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2021届第三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白城市2021届第三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吉林省白城市 2021 届第三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培养基中的U 和 T,将标记后的碱基用来培养某种生物的细胞,测定其培养过程中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在 c e 段主要进行DNA 分子的复制B显微镜下观察时,处于af 段的细胞数量较多C处于 e 点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处于a 点细胞中的两倍D用化学药物阻断碱基T的利用,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碱基 U 是合成 RNA 的成分,ac 阶段,
2、细胞在大量利用碱基U,说明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碱基 T 是合成 DNA 的成分,c e 阶段,细胞在大量利用碱基T,说明该阶段细胞正在大量合成DNA。【详解】A、在ce 段碱基 T 的利用速率增加,主要进行DNA 分子的复制,A 正确;B、af 段表示细胞中DNA 的复制和基因的转录,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间期时间较长,显微镜下观察时该阶段的细胞数量较多,B 正确;C、e 点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DNA 分子完成复制,DNA 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C错误;D、碱基 T 是合成 DNA 的成分,用化学药物阻断碱基T 的利用,可抑制癌细胞的DNA 复制使其不能增殖,D 正确。故选 C
3、。【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首先要求学生明确碱基T、U 分别是合成DNA、RNA的成分,再结合有丝分裂过程特点,准确判断图中各阶段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答题。2薄荷中有一种叫薄荷醇的物质(其结构见图),这种物质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受体,让机体产生冷的感觉。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A涂抹薄荷后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BPRPM8 受体存在于感觉神经元上,与薄荷醇结合后会产生电位变化C吃薄荷后机体会出现汗腺分泌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等生理变化D薄荷醇这种有机小分子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薄
4、荷醇的组成元素为C、H、O,薄荷醇可以刺激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 受体,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产生冷觉。【详解】A、涂抹薄荷后皮肤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形成冷觉,A正确;B、由题意可知,皮肤和口腔中的冷觉感受器PRPM8 受体可接受薄荷醇的信号刺激,即PRPM8 受体存在于感觉神经元上,与薄荷醇结合后会产生电位变化,产生的兴奋继续向内传导,B 正确;C、由于薄荷醇会刺激机体的冷觉感受器,所以下丘脑的冷觉中枢兴奋后,会通过传出神经支配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以及通过传出神经支配皮肤毛细血管,使其收缩减少血流量,C正确;D、薄荷醇的组成元素为C、H、O,AT
5、P的组成元素为C、H、O、N、P,二者的组成元素不相同,D 错误。故选 D。3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大多进入老年后发病。AD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T/t)发生突变。某家族的AD 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7 是一名女性,目前表现型未知。对下列系谱图的分析中不再考虑有任何变异的发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D 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 的基因型是TT或 Tt B若 5 为纯合子,7 一定会携带AD 致病基因C若 7 已怀孕(与一正常男性结婚),她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3 D用 7 与一名家族中无AD 遗传的健康男性结婚,在备孕前不
6、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患病的I-1 号和 I-2 号结婚生出了表现正常的 3 号个体,可知控制该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又知该基因位于21 号染色体上,且为常染色体,故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详解】A、由分析可知,AD 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3 号的基因型为tt,可知双亲的基因型均为 Tt,则 5 的基因型是TT或 Tt,A 正确;B、若 5 为纯合子,即基因型为TT,7 的基因型为Tt,即一定会携带AD 致病基因,B 正确;C、6 号的基因型为tt,5 的基因型是1/3TT 或 2/3Tt,则 7 的基因型为1/3tt、2/3 Tt,若 7已怀
7、孕(与正常男性结婚),则她生出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2/31/2=1/3,C正确;D、由于 5 的基因型是TT或 Tt,6 号的基因型为tt,可见 7 可能携带AD 致病基因,则 7与一名家族中无AD 遗传的健康男性结婚,可能生出患病的孩子,故在备孕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中已怀孕是关键信息。4某人利用基因工程改变 功能性区域的酶甲基因,剔除部分区域后,获得酶乙丁。取等量的酶甲丁进行酶活性分析,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直接导致酶乙、丙、丁活性差异的原因是酶甲基因的区域差异B提供酶丙更高浓度的底物。其活性会持续升高C若横坐标改为不同的温度,则甲曲线的变化趋势不变
8、D若获得具有结构的酶戊,则其酶活性变化可用丁曲线表示【答案】D【解析】【分析】导致酶乙、丙、丁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酶甲基因的区域差异;根据曲线甲、乙、丙分析可知,导致酶有活性的区域是 和,丁曲线有区域 但酶没有活性,所以可判断导致酶有活性的区域是。【详解】A、直接导致酶乙、丙、丁活性差异的原因是酶的结构不同,A 错误;B、因为实验酶量有限制,所以提供酶丙更高浓度的底物,反应速率不变,酶活性不变,B 错误;C、若横坐标改为不同的温度,则甲曲线的变化为先上升后下降,C错误;D、根据曲线甲、乙、丙分析可知,导致酶有活性的区域是 和,丁曲线有区域 但酶没有活性,所以可判断导致酶有活性的区域是,所以若获
9、得具有结构的酶戊,则其酶活性变化可用丁曲线表示,D 正确。故选 D。5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靠自由碰撞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的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相关推测不正确的是()A内质网对蛋白质有加工功能B核糖体的“游离”状态或“附着”状态是相对的C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受制于mRNA 中特定的密码序列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
