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14354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63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调研试卷含解析.pdf(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天津市南开区 2021 届新高考生物第四次调研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TP称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ATP的形成一定伴随着有机物的分解B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不以ATP为直接能源C消耗 ATP的物质运输一定是主动转运D细胞呼吸的每个阶段均能产生ATP【答案】B【解析】【分析】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 P,其中 A 表示腺嘌呤核苷,T表示三个,P 表示磷酸基团。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由ADP 合成 ATP 所需能量,动物来自呼吸作用,植物来自光合作用和

2、呼吸作用,ATP可在细胞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和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详解】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ATP的合成,但是没有有机物的分解,A 错误;B、ATP是细胞内主要的直接能源物质,UTP、GTP也可作为细胞内某些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 正确;C、胞吞和胞吐两种运输方式也消耗ATP,C错误;D、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能产生ATP,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ATP的结构特点,识记产生ATP的途径和场所,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了一种与炎症反应相伴的特殊的细胞程序性死

3、亡方式一细胞焦亡。细胞焦亡在形态学上同时具有坏死和凋亡的特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 T细胞诱导癌细胞裂解死亡受凋亡基因的控制BmRNA 和 tRNA 种类的变化都可以作为判断癌细胞是否凋亡的依据C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酶的活性均降低D发生炎症反应时,白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

4、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效应T细胞可诱导癌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A 正确;B、mRNA 种类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癌细胞是否凋亡的依据,但 tRNA 种类的变化不能作为判断癌细胞是否凋亡的依据,因为不管癌细胞是否凋亡,tRNA 的种类都不变,B 错误;C、细胞凋亡过程中部分水解酶的活性增强,C错误;D、发生炎症反应时,白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肿胀,导致死亡,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特点,掌握细胞凋亡的实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下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磷元素的是A糖原B核酸C纤维素D脂肪【答案】B【

5、解析】【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两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详解】A、糖原属于多糖,化学元素组成为C、H、O,不含 P,A 错误;B、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化学元素组成为C、H、O、N、P,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化学元素组成为C、H、O,不含 P,C错误;D、脂肪的化学元素组成与糖类相同,只有C、H、O,不含 P,D 错误。故选 B。4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提取绿叶色素,研磨时加入70%的乙醇用于溶解色素B将甘蔗研磨液过滤后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后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6、深色的染色体D 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加热,通过观察是否变蓝判断有无目的PCR产物生成【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NA 鉴定等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详解】A、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或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解色素,A 错误;B、甘蔗含有蔗糖,是非还原性糖,而斐林试剂是鉴定

7、还原性糖的,B 错误;C、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后染色,再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深色的染色体,C正确;D、DNA 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说明含有DNA,但不能证明是目的DNA,D 错误。故选 C。5下列有关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地影响种群密度B保持替补出生率的人类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C自然增长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D各种种群的年龄金字塔都有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三个年龄组【答案】A【解析】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地影响种群密度,A 正确;教材中指出“稳定型预示着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一个家庭生两个孩子)人

8、口就会保持零增长”,但保持替补出生率的种群不一定是稳定型,如需考虑到一代人所生孩子成长为做父母之前将有部分死亡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故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而不同动物的出生率主要受到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C错误;种群常分为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有些昆虫,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特别短,生殖后期为零,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有关动物种群的基本特征,意在考察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6下列关于

9、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B核酸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等C磷脂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D细胞内运输K和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包括DNA 和 RNA 两大类,DNA 一般为双链结构,RNA一般为单链结构,RNA 包括 mRNA、rRNA 和tRNA 三类。【详解】A、纤维素作为细胞内的结构多糖,不参与细胞的能量供应,A 错误;B、单链 DNA 和单链 RNA 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C、磷脂是膜结构的组成成分,存在于所有的活细胞中,C 正确;D、细胞内翻译过程中搬运氨基酸的是tRNA,不是蛋白质,D 错误。故选 C。7下列关于生物膜

10、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的元素组成相似,结构基本相同B生物膜成分的更新可通过囊泡实现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上均可发生能量转换D人体内性激素的合成与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形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详解】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都是脂质和蛋白质,故生物膜的元素组成相似,结构也基本相同,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蛋白质镶嵌、覆盖、贯穿其中,A 正

11、确;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囊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如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高尔基体与细胞膜之间可通过囊泡进行膜的转移,B 正确;在线粒体内膜上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叶绿体内膜上不能发生能量转换,C错误;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性激素属于脂质,故人体内性激素的合成与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有关,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内质网的功能、能量转化的场所等相关知识,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8实验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决定实验的成败。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 DNA、RNA

12、 在细胞中的分布”B恩格尔曼使用小球藻作实验材料,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发生场所是叶绿体C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含有丰富的叶绿素,不用染色就可以观察到叶绿体D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不选用已开放豌豆花的花药作实验材料【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 DNA 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应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故实验材料应选择无色或色浅的。水绵的叶绿体为带状,恩格尔曼通过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详解】A、“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应选择无色或色浅的细胞,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含紫色的大液泡,不适合做该实验的实验材料,A 错误;B

13、、恩格尔曼利用水绵证实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 错误;C、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C错误;D、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其减数分裂发生在开花前,因此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D 正确。故选 D。9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B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机体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称为过敏反应D防卫、监控和清除是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

14、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再由T 细胞呈递给B 细胞;(2)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 细胞,同时T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 T 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A 正确;B、体液免疫中,人体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

