年终考试 第一单元 采莲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1、江南2、采莲曲3、采莲词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与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word 4/16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1、江南2、采莲曲3、采莲词 2提出诵读的要求
5、: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在情境中背诵,这样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更有激情。第一单元 采莲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一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 5 如此。2.了解这 5 如此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word 5/16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
6、.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前 5 如此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只有让学生理解诗句或谚语的含义,才能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快速记忆。第二单元 清溪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1、栾家濑2、桃花溪3、兰溪棹歌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与出处。word 6/16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
7、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1、栾家濑2、桃花溪3、兰溪棹歌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本单元好多诗句之前孩子们学习过,如望天门山,因此,用过比照、理解起来会更容易。第二单元 清溪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二 二教学目标 word 7/16 1.熟读会背千字文6-10 如此。2.
8、了解这 5 如此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6-10 如此。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千字文教会孩子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一定要好好的教,让孩子好好的学。第三单元 劳者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word 8/16
9、 一诵读内容:1、江上渔者2、陶者3、蚕妇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与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1、江上渔者2、陶者3、蚕妇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帮学生总结一下送别诗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学生
10、理解诗意,加强其诗歌素养。word 9/16 第三单元 劳者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三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11-15 如此。2.了解这 5 如此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11-15 如此。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
11、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word 10/16 学知识,学做人,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才真正达到了我们学习的目的。第四单元 边塞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1、塞下曲其三2、哥舒歌3、塞下曲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与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1、塞下曲其三2、哥舒歌3、塞下曲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
1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word 11/16 六、教学反思:再让学生学习诗歌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一些和诗歌有关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竹枝词的由来。第四单元 边塞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四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16-20 如此。2.了解这 5 如此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16-20 如此。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13、。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word 12/16 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体会民间俗语谚语的经典,养成收集名言真理的好习惯很重要。第五单元 气概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1、某某词2、剑客3、乌江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与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
14、读内容:1、某某词2、剑客3、乌江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word 13/16 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韵律,有助于学生身临读书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第五单元 气概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五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21-25 如此。2.了解这 5 如此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
15、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21-25 如此。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word 14/16 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真理来源于生活,生活要遵循真理,只有真正让学生去体会,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成长。第六单元 沧桑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诵读内容:1、八阵图2、行宫3、河满子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
16、与出处。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1、八阵图2、行宫3、河满子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word 15/16 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或者边背诵边想象,有助于提高学生想象力和学习兴趣。第六单元 沧桑 主备人:徐月莹 课时:1 一
17、诵读内容:千字文六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26-29 如此。2.了解这 4 如此意思。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1.谈话激趣略 word 16/16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26-29 如此。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与用处。3检查效果与指导: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上下,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 X。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与用处。5背诵:六、教学反思: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根本已经能够积累好多生活哲理,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教师很欣慰。我们要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