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宝坻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押题试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天津市宝坻区 2021 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押题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应选择有活性的且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B在显微镜下看到正常细胞后再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C只有具紫色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D本实验不能证实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答案】C【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详解】A、大液泡中含有大量的水,当外
2、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大量水外流,可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只有活细胞的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才能出现质壁分离,所以实验材料应选择有活性的且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A 正确;B、该实验的第一次显微观察是装片制作完成后,观察活细胞的正常形态,目的是与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形态进行对照,所以应在显微镜下看到正常细胞后再滴加高浓度蔗糖溶液,B 正确;C、理论上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活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具紫色液泡的洋葱表皮细胞因液泡为紫色,在实验过程中更容易观察到液泡体积的变化。并非只有液泡有颜色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C错误;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有
3、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等,不能通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来证实,D 正确。故选 C。2下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 对碱基改变)。下列相关述正确的是()A基因复制和转录过程中1 链和 2 链均为模板BRNA 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与DNA 上的启动子结合C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增大D该基因1 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连接【答案】B【解析】【分析】1.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 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
4、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其中 A-T 之间有 2 个氢键,C-G之间有 3 个氢键)。2.复制过程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以DNA 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在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DNA。3.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DNA 解旋酶、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详解】A、基因复制过程中1 链和 2 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转录过程中只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A 错误;B、RNA 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与DNA 分子上的
5、启动子结合,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B正确;C、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少,但(A+G)/(T+C)的值不变,仍为1,C错误;D、基因 1 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 磷酸 脱氧核糖”连接,D 错误。故选 B。3基因流指的是遗传物质在种间和种内群体间的传递和交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B种群间的基因流被地理隔离所阻断是形成新物种的唯一途径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D地理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因流可能导致生殖隔离逐渐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
6、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基因流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强度将会显著影响物种形成的概率,A 正确;B、地理隔离不是形成新物种的唯一途径,B 错误;C、不同物种间的基因流可以极大地丰富自然界生物多样化的程度,C正确;D、长期的地理隔离阻止种内群体基因流可能导致生殖隔离,D 正确。故选 B。4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7、A亚硝酸盐的测定过程需使用显色剂硫酸锌B亚硝酸盐的存在是泡菜能较长时间储存的原因之一C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D样品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结果偏大,原因可能是测定样品时选用了光程更大的比色杯【答案】A【解析】【分析】1、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亚
8、硝酸盐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用比色法可以推测样品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与N-1-萘基乙二胺溶液等体积混合作为亚硝酸盐的测定的显色剂,A 错误;B、亚硝酸盐浓度较高,微生物因失水而不能生存,B 正确;C、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一般腌制10d 后,亚硝酸盐含量开始下降,C 正确;D、如果样液的比色杯光程大于制作标准曲线时的比色杯光程,测得的样液中亚硝酸盐含量偏大,D 正确。故选 A。5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一种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群中女性患者明显多
9、于男性患者B女性患者体细胞内最多含有两个致病基因C在一个患病家族中,每一代都有人患病D男性患者的精子中,至少带1 个致病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 ZW 型,XY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抗维生素D 佝偻病是一种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由A 基因控制,则女性中基因型为XAXA、XAXa、XaXa,男性基因型为XAY、XaY。【详解】A、人群中女性患者(XAXa、XAXA)明显多于男性患者(XAY),A 正确;
10、B、女性患者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致病基因,如XAXA细胞内的基因复制后即有四个,B错误;C、在一个患病家族中,不一定每一代都有人患病,如XaXa、XAY,后代若生儿子即正常,C错误;D、男性患者的精子中,至少带0 个致病基因,如含Y的精子,D 错误。故选 A。6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调控作用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催化 ATP合成与水解的酶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差异D酶的合成需要tRNA 的参与,同时需要消耗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
11、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详解】A、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A 错误;B、酶在适用条件下的催化效率才高于无机催化剂,B 错误;C、催化 ATP合成与水解的酶属于不同的酶,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差异,C正确;D、酶有些是RNA,RNA 的合成不需要tRNA 的参与,D 错误。故选 C。7下列组成元素不同于其它三类物质的是()A磷脂B蛋白质CRNA D ATP【答案】B【解析】【分析】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由 C、H、O、N 等元素组成,RNA 是核酸中的一种,
