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5758497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77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綦江县 2021 届新高考生物五模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是由种群和群落构成的B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其稳定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三大功能,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详解】A、生态系统的

2、生物成分是由群落构成,A 错误;B、生态系统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C、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D、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同化的能量,D 正确。故选 A。2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形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发挥了协同作用

3、B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C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2、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合成部位是根冠、萎焉的叶片等;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4、含量多。4、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5、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详解】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在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A 正确;B、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发育,B正确;C、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C 错误;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D 正确。故选 C。【点睛】对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植物激

5、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3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施用铵态氮肥,会引发一系列的土壤环境问题。如一些植物的根系在吸收无机盐时,吸收的NH4+多于吸收的阴离子,为维持体内的电荷平衡,植物会通过根系释放H+到土壤中,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酸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酸化土壤中,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B农作物吸收的含氮物质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物质C农田中农副产品被大量输出,因此需要长期施加氮肥D在减少铵态氮肥施用的同时,合理的轮作可能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1、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

6、、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 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为了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详解】A、在酸化土壤,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A 错误;B、蛋白质、叶绿素、磷脂是含氮物质,故农作物吸收的含氮物质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物质,B 正确;C、为了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农田中农副产品被大量输出,需要长期向农田施加氮肥,C正确;D、在减少铵态氮肥施用的同时,合理

7、的轮作可能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D 正确。故选 A。4某遗传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家族系谱如下图。已知同时有A、B 基因的个体表现正常,I-1 基因型为AABb,-2 与-3 都为纯合子。推断正确的是()A I-2 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3 的基因型为aaBB 或 aaBb C若I-1 和 I-2 再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 D-2 与基因型为aaBB 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I-1 基因型为AABb,-2 与-3 都为纯合子,所以-2 的基因为AAbb,又由于第 代中全部

8、正常,可推知-3 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逆推知-2的基因型为A_Bb,-3 和-4 的基因型为:AaB_。【详解】A、-2 患病且是纯合子,一定能从I-1(AABb)获得A 基因,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其母亲-2 不患病,为A_B_,且一定有b 传给下一代,因此基因型是AABb 或 AaBb,A 错误;B、II-3 也患病且是纯合子,与II-2 的婚配后代都正常,所以基因型一定为aaBB,B 错误;C、I-1(AABb)与-2(A_Bb)的后代为正常(A_B_)的概率是3/4,C 错误;D、由-2(AAbb)与 II-3(aaBB)推出III-2 基因型一定为AaBb,与 aaBB 婚配

9、后代患病概率是1/2,D 正确。故选 D。【点睛】提取题中有效信息,正确分析和推断题图中各代的基因型及相关概率,合理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求解。5尺蛾的体色(黑色和浅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英国开始实行煤烟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下图是1960 年-1990 年间地衣、黑化蛾及SO2的量变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树干上地衣数量的增加是地衣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B黑化蛾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大气中SO2含量的减少直接导致了黑化蛾比例的下降D环境改变使控制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不定向的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20

10、 世纪 50 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下降,二氧化硫降低后,树干上地衣数量增加,黑化蛾容易被天敌发现捕食,因此黑化蛾频率降低。【详解】A、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地衣进行了选择,而不是地衣主动适应环境,A 错误;B、遗传物质发生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B 正确;C、直接导致了黑化蛾比例的下降的是环境条件变好,污染减少,C错误;D、环境改变使控制蛾体色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D 错误。故选 B。6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层能保护人类免受短波辐射伤害B氟利昂会影响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C臭氧层出现空洞会使水产品产量下降D各国对臭氧层的重要作用还没有清醒认识【答案】D【解析】

11、【分析】紫外线辐射能被蛋白质和核酸吸收,并破坏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因此对生物有极大的杀伤力,还能引起基因突变。紫外线能使一些氧分子裂变成游离的氧原子,并和另一些氧分子结合成臭氧(O3),紫外线也可使臭氧裂变成氧气,在平流层,氧气和臭氧是保持平衡的。但是近年来,人类的活动正在逐渐破坏着这种平衡,使臭氧的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导致大气中臭氧减少和耗竭的物质主要是平流层内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大量含氮废气以及冰箱和空调使用过程中散发出的氟利昂。臭氧层耗损和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包括: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详解】A、臭氧层能保护人类免受短波辐射伤害,