10、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 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 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内质网能对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进行粗加工,A 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游离的核糖体可以结合到内质网上,合成结束后,附着的核糖体会与内质网脱离,故核糖体的“游离”状态或“附着”状态是相对的,B正确;C、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需要mRNA 中特定的密码序列合成信号序列,C正确;D、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都是分泌蛋白,如膜蛋白,溶酶体里的蛋白质等,D 错误。故选 D。6图表示 4 种不同物质进入某细胞的过程,其中“、“表示细
11、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氧气和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C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D运输钠离子和氨基酸的载体蛋白无特异性【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中信息可知,转运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可能相同;该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吸收钠离子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吸收氧气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详解】A、图示方式有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不能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 错误;B、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C、图中葡萄糖和氨基酸都是从低浓度到高
12、浓度进行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C正确;D、运输钠离子和氨基酸的载体蛋白也有特异性,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需要考生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各种物质进行细胞的方式进行答题。7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S型肺炎双球菌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BR 型肺炎双球菌的DNA 无法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C可以用15N 标记噬菌体检测其侵染大肠杆菌后的放射性位置D DNA 不仅可以引起细菌的转化,而且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答案】D【解析】【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同位素示踪法分别标记噬菌体外壳(35S)和噬菌体
13、的DNA(32P),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检测放射性出现的部位(悬浮液/沉淀)。实验结果:32P组沉淀中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说明DNA 能进入大肠杆菌,且在新的噬菌体中也发现了32P,说明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5S组悬浮液中放射性较强,说明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详解】A、S型肺炎双球菌是细菌(原核生物),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A 错误;B、DNA 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如转录时,R 型肺炎双球菌的DNA 可以与 RNA 聚合酶(蛋白质)结合,因此B错误;C、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中都有15N,15N 标记无法探究遗传物质是DNA 还是蛋
14、白质,因此不能用15N标记噬菌体检测其侵染大肠杆菌后的放射性位置,C 错误;D、DNA 不仅可以引起细菌的转化,S型菌的 DNA 可以使 R 型转变成 S型,而且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D 正确。故选 D。8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XY型,X 染色体长于Y染色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某细胞处于细胞分裂后期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该细胞正在发生基因重组,即将发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C该细胞含有3 个四分体,6 条染色体,12 个核 DNA 分子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基因型为aBX、aBXA、AbY、bY【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
15、图示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可知: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 A 的染色体片段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详解】A、据图分析,图中含有3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含有A 基因的片段移到了非同源染色体上(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畸变,根据图中基因分布可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 错误;B、图示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该细胞的中间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不同,染色体大小不同,为XY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
16、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应均等分裂,B错误;C、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不含四分体,C错误;D、根据 B 项分析可知,中间一对同源染色体为XY染色体,由于X 染色体长于Y染色体,所以下面的一条为 Y染色体,上面含有 A 的染色体为X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据图示基因分布可知,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AbY、bY,D 正确。故选 D。9下列与真核细胞生物膜系统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B分泌蛋白运输和分泌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
17、能增强D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借助细胞膜上的受体【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 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 靶细胞受体信息 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详解】A
