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8579696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够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2、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适用条件。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置换反应,那么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几个置换反应,大家来判断一下产物是什么。 Zn+H2SO4=_ Cu+H2SO4=_ 锌与硫酸生成氢气和硫酸锌。通过上节课的实验可以知道铜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既然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由此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不同的。那么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怎样的顺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环节二:新课讲授 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铁、铜分别与盐酸的反应 通过实验,思考铁与铜,哪种金属更加活泼?为什么? 铁比铜活泼,因为铁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铜与

3、盐酸不反应,并且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更活泼。 通过这两组实验,你能说说我们在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采取的实验方法吗? 第一种方法是让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第二种方法是让金属与酸反应,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现有镁、铜、锌三种金属,利用上述实验方法,你能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判断镁、铜、锌三种金属谁的活动性更强吗? (药品:镁条、铜丝、锌粒、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镁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 (小组讨论5分钟) 哪个小组愿意说一下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小组: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稀盐酸反应,观察

4、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小组: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MgCl2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两两反应,观察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请根据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根据实验现象思考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怎样的? (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安全。) 小组:镁、锌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铜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并且镁与酸反应程度较锌与酸反应程度更剧烈,所以活泼性顺序为MgZnCu。 小组:镁能够置换出ZnSO4溶液、CuSO4溶液中的锌和铜;锌能够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和MgCl2溶液不反应;铜不与MgCl2溶液和ZnSO4溶液反

5、应,所以活泼性顺序为MgZnCu。 镁、锌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我们说它们比氢活泼;铜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我们说它不如氢活泼。那么,氢应排在哪个位置呢? 氢排在镁、锌的后面,排在铜的前面。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看,金属所处的位置与活泼性有什么关系?排在H前面的金属有什么特点?排在前面的金属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1)在金属活泼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泼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泼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泼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环节三:巩固提高 1、

6、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 (1)铁和稀盐酸 (2)铝和硫酸锌溶液 (3)铁与硫酸铜晶体 2、由此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解析: 1、(1)反应;(2)反应;(3)不反应 2、由之前的实验可知,所有的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能够得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适用于溶液。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金属活动性顺序。 布置作业:有一种“黄铜”又称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黄铜”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鉴别金与“愚人金”?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7、、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铝片、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8、。 五、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3分钟 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你能说出用哪些化学方法可以鉴别金和铜锌合金。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鉴别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新课教学25分钟 铁和硫酸铜溶液能够发生反应,那么铁能和其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吗?其他金属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吗?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进行指导。 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了什么? 展示金属和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从中找出共同点,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根据现象

9、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讨论得出金属和化合物溶液能够反应,说明金属比化合物中的金属活泼。总结出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培养学生猜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合作的快乐。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根据刚才的实验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把盐酸

10、、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几种? 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后,回答: (1)与氧气反应。根据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判断。 (2)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能否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判断。 (3)与另一种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 根据金属能否和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概括第一课时和本课时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完本课题,你还可以用哪些化学方法鉴别黄金的真伪呢? 学生回答:将样品置于硝酸银溶液(硫酸铜等只要是排在金前面锌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均可)中,表面有灰黑色物质(红色物质

11、)出现,则是假黄金,无现象是真金。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课堂小结2分钟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和氧气反应 2、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3、和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 4、置换反应 5、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减弱,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够把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复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b.学习总结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b.学习通过对化学计算问题类型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

12、价值观 a.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总结激情。 b.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金属和酸以及金属和盐反应时,物质之间质量量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问题”和总结规律。 三、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讨论、总结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总结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

13、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以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四、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完成制订的学习任务。学生对于计算问题比较不擅长于独立完成,缺乏信心。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师生总结讨论的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讨论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研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发展和学习。 六、教

14、学策略 1.以讨论交流为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习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和谐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把正确的顺序写在黑板上。 问题激疑 1.在上面的排列中,那些可以置换出酸当中的氢?枚举出来。 2.在上面的排列中枚举出可以在水溶液中置换出银和铁的金属。 3.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你能计算出来吗? 师生互动

15、教学片断: 师:化学计算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生: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写出已知数、标出未知数,对齐列比例式,计算。 师:在上述的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根据何种酸来计算,请男同学计算硫酸和这些金属的反应结果;女生使用盐酸来计算,计算完毕交流一下。 男生女生:顺序为almgfezn。 概括提升、得出结论 通过所有同学的计算,可知: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无论跟跟足量常见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都一样为almgfezn。 拓展自我 请你动脑筋,设计问题情景,证明如下的规律: 在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中: a.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b.等质量的

16、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展示):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9页至13页,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17、 2、教学目标(展示)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展示):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展示): 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展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8、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教材介绍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这三点化学性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今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做了铺垫;而且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所以,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展示)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而且在运用时需考虑一定的条件;又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特征等因素,我确定本课题的难点是(展示)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9、二、说教法(展示): 根据新课标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为主线,结合自主学习法、启发法、分析归纳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动画模拟将微观的过程宏观化。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具体教法设计如下(展示): A.金属与氧气反应采用回顾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B.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设计学生实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三、说学法(展示): 本课题是比较系统地认识一类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对比观察、描述