12、A 正确;B、氟利昂会影响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B 正确;C、臭氧层出现空洞会使水产品产量下降,C正确;D、各国对臭氧层的重要作用有清醒认识,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臭氧层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7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 9 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 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 ABO 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H 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 血型表现的基础C父母均为AB 型血时,可能生出O 型血的后代D O 型血对应的基因型可能有6 种【答案】D【解析】【分析】非同源染

13、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题干信息给出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 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根据题干推断出两对基因为非等位基因且两对基因共同控制一对性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I/i 位于第 9 号染色体,H/h 位于第 19 号染色体,所以这两对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B、分析图中的信息可知,当 H 基因不存在时,只能表达为O 型血,当 H 基因成功表达时,才可能出现A、B、AB 型血,B正确;C、当父母的基因型均为IAIBHh 时,可能会生出hh 基因型的个体,此时孩子的血型为O

14、 型,C正确;D、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得知,O 型血的基因型可能为iiH_、IA_hh、IB_hh、IAIBhh、iihh,基因型可能有2+3+2+1+1=9 种,D 错误;故选 D。8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能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相应生理活动。如乙酰胆碱(Ach)可引起骨骼肌收缩,降低心肌收缩频率;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均属于配体B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二者都会被灭活而降解C相同的配体对不同细胞产生的效应不同,可能与特定的受体有关D不同的配体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对机体产生相同的效应【答案

15、】B【解析】【分析】细胞外信号分子(配体)能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起相应生理活动,例如神经递质、激素等都属于配体。【详解】A、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能与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相应生理活动,故乙酰胆碱、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均属于配体,A 正确;B、配体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受体不会被灭活而降解,B错误;C、相同的配体对不同细胞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可能与特定的受体有关,C正确;D、不同的配体之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对机体产生相同的效应,例如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都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D 正确。故选 B。9-淀粉样蛋白(A)在脑组织内堆积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小胶质细胞是脑

16、组织中的重要免疫细胞,具有“清洁”功能。CD22是一种仅表达在小胶质细胞表面的膜蛋白。研究人员给实验组小鼠的大脑注射CD22单克隆抗体(单抗),对照组不注射,评估CD22单抗对小胶质细胞清除能力的影响。48 小时后,得到图所示结果。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 CD22单抗能特异性结合小胶质细胞膜上的CD22 BCD22蛋白基因可在小胶质细胞中特异性表达C敲除 CD22蛋白基因会增加小鼠脑中A含量D小胶质细胞能吞噬并清除A以减少其过度堆积【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实验组小鼠的大脑注射CD22单克隆抗体(单抗),CD22单克隆抗体(单抗)能清除小胶质细胞表面的CD22膜蛋白,实验结果显示实

17、验组中(A)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故此可推测,小胶质细胞表面的CD22膜蛋白的存在不利于小胶质细胞对-淀粉样蛋白(A)的清除,据此得出实验结论为:CD22单抗能提高小胶质细胞清除能力。【详解】A、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故CD22单抗能特异性结合小胶质细胞膜上的CD22,A 正确;B、CD22是一种仅表达在小胶质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可推知 CD22 蛋白基因可在小胶质细胞中特异性表达,B 正确;C、由分析可知,敲除CD22蛋白基因会使小鼠脑中A含量下降,C错误;D、小胶质细胞是免疫细胞,具有“清洁”功能,能吞噬并清除A以减少其过度堆积,D 正确。故选 C。10下列有关动物细胞生命历

18、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不断增大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由基因调控的C癌变的细胞不保留原来细胞的特点,具有无限增殖能力D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受到细胞内物质的限制而不表现全能性【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