18、、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囊泡等细胞内的膜结构,A 正确;B、分泌蛋白由附在内质网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加工,内质网产生嚢泡包裹着较成熟的蛋白质与高尔基体融合,加工成熟后再次以嚢泡包裹运送到细胞膜,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膜外,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 正确;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活性降低,不能运输或者运输效率下降;衰老细胞内产生的能量也在减少,这些都是造成细胞运输功能降低的因素,C 错误;D、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膜上或膜内的受体完成,高等植物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通道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
19、细胞衰老和细胞功能的相关知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关键。10大麦种子富含淀粉,利用酵母菌酿造啤酒时,发现必须用发芽的大麦种子才能发酵成功,而不能用未发芽的大麦种子来代替。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酵母菌是在有氧条件下产生酒精B大麦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会增加C未发芽的大麦种子淀粉酶活性高D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来发酵【答案】D【解析】【分析】1、大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再进行氧化供能。2、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A 错误;B、大麦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会细胞呼吸而减少,B错误;C
20、、未发芽的大麦种子淀粉酶活性较低,C错误;D、酵母菌不能直接利用淀粉来发酵,是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进行发酵,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过程,结合酵母菌的呼吸作用进行解答。1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先分离出单个细胞,然后再进行培养和筛选。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避免微生物污染B保证获得细胞的遗传背景相同C为了使细胞周期一致D保证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答案】B【解析】【分析】将已免疫的小鼠的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至少要进行两次筛选,一次是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另一次是通过专一抗体检测筛选出能分泌
21、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详解】由于小鼠生活过程中存在多种抗原感染,所以小鼠体内存在多种B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获取的经过免疫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会形成多种杂交瘤细胞,同时也存在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细胞的融合体,将这些细胞放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但这些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是多种,为了筛选到能产生单一抗体的细胞群,可将上述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由于每个小孔内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所以可筛选到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即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保证获得细胞的遗传背景相同。筛选的目的不是避免微生物污染,也不是使细胞周期一致和保证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综上分析,B正
22、确,ACD错误。故选 B。12糖元沉积病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元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下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糖元沉积病型是 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糖元的合成,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B以葡萄糖为底物,细胞呼吸过程会合成ATP,不需要 ATP供能C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D给糖元沉积病 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抑制糖元的合成,并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
23、,A 错误;B、据图分析,葡萄糖需要先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才能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被呼吸作用利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ATP,B错误;C、血糖浓度高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C错误;D、糖元沉积病 型是 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的肝糖原不能水解的低血糖,给糖元沉积病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D 正确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据图分析:6-磷酸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可生成糖原、丙酮酸,其经过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细胞呼吸的启动需要 ATP供能,同时糖原与非糖物质可以在没的作用下生成6-磷酸葡萄糖。13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A低温
24、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固定液处理的时间正相关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带冷光源的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与实际数据相比,测得数值更小C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 液和 B 液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DNA 和 RNA 的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浓度和目的都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是利用15%的盐酸和95%酒精配置解离液,“观察细胞中DNA 和 RNA的分布”的实验中加入8%盐酸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加1ml 双缩脲试剂A 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 液
25、 4 滴,鉴定还原糖时才是将甲乙两液等量混匀。【详解】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低温处理的时间有关,固定液处理时,细胞死亡,A 错误;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点,应用热光源采集,若用带冷光源的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与实际数据相比,测得数值偏小,B 正确;C、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加1ml 双缩脲试剂A 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 液 4 滴,C错误;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是利用15%的盐酸和95%酒精配置解离液,“观察细胞中DNA 和 RNA 的分布”的实验中加入8%盐酸改变细胞膜通透性,D 错误。故选 B。14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
