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163467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8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綦江县2021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綦江县 2021 届新高考生物最后模拟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为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示意图,某同学在观察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永久装片后,结合该图做出以下判断,其中错误是()A能观察到染色体的细胞都属于bc 时期B细胞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出现环沟发生在bc 过程中Cab和 cd 表示细胞周期的两个间隙期D da结束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是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有丝分裂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从形成子细胞开始到

2、再一次形成子细胞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间期和分裂期。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DNA 合成前期)、S(DNA 合成期)、G2(DNA 合成后期)三个阶段,G1期主要是合成复制所需的蛋白质及核糖体在增生;S期进行 DNA 的复制,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 分子;G2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分为前、中、后、末,前期: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着丝粒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核膜核仁重新形成,纺锤体消失,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详解】A、bc 属于 M 期,能观察到

3、染色体,A 正确;B、bc 属于 M 期,细胞两极之间的“赤道面”上出现环沟发生M 期的后期,B正确;C、ab 为 G2期,cd为 G1期,表示细胞周期的两个间隙期,C正确;D、da结束后染色单体形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变,D 错误。故选 D。2小叶锦鸡儿是一种典型旱生豆科灌木,根部具有根瘤菌,对水分和养分需求大,使周围浅根系禾草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不能适应而退出群落,而根系发达的深根系丛生大禾草及轴根型杂草如灰绿藜等能适应这种环境。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寄生关系B小叶锦鸡儿灌木具有垂直结构C小叶锦鸡儿参与其所在群落的演替过程D小叶锦鸡儿一定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数增加【答案】C【

4、解析】【分析】生物种间关系有 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详解】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互利共生关系,A 错误;B、小叶锦鸡儿灌木是种群层次,不具有群落才具有的垂直结构,B错误;C、小叶锦鸡儿是群落中的一种植物,参与其所在群落的演替过程,C正确;D、小叶锦鸡儿能使周围浅根系禾草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不能适应而退出群落,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和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3下列对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解读,不合理的是()A图 1、2 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3 所示为曲线 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B鱼类捕捞在图1 的 e 点、图 2 的 g 点和图 3 的 i 点时进行,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C若图 1 为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为培养早期,的 cd 段酒精大量积累D图 3 曲线的 k 点,种内斗争最激烈【答案】B【解析】【分析】1、J型曲线: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

6、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详解】A、图 1、2 为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图1 中的曲线 为“S”型曲线,种群存活率越高种群的增长越快,图3 所示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2 时增长最快,达到K时增长最慢,符合曲线II 条件下种群的存活率,A 正确;B、图 1 的 e 点、图 2 的 g 点和图 3 的 i 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但种群密度不是最大,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B错误;C、实验条件下培养酵母菌,早期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增长,而酿酒时,要使酒精大量积累则种群

7、数量应较长时间保持K 值,C正确;D、种群密度越大,个体间因食物和空间等资源的斗争越激烈,图3 曲线的 K点种群密度最大,达到最大种群数量,D 正确。故选 B。4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递质的降解酶,其抑制剂(MAOID)是一种常用抗抑郁药。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 X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可保证递质大量迅速释放B单胺类递质与蛋白M 结合后,即可使细胞Y产生动作电位C若细胞Y上蛋白 M 的数量减少,则可能会导致人患抑郁症D MAOID 能增加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细胞X 可以释放神

8、经递质,作用于细胞Y,故细胞X属于突触前神经元。【详解】A、细胞 X通过胞吐释放小分子神经递质,可保证递质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 正确;B、单胺类递质与蛋白M 结合后,阳离子内流后才使细胞Y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C、细胞 Y上蛋白 M 的数量减少,神经递质无法作用于蛋白M,有可能导致人患抑郁症,C正确;D、MAOID 能够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抑制其分解神经递质,故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D 正确。故选 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突触的结构,分析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结构的名称,明确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以及作用后会被降解。5破坏蛙脑保留脊髓

9、,获得脊蛙,暴露该脊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下图为该脊蛙屈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 和 b 为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该脊蛙左后肢趾皮肤就可引起屈反射B骨骼肌的收缩过程中,肌膜上并不形成动作电位C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突触就是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D在该反射弧上某处进行1 次刺激,可验证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传递是单向的【答案】D【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2、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

10、的,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详解】A、实现反射需要具备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够的刺激,因此刺激该脊蛙左后肢趾皮肤若是刺激强度不强,不会引起屈反射,A 错误;B、骨骼肌的收缩过程中,肌膜上也会形成动作电位,B 错误;C、屈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C 错误;D、刺激电位计b 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b 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a 未出现电位波动,即可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D 正确。故选 D。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树根长期浸水进行无氧呼吸对植物生长不利B香蕉宜在无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贮藏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组织细