12、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全称三磷酸腺苷,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详解】A、磷脂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与RNA、ATP相同;B、蛋白质由C、H、O、N 等元素组成,不一定含有P;C、RNA 由 C、H、O、N、P五种元素组成。与磷脂、ATP相同;D、ATP由 C、H、O、N、P五种元素组成。与RNA、磷脂相同。故选 B。【点睛】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由C、H、O、N 等元素组成,常含有S,如胰岛素,血红蛋白含有Fe,不同蛋白质可能含有除C、H、O、N 四种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但C、H、O、N 四种元素是必有的。8某实验小组将野生型小鼠的
13、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敲除后获得了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突变型小鼠,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对野生型小鼠和突变型小鼠胰岛素释放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型小鼠的血浆甲状腺激素浓度低于野生型小鼠的B敲除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可能提高了胰岛B细胞对血糖的敏感程度C突变型小鼠体内血糖浓度较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突变型小鼠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明显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从图中看出,高血糖刺激下,野生型小鼠的胰岛素含量明显比突变型小鼠高,说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突变型小鼠胰岛B 细胞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详解】A、根据甲状腺激素的
14、分级调节过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导致甲状腺不能接受到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所以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A 正确;B、根据分析敲除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的小鼠在高血糖的刺激下胰岛素含量较低,说明降低了胰岛B 细胞对血糖的敏感程度,B错误;C、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含量,所以血糖浓度较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正确;D、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缺失,所以突变型小鼠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明显减弱,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和血糖调节的知识,理解分级调节、和血糖调节的基本过程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9如图表示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 45
15、岁女性所生子女数目少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体内雌激素含量低B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中,先天愚型病在成年阶段发病率很低C图中先天愚型病的诊断只能通过羊膜腔穿刺D图中两条曲线的结果告诉我们应提倡适龄生育【答案】C【解析】【分析】1、婚前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的措施有: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2、分析曲线图: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先天愚型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详解】A、雌激素能促进卵细胞形成,所以图中45 岁女性所生子女数目少的可能原因之一是体内雌激素含量低,A 正确;B、先天愚型病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成年阶段发病率很低,B正确;C、
16、先天愚型病的诊断可通过羊膜腔穿刺或绒毛细胞检查等方法,C错误;D、图中两条曲线的结果告诉我们应提倡适龄生育,D 正确。故选 C。10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细胞持续表达低氧诱导因子(HIF-1)。在氧气供应正常时,HIF-1合成后很快被降解;在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不被降解,细胞内积累的HIF-1可促进 EPO的合成,使红细胞增多以适应低氧环境,相关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条件下,氧气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若将细胞中的脯氨酰羟化酶基因敲除,EPO的合成量会增加C氧气供应充足时,HIF-1进入细胞核,与其他因子(ARNT)一起增强EPO基因的表达D HIF-1进
17、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在缺氧条件下,HIF-1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促进 EPO 基因的表达,而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增加,使得细胞适应低氧环境。【详解】A、正常条件下,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 错误;B、脯氨酰羟化酶基因被敲除,细胞中缺少脯氨酸酰羟化酶,则HIF-1不能被降解,其积累后,可进入细胞核与 ARNT一起增强EPO基因的表达,故若将细胞中的脯氨酰羟化酶基因敲除,EPO的合成量会增加,B 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氧气供应不足时,HIF-1进入细胞核,与其他因子(ARNT)一起增强EPO基因的表达,C错误;D、HIF-1进入细胞核是通
18、过核孔,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D 错误。故选 B。11小鼠的成纤维细胞经OSKM诱导可成为多能干细胞(iPS),为新型再生疗法带来希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经 OSKM诱导形成的多能干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分化能力减弱B细胞分化不改变染色体核型,分化后的细胞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相同C多能干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发育成为完整个体D与囊胚内细胞团ES细胞比,iPS细胞用于再生医学可回避伦理争议【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胚胎干细胞(1)来源:哺乳动物的胚胎
19、干细胞简称ES或 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从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2)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另外,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可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详解】A、经 OSKM诱导形成的多能干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分化能力增强,A 错误;B、细胞分化不改变染色体核型,分化后的细胞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 错误;C、多能干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发育成多种类型的细胞,但不能发育成完整个体,C错误;D、与囊胚内细胞团ES细胞比,iPS细胞用于再生医学可回避伦理争议,D
20、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多能干细胞的特点,识记其基本知识即可。12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 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 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 ABO 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H 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 血型表现的基础C父母均为AB 型血时,可能生出O 型血的后代D O 型血对应的基因型可能有6 种【答案】D【解析】【分析】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题干信息给出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 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