19、率减慢;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沉积;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3.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详解】A、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A正确;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由基因调控的细胞凋亡,B正确;C、癌变的细胞仍保留原来细胞的某些特点,C错误;D、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要表现出全能性必需要离体,如果不离体,细胞全能性会受到抑制,不能表

20、现出来,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11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 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同时反应需要一定的条件。【详解】根据酶的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速率,所以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

21、度将会大幅度降低,曲线的斜率代表速率,因此加入酶后,斜率下降最大的是丁。故选 D。【点睛】本题有两点注意:一是酶加快了反应速率,二是看懂图中曲线的纵坐标代表反应物的浓度,所以斜率就是反应速率。12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A先天性愚型B原发性高血压C猫叫综合征D苯丙酮尿症【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 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

22、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 三体综合征)。【详解】A、先天性愚型又叫21 三体综合征,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A 正确;B、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不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B 错误;C、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C错误;D、苯丙酮尿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不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D 错误。13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

23、,负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是一个反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点睛】在充分理清题目给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反馈调节过程来解题。14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3、5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3和7的乙病致病基因都来自于4B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AAXBY,1/3 或 AaXBY,2/3 C4与甲病携带者结婚后

24、生下两病同患的概率是1/128 D若正常女性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00,则 H 个体患甲病的概率是1/303【答案】D【解析】【分析】1和 2生下 II1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a基因控制。乙病为伴X 隐性,由 b 基因控制。3、5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3患两种病,关于甲病,II3的基因型为Aa,3的基因型为AA,则 4的基因型为 Aa,II4的基因型为1/2Aa、1/2AA,4的基因型为3/4AA、1/4Aa。关于乙病,II4的基因型为XBXb,4的基因型为1/2 XBXB、1/2 XBXb。【详解】A、关于乙病,3的基因型为XbY,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I3、4,7的基因型为

25、XbY,乙病致病基因来自II6、4,A 正确;B、3的基因型为aaXbY,因此 II2和 II3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2为正常的男性,因此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1/3AAXBY或 2/3AaXBY,B 正确;C、关于甲病,4的基因型为3/4AA、1/4Aa,与甲病携带者(Aa)结婚后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为1/41/4=1/16,关于乙病,4的基因型为1/2 XBXB、1/2 XBXb,与甲病携带者(XBY)结婚后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为1/21/4=1/8,因此生一个两病皆患的小孩的概率为1/161/8=1/128,C正确;D、若正常女性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00,1为 Aa

26、 的概率为1/10000,2的基因型为1/3AA、2/3Aa,因此 H 个体患甲病(aa)的概率是1/10000 2/3=1/15000,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两种遗传病的判断及计算,应熟悉根据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15图甲为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实验装置,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況下,测得一段时间内装置中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曲线乙所示,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乙中曲线、可分别表示装置甲中O2浓度、酒精浓度的变化B用装置甲进行果醋发酵时,需同时打开阀a、b C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需的适宜温度均为30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用的菌种不全是原核生物【答案

27、】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为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实验装置,其中充气口a 是在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 b 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图乙表示图甲发酵装置中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物质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物质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上升。【详解】A、酵母菌开始进行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因此曲线 表示装置甲中O2浓度的变化,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酒精,因此曲线 表示装置甲中酒精浓度的变化,A 正确;B、果醋发酵时需要氧气,因此用装置甲进行果醋发酵时,需同时打开阀a、b,B正确;C、果酒

28、、果醋和腐乳的制作所需的适宜温度分别是1825,3035,1518,C错误;D、果酒、腐乳制作所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毛霉,都是真核生物,果醋制作所用的菌种是醋酸菌,是原核生物,D 正确。故选 C。16甘薯由于能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越来越被人们喜爱。但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同时又是同源六倍体,具有自交不育和杂交不亲和性,这使甘薯生产和育种存在诸多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下列相关操作不合理的是()A利用组织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制作人工种子,解决种苗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B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和,充分利用遗传资源C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使植株具备

