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农民生计等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农民生计等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三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农民生计等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范文三篇第1篇: 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农民生计等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自2023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我市在芜湖、南陵、繁昌三县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17.7万亩(其中坡耕地造林10.15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55万亩)。为了及时总结前一阶段退耕还林工作,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工作指导,确保退耕还林扎实、稳妥、健康地进行,市、县林业部门对退耕还林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一、成立调查组织。为提高调查工作的质量,市及各工程县均成立了调查组织,并明确专人负责,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2、。 二、制订调查方法。各县结合春季造林自查工作,根据调查的内容,深入基层,对退耕农户进行摸排,逐乡(镇)、逐村、逐户摸清情况。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正确和真实,市林业局制订了详细的调查方法,并对参加调查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三、明确调查内容。 (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进展及取得的成效。根据总体规划方案,市及各县积极努力,抢抓造林有利时机,退耕还林工作总体进展良好。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工程区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7.7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10.15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7.55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任务1安排分
3、散、前期工作不到位、种苗准备不够充分等。 (二)退耕还林工程区水土保持效果监测情况。退耕还林大大加快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的步伐,同时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了农民盲目耕作,破坏自然植被的传统习惯,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贡献。各地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把退耕还林任务优先集中安排在江河源头及大江大河两岸、湖泊水库周围、25度以上陡坡耕地、重点景区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确保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在短期内有较大改善。同时,通过退耕还林工作大力带动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建立新机制,明确荒山荒地植树造林的行为主体及其权益和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加快荒山荒地造林步伐。各地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
4、。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坚持绿起来为第一目标,重点发展耐旱树种,对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退耕还林对耕地减少、粮食生产的影响。根据规划,我市的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绝大多数是安排在坡耕地上,这些地类,原多为林业用地,退耕前种植的基本上是一些经济植物,水源和地力的限制,经济效益低下。由于不具备生产粮食的条件,退耕还林后对粮食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 (四)五个结合的落实情况。根据调查,我市认真落实了除生态移民外的四个结合,各地对退耕还林认识较高,把退耕还林看作是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是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 2途径。 1、把退耕还林与基本
5、农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高标准基本口粮田,各地认真搞好规划,进一步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原则上保证退耕农户人均耕地不少于1亩,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努力引导和帮助退耕农户创造新的增收门路,使他们有购买口粮所需的收入。 2、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保护林草植被。从实际出发,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多能互补,加强节柴灶、沼气池建设。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 3、发展后续产业是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的保障,加强后续产业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各地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特色农业,积
6、极发展林竹产业、中药材产业、观光旅游业等。要多渠道增加对退耕农户发展后续产业的资金扶持,并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4、加大封山育林和舍饲圈养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推广舍饲圈养经验,解决好饲草料基地灌溉设施建设,逐步改传变传统放牧方式,在退耕还林工程区全面实现封山育林。 (五)粮食补助办法调整后的反映。粮食补助办法调整后,各级林业、财政部门广大退耕农户持欢迎的态度,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工作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粮食补助到期后生计没有保障的退耕农户情况。退耕还林粮款补助、经济林果生产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民还腾出 3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