11、胞缺氧死亡D在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为了增加产量要持续通氧【答案】A【解析】【分析】1.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水果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代谢旺盛,有机物消耗多;而在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所以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适宜的湿度能保证水果水分的充分储存,从而保证水果肉质鲜美因此在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条件下,最有利于水果保鲜。2.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制造无氧环境,从而抑制破伤风杆菌的代谢。3.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酒精发酵,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使根系

12、变黑、腐烂,所以水稻要定期排水。【详解】A、树根长期浸水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造成毒害,对植物生长不利,A正确;B、水果的保鲜应在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下进行,B 错误;C、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是防止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的繁殖,C错误;D、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在利用酵母菌酿酒过程中,为了增加产量可以前期适当进行通氧,增加酵母菌的数量,发酵后期必须无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酒精发酵,D 错误。故选 A。7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C物质丙是构成细胞的基本骨架D物质乙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

13、相关【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细胞结构之间的关系,先分析题图确定甲、乙、丙的本质,然后根据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分析判断据图示可知,甲、乙构成染色体,故甲为DNA,乙为蛋白质,甲、丙构成细胞膜,故丙为磷脂。【详解】物质甲为DNA,脱氧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A 错误;物质甲为DNA,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误;物质丙为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错误;物质乙是蛋白质,其种类和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密切相关,D 正确。【点睛】易错选项BC,一是作为特定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没有主次之分;二是容易“细胞的基本骨架”看成“细胞中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14、而误判。8赤霉素能够促进大麦种子萌发与赤霉素诱导a-淀粉酶合成有关,而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与其调节基因转录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使淀粉酶的合成原料增加,合成速率加快B大麦种子萌发时淀粉酶的表达提高,呼吸作用增强CRNA 合成抑制剂不影响赤霉素发挥作用D赤霉素自身的生物合成不受基因组控制【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是与其调节基因转录有关的,因此不会使淀粉酶的合成原料氨基酸增加,但抑制RNA 合成将影响赤霉素发挥作用。大麦种子萌发时淀粉酶的表达提高,淀粉水解产生更多葡萄糖,呼吸作用增强。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受基因组控制。【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赤霉素诱

15、导-淀粉酶合成与其调节基因转录有关,即-淀粉酶合成基因转录形成信使RNA,A 错误;B、大麦种子萌发时淀粉酶的表达提高,使得淀粉水解形成可溶性糖类,呼吸作用增强,B 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赤霉索诱导-淀粉酶合成与其调节基因转录有关,则RNA 合成抑制剂抑制转录,进而影响赤霉素发挥作用,C错误;D、赤霉素自身的生物合成受基因组控制的选择性表达,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激素的作用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赤霉素的作用,提取题干信息,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相关内容,难度不大。9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果树数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

16、的C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详解】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使自我调节能力增加,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 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大气的二氧化碳的来源,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 正确;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 错误。【点睛】本题是生态系统的一道综合题,只有熟练的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才能解答正确。10某

17、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 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 个营养级,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24%,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56 284 33 4 48 5 54 A表中所示的能量总和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若土壤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重金属铬,则甲生物比乙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铬含量低C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64%D该生态系统内实现了物质循环,碳元素在各种群间循环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O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相邻两个营养级

18、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3%24%以及表格中的数据,可写出相应的食物网:。【详解】A、表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 错误;B、根据生物富集的特点,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含量逐渐升高,若土壤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重金属铬,则甲生物比乙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铬含量高,B错误;C、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同化总量是2.8+3.1=21.1,第三营养级同化总量是1.56,故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621.134%=64%,C 正确;D、该生态系统内实现了物质循环,碳元素在各种群间循环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 错误。故选 C。11以下对细胞结构的

19、分析,不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B叶绿体中至少含四种色素,分布在其内膜和类囊体膜上C线粒体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核糖体,可以合成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

20、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对来

21、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A 正确;B、叶绿体的色素只分布在类囊体膜上,B 错误;C、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含有少量DNA、RNA,含有核糖体,能合成自身部分蛋白质,C正确;D、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对于物质的运输具有促进作用,D 正确。故选 B。12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内的三种“基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中都含有RNA,中还含有少量的DNA,但 中没有 DNA B中都能发生能量转换,都能将ADP 转化为 ATP C中都含有较多的自由水D 中可以消耗CO2,中可以产生CO2【答案】B【解析】【分析】是叶绿体基质,是线粒体基质,是细胞质基质。【详解】