26、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身体正在发生的反应有A神经与肌肉协调配合完成高难度动作B寒冷直接刺激下丘脑产生兴奋C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D血液中肾上腺素浓度持续降低【答案】A【解析】【分析】1、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2、肾上腺素的作用:能让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使反应更加快速。3、寒冷状态下,冷觉感受器感受寒冷,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一方面使得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或停止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
27、使得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以及通过体液调节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让代谢加强来增加产热。【详解】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各个动作的协调进行离不开神经与肌肉协调配合,才能完成高难度动作,A正确;寒冷直接刺激冷觉感受器,使其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B 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经过垂体后叶释放的,C错误;在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代谢加快,心跳加快,因此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液中肾上腺素的浓度会上升,D 错误。15细胞中许多结构能产生H 与 ATP。下列关于 H和 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内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I(N
28、ADH),用于还原C3B线粒体内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II(NADPH),用于还原O2C适宜光照下叶绿体中ATP的转移途径是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D叶绿体、线粒体内的ATP均可用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H的比较光合作用过程中H 细胞呼吸过程中H 本质还原型辅酶(NADPH)还原型辅酶(NADH)来源光反应阶段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去向暗反应阶段(还原C3)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水【详解】A、线粒体内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NADH),用于还原O2,A 错误;B、叶绿体内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NADPH),用于还原C3,B 错误;C、适
29、宜光照下叶绿体中ATP的转移途径是从产生部位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移到起作用部位叶绿体基质,C正确;D、叶绿体内的ATP仅用于暗反应C3化合物的还原,D 错误。故选 C。16下图表示蝴蝶兰在正常条件下和长期干旱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可通过夜间吸收CO2以适应环境B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1016 时不能进行光反应C正常条件下,12 时 CO2吸收速率最快,植株干重最大D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0 4 时不能产生ATP和H【答案】A【解析】【分析】首先题干中“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观赏植物蝴蝶兰可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这句话提出在长期
30、干旱条件下,蝴蝶兰除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外还可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但是由于光照增强,温度升高,蝴蝶兰在4?10 之间时吸收CO2的速率逐渐降低,而白天 10?16 时 CO2的吸收速率降为0,这是由于光照过强蝴蝶兰的气孔是关闭的,但是到16 点之后,光照强度减弱,气孔有逐渐张开而在正常情况下,在 6 点之前,20 点之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6 点之后开始出现光合作用,并逐渐增强,在与横轴的交点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详解】A、图中可以看出,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除了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外还可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而白天时气孔关闭,A 正确;B、10?16 时 CO2
31、的吸收速率降为0,此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的速率,B错误;C、正常条件下,12 时 CO2吸收速率最快,表明光合作用最强,但是植株干重在20 点之前与横轴的交点处最大,C错误;D、叶肉细胞在0?4 时不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要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过程的一、二两个阶段会产生H,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D 错误。故选 A。17番茄营养丰富,栽培广泛。为提高温室番茄产量,研究补光时长和补光光质对番茄净光合速率Pn(即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延长补光时间可提高净光合速率B补充 3 种光质均能提高净光合速率C补充红光与蓝
32、光可能提高了合成有机物的速率D延长光照4h 效果最佳【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补光2 小时的条件下,单独补蓝光和补红光的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相同,补充红蓝复合光比单独补蓝光和单独补红光的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更佳。与对照组相比,补光 4 小时的条件下,单独补蓝光和补红光的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相同,补充红蓝复合光比单独补蓝光和单独补红光的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更佳。且同等光质条件下,补光的时间越长,促进净光合速率的效果更强。【详解】A、据图分析,与补光时长2h 相比,补光时长4h 的净光合速率在三种光质下都提高了,说明延长补光时间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A 正确;B、与对照组相比
33、,补充三种光质后净光合速率都提高了,B正确;C、与其他光质相比,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补充红光与蓝光提高净光合速率,可能是提高了合成有机物的速率,C正确;D、该实验没有延长光照大于4h 的实验数据,无法判断每日补光4h 是否最佳,D 错误。故选 D。18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在糊粉层的细胞中合成,在胚乳中用于分解淀粉。该酶从糊粉层细胞排到细胞外的方式是()A萌发过程中氧气是否充足不会影响其排出B逆浓度梯度经协助扩散排出C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D含该酶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排出【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利用的是细