20、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之,本节课的学法形成,对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因此在学法上,重在指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正确的思维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紧凑有效,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我特意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探究之后,并在教学程序的最后,通过反馈练习来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温故导新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我特意以生活事例创设情景(展示),用这个生活事例导入新课,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寓示着本课题的重点,金属的化学

21、性质(板书: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活动探究、探索新知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板书) 在教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时候,我采用的是“温故而知新”教学策略。首先我提出问题(展示),抽生回答之后,课件展示金属镁和铁燃烧的现象,学生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然后,演示实验(展示),再追问:“真金不怕火炼”为什么?最后让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展示),从而得出结论(展示)。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能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还可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金属与酸的反应(板书) 在教学金属与酸

22、的反应时,我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探究法。学生亲自动手做镁、锌、铁、铜与酸混合的实验,探究镁、锌、铁、铜的活泼性差异,由学生代表汇报探究结果。汇报之后,我用课件展示了四种金属与酸的反应现象,用动画将反应的微观过程展示出来,同时,要求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学生对反应的微观过程有了理性的认识之后,提出问题(展示)。这样教材处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突出重点;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学生讨论后汇报,得出结论(展示): 1、金属活动性:Mg Zn Fe Cu 2、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然后我追问

23、:大家想想,如果在实验室制取氢气,你认为选用哪种金属 最合适?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能够刺激学生思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原有的实验室制备气体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促进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板书) 在教学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时,我主要采用学生分组探究,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板书)。通过实验探究的实验(1)Al浸入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可知Al的活动性比Cu强,那么结合实验探究中的(2)Cu浸入AgNO3溶液中、(3)Cu浸入Al2(SO4)3溶液中能否比较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

24、性强弱? 这样给学生一定线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分析归纳、综合总结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汇报,得出结论(展示): 1、金属活动性:Al Cu Ag 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 通过以上探究过程的结果,以及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的真实结论,进而给出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用途(展示)。 (4)置换反应 在进行置换反应的教学时,我请学生认真观察,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方程式,找出以上方程式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展示)(板书),再让学生说说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板书),让学生回顾学过的反应类型

25、。这样的设计直观、生动的再现金属活动性,突出规律性,便于学生总结置换的定义和比较学过的反应类型。 (三)交流讨论、归纳小结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我让学生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展示)?这样能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通过反思,有助于师生双方的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使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师不断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从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四)练习反馈 教学最后,我设计了如下三道练习题(展示)。这样的反馈练习,能够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

26、要性。 四、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标书设计,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让学生一目了然,突出本课题的重点,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知识。 五、自我总结: 下面我想对我的教学设计作一个自我总结。在这节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能够很好地完成复习与归纳、活动与探究、体验生活与化学、知识规律与应用四大板块的教学设计,抓住了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强弱两条主线,学生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教师能够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教材安排与设计的巧妙性,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和知识规律应用的发展性”为新课程中教与学带来远大的发展空间。我将不断努力,创设自己的教学特

27、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能够书写Na、Al与O2反应化学方程式;理解金属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学会在化学反应现象的过程中推导物质性质的方法 通过钠的切割、钠的燃烧等奇妙的化学实验操作和精彩的化学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 通过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产物的比较分析,深化金属的性质与金属的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

28、节一:新课导入 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金属吗?它们有哪些性质? 学习过铁、铜等金属,具有的性质:固体、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能够以氧气、酸等反应 那么像是钠、铝等金属有没有不同于铁、铜等金属的性质呢?这节课一起来学习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环节二:新课教学 1.钠与O2的反应 学生展示保存在煤油中的钠,提供小刀、滤纸等实验用品。 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用刀切开,观察新切面的颜色及变化。 通过观察与实验,能够总结出钠的哪些性质? 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隔绝空气,也说明钠的密度比煤油小;可以用小刀切开说明柔软;断面的颜色很快发生改变,说明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就会

29、发生变化,说明钠比铁等金属活泼很多; 银白色的光泽变暗是为什么呢?性质发生了变化是不是生成了新的物质?那我们可以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吗? 有白色物质生成,化学方程式为4Na+O2=2Na2O。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并加热,请学生观察现象。 钠先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条件不同时,生成的物质不同。在加热的情况下,会与O2剧烈反应,生成过氧化钠(Na2O2)。 能否书写钠与氧气在加热时的反应方程式? 2.铝与O2的反应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了一层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等;

30、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等表面的氧化膜。 在做镁条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时,在点燃镁条之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点燃起来更加容易一些,这是为什么? 除去镁条表面的氧化膜。 铝的情况是怎样的? 分别加热未打磨和已打磨的铝箔,观察有何现象?分析原因? 加热未打磨的铝箔,铝箔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加热已打磨的铝箔,铝箔也发红卷缩,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这是因为打磨后的铝箔表面也很快形成氧化膜,因此与未打磨过的铝箔现象一致。 我们观察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这是什么原因?阅读教材回答。 铝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生成氧化铝(Al2O3),形成一层薄膜保护铝

