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0六国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df

上传人:g****s 文档编号:8588842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0六国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0六国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0六国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1学年高中语文专题20六国论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 20 六国论 1作家作品(1)苏洵其人 苏洵(10091066),北宋 。字 ,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擅长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朝的 ,宋朝的 合称“唐宋八大家”。(2)苏洵其事 听说苏洵 27 岁才发愤念书,应进士和茂才等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把平日所作文章都焚烧了,闭户专心念书,精习六经百家学问,通过十连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撰写文章,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写几千字。仁宗嘉祐元年,率领苏轼、苏辙到汴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等文章,以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将他所

2、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呈献给宋仁宗,一时公卿士医生争相传诵,由此文名大震。宰相韩琦亦赞赏他的文才。嘉祐五年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又授命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100 卷。书成后不久病逝,追赠为光禄寺丞“文安公”。苏洵的高作以史论和政论成绩最高,他著有嘉祐集15 卷。2写作背景 宋王朝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对外较为软弱的政权。苏洵生活的真、仁、英宗三世,宋王朝虽然尚未十分疲弱,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面临要挟。1004 年,辽举兵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取得了澶州城下的大捷。但两边订立的“澶渊之盟”却规定宋每一年向辽进贡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自此,抗

3、敌卫国士气消沉,苟且求和之风日炽。1044 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给西夏银、绢、茶。一代代宋王朝统治者的为积威所劫,赂敌偷安引发了作者的忧心和思考,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发人深省警世之作。3给加线的字注音。率()赂()秦耶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抱薪()救火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燕()赵之君 洎()牧 以谗()诛 革灭殆()尽 4请在以下句子中找到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意义。(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5请注明加线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意义。(1)理固宜然()(2)李牧连却之()(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请解释

4、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和在现代汉语中的常常利用意义。(1)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今义:)(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4)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5)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义:今义:)(7)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今义:)(8)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7请解释以下多义词在句中的意义和词性。(1)或 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2)得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此言得之()(3)势 其势弱于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4)以 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

5、取之外()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地事秦()洎牧以谗诛()至丹以荆卿为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8请判断并说明以下特殊句式的类型。(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3)赵尝五战于秦()(4)洎牧以谗诛()(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6)其势弱于秦()(7)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散文家 明允 老泉 三苏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3.shui l;ju;p;xn;y;yn;j;chn;di。4.(1)“厌”通“餍

6、”,满足。(2)“当”通“倘”,如果。5.(1)名词作状语,在道理上。(2)使动用法,使退却。(3)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4)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6.(1)祖辈父辈;父亲的父亲。(2)那实际情况;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3)这样以后;接着。(4)两次;又一次。(5)智谋力量;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6)不去;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不好等。(7)终于到了某种结局;表示另提一事。(8)旧事,以往的事情,先例,前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情调情节的生动性、连贯性。7.(1)相当于“有人”,不定代词。或许,副词。(

7、2)得到,动词。适宜,得当,形容词。(3)势力,名词。形势,名词。(4)因为,介词。用,介词。从而,结果连词。来,目的连词。以至于,结果连词。拿,介词。因为,介词。用,介词。用,介词。凭借,介词。8.(1)判断句,用“也”表判断。(2)省略句,“举”后省略宾语“之”,指代“土地”。(3)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和秦国”,为后置状语,应调至“五战”前。(4)被动句,“诛”在意思上表被动,被诛杀。(5)被动句,用“为所”表被动。(6)状语后置句,“于秦”意为“比秦”,为后置状语,应该调到“弱”之前。(7)定语后置句,“大”为后置定语,应该调到“天下”之前。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

8、如何提出的?有什么作用?(1)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2)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本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2第二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原因的?用了哪些对比?各有什么作用?第二段从第一个方面即“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角度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1)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分析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2)通过以上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从中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3阅读第三段,分析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9、来论证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式:第一层论齐国。虽“何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别离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此“始速祸焉”,致使衰亡;一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动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

10、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顾了开头。4若是将第四段末句改成“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改好不好?这样改不好。(1)六国衰亡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何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来论述问

11、题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若是删去“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用意的。(2)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慢慢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假想出整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假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做铺垫的。这个整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若是删去第五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得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作“借古讽今”。1下列各组词语

12、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弊在赂秦(lu)思厥先祖父(ju)抱薪救火(xn)B暴霜露(bo)如弃草芥(ji)输赢之数(sh)C燕赵之君(yn)洎牧以谗诛(j)当与秦相较(jio)D为国者(wi)革灭殆尽(di)日削月割(xu)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 互:交互。盖失强援 盖:因为。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输赢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至于

13、颠覆,理固宜然 可谓智力孤危 然后得一夕安寝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 B C D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5选出加线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 B C D 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没必要贤于门生 7对下列句

