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预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预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开县临江中学 2012(上)“三课三段”单元教学模式预学案 单元(课)课题:兰亭集序 学生姓名:_班级:_教师:_施兰宁_周次:_ 总目标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修”、“虽”、“与”、“所以”“致”、“一”“期”等词的多义性。2.反复诵读,在理解文章句意的基础上感知作者的情感脉络,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3.背诵全文。自主 预学 阶段 的内 容及 问题 【定向自学】1、注音:癸丑()会稽()修禊()流觞()激湍()游目骋怀()趣()舍万殊 放浪形骸()感慨系()之 终期()于尽 齐彭殇()兴()感之由 临文嗟()悼 2、通读全文,读清句
2、读,根据注释解释全文的意思。(在书上作记号)3、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关键词,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检验质疑】1、重点词语(1)岁在癸丑()(2)修禊事也()(3)群贤毕至()(4)少长咸集()(5)茂林修竹()(6)列坐其次()(7)一觞一咏()(8)是日也()(9)俯察品类之盛()(10)所以游目骋怀()(11)足以极视听之娱()(12)信可乐也()(1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14)或取诸怀抱()(15)虽趣舍万殊()(16)及其所之既倦()17)终期于尽()(18)死生亦大矣()(19)未尝不临文嗟悼()(20)喻之于怀()(21)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2)虽世殊事异,所以
3、兴怀,其致一也()合作 展示 阶段 的内 容及 问题 【探究析疑】(1)这幅书法作品精美吗?好在哪里?(2)“茂林修竹”的“修”字如何理解?我们以前有没有见到过这种用法?(3)分角色朗读文章,哪些句子直接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用笔勾画下来?(4)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针对这个起伏,60 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作
4、为后之览者,请结合我们曾经学过的古代诗文谈谈你是如何看待生死的?2 探究 巩固 阶段 的内 容及 问题 【巩固练习】1 兰亭集序选自_王羲之传,文体是_,即著述的_。文章记叙兰亭盛会的情景,抒发欢乐有尽、_的感慨。2选出字形有两个错误的一项 A少长咸集 崇山 岭 B列座其次 游目骋怀 C静燥不同 一口同声 D英雄辈出 贻笑大方 3下列加粗字的注音、释义都准确的一项是 A修禊(q):古人消除不祥的祭礼。B激湍(tun):流势急猛的水。C一觞(shng)一咏:酒杯。D骋(chn)怀:奔驰,放任。4对下列加粗的词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映带左右 A衬托 B衣带 C环绕 D夹杂 信可乐也 A确实 B相信 C
5、信心 D可靠 不能喻之于怀 A比喻 B设喻 C告诉 D明白 5下列加粗词的用法与“齐彭殇”的“齐”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D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 译:按顺序坐好。B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也能够畅快地叙述幽怨的情怀。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译:抬头纵观宇宙的广阔,低头俯视万物的热闹。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译:每次看到古人抒发感慨的缘由,同我们就像符契一样相合。E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译:后代的人看今天的人,也如今天的人看古代的人一样可悲。7选出“所以”用法不同的一项 A所以
6、遣将守关者 B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圣人之所以为圣 8解释下列句中“一”字的意义 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若合一契 D、吏呼一何怒 9、下面的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以抓住特征,粗线条勾勒之笔法描写了兰亭之景物。B、本文是一篇宴游诗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重在抒发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激励人们珍惜年华,积极进取。C、本文先写盛会的时间、地点、缘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和流觞情景,再写人生感慨、人情变化,点出作序原因。D、本文在叙事写景时先突出一个“乐”字,在叙说世事流逝的感慨时,转出一个“痛”字,联系古今时引出一个“悲”字,从而把全文衔接起来。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