21、的”,根据题干推断出两对基因为非等位基因且两对基因共同控制一对性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I/i 位于第 9 号染色体,H/h 位于第 19 号染色体,所以这两对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B、分析图中的信息可知,当 H 基因不存在时,只能表达为O 型血,当 H 基因成功表达时,才可能出现A、B、AB 型血,B正确;C、当父母的基因型均为IAIBHh 时,可能会生出hh 基因型的个体,此时孩子的血型为O 型,C正确;D、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得知,O 型血的基因型可能为iiH_、IA_hh、IB_hh、IAIBhh、iihh,基因型可能有2+3+
22、2+1+1=9 种,D 错误;故选 D。13果蝇的基因P发生突变后,转录出的mRNA 长度不变,但翻译出肽链的氨基酸数目只有正常肽链的3/4。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该基因突变可能是碱基对的缺失B该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 可能含有两个或多个终止密码C该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起始密码的位置发生了向前移动D该基因突变可能导致mRNA 无法与核糖体正常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察了基因突变后对多肽链的影响情况。由于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所以产生的mRNA 也可能发生碱基的改变,进而影响翻译过程。识记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3、详解】A、由于基因P发生突变以后,转录的mRNA 长度不变,所以应该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A 错误;B、mRNA 长度不变,但翻译出肽链的氨基酸数目只有正常肽链的3/4,很有可能是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因此突变后造成转录形成的mRNA 可能含有两个或多个终止密码,B 正确;C、起始密码子的位置向前移动会导致肽链的长度变长,C 错误;D、mRNA 无法与核糖体正常结合则不会有多肽链产生,D 错误;故选 B。14下图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家族每代都有患者,则该病为显性遗传病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共有3 种基因型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4、病,则正常情况下,中女性均患病D若该病致病基因为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则中可能出现患病男孩【答案】C【解析】【分析】该图中没有典型的“有中生无或无中生有“典型图谱,可假设不同的遗传方式进行判断,根据遗传图谱分析该图显示的遗传病遗传方式比较多,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 X 隐性遗传病、伴 X 显性遗传病。【详解】A、假如控制该病的等位基因是A、a,若该家族每代都有患者,则该病可能为显性遗传病,也可能为隐性遗传病,A 项错误。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共有2 种基因型,即Aa 和 aa,B 项错误。C、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遗传图可知
25、,-2 的基因型是XAXa,-2、-3 的基因型均为XAY,所以正常情况下,中女性均患病,C项正确。D、若该病致病基因为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显性基因,根据遗传图可知,-2 的基因型是XAXa,-2、-3 的基因型均为XAYa,所以 中不可能出现患病男孩,D 项错误。故选 C。15下列有关细胞的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的酶活性都降低,细胞核减小B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C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增加D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
26、)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衰老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A 错误;细胞免疫引起的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癌变的细胞中,细胞膜上糖蛋白大量减少,C错误;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都会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D 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
27、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点睛】细胞衰老特征小结:一大(细胞核体积变大)、一小(细胞体积变小)、一多(色素增多)、三低(物质运输功能、代谢速率、多种酶活性)。16人体剧烈运动时,不会出现的是()A机体产生热量显著增多B血浆中乳酸水平持续升高C脑干呼吸中枢兴奋增强D肌细胞中ATP水平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细胞剧烈运动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此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也会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刺激机体产热量升高。该题综合性考查了运动时涉及到的各种调节,识记无氧呼吸过
28、程、ATP的转化机制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剧烈运动时,细胞进行大量的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的热能,机体产热量显著增加,A 正确;B、人体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但乳酸进入血浆中会被缓冲物质中和,其含量不会持续升高,B 错误;C、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剧烈运动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此时呼吸中枢兴奋增强,C正确;D、ATP和 ADP的相互转换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细胞中ATP的水平会维持相对稳定,D 正确;故选 B。17结合图示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 1 所示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B图 2 所示该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C图 3 所示该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
29、膜的选择透过性D图 4 所示该植物吸收K+受氧气的影响,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详解】A、图 1 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协助,因而会出现饱和现象,A 正确;B、图 2 所示物质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说明此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所以需要消耗能量,B 正确;C、图 3 所示该离子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消耗能量,说明
30、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D、图 4K+跨膜运输受氧气的影响,说明需要消耗能量,则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因此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 错误。故选 D。18下图甲与乙是测量神经元膜电位的装置,图丙和丁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在膜内Y和 Z点插入微电极及灵敏电压计,在X处施以足够的刺激后,记录电极Y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丙B图甲表示在膜内Y和 Z点插入微电极及灵敏电压计,在X处施以足够的刺激后,记录电极Z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丁,cd 段为动作电位C若图乙测得结果如图丁,电流计显示的是膜外电位变化,图丁中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cd 段D若图乙将刺
31、激点移到X处,电流计显示的膜电位变化仍如图丁的幅度和方向【答案】A【解析】【分析】传导和传递的过程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