29、抗病毒的能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D利用培养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变异频率,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属于无性生殖。2、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无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详解】A、植物细胞工程应用之一是利用胚状体包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

30、成人工种子,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成本,A 正确;B、原生质体的融合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可以实现体细胞杂交,克服杂交不亲和,充分利用遗传资源,B 正确;C、茎尖等分裂旺盛部位无病毒感染,所以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出无病毒且保持优良性状的幼苗,通过基因工程将抗病毒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从而培育出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C错误;D、愈伤组织具有分裂旺盛的优点,适于诱变育种的取材,能提高突变频率,D 正确。故选 C。17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菌种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

31、(mm)H/C 细菌 5.1 11.2 2.2 细菌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D H/C 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答案】C【解析】【分析】该选择培养基上的唯一碳源是淀粉,只有能利用淀粉的微生物才能存活,微生物分解淀粉后,会产生透明圈。【详解】培养基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成分,A 正确;筛选淀粉分解菌时,需要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再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B 正确;由题意可知,以上两种菌

32、均会产生透明圈,说明两种菌均可以产生淀粉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分解淀粉,C错误;淀粉分解菌的 H/C 越大,说明其产生的淀粉酶分解的淀粉相对越多,可说明该淀粉分解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18如图,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的结构与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相似(N 代表 A、G、C、T中的一种),都能作 DNA 复制的原料。DNA复制时,若连接上的是ddNTP,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dNTP,子链延伸继续。某同学要获得被32P 标记的以碱基“T”为末端的、各种不同长度的DNA 子链,在人工合成体系中,已有适量的GTACATACAT 单链模板、引物、DNA 聚合酶和相

33、应的缓冲液,还要加入下列哪些原料?()位32P标记的 ddTTP 位32P 标记的 ddTTP dGTP,dATP,dCTP dGTP,dATP,dTTP,dCTP A BCD【答案】B【解析】【分析】DNA 分子复制的场所、过程和时间:(1)DNA 分子复制的场所: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2)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 个与亲代DNA 完全相同的子代

34、DNA 分子。(3)DNA 分子复制的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详解】,由图可知,ddTTP要作为 DNA 复制的原料则需要脱去两个磷酸基团,故应将放射性32P标记于 位,正确,错误;、由题意可知,该同学的目的是为得到放射性标记T为末端的、不同长度的子链DNA 片段。则必须提供四种dNTP,如果没有dTTP 则所有片段长度均一致,因为所有子链在合成时均在第一个T 处掺入双脱氧的 T 而停止复制,错误,正确。综上 正确。故选 B。19研究发现,当果蝇的一条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 纯合时,雌蝇即转化为不育的雄蝇。现将基因t 位点杂合的雌蝇与纯合隐性雄蝇作为亲本杂交,则2F理论

35、上性别比例()是()A 97 B3 1 C133 D115【答案】D【解析】【分析】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根据题意用“/”把同源染色体或其上的等位基因分开,用“,”把非等位基因对分开。亲本用 t 位点杂合的雌蝇与纯合隐性雄蝇杂交,F1中:3/4 雄:1/4 雌=3:1;F2:由于 F1中的“转化”,导致雄蝇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共有二种交配类型,每一种交配频率为1/2;第一种:X/X,+/t 雌X/Y,+/t 雄;这一类交配类型中F2的性比为3/8 雌:5/8 雄,由于这种类型的交配频率

36、仅为所有可能交配类型的1/2,所以它们分别占整个F2后代中的性比为1/23/8=3/16 雌:1/25/8=5/16 雄;第二种:X/X,+/t 雌X/Y,t/t 雄;这个交配类型与亲本的交配类型一样,后代中有3/4 雄、1/4 雌,又由于这种交配的频率为1/2,所以它们分别占整个F2后代中的性比为(1/23/4)=3/8 雄:(1/21/4)=1/8 雌;最后将两种交配类型所产生的雌雄后代分别相加得:雄=5/16+3/8=11/16,雌=3/16+1/8=5/16,因此,F2的期望性比:为 11:5。故选 D。20下列有关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37、B蚕豆病与苯丙酮尿症的致病基因都是有害的基因C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多基因遗传病高于单基因遗传病D选择放松将造成有害基因的基因频率随世代相传而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1.一般认为,引起疾病的基因是有害的,称为“致病基因”。但随着基因技术研究的深入,我们又认识到基因也具有二重性。2.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 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