22、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DNA 和 RNA,是半自主细胞器,DNA 分布在细胞核和叶绿体、线粒体中,细胞质基质中没有,A 正确;B、叶绿体基质中不能合成ATP,B错误;C、这三者都能进行相应的代谢活动,所以自由水含量多,C 正确;D、叶绿体基质中通过暗反应消耗CO2,细胞质基质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线粒体基质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的功能,识记其中的结构和功能,最好能够列表比较。13图表示4 种不同物质进入某细胞的过程,其中“、“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氧气

23、和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C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D运输钠离子和氨基酸的载体蛋白无特异性【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中信息可知,转运不同物质的载体蛋白可能相同;该细胞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吸收钠离子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吸收氧气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详解】A、图示方式有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不能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 错误;B、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C、图中葡萄糖和氨基酸都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C正确;D、运输钠离子和氨基酸的载体蛋白也

24、有特异性,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需要考生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各种物质进行细胞的方式进行答题。14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BRNA 与 DNA 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CDNA 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 分子的特异性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A【解析】【分析】1、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DNA 的特定碱基排列顺序构代表遗传信息,构成了DNA 分子的特异性。

25、3、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则其功能丧失。【详解】A、组成蛋白质的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当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表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所以其特定功能也发生改变,A 错误;B、RNA 与 DNA 都是由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的长链,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都可以储存遗传信息,B 正确;C、DNA 分子碱基对(脱氧核苷酸)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 分子的特异性,C正确;D、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在血液中参与脂质的运输,D 正确。故选 A。【点睛】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脂质的分类和功能,DNA 与 RNA 在结构上的异同点,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

26、特异性,蛋白质多样性原因,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1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B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C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D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癌变的有关内容。基因突变导致的体细胞癌变不可遗传,A错;石棉和黄曲霉素均是化学致癌因子,B错;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C 正确;癌变细胞内酶活性增强导致细胞代谢增强,D 错。故本题选C。16研究表明,长期大量施用铵态氮肥,会引发一系列的土壤环境问题。如一些植物的根系在

27、吸收无机盐时,吸收的NH4+多于吸收的阴离子,为维持体内的电荷平衡,植物会通过根系释放H+到土壤中,土壤pH下降,导致土壤酸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酸化土壤中,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B农作物吸收的含氮物质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物质C农田中农副产品被大量输出,因此需要长期施加氮肥D在减少铵态氮肥施用的同时,合理的轮作可能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1、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 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

28、是C、H、O、N、P。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为了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详解】A、在酸化土壤,影响植物根细胞的代谢活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A 错误;B、蛋白质、叶绿素、磷脂是含氮物质,故农作物吸收的含氮物质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磷脂等物质,B 正确;C、为了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稳定,农田中农副产品被大量输出,需要长期向农田施加氮肥,C正确;D、在减少铵态氮肥施用的同时,合理的轮作可能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D 正确。故选 A。17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AB

29、CD【答案】C【解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性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果酒制作时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的原理。如果溶氧量越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只产生CO2和 H2O,不产生C2H5OH,A 错误;由于 pH 可以影响酶活性,每种酶有一个最适PH,高于或低于该PH,酶活性下降,所以B 中曲线应该先上升,再下降,B错误;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酶活性有提高作用,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C正确;酵母菌酿酒初期,进行有氧呼吸,繁殖后代,然后进行无氧呼吸,发酵后期由于产物积累,影响酒精发酵,所以曲线是先从0 点开始上升,再下降,D 错误。18取某动物的离体神经纤维培养在正常海水浓度

30、相同的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下图分别为该离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传递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 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图甲中的ab、图乙中的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图甲的a点将降低C图丙中,g 接受 f 传递来的化学信号可能会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D图甲、乙、丙中,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ATP【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冲动的传导:【详解】A、由图甲的c 段之后为超极化可以推测a-b 段为去极化,去极化是发生Na+内流的过程,由图乙的 段之前为超极化可以推测图乙中的-为去极化,去极化是发生Na+内流的过程,A 正确;B、若将离

31、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很低,所以通常认为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变化对静息电位影响很小,通常认为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增加,静息电位不变,B 错误;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不会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C错误;D、图甲、乙、丙中,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