34、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物质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胞吐,因此既不是顺浓度梯度也不是逆浓度梯度,更不是通过离子通道排出,而是通过囊泡包裹与细胞膜融合以胞吐方式排出,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借助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淀粉酶排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而氧气参与有氧呼吸供能,因此 -淀粉酶的排出与氧气是否充足有关,A 错误;B、-淀粉酶排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而不是协助扩散,B 错误;C、-淀粉酶排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利用的是细胞膜的
35、流动性,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D、-淀粉酶是通过囊泡包裹与细胞膜融合以胞吐方式排出的,D 正确。故选 D。19在 a、b、c、d 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 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O2释放量O2吸收量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 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d 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产物中如果有CO2产生,则有两种可能:有氧呼
36、吸或酒精发酵。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1:6;无氧呼吸过程: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酒精=1:2:2;乳酸发酵只产生乳酸。【详解】A、a 条件下,O2吸收量为0,CO2释放量为10,说明此过程不进行有氧呼吸,CO2全是酒精发酵产生的,乳酸发酵产物中没有CO2,故 A 错误;B、b 条件下,O2吸收量为3,CO2释放量为8,8 中有氧呼吸释放3,则无氧呼吸释放5,根据以上比例可计算得: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1/2,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5/2,故 B 错误;C、c 条件下,O2吸收量为4,CO2释放量为6,计算可得,仍然有3/5 的葡萄糖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而d条件下的O2吸收
37、量为和CO2释放量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故C错误;D、d 条件下 O2吸收量为和CO2释放量相等,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而 CO2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其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故D 正确。故选 D。【点睛】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1:6;无氧呼吸过程: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酒精=1:2:2。20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
38、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含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丙为病毒;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核。【详解】A、结构 为线粒体,甲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不能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A 错误;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 叶绿体,因有些植物细胞如根部细胞无叶绿体,B正确;C、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器和细胞核,能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错误;D、结构 是细胞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丙没有细
39、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细胞,也不属于真核细胞,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和细胞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1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是叶绿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是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B 和 中都含有光合色素C 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该图为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 是叶绿体、是内质网、是线粒体、是液
40、泡。【详解】A、是内质网,能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A 正确;B、叶绿体中含有光合色素,液泡中含有色素,但不属于光合色素,B 错误;C、是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正确;D、是叶绿体,含有光合色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答题。22某种群 13 年来的种群増长倍数(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前 4 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在增加B第 4 年与第 13 年的增长率相同C
41、第 11 年到第 13 年,种群数量一直在增长D第 9 年的种群数量既多于第3 年,也多于第10 年【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值为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当 1 时,表示种群数量在增长;当=1时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 1,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在第59 年间=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第912 年 1,种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减少。【详解】A、由分析可知:在第1第 4 年之间 =1.5,种群呈J型增长,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在增加,A 正确;B、图中显示第4 年与第 13 年的 值相同,故增长率=-1 相同,B 正确;C、从第 11 年到第 12 年间 1,说明种群数量先减小再增加,