38、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 三体综合征)。3.多基因遗传病:(1)概念:由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疾病。(2)特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率较高;常表现为家族聚集。(3)实例:腭裂、无脑儿、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详解】A、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A错误;B、蚕豆病致病基因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同样都是致病基因,但基因具有二重性,因此蚕豆病致病基因与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都不能称为有害基因,B 错误;C、多基因遗传病有家族聚集现象,在人群中其发病率一般高于单基因遗传病,

39、C正确;D、选择放松与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食物充足、环境条件良好、天敌少,使得各种基因型的个体都能够存活,这种情况下选择放松造成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D 错误。故选 C。21肌营养不良(DMD)是人类的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遗传病研究机构对6 位患有 DMD 的男孩进行研究时发现,他们还表现出其他体征异常,为了进一步掌握致病机理,对他们的X染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他们的X染色体情况如下图,图中113 代表 X染色体的不同区段,代表不同的男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 6 位男孩性成熟后,因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而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B若上图中只有一位男孩患有肌营养不

40、良(DMD),则该患者一定是VI 号C据图分析,DMD 病因可能是X染色体 5、6 区段缺失或1、12 区段含有DMD 致病基因D通过 X染色体的对比,可推测体征异常差别较小可能有:和、和、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X染色体缺失片段的长度和位置不同,因此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具有其他各种不同的体征异常;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X染色体缺失片段的长度和位置不同虽然不同,但是都存在染色体5、6 区域的缺失,因此X 染色体上的区域5 和 6 最可能存在DMD 基因。【详解】A、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会使染色体无法联会,A 错误

41、;B、若上图中只有一位男孩具有致病基因,由图可知,7 号区段是 号个体独有的,说明致病基因位于7号区段,而具有致病基因的一定是号,B 错误;C、据图分析,者6位患者都患有DMD,且 X染色体片段上都共同存在5、6 区段缺失并且都共同含有1、12 区段,因此可分析出DMD 病因可能是X染色体 5、6 区段缺失或1、12 区段含有DMD 致病基因,C正确;D、由题图只能对比出不同个体的X染色体缺失情况,但不同区段具有的基因数量不清楚,因此无法比较出不同个体之间的体征异常差别大小,D 错误。故选 C。22果蝇的红眼对白眼显性,有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人为地将相同数量的纯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亲本

42、)培养在同一环境中,若交配只发生在同一世代的雌雄个体之间且是随机的,同时不考虑突变因素,那么,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亲本中红眼基因频率和白眼基因频率相同BF2的雌果蝇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同C白眼雌果蝇最先出现在F3,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F2和 F3的雄果蝇都能产生3 种基因型的配子【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假设果蝇的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亲本纯合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白眼雄果蝇基因型为XaY,F1中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基因型为XAY。【详解】A、亲本中纯合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相同数量,Y染色体上无白眼基因,故红眼基因频率大于白眼基因频率,A 错

43、误;B、F1雌雄随机交配,F2的雌果蝇基因型为XAXA、XAXa,表现型均为红眼,B 错误;C、白眼雌果蝇最先出现在F3,这是基因分离以及雌雄受精的结果,C 错误;D、F2和 F3的雄果蝇基因型均为XAY、XaY,能产生XA、Xa、Y3种基因型的配子,D 正确。故选 D。23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 型,羽色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基因B/b 位于 Z染色体上。基因D 能抑制色素的合成,当基因D 存在时表现为非芦花,基因d 没有此效应。两只纯合的非芦花鸡交配,F1全为非芦花鸡。F1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2中芦花鸡占3/1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ZB、dd