32、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D 错误。故选 A。【点睛】熟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转换过程中离子的转移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突触结构的辨别是本题的易错点。19科学家对烟草细胞分别施加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后48h 内的实验结果如图。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处理后12-24h 期间淀粉增加量最多B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烟草细胞淀粉积累的调控具有协同作用C缺少生长素会导致烟草细胞在实验时间内都不能积累淀粉D若进一步探究这两种激素对烟草细胞淀粉积累的复合影响,可增设“同时添加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实验组【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加入生长素后,淀粉的积累没有明显变化,说明生

33、长素与淀粉积累无关;与未加激素相比较,加入细胞分裂素会促进淀粉的积累。【详解】A、加细胞分裂素组在36-48h 内曲线的斜率最大,说明这段时间淀粉的增加量最多,A 错误;B、总体来看,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烟草细胞淀粉积累的作用效果相反,B 错误;C、加入生长素才会导致不能积累淀粉,C 错误;D、探究两种激素对烟草细胞淀粉积累的复合影响时,需同时添加2 种激素到同一实验组中,D 正确。故选 D。20许多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 表示原、真核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则、可分别表示细胞膜和细胞质B若 表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则、可分别表示DNA 和 RNA

34、 C若 表示染色体变异,则、可分别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D若 表示人体内的体液,则、可分别表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表示简单的概念图,其中 包含 和。【详解】A、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A 正确;B、代表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则、可分别表示DNA 和 RNA,B 错误;C、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C 正确;D、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 正确。故选 B。21关于人体细胞内过氧化氢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酶仅分布在肝脏细胞内B该酶能调节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C该酶可与过氧化氢结合为复合物D不同季节人体内该酶

35、的活性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酶本身的性质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点不变。【详解】A、过氧化氢酶在肝脏细胞内分布较多,其它细胞内也有分布,A 错误;B、酶的作用是催化,不是调节,B 错误;C、酶与底物可以结合形成复合物,催化底物分解,C正确;D、人属于恒温动物,不同季节人体的体温基本不变,所以体内酶的活性基本不变,D 错误。故选 C。2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 溶液和 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还原糖鉴定时

36、,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样液中 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需用清水漂洗后放在显微镜下镜检A BCD【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 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甲基绿能使DNA 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 呈红色。【详解】蛋白质鉴定时,先加NaOH 溶液,后加CuSO4溶液,错误;还原糖鉴定时,

37、需要进行水浴加热,正确;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正确;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需用酒精洗掉浮色后放在显微镜下镜检,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3下列哪一类细胞不参与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A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D皮肤表层死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免疫系统的三大防线:(1)第一道: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2)第二道: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体液中杀菌

38、物质的杀灭作用;(3)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物质共同组成的免疫系统。【详解】A、巨噬细胞参与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A 错误;B、淋巴细胞参与的是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B 错误;C、中性粒细胞参与细菌病毒的直接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皮肤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防卫功能,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识记并区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24 有的抗生素能与DNA 结合,使 DNA 失去模板的功能,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内核酸的合成将受到抑

39、制B细菌内核糖体的形成将会受阻C细菌内氨基酸的消耗将会减少D反密码子识别的密码子将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DNA 的复制是以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DNA 的转录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因此抗生素能与DNA 结合,使 DNA 失去模板的功能会导到DNA 的复制和DNA 的转录受到抑制。【详解】A、细菌内的核酸包括DNA 和 RNA,DNA 合成(DNA 的复制)和 RNA合成(转录)的模板都是DNA。DNA失去模板功能,导致DNA 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受阻,即核酸的合成将受到抑制,A 正确;B、RNA 有 3 种:mRNA、tRNA 和 rRNA,转录受阻,RNA 的合成减少,而rRNA

40、 是核糖体的组分,核糖体的形成将会受阻,B 正确;C、翻译过程需要3 种 RNA 的参与,转录受阻,RNA 减少,翻译过程将会受阻,氨基酸的消耗量将会减少,C 正确;D、一种反密码子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DNA 的复制和转录受阻时,对反密码子识别密码子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 D。2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双缩脲试剂加入含有过氧化氢酶的溶液后,溶液呈紫色B可用同位素32P标记的磷酸盐标记DNA,以追踪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C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后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D显微镜下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的紫色不断加深【答案】

41、D【解析】【分析】1、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无菌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再进行观察计数。2、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置在某些对细胞无毒害的物质溶液中,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子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使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子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的整个原生质层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

42、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将双缩脲试剂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中,溶液呈紫色,A正确;B、DNA 的元素组成是C、H、O、N、P,用同位素32P标记的磷酸盐标记DNA,以追踪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B正确;C、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C正确;D、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而紫色存在液泡中,因此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的紫色不断加深,D 错误。故选 D。【点睛】熟知课本上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点以及相关的实验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血球计数板的用法是易错