14、子中加线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破灭之道也(规律)率赂秦耶(全都)固不在战矣(所以)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诸侯之所亡(衰亡)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A B C D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9本文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式是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引用论证 A B C D 10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A真可悲啊!有这样的局势,却为了秦人积下的威势胁近,一天天地割让,而趋于衰亡。B

15、真悲观啊!有如此的形势,却被秦国的一贯暴力所挟制,一天天地割让,而趋于衰亡。C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威势所胁迫,一天天地割让(土地),而趋于衰亡。D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因为秦国的暴力要挟,一天天地割让(土地),而趋于衰亡。11选出下列对课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国论的本意不在悲叹六国的衰亡,而在借此批评北宋统治者行贿契丹,西夏以求偷安的政策。B作者对赂秦的“韩、魏、楚”三国持否定批判的态度;对“燕、赵”义不赂秦,最后战败而亡,持赞赏和惋惜的态度。C本文运用了大量对比论证,尤其突出了六国与秦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比,指出了六国衰亡的必然性。D作者指出赂秦的根本原因是“为

16、秦人积威之所劫”,这也为“讽今”作了准备。1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利用不得当的一项是 A菲律宾等国家为了搅动南海局势,近来不断谋求大国介入南海事务,这无疑是抱薪救火,必将对该地域的和平与稳定造成极大影响。B一时间,密密麻麻的牛羊遍及玛多草原,人们在享用其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日削月割地侵蚀着生态。C如此经营,将难以形成合作伙伴对品牌的依赖,以至于他们往往会因蝇头小利而背盟败约。D他们早已把主流价值观如弃草芥抛之荒漠,结果自作自受、害人害己。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600 连年前,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开启了七下西洋的伟大航程,历时 28 个岁月,远涉 30多个国家和地域。

17、从此,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更为密切。B目前全世界每隔 14 天,就会有一种语言消亡。语言学家以为,到下个世纪,估量近一半的语种将会消失。1 000 多种语言已被列为濒危语种,处于被遗忘的边缘。C新学期开始,很多地方的小学、幼儿园购买了符合国家新标准的校车,但是,这一“上应法规、下顺民意”的举措却在多地遭遇“办不了牌照,无法取得校车标牌”。D日前,世界卫生组织给贴上了“可能致癌”的标签,一时引发普遍关注。手机和癌症到底有什么关系?咱们是不是从此不能正常利用手机了?回答是不是定的。14请用一句话归纳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期。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

18、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之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掉队的国家,通过商鞅变法的完全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壮大起来;而本来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壮大,因循保守,经济和军事实力日趋衰落。秦强盛起来后,踊跃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归并非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要挟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先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接踵衰亡。六国衰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单单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

19、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输赢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前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何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

20、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输赢之数存亡之应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以予人 予:送 B此言得之 得:得当 C始速祸焉 速:加速 D洎牧以谗诛 洎:等到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有尺寸之地 至丹以荆卿为计 B赵尝五战于秦 齐人勿附于秦

21、 C子孙视之不甚惜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D较秦之所得 诸侯之所亡 3下列对文中加粗部份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输赢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B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输赢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C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输赢之数/存亡之应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D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输赢之数/存亡之应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短处进行论证。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B作者引用“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得当,深切浅

22、出,明白晓畅,增强了说服力。C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式,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从而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D选文第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转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六国论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衰亡。常为之沉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何尝不咎其那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23、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何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24、?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身世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怪天下之诸侯 窃:私下 B韩、魏塞秦之冲 冲:冲击 C而蔽山东之诸侯 蔽:

25、掩蔽 D以阴助其急 阴:暗中 2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秦之用兵于燕、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C而为天下身世以当秦兵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 少而强者不可保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为作者对六国错误做法的批判的一组是 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 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

26、灭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归纳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由读史引发对六国衰亡的思考,借此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六国衰亡皆因它们不了解天下的形势。B韩、魏两国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秦国得韩、魏则得灭齐、楚、燕、赵之势,齐、楚、燕、赵失韩、魏则失保国家之势。C第二段列举范雎、商鞅建议秦国先收韩、魏的策略的史实,说明商鞅等人明天下之势,暗含对齐、楚、燕、赵四国的批评。D第三段通过比喻论证再次指出:不了解天下大势,没有采取厚韩亲魏的策略是六国接踵被秦国兼并的原因。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常为之沉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2)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

27、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2021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 题。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解决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罢了。三代

28、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此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固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医生多非之。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故吾取其说而附益

29、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医生不世袭者,盖何尝有也。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属疏远 属:亲属 B诸侯更相诛伐 更:交替 C子房亦与焉 与:参与 D不能易也 易:互换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