7、务工,拓宽了增收渠道,退耕农户的生活更有了保障。严格地说,粮食补助到期后对退耕农户生计,没有根本的影响。 (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措施及建议。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认真落实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政策,取信于民,退耕还林所造林木,按有关政策规定被确认为公益林的,在钱粮补助期满后逐步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补助范围;属于商品林的,允许农民依法合理采伐。要抓住林权是核心,给粮(钱)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这几个关键环节,确保退耕还林取得成功。这就要求必须确保农户享有退耕土地和荒山荒地上种植的林木所有权,并依法履行土地用途变更手续。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切实转变工作
8、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退耕还林政策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退耕还林工程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要尽可能处理好部门与部门的关系,在重大问题上多沟通协调,争取理解、认同和支持。要通过各种途径使社会各界对退耕还林有更加直观、准确、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扩大退耕还林工作的正面影响。要高度重视后续发展问题。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问题,关乎退耕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生态建设的大局,要从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开始超前考虑。根据近几年的经验,生态经济型的退耕还林模式效益十分明显,各地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积累,而且积极性很高,林业部门要注意进一步总结和组织推广。 4要进一步规范管理,坚持依法行政。要把政策
9、落实到位,认真贯彻退耕还林条例。加强档案管理和林权证发放工作。规范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要加强检查监督,加大案件督办、查处力度要处理好宏观和微观、当前和长远、投入和产出、数量和质量、一般和重点、积极和稳妥、权利和责任等关系。要研究乔灌草结合、林下植被配置、个别地区发展不平衡、严格检查验收、完善政策等问题。 第2篇: 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农民生计等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上关于对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摸底排查会议的安排,同时全面了解全镇困难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有关情况,找准造成退耕农户困难的深层次因素,从而为拟定解决困难退耕农户长远之计的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立即开展针
10、对涉及的9个退耕还林的村进行摸底排查,现将本次工作活动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镇上为了将这次排查摸底工作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成立了瓜坡镇困难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摸底排查工作组,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仲斌担任,成员分别由各包村组长及各村会计担任,具体办公由林业站负责,层层落实责任,为这次摸底排查工作起到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严把三关、如实精确 对本次困难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进行摸底排查要严把三关,即:口粮田不足标准2亩的;家庭收入低于人均年均纯收入2500元的;必须是退耕还林户的。 对实施这次摸底调查工作的各村会计召开专题工作培训会,对于表格的如何填写、数据的的划分
11、进行逐项培训,确保此次工作顺利完成。 并要求各村会计全面了解掌握摸排内容。本次摸排工作时间短任务大,涉及内容广泛,要求工作人员全面了解掌握 1表中所要填写的各项指标,实事求是填报,做到真实准确无误,确保摸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夯实责任,强化合作 困难退耕地区和困难退耕农户摸底排查工作实行镇政府责任制,为此镇政府要求镇林业站为主体实施部门,民政、水利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层层落实责任,强化部门合作,从而确保本次调查任务的如期全面完成。 四、行动迅速、确保时限 本次排查工作涉及的9个村、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紧、要求在4月19日前完成,以村为单位上报镇林业站,对不能按时完成此项工作任务的各村书记、
12、主任及责任人视为行政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通过以上的多措并举,使我镇的这次摸排工作如期顺利完成,这次调查工作涉及9个村 1、总户数户, 其中基本口粮不达标的户数是户, 困难退耕农户户数为户, 家庭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的户数户。 属于扶贫对象的户数户, 属于低保户数户, 困难退耕农户人数户, 2、其中属于经济困难主要原因: 缺乏青壮年劳动力户,因病致贫户, 缺乏致富技能户, 3、口粮田不足的主要原因:缺乏造地资源户,现有土地改造困难户, 4、当前急需帮扶的措施:建设口粮田户, 移民搬迁户, 配置能源设施户,提供技能培训户, 扶持后续产业户,其中养殖 3户,种植户。 第3篇: 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农民生
13、计等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 2023年我镇退耕还林合格田亩是4134.2亩,双重享受退耕还林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退耕还林存在几种土地承载形式:荒山、林地、开荒地、计税承包地。每位退耕还林农户面积与其实际承包耕地也存在不一致,各种情况复杂且涉及面较广。 农户享受的退耕还林面积有以下方式: 耕还林面积; 户耕地实行退耕还林;四是自行开荒进行退耕还林。 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不能对每位退耕还林户的具体还林土地性质进行确定。 2、对涉及两户以上的租种土地难以进行划分。 3、对计税承包地与开荒地的界定没有具体尺度,难以把握。针对现在的情况,我们认为依据 还林田亩, 具体细分。 1、首先剔除以荒山、林地进行