43、点。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激素类似物甲和植物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上述实验结果_(填“能”或“不能”)说明植物激素类似物甲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2)为探究 3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15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 _种培养基,分别是_。(3)若乙为脱落酸的类似物,除了会抑制生根,脱落酸还会_种子萌发。小麦和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到大雨,种子就容易发芽,除了由于水分的充分供应,还有可能的原因是 _。【答案

44、】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不能图中所示植物激素类似物甲的各个浓度都促进生根4 空白,只含甲,只含乙,既含有甲又含有乙抑制高温会使脱落酸降解【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浓度为1 的第一组属于对照组,根据与对照组的比较可知: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其最适浓度在11 51umol/L 范围内;而曲线中激素类似物乙的实验浓度对月季生根均具有抑制作用。【详解】(1)由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是月季插条生根数。用上述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类似物甲处理的实验组,月季插条生根数均大于激素类似物甲浓度为1 的对照组,均体现了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

45、即没有体现激素类似物甲的两重性。(2)为探究3mol/L 的激素类似物甲和15mol/L 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四种培养基,分别是不用激素类似物处理、只用激素类似物甲处理、只用激素类似物乙处理、用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共同处理。(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脱落酸是一种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激素,在高温条件下易降解。如果持续干热,脱落酸大量降解,使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被打破,抑制生长的激素含量降低,促进生长的激素含量相对升高,所以种子容易发芽。【点睛】本题考查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析图能力,本题关键是从图

46、中获得有效解题信息,并且根据对照实验的原则设计实验,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要求。271928 年,科学家格里菲思为了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利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体内转化实验,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甲中实验4 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_型细菌。(2)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肺炎双球菌有无荚膜,在培养基中培养观察菌落特征也能区分菌体类型,据图甲可知,你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区分R 型和S 型细菌?_。(3)肺炎双球菌中的感受态R 型细菌与S 型细菌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图乙所示,图乙表示先将S 型细菌加热杀死,S 型细菌的DNA 双链片段与A 细胞膜表面的相关蛋白结合,双链

47、中的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_型细菌细胞内;C 细胞经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S 型细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S 型细菌的致病性与紧贴在细胞壁外侧的_(结构)有关。(4)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菌素,可以通过抑制肺炎双球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无青霉素抗性的细菌与青霉素接触,易死亡的原因最可能是_。(5)很多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了更好的抵御细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 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肺炎双球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组别培养基中的添加物肺炎双球菌1 100 ug/mL 蛋白质 H

48、生长正常2 20 ug/mL 青霉素生长正常3 2 ug/mL 青霉素+100 ug/mL 蛋白质 H 死亡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B第2 组和第3 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细菌C实验还需设计用2 g/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H 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答案】R 型和 S型菌使用注射法,观察注射细菌后小鼠的生活状况区分细菌种类R 荚膜使细菌丧失细胞壁的支持保护而导致过度吸水膨胀破裂,从而使细胞死亡C【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活体转化实验和离体转化实验,其中活体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使少量的R

49、型菌转化为S型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该种转化因子为DNA。【详解】(1)实验 4 中,加热后的S型菌与 R 型菌混合后,会产生新的具有致病性的S型菌,故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R 型菌和 S型菌;(2)根据图甲可知,可以使用注射法,通过观察注射细菌后的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区分S型和 R型菌;(3)分析题图可知,S 型细菌的DNA 双链片段与A 细胞膜表面的相关蛋白结合,双链中的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R型菌细胞内;S型菌的致病性与紧贴在细胞壁外侧的荚膜有关;(4)青霉素杀菌的作用原理是使细菌丧失细胞壁的支持保护而导致过度吸水膨胀破裂,从而使细胞死亡;(5)A、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A 错

50、误;B、第 2 组和第 3 组对比表明,需要使用青霉素和蛋白质H 的组合才可以杀死细菌,B 错误;C、实验还需要设计用2 g/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C正确;D、单独使用蛋白质H 不具有杀菌作用,需要与青霉素组合使用,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同时考查学生对题图的理解与应用,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合对题图的理解,对问题进行解答。28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够分泌F蛋白,F蛋白与 T 细胞表面的L 蛋白结合后,抑制T 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体内L 蛋白基因表达量能预防肿瘤发生B阻断 F蛋白与 L蛋白结合可恢复T细胞的活性CT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