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汇编).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89472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汇编).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10 2022-2023 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汇编)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箱箧(qi)祈祷(do)坍塌(t)自惭形秽(su)B冠冕(gun)稍逊(xn)娉婷(png)心无旁骛(w)C妖娆(ro)摇曳(y)逶迤(y)鳞次栉比(ji)D亵渎(xi)强聒(gu)汲取(x)鸠占鹊巢(q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 嗔视 蛛丝马迹 重峦叠嶂 B取谛 孱弱 变换多姿 万恶不赦 C恣睢 啜泣 哑雀无声 义愤填鹰 D暮然 旁骛 锋芒必露 不容置疑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

2、一项是()A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B听到老师不点名的批评,小明如坐针毡,感到十分难过。C春游的路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D华山以险闻名天下,走在山梁上,就是再大胆的人也难免战战兢兢,产生恐惧感。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火灾猛于虎”,因此人们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B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图难。C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书信承载着信息,但又绝不止于信息,还蕴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

3、半夜走?2/10 B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C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D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所以,丙烷被幸运地选作火炬的燃料。再说丙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选择了丙烷呢?丙烷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 40 摄氏度时仍能产生 1 个以上的饱和蒸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因为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4、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A B C D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范仲淹岳阳楼记)(2)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3)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4)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表达虽然世路艰险,但仍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的句子是:“_,_”。(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_,_。_,_。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二、文言文阅读。(15 分)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

5、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 3/10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

6、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3)甚矣,汝之不惠 惠: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B 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

7、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1(1)将近,将要 (2)通“无”,没有 (3)通“慧”,聪明 2(1)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4/10 3D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捕风者 彭家河 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

8、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

9、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

10、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5/10 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

11、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瓢。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选自 2016 年 1 月 15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请根据文意填空。文中捕风者捕风

12、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草叶、云幡等物感知风的,通过一些动物和鞭炮捕获风的,还通过和食物来感受风的味道。2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3结合加点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4阅读一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乡村的特点。5结合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意。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 6/10 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相机包围一株瘦梅 李伟明 山道旁,一株瘦小的梅树,零星地绽开几

13、朵粉红色的梅花。在它的身边,十几个人架起“长枪短炮”,围着它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摄影者总是很敬业的,他们见到这株梅树,正如猎人见到猎物,兴奋不已,浑然不顾是否挡道,完全进入忘我状态。我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株梅树,它长得实在是平平无奇,毫不起眼,无论是它的躯干,还是花枝。能够扛着相机架子满山跑的摄影者,肯定是比较专业而且阅景无数的,他们为什么把这么一树其貌不扬的梅花当作珍贵的素材,迫不及待地摄入镜头?也许,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年代,即使是这么一株瘦梅,也不是随处可寻的了。尤其是对于摄影师的镜头来说,一棵梅树,在属于它的季节里开出了这么几朵花,它的身价就不一般了,差不多够得上奢侈品级别了。想想几十年前

14、的广袤乡村,哪个地方不闻花果飘香?桃树、李树、梅树等,遍布各家的菜园或村庄的池塘边,只要到了时候,谁家果树不开花?开得满树花枝俏,人们也不以为意,因为这纯属司空见惯之事,无须惊诧。就如同我们应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一样,开花结果也是树们的分内事。现在,这种自然生长的花树似乎没那么容易碰上了。当年靠近城市的莱地、荒坡或池塘,如今基本上成为城市臃肿身体的一部分,“种”上了林立的钢筋水泥大厦。居住环境稍好的小区,也会种上一些开花的树,但那是经过驯化的,尽管花也开得整齐,可是由于它们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比较特殊,总是让人觉得少了一份自然美,就好比经过手术刀整容出来的美女,让人觉得刻意了些,少了点气质,只能

15、远观,不宜细赏。而远离城市的乡村,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村庄已逐渐凋敝,甚至整个村庄连人影都见不到,房屋东倒西歪破败不堪,只留下若有若无的残垣断壁证明这里曾经有人生活过。这些年,我看过太多这样的废墟,连村里的水井都干涸了。缺乏了农人的调理,村庄里长出的更多的是杂树杂草,它们没办法向偶尔行走的过客展示更多的美。7/10 环境的改变,使一株尚能开花的瘦梅在镜头里的身价倍增。环境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太大的差异,这当然连冰山一角也算不上。不妨稍微延伸一下话题,比如,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恐怕都有点难了

16、吧!就拿小小的雪花来说,同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记忆里,每到冬季,哪有不下雪的道理?可现在,身处贛南的我,不见下雪已有多年,偶尔落一层薄薄如霜的小雪,势必成为比这株梅花还奢侈百倍的美景,一定会乐坏扛着“长枪短炮”四处找镜头的摄影师!不经意间,蓦然回首,许多美好的事物已经悄然远去,有些,也许永远不再回来。这些都是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欢乐的往事,它们并不是高度发达的机械化可以轻易取代的。认真回想,不说长远,就说最近几十年,我们在大面积收获聪明才智创造的“繁荣”的同时,失去了多少曾经可以“不劳而获”的本真?如果我们还不懂得反思,也许,再这样下去,连这么几朵不起眼的梅花,也只能在老照片里怀想了。(选自江西

17、日报2016 年 11 月 17 日)1文中写摄影者们围着一株瘦梅拍个不停有什么作用?2摄影者们为什么会对山道旁的一株瘦小的梅树情有独钟?3阅读全文,说说第段内容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文章第段中的“不劳而获的本真”指的是什么?5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夏日的溪渠还能捉到鱼虾蛙鳖吗?秋日的稻田还能挖出泥鳅黄鳝吗?春风和畅的日子,燕子来家里筑巢了吗?梅花绽放的季节,你那里下雪了吗?四、写作题(40 分)一位作家到一所学校给孩子们上课,播放了迪士尼推出的一个生态纪录片。片中,成千上万的旅鼠跟着前面带队的旅鼠往前冲,经过沼泽、树丛,最后奔到一处悬崖,悬崖下面是大海。前面的旅鼠跳下悬崖,后面的

18、也跟着全部跳下。看完片子,作家问孩子们有何启示,孩子们回答说“不要盲从”。可接下来,作家告诉孩子们,那个片子是假的。8/10 孩子们顿时目瞪口呆 生活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总有些现象难辨真伪,总有些事情出乎意料,总有些人难识真面对此,我们需要练就一双慧眼。请以“借我一双慧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9/10 参考答案:一 B A C D B C(1)静影沉璧 (2)鸡声茅店月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二 三 1形状(或踪迹、脚印、身影等)声音 花草 2承上启下;写

19、出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风清气正乡下生活的怀念,交代了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的原因(或“为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做铺垫”)。3本句描绘了城市人忙碌、为生活所累而忽略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城市人委婉的批评,也表现了作者对闲适、惬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的向往。4氛围安静;空气清新怡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或重视民俗)。5生活在人与人隔绝的城市里,让人感到压抑、孤独和寂寞,乡村自由惬意、和谐淳朴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让“我”内心充满了感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厌倦和对乡村自然生活的渴望。1突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引出下文对环境问题的感慨;同时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随着环境的改变,现在这种自然成长的梅树越来越稀少。3第段写出了过去农村的环境状况,与现在城市、农村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10/10 突了随着环境的变化,许多美好的事物已经悄然远去。4无须人类付出劳动就可以拥有的美好生态环境。5示例:运用一连串的问句构成排比,突出表现了现在已经不再拥有美好的环境,抒发了作者的惋惜与遗憾之情。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