30、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以有侯王 争必以利 B三代之兴 知诸侯之不可复 C而学士医生多非之 而诸子之论废矣 D袭封而争位者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立诸子 请立列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局使然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罢了。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题“秦废

31、封建”意指秦王朝成立后废除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同意丞相的意见。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好坏。6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1C 2B【解析】B 项中“厌”应为“知足”。3C【解析】“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至于”古义为“到了境界”;“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4B【解析

32、】B 项为名词作状语,A、C、D 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5B【解析】被打破,被攻克;攻克;解除,破解;被攻占,被攻克;攻克,攻破。6D【解析】A 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 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 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7A【解析】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8B【解析】A 项,表顺承/转折;C 项,因为/用;D 项,表列举/那么。9D 10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这里重点注意文言实词的翻译,不能离开上文。1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33、项,本文没有分析生产力发展问题。12A【解析】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式不对,虽然有心消除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菲律宾等国家的行为本就存有祸心,故错。13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 项,搭配不妥,“岁月”不能用具体数字来修饰,可把“岁月”改成“春秋”;C 项,成份残缺,应在最后加上“的为难”;D 项,不合逻辑,前面有两个问题,不能简单说“回答是不是定的”。14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解析】本题考查紧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了解其大意;然后给语段内容划分层次;最后归纳出重要信息形成关键词。本段文字主要

34、讲了六国衰亡的背景和原因,这包括秦国壮大后慢慢兼并六国的土地,六国衰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是因为割地赂秦。另外,文段指出了苏洵只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的用意。(一)1C【解析】速:招致,如“不速之客”。2D 3A【解析】按照句式结构的特点及句意进行判断。4D【解析】选文语言以散文为主,间杂骈句。5(1)送给(秦国)越多,(秦国)侵犯它们就越厉害。(2)(这是因为齐国)跟秦邦交好而不帮忙其他五国。(3)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二)1B【解析】冲:要道。2A【解析】都是结构助词,“的”。B 项,介词,“对”;介词,“比”。C 项,为介词,“替”;

35、为动词,“治理”。D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3C【解析】论述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间接指出六国的正确做法;是对秦昭王的做法的批判;是作者的计谋,也是六国的正确做法。4D【参考译文】我曾经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心里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五倍于秦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毅然向西进兵,去打崤山以西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衰亡。我常对这个问题作深切思考,以为必然有可使六国保全自己的计谋。因此我何尝不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疏忽大意,图谋利益时目光短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要害地域,不在齐、楚、燕、赵四国,而是在韩、魏的边境,各诸侯国要和秦国争夺

36、天下的要害地域,也不是在齐、楚、燕、赵四国,而是在韩、魏的边境。对秦国来讲,韩、魏的存在,就比如人有亲信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挡住了秦国的交通要道,而且掩护着崤山东边的国家,所以那时天下最重要的地域,没有哪里赶得上韩、魏两国了。之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建议收服韩国,商鞅被秦国重历时又提出收服魏国。秦昭王在还没取得韩、魏真心归顺时,就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对此感到担忧。既然这样那么秦国顾忌的事情,就可以够看出来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军力,对秦国来讲是危险的事情。因为秦国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别国的国都,燕、赵就会在前面招架,韩、魏就又会伺机从后面偷袭,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啊。可是当秦国去

37、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从后面偷袭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其他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莫非是了解天下的形势吗?抛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它们去招架像虎狼一般强暴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国呢?韩、魏两国屈服而归顺了秦国,这样以后秦国就可以够毫无阻挡地向东方的诸侯国用兵了,从而使天下各国普遍地蒙受秦国的祸害。韩、魏是不能单独招架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国,却必需依托它们作为自己西方的屏障,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得以保全了。凭着四个

38、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要挟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范东边各国的忧虑,它们就可以替全天下自告奋勇来招架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够一直应付下去,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尺寸之地的小利,违背盟誓、毁弃约定,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国就已经自己陷入窘境了。以至于秦国人能够混水摸鱼,兼并了这些国家,怎不令人悲叹啊!1D【解析】按照上下文,即便圣人重生,也不能推翻柳宗元的言论。因此 D 项“不能易也”中的“易”是“改变”,而非“互换”。【名师点睛】答题时要把实词

39、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结合文意,运用适当的方式,比如字音推断法、字形推断法、对称结构推断法、语法分析法、联想迁移法、上下文推断法、代入法等。此题只要按照上下文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该“易”为一词多义,文中“甚易制”中的“易”是“容易”的意思,而此处是说圣人不能推翻柳宗元的言论,是“改变”的意思。2C【名师点睛】综观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文言虚词的考查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但不代表可以轻忽文言虚词。高中阶段要求考生把握 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必需将这 18 个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牢记在心,并掌握必然的判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式和步骤。做题时,考生首先在脑海中检索该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再