31、,构成薄膜的Al2O3的熔点高于Al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因此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铝表面的氧化膜比较致密,阻止了铝的燃烧,我们平时用的铝制品就是因为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才得以广泛的应用,同时这也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下面大家可以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3.金属性质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请同学们结合金属的原子结构进行回答。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最外层的电子容易失去,单质往往表现出还原性,当遇到氧化剂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的这些金属,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还能被氯气、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生成相应的

32、氯化物或硫化物。 环节三:巩固提高 小明家中有一只20世纪50年代初的铝锅,至今仍保存完好。该铝锅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被氧化 C.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D.铝易被氧化,但生成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D。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课下认真阅读教材或其它关于铝的氧化膜的资料。 四、板书设计 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篇6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钠、铝的性质,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通过对钠与氧气、铝与氧气的反应的学习,了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

33、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从而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培养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并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与生活问题做出初步的解释。 教学方法 诱思设疑、实验探究法教学重点 钠与氧气的反应。教学难点 有关铝氧化膜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4/5是金属元素,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金属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投

34、影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 1、初中学过的有关铁的性质。 2、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学生回顾、思考、探究。 思考与交流自然界中的元素有哪两种存在形态?金属主要以什么形态存在? 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探究。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那些化学反应? 2、分析图3-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这些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金属在反应中做氧化剂还是还原剂?学生思考与交流。 (对于问题1,学生可能会围绕初中学过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等知识以及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讨论。对于问

35、题2,学生一般能写出方程式,并能得出金属在反应中做还原剂的结论。)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结论:金属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 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一些金属的共同性质,我们知道大多数金属能跟氧气发生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投影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各自桌面上的仪器与药品,请特别注意金属钠的保存有什么不同? 学生金属钠保存在一瓶液体中。 思考与交流钠为什么要浸末在一瓶液体中?学生思考与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钠会与空气反应,或是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反应,总之,钠保存在液体中是为了隔绝空气。) 教师请大家闻一闻液体的气味,这种液体

36、是什么物质?要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学生闻液体的气味,得出结论:钠保存在煤油中。 教师既然大家都认为钠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隔绝空气,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钠,并探究钠到底能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现象如何?请同学们做课本P39的实验3-1,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注意钠要用镊子取用,不能用手拿。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钠的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思考与交流通过这个实验,能否归纳出钠的物理性质。 投影板书 2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密度大于煤油小于水,熔点低。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钠的表面,看看与刚切开时有什么不同?学生钠的表面变暗并失去光泽。 问

37、题探究 刚切开时看到钠有银白色光泽,但很快就变暗,并失去光泽,为什么?请大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这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注明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钠与氧气发生了反应:4Na + O2 = 2Na2O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金属钠。 投影板书 2、钠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时钠与氧气很快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4Na + O2 = 2Na2O 现象:钠的表面变暗并失去光泽。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钠在常温时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那么,如果加热,钠又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呢?下面我们把一小快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请大家做实验3-2并注意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39

38、的实验3-2 投影板书 (2)加热时,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2Na + O2 = Na2O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钠燃烧时的现象,要求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科学视野: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做下面的实验。 投影板书 科学探究取少量过氧化钠放入试管中,然后把水滴入试管,再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有什么现象?再往试管内滴加酚酞试液,又有何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做实验、观察并归纳实验现象: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后又变无色。说

39、明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教师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后又变无色的原因是过氧化钠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使一些有色物质褪色,因此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学生一般不能说出溶液褪色的原因,因此教师要适当说明)教师请大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方程式:2Na2O2 + 2H2O = 4NaOH + O2 教师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方程式: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教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这两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两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过氧化钠。 思考与交流过氧化钠有什么特

40、殊用途?利用了过氧化钠的哪些性质? 总结板书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产生氧气,因此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潜水艇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过氧化钠来供氧;过氧化钠有漂白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物质。 思考与交流你认为硫、氯气等活泼非金属单质能否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如果能,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思考、讨论并写出方程式: 2Na + S = Na2 S 2Na + Cl2 = 2NaCl 教师注意反应的条件分别为研磨和点燃。 练习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

41、氧化钠;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教师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镁、铝是三种相邻的活泼金属,我们已经知道金属钠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镁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生成氧化镁,那么,铝的情况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铝与氧气的反应。 投影板书 3、铝与氧气的反应 思考与交流铝是一种比铁还活泼的金属,铁在空气中很容易生锈,但是铝在空气中却能稳定存在,为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交流,得出结论: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等;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

42、氧化,如镁、铝表面的氧化膜等。 教师镁和铝的表面都有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因此,在点燃镁带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更容易点燃,铝的情况如何呢?请大家动手进行课本P40的科学探究实验,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投影板书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板书: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一样。原因:铝箔的表面有一层氧化铝保护膜,氧化铝熔点高(2050),铝熔化时(660),氧化铝并未熔化,固体氧化铝不仅包住了熔化的铝,而且还隔绝了空气与铝接触,阻碍了铝与氧气的进一步反应。 教师既然铝表面的氧化膜能保护内层的铝,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可以象点燃镁带一样,先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再加热,那如果这样做,情况又会怎样呢?请大家继续课本的科学探究。 投影板书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