32、元。【详解】A、图甲电极均插入膜内,电压计为0,刺激 X,Y处首先发生电位变化变正电位,局部电流传导到Y与Z中间,又变为0 电位,传导到Z处时,Z处正电位Y处为负电位,最后恢复0 电位,A 正确;B、图甲表示在膜内Y和 Z点插入微电极及灵敏电压计,在X处施以足够的刺激后,记录电极Z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丙,B 错误;C、图乙两,电极一个在膜外,一个在膜内,测的是静息电位图丁刚开始为正电位,所以测的是膜外电位,ab 为钾离子外流,为静息电位,bc 为钠离子内流,cd 为钾离子外流恢复静息电位,C错误;D、将图乙中刺激点移到X处,膜电位变化幅度与图丁相同,只是方向相反,D 错误。故选 A。19甲丁
33、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丁的变异类型都会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B甲丁的变异类型都可能出现在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过程中C若乙为精原细胞,则它一定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中甲、乙、丁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图表示染色体中DNA 的片段的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乙图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异,图丙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丁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为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A、图甲、丁的变异会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量的变化,图乙、丙的变异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
34、量的变化,A 错误;B、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活动旺盛,而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B 错误;C、若乙为精原细胞,则其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正常的配子和异常的配子,C错误;D、图甲、乙、丁表示的均为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变异,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而丙图表示的基因重组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被观察到,D 正确;故选 D。20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Dd)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C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8 条
35、染色体D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答案】B【解析】【分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且只有A、a 等位基因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它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图中细胞内出现了A、a 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a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导致的,图中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了A 所在的染色体上,因此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易位。【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A 错误;B、由于该细胞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
36、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由于细胞中A、a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因此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B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A 所在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 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内此时含有6 条染色体,因此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4 条染色体,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导致的,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 错误。故选 B。21云南多山、多河谷,环境往往相
37、互隔离。科学家在研究云南稻种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亚洲栽培稻分类体系,将亚洲稻分为“亚洲栽培稻一亚种一生态群一生态型一品种”5 级。该体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发挥作用的是()A基因突变B自然选择C地理隔离D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分析】亚洲栽培稻分类体系,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云南多山、多河谷,环境往往相互隔离,是一种地理隔离,且不同的环境选择的水稻品种可能也有差别。【详解】生殖隔离会产生新的物种,但该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物种。故选 D。22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为背光侧,IAA 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
38、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实验组中的IAA 先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答案】B【解析】【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生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 正
39、确;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B错误;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C正确;D、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 正确。故选 B。2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的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细胞结构参与B核膜与细胞膜可以通过高尔基体直接相连C垂体细胞膜表面具有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受体D真核细胞具有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答案】B【解析】【分析】抗体为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调配合;内质网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
40、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详解】A、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分工合作,这些是在细胞核的控制下完成的,故其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细胞结构参与,A 正确;B、核膜与细胞膜通过内质网膜相连,B 错误;C、甲状腺激素可通过负反馈作用对垂体进行调节,故垂体细胞膜
41、表面有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正确;D、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保持细胞形态,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较为综合,熟记细胞的结构及相关物质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某动物种群中,AA、Aa 和 aa 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 25%。若该种群中的aa 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 331 B1 21 C12 0 D441【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A、Aa 和 aa 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 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AA