44、ZbW BF1雌雄非芦花鸡共产生6 种基因型的配子CF2的芦花鸡中,雄鸡:雌鸡=2:1 D F2的非芦花鸡中,雄鸡:雌鸡=7:6【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 型,即雌鸡的染色体为ZW,雄鸡的染色体为ZZ,题中 F1全为非芦花鸡,且F1的雌雄鸡自由交配后代中出现芦花鸡,可推断基因D/d 位于常染色体上。故芦花鸡的基因型为 ddZBZ-和 ddZBW。【详解】A、若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ZB、ddZbW,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BW、DdZBZb,可推后代芦花鸡的比例为1/4(1/4+1/2)=3/16 符合题意;若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为DDZBW

45、、ddZbZb,则 F1全为非芦花鸡,基因型为DdZBZb、DdZbW,可推后代芦花鸡的比例为1/4(1/4+1/4)=1/8 与题意不符;故基因型为DDZBZB、ddZbW 的亲本基因型满足题意,A 正确;B、已知 F1基因型为DdZBW、DdZBZb,可产生配子DZB、DW、dZB、dW、DZb、dZb共 6 种配子,B 正确;C、F2的芦花鸡中,基因型有ddZBZB、ddZBZb和 ddZBW,各个基因型所占比例均为1/16,故芦花鸡中的雌雄比例为雄鸡:雌鸡=2:1,C 正确;D、F2的非芦花雄鸡占F2的雄鸡比例为3/4,F2的非芦花雌鸡占F2的雌鸡比例为7/8,故 F2的非芦花鸡中雄鸡

46、:雌鸡=6:7,D 错误;故选 D。2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的细胞质中进行DNA 复制B蓝藻细胞具有光合片层,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C烟草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酶可进入叶绿体发挥作用D用显微镜能看到经龙胆紫染色的乳酸菌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只有噬菌体的DNA 注入细菌内,并作为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的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外壳(噬菌体提供DNA;原料、能量、场所等均由细菌提供)组装 释放。【详解】A、T2噬

47、菌体利用宿主的酶和原料进行复制,大肠杆菌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在细胞质中进行T2噬菌体DNA 的复制,A 正确;B、蓝藻细胞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故可在光合片层进行光合作用,B 正确;C、绝大多数的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叶绿体中发生的代谢反应需要酶的催化,这些酶大多数由核基因编码,故烟草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酶可进入叶绿体发挥作用,C正确;D、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D 错误。故选 D。25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外施 ACC有利于果实生长B果实成熟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都增强C果实经ACC合成酶抑制剂处理后可延长贮藏时间D旱涝等不利的

48、环境条件都可能增加乙烯的生物合成【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而脱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则是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成熟和衰老。【详解】A、外施 ACC有利于乙烯的生成,而

49、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赤霉素促进果实生长,A 错误;B、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时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都增强,B 正确;C、果实经ACC合成酶抑制剂处理后可减弱乙烯的合成,可以延长贮藏时间,C正确;D、旱涝等不利的环境条件都可能增加乙烯的生物合成,促进果实的成熟,D 正确。故选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 盐胁迫(植物生长在高盐环境中受到伤害)下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水杨酸(SA)为一种植物内源信号物质,在调节植物的抗逆性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相关研究如下:实验一 主要步骤及实验结果(A)、(B)、(C)SA单位:mmolL 实验处理I II

50、 III IV V 浸种 12h 去离子水11SA 12SA 13SA 去离子水培养营养液111mmol/L NaCl(A)小麦幼苗生长情况实验二 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机制的实验结果(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_。其中 _为对照组。根据实验结果可知,SA可以缓解盐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胁迫,且据_(在选项中选择)结果可知,实验二中NaCl 和 SA的浓度分别为_mmol/L、_mmol/L。A图(A)组:B 图(B)组C图(C)组D图(C)组(2)据实验二结果,以下关于SA对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机制的推测,正确的是_ A SA能够显著提高淀粉酶的活性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