42、C 错误;D、在第 59 年间 =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而且第5 年之前 1,故第 5 年前的种群数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据此可知第5 年与第 9 年的种群数量相当,且都多于第3 年,第 10 年的 1 说明当年的种群数量小于第 9 年,D 正确。故选 C。23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 a、B 和 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 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B图示中过程 与过程 所需要的嘧啶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C该研究
43、通过抑制基因B 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来提高产油率D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基因A 控制合成酶a,使 PEP转化为油脂。基因B的链 2 正常表达出酶b,可使 PEP转化为蛋白质。以基因B 的链 1 诱导转录出的RNA 可与链 2 正常转录出的mRNA 形成双链RNA,干扰酶b的合成,抑制PEP转化为蛋白质,从而提高油脂产量。【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产油高植株的基因型为A bb,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为aaB,A 错误;B、由于过程 和过程 的模板链不同,所需的嘧啶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B 正确;C、根据分析题图可知,通过抑制基
44、因B 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可提高产油率,C 正确;D、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D 正确。故选 A。【点睛】解答本题需明确几点: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控制性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生物性状。2.分析题图:油菜产油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基因B 中 1 链转录形成的RNA 能与 2 链转录形成的mRNA 结合形成双链RNA,从而抑制了合成酶b 的翻译过程。24在一个较大的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量相等,且雌雄个体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种群中B的基因频率为 80%,b 的基因频率为20%,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 B、b 位于常染
45、色体上,则雄果蝇中出现基因型为bb 的概率为4%B若 B、b 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雄果蝇的概率约为17%C若 B、b 只位于 X染色体上,则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0%D若 B、b 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则说明该果蝇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推出:运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雌性果蝇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Xb的平方,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 性染色体,雄果蝇的Xb基因频率就是XbY的基因型频率。同时,注意雌雄比例为1:1,因此理论上XbXb、XbY的基因型频率占总的一半,据此答题。【详解】A、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bb 的基因型频率
46、为20%20%100%=4%,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性状与性别无关,因此雄果蝇中出现基因型为bb 的概率也为4%,A 正确;B、根据 B 的基因频率为80%,b 的基因频率为20%,可得 BB的基因型频率为64%,Bb 的基因型频率为32%,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雄果蝇的概率为32%(64%+32%)1/2 100%17%,B正确;C、若该对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雌果蝇中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64%、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32%、XbXb的基因型频率为4%,雄果蝇中XBY的基因型频率为80%,XbY的基因型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量相等,因此XbXb、XbY 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10%,C
47、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以B、b 基因频率改变一定会引起该果蝇种群的进化,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遗传平衡定律计算,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对所给信息的思维和判断能力,难度不是很大,但容易做错。25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答案】D【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A 正确;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02,B正确;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C正确;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48、根据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不能降解细菌细胞壁,D 错误。【考点定位】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熟练掌握酶的相关知识点:1、理解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牢记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 pH 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西瓜花叶病毒(WMV)主要侵害西瓜、甜瓜等各种瓜类作物,造成瓜类发病或减产。科研人员利用单克隆
49、技术制备出抗WMV 的特异性单抗,并以其为核心建立能快速有效地检测WMV 的方法,可用于田间西瓜花叶病毒病的诊断和检测。回答下列问题。(1)以提纯的WMV 病毒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常用化学诱导剂_将小鼠的 _和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2)可利用选择培养基对融合细胞进行初步筛选,需要淘汰的融合细胞为_。随后将选出的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特定细胞培养板上,使这些单细胞克隆生长,最终选出能稳定分泌_的杂交瘤细胞。(3)将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制备单抗腹水,一段时间后收集并纯化腹水,进行抗体效价和类型的测定。也可对克隆的杂交瘤细胞进行_,更能持久地得到单一的抗体。单抗比一般抗血清优越得多,
50、原因是_。(4)抗 WMV 的单克隆抗体还可作为特异性探针,利用_方法找出能与探针特异性结合的基因表达产物,进而实现从抗病性强的西瓜植株中获取抗病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能否在其他植物体内稳定存在并遗传的关键是_。【答案】聚乙二醇(或PEG)脾脏细胞(B淋巴细胞)融合的脾细胞一脾细胞、融合的瘤细胞一瘤细胞抗 WMV 单克隆抗体传代培养(体外培养)纯度高、灵敏度高、识别抗原部位专一抗原一抗体杂交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 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