40、将之代入到考查的语句中,结合语境判断、确认。3B【解析】B 项,“皆封侯”在“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一句中找不到对应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名师点睛】解答此题,一要结合原文,通过上下文语境判断大致语意是不是正确,二要将翻译过来的句子与文言中的原句仔细对比,看是不是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歪曲文意等错误。4时局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局,不违背时局算了。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可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害。【解析】重点词语的翻译:(1)为,创造;失时,违背时期。(2)已,停止;篡弑,篡位弑君。【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

41、。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按照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肯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为”“失时”“已”“篡弑”等词语的落实,翻译完后必然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5D【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挑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挑选区间遍及全文。D 项,最后一句“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好坏”不妥,该文主要分析了分封制的短处,至于其他并无过量的论述,此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名师点睛】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其次要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42、。再拿选项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份进行比较,特别是在人物的角度,事情的件数与行为的程度、时效、时间、因果等方面。常犯的错误有:张冠李戴、颠却是非、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混淆已然未然等。6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可是迫于形势,不能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名师点睛】做这种题目首先要树立全局观念,把握文言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事件等。其次要看清题干,明确挑选指向,什么人什么事,范围是整个选文仍是某个片段。最后到文中挑选信息,看清楚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仍是用原文回答,抑或二者皆可。【参考译文】秦王方才兼并天下的时候,丞相王绾等说:“燕国、齐国、楚国之地偏远,若

43、是不设置藩王就无法镇守这些地方,请立列位皇子为诸侯王。”秦始皇把这条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群臣都以为(分封藩王)有利。廷尉李斯说:“周文王、周武王所分封的同姓子弟很多,但是后来的亲属日趋疏远,(他们)像仇人一样彼此解决,各诸侯国更是彼此征战,最终达到天子也不能禁止的境界。此刻天下依托陛下的神力,全数统一成为秦朝的郡县,诸位皇子和功臣朝廷可以用公家的赋税别离重重地赏赐他们,很容易控制他们。能够使天下人没有异心,这就是使天下安宁的正确办法,(所以说)设置诸侯不利。”秦始皇说:“天下一直都苦于战斗不止,正因为有诸侯王。现在依靠大秦宗庙的福佑天下刚刚安宁,又再设立诸侯国,这是成立(分立的)军队,要想天下

44、安宁,岂不是太难了吗!廷尉的意见是对的。”于是就划分天下为三十六个郡,每一个郡分别设置守、尉、监。苏子(苏轼)说:圣人不能创造时期,也不能违背时期。时局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局,不违背时局算了。三代兴盛的时候,诸侯若是无罪就不可剥夺(他们的封国),因此君主即便想要废除分封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这就是所说的不能创造时期。周朝衰落了,诸侯彼此兼并,齐国、晋国、秦国、楚国都达到方圆一千余里的国土,他们的势力足够来分封诸侯树立屏障。到了七国都称了王,做(以前)天子(才能做的)事,但是终究不能分封诸侯。(这是已经被验证)好久了的事情,世人害怕诸侯造成的灾祸,不是只有李斯和秦始皇知道这一点。

45、秦始皇兼并天下以后,划分郡县,设置郡县的守吏,道理本来就应当这样,(这就)像冬季穿皮袄夏天穿葛衣,是时令所应当的事情,并非是某些人的个人智慧或独到观点,(一般)所说的不违背时期的情况,求学者和士医生大多以为它不对。汉高帝想封六国的后人,张良以为不行,李斯的意见与张良的意见没有什么不同。汉高帝听了张良的话,知道分封诸侯不可恢复,这是超级明显的了。但是最终仍是分封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这件事)莫非只是汉高帝做的事情吗,张良也参与了。所以柳宗元说:“分封诸侯的制度并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局使然。”过去议论分封诸侯的人,柳宗元的议论一出,而其他诸人的议论都被废弃了,即便是圣人再复活,也不能改变了。所以我采用他的说法,又增补了一些,说:凡有血气的人必然会争夺,争夺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利益没有比分封诸侯再大的了。分封诸侯,是争战的开端、战乱的开始。从有书面文字记载以来,臣下弑杀他的国君,儿子弑杀他的父亲,父子兄弟彼此残杀,有不是因为袭取封国和争夺王位的情况吗?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可是最终不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害。到汉代以来,君臣父子彼此残杀的情况,都是诸侯王的子孙,其余的不能世袭的卿和医生,从未有过。近世再也不分封诸侯,所以这种祸事差不多绝迹了。仁人君子,莫非忍心再开始这种祸事吗?所以我以为李斯、秦始皇的意见和柳宗元的意见,应当做为万世万代的法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