14、退耕还林的面积。 2、对退耕还林面积小于计税承包耕地面积的,应该直接从计税承包耕地面积予以扣除,剩余部分应享受粮食补贴。 3、对租种其他农户计税耕地进行退耕还林的,对租种的计税耕地只能享受退耕还林政策,取消享受粮食直接补贴。 4、对退耕还林面积大于计税承包耕地面积的,应该区别以下情一是承包计税耕地大于退三是租种其他农2023年林业部门验收合格退耕剩余部分再二是承包计税耕地小于退耕还林面积;在对退耕还林户的田亩标注各地块土地类别, 况:是有开荒地;是包含有租赁其他农户的计税耕地。对此,如果是第种情况在确定开荒地面积后则取消剩余部分计税承包耕地所享受的粮食直接补贴;如果是第种情况则同时取消所租种计
15、税承包耕地所享受的粮食直接补贴。 财政所 2023年8 20日月 第二篇:退耕还林调查报告 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5YkJ.coM 退耕农民生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县自2000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已累计完成坡耕地退耕还林12万亩,其中经济林3.45万亩,生态林8.55万亩。涉及全县12个乡镇155个村,5.3万户。如何引导农民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加快培育和开发稳定增收致富的产业,妥善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大计,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面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日前,县委办、县林业局组成调研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退耕还林乡镇、村和农户,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16、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对改善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确产生了显著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制约、影响了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农村经济发展。调查发现,一旦国家停止钱粮补助,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将面临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耕地大量减少,农民基本生活难以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4年来,全县有12万亩农田停止耕种,对粮食生产产生了很大冲击,全县粮食产量下降辐度较大。尽管目前在国家补助期内,农民的生活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是一旦停止粮食补助,农民的基本生活将十分困难,尤其是退耕面积较大的村和极少数全退户。如*乡*村一组,已实施退耕还林1154亩,占耕地总面积
17、的80%,目前人平占有耕地不足0.6亩。*乡*村农民郑之汉,一家3口人,实施退耕还林后仅剩1亩耕地,人平只有0.3亩田,一旦停止补助,基本口粮将难以保证。类似情况尽管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非常严重的隐患。 二是种植的树种效益偏低,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不大。此类问题突出表现在中高山地区。据调查,低山地区退耕种植柑桔、茶叶的,补助期满后绝大多数能产生较稳定的经济效益,农民生计基本不用操心。但是中高山地区种植的板栗、银杏、杜仲以及其它生态林树种,由于林业生产的周期长、见效慢,加之市场疲软,很难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如*乡四年共实施退耕还林6700多亩,种植银杏面积达5514.5亩,目前基本没有任何经济收
18、益。据当地干部和群众预计,至少还要15年方能开始收益。据统计,全县退耕还林除2.3万亩柑桔、0.5万亩茶叶外,其它大多数是此类情况。 三是部分工程质量不高,限制了收益预期的空间。在工程实施时,没有坚持围绕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集中精力发展主导产业,树种选择过多过滥,不利于形成农村经济支柱;没有按照科学引种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引种试验,直接用于大面积栽植,导致适应性差,苗木生长缓慢。如磨坪乡引进的佛手系列银杏品种,*乡引种的石榴,到底能否产生经济效益,至今还很难说;没有实行综合开发,林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工程实施的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民对退耕还林的效益需求,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
19、们加强退耕还林管理的积极性。 四是后期管理不善,影响了树苗的正常生长。除柑桔、茶叶和部分板栗等经济林外,相当部分农民认为还生态林是为国家栽树,退耕还林后没有进行抚育管理,任由树苗自生自灭,少数农户还把退耕地当作放牧牲畜的场所。加之近几年的工程建设任务较重,各地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建设上,没有及时搞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农户普遍缺少实用技术。由于后期管理不到位,直接限制了工程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导致农民难以从退耕还林中得到回报,对全县广大以土地为生存支柱的农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五是林副产品销售困难,退耕农民的现实收益减少。退耕地上生产的林副产品由于缺乏健全的销售网络和稳定的市场,导致难以变成
20、商品,直接制约了农民的现实收入。我县*乡生产的银杏茶,应当说是一个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退耕农户现实收入的好产品,但是苦于销售市场未能打开,至今仍处于小打小闹阶段,没有形成规模。2023年仅产干茶500公斤,收入1万元,该乡的银杏叶综合利用率不足10%。 六是政策补助期限偏短,不能满足工程要求。国务院200024号文规定退耕还经济林的补助5年,还生态林的补助8年,以后根据情况,需要多少年就补多少年。我县地处三峡大坝库首,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实施退耕还林保护三峡工程生态安全的政治需要,势在必行。但根据目前工程现状和苗木生长情况,在现行补助政策下,5-8年内绝大多数将无任何收益。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21、,从客观上分析:一是退耕还林是一项创造性工作,缺乏成熟的经验,国家政策存在逐步完善的过程。加之我县是全国退耕还林试点,2000年实施时按以前的分类方法将大量板栗、银杏、杜仲、茶叶等纳入经济林上报,与现行的退耕还林政策相比,减少了3年的政策补助;二是由于镇村机构改革和换届,人员变动频繁,领导精力分散或对退耕还林工作不熟悉,影响了工程的组织实施。从主观上分析:一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对退耕还林的意义认识不够,对做好退耕还林工作、解决退耕农民长远生计的难度认识不足,工作措施不力;二是缺乏统筹考虑,抓住当前补助钱粮的大好时机,致力于培植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的意识不够。没有用市场的观念、长远的观念去分析形势