42、占 25%(25%50%)1/3,Aa 占 2/3,因此 A 的基因频率为1/32/31/22/3,a 的基因频率为 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后代中AA的频率 2/32/34/9,Aa 的频率21/32/34/9,aa 的频率 1/31/31/9,因此下一代中AAAaaa 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441,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频率的计算,要求考生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能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注意”基因型 aa 的个体失去繁殖后代的能力“这一条件的应用。25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吡罗红甲基绿染
43、色剂作用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将DNA 和 RNA 分别染成红色、绿色B利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可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C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用HCl 和酒精混合液漂洗根尖D通过比较自来水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 的变化,推测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答案】B【解析】【分析】部分观察类实验的试剂及现象:观察内容检验试剂现象淀粉样品碘液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脂肪样品苏丹 III 和苏丹 IV 脂肪变为橘黄色或红色还原糖样品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蛋白质样品双缩脲试剂样品变为紫色DNA 与 RNA 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试剂DNA 变为绿色;RNA 变为红色观察线粒体健那绿染液线粒体变为蓝绿色CO2
44、的检测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的检测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酸性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染色体的观察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染色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详解】A、用植物细胞代替人口腔上皮细胞观察DNA 与 RNA,甲基绿将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染色剂将RNA 染成红色,A 错误;B、利用葡萄糖溶液培养酵母菌可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B 正确;C、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用HCL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根尖,漂洗应选用蒸馏水,C 错误;D、生物机体维持pH 稳定是多方因素影响,通过比较自来水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 的变化,不能直接推断
45、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重点考察教材中的实验的选材和实验现象,属于基础知识记忆和运用层次的考察。选择材料和方法时应注意对实验的结果和现象的影响。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很多学者为探索其实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37 年,植物生理学家希尔发现,将叶绿体分离后置于含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制备成叶绿体悬浮液,若在试管中加人适当的“电子受体”,给予叶绿体定强度的光照,在没有CO2时就能放出O2,同时电子受体被还原。希尔反应式是:H2O+氧化态电子受体还原态电子受体
46、+1/2O2。材料二:20 世纪 50 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因在光合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61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具体操作是: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将小球藻放人14C标记的碳酸氢盐溶液(碳酸氢盐在水中会处于分解成 CO2的动态平衡状态),给予充足的光照,每隔一定时间取样、分离、鉴定光合产物。实验结果:若光照 30s 后检测产物,检测到了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C3、C4、C5、C6、C7等);若将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90%的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在 5s 的光照后,同时检测到了含有放射性的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
47、中_阶段的部分变化。正常情况下,光合作用过程该阶段的电子受体被还原成了_(填物质名称),希尔实验中配制叶绿体悬液时,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目的是_。(2)卡尔文根据_ 推测出了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其发生的场所是_。(3)卡尔文和同事对这种三碳化合物(C3)分子进行分析发现,形成的C3中只有一个碳有放射性,另外两个碳则没有。最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光反应H或 NADPH 或还原态氢形成等渗溶液,维持叶绿体正常形态和功能被14C标记的化合物出现时间的先后叶绿体基质C3不是由 3 个 CO2聚合而成的,而是由 CO2与体内某种化合物结合而成的【解析】【分析
48、】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 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该阶段中电子受体为NADP+,接受氢后变成了 H或 NADPH 或还原态氢,希尔实验中配制叶绿体悬浮液时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目的是形成等渗溶液,维持叶绿体正常形态和功能。(2)卡尔文根据被14C标记的化合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推测出了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CO2中 C 的转化途径;卡尔文循环属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49、,其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3)形成的 C3中只有一个碳有放射性,另外两个碳则没有,这说明C3不是由 3 个 CO2聚合而成的,而是由 CO2与体内某种化合物结合而成的。【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实际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同时结合材料中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进行分析。27图一为胰岛素作用机理,包括三步。若甲、乙两人分别在该机制的某一步有缺陷,现对两人进行测试:从指甲倒刺中分离得到二人的肌肉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后,肌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的比例见图二。再给两位病人注射相同体重比例的胰岛素,然后测得的血糖浓度如图三。请分析回答:(1)胰岛素由 _细胞分泌,功能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与
50、肾上腺素属于相互_(填“协同”或“拮抗”)的激素。(2)根据图中所给信息,推断甲应该是步骤_出了问题,理由是根据图二甲细胞与胰岛素结合率高,说明步骤_正常;再根据图三血液中血糖浓度高,说明_。(3)假设乙患者的病因是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被相应的抗体攻击,此病被称为_,该患者体内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往往_(填“偏高”或“偏低”),其尿液与斐林试剂共热后_(填“是”或“否”)出现砖红色沉淀。【答案】胰岛B 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拮抗 葡萄糖不能运输到细胞内自身免疫病偏低是【解析】【分析】据图一分析,胰岛素的作用机理第一步是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第二步是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第三步是靶细胞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