22、、解决问题;三是缺乏积极引导和服务。在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培育市场等方面研究不够;四是没有形成活力,未能很好地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农业项目的捆绑投资不够。 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实行林下开发,培育后续产业。加强对全县已实施的12万亩退耕还林的开发利用,是解决退耕农民生计问题的关键。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林下资源开发:一是实行林果、林特间作。除坚决禁止种植粮食作物外,凡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都可种植。提倡在退耕还林地内加大造林密度,种植其它经济树种,实行多模式配置、立体经营,使农民有一个好的收益预期并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二是推广林下种草
23、。建议在退耕地内种植黑麦草、百喜草等适宜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草养牧,推动养殖业的发展,解决农民生计问题。在推广林下种草的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两点:第一,草种不能过多过滥,全县以24个草种为宜;第二,要注重培植养殖大户。 二、加大跟踪投资,搞好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只是一项基础工程,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切入点,只有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理、扶贫开发、能源建设等所有面向农村的投资项目统筹结合起来、综合开发,才能确保退耕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今后的农业项目安排上,要重点向已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倾斜。要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解决生
24、活用能;加大生态移民力度,通过搬迁开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订单农业等适销对路的农业产业,增加现实收入,解决退耕农民的后顾之忧。 三、强化技术指导,进行品种改良。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必须以巩固现有造林成果为基础。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全县板栗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亩,银杏种植面积也在2万亩以上。对现有的板栗树、银杏树进行高枝嫁接、改良品种,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县委、县政府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落实相应的机构、人员和经费。县财政安排专项改造资金,扶持板栗品改工作。要建立优质种源基地,与有关科技人员签订承包合同,实行技术承包,品改验收后兑现工资报酬。同时,充
25、分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在有退耕还林的村确定一名技术员,财政给予适当补贴。 四、培养营销大户,扶植龙头企业。加强林特产品加工、销售市场的培育,是解决退耕农民生存和发展大计的根本保障,也是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和瓶颈。只有把市场打开了,农民生产的东西才能转化成商品,才会增加货币收入,我县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才会步入积极、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要整合全县的板栗资源,建立统一的销售网络,对板栗销售大户予以重奖。要积极扶板栗、银杏龙头加工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搞产业化经营,带动工程区的农民脱贫致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设板栗冷贮仓库,解决板栗难以贮藏的问题。 五、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
26、村劳力。我县人多田少,人地矛盾本来就十分突出,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可耕种土地进一步减少。因此,解决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必须走外延式发展道路。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打工经济、旅游经济、工业经济等,促使农村劳动力向 二、三产业转移,减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实现农村减员增效。要加大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至二门农业技术以外的谋生技能,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引导和支持,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解除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六、积极反映问题,争取政策扶持。目前,国家正在对退耕还林停止补助后农民的生计问题进行调研,我县应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向上反映,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一是争取适当延长国家钱粮补助年限;二是争取适当加大经济林的比例;三是争取国家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区农业建设项目投资,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以解决农民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稳定。 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