15、B 正确;C、过敏反应是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错误;D、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防卫、监控和清除,D 正确。故选 C。10人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钠离子的渗透能),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进入组织液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合理的是()A葡萄糖从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不需要膜蛋白的协助B各种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时都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钠离子的速率影响葡萄糖的吸收D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外葡萄糖的浓度差不会影响葡萄糖的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特点、举例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

16、方向(逆、顺浓度梯度)高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低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不需要需要是否消耗细胞的代谢的能量不需要不需要需要代表例子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等葡萄糖通过红细胞等Na+、K+等离子通过细胞膜;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 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肾小管上皮细胞从原尿中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消耗的是钠离子的渗透能,而不是ATP,B 错误;C、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从原尿中吸收葡萄糖消耗的是钠离子的渗透能,因此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钠离子的速率会影响葡萄糖的

17、吸收,C正确;D、葡萄糖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前者是逆浓度进行的,而后者是顺浓度梯度进行,即二者都与葡萄糖的浓度有关,因此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外葡萄糖的浓度差会影响葡萄糖的运输,D 错误。故选 D。11激酶是一类可以催化磷酸化反应的酶,能将来自于ATP的磷酸基团添加到底物蛋白上。如图是动物细胞外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激酶信号传导途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 FGFR受体的胞内部分具有催化作用BFGF导致 FGFR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C核孔是细胞质与细胞核信息交流的通道D FGF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了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FGF

18、R受体的胞内部分含有激酶结构域,说明其具有催化功能,A 正确;B、FGF导致 FGFR空间结构改变,但是没有失活,B错误;C、核孔是细胞质与细胞核信息交流的通道,C正确;FGF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了作用,D 正确。12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导致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温室效应造成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移动B臭氧层减少使人类遭受短波辐射增加,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减退C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会加重温室效应、酸雨、水体等污染问题D脊椎动物灭绝的数量比无脊椎动物还要多【答案】D【解析】【分析】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

19、锐减,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增长过快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详解】A、温室效应会导致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会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A正确;B、臭氧层减少使人类遭受短波辐射增加,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包括: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B 正确;C、水体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是由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C正确;D、地球上大约有4.7 万种脊椎动物,而无脊椎动物有120 多万种,无脊椎动物要远远多于脊椎动物,D错误。故选 D。13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及与相关种群、栖息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与

20、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能会出现重叠现象B同一环境中的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种群,常常会由于食物或生活资源而发生竞争C处于同一生态位的种群之间不可能存在生殖隔离D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某种生物的生态位可能会随之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各种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决定于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包括它吃什么和被什么所吃,以及与其它物种之间的各种关系等。【详解】A、不同物种的食物资源可能是相同的,所以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可以出现重叠的现象

21、,A 正确;B、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所以同一环境中的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种群,常常会由于食物或生活资源而发生竞争,B正确;C、处于同一生态位的种群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如杂草与农作物,C错误;D、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某种生物的食物资源、天敌或生存空间发生变化,该生物的生态位可能会随之改变,D 正确。故选 C。14图表示中心法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 或 RNA 的核苷酸序列中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答案】D【解析】【分析】中心法则:(1)遗传信

22、息可以从DNA 流向 DNA,即 DNA 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流向 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 流向 RNA 以及从 RNA流向 DNA 两条途径。【详解】A、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A 正确;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B 正确;C、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 RNA,因此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 或 RNA 的核苷酸序列中,C 正确;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两条单链,但其碱基序列互补,因而遗传信息不同,D 错误。故选 D。1

23、5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植物发育程度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B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不会相同C根的向地性和茎的向光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高浓度的生长素通过对基因组表达的调控促进植物的生长【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同一植物发育程度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A 项正确;B、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效应表现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在促进效应从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中可能有两种浓度对生长的促进效应是相同的,B项错误;C、将植物平放后,根向地生长,是因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

24、进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而茎的向光性中背光侧和向光侧均为促进作用,未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故C项错误;D、高浓度的生长素通过对基因组表达的调控抑制植物的生长,D 项错误。故选 A。16图示中心法则中的两个过程,箭头表示子链延长的方向。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过程可发生在细胞核外B酶 1 为解旋酶,酶3 为 RNA 聚合酶C图乙中基因2 指导的子链延伸方向与基因1 一定相同D对于核DNA 分子,细胞一生图甲过程仅发生一次,图乙过程发生多次【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DNA 分子复制过程。DNA 分子复制是以亲代DNA

25、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其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分析乙图:乙图表示基因的转录过程,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详解】A、图甲是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DNA 分子复制可发生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在体外通过RCR技术扩增,A 正确;B、酶 1 在 DNA 分子复制中断开氢键,为DNA 解旋酶;酶3 在基因转录中解旋,为RNA 聚合酶,B 正确;C、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转录起点和模板链,转录的方向不一定不同,C错误;D、在细胞一生中,核DNA 分子只复制一次,而转录可进行多次,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

26、结合图解,考查DNA 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要求考生识记DNA 复制、转录的模板、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即可。17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 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在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 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 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端粒酶中的RNA 能够催化染色体DNA 的合成B促进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C细胞凋亡与染色体DNA 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D人体生殖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也含端粒酶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分析,端

27、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 序列,在正常人体细胞中,端粒可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缩短,从而导致细胞衰老和凋亡,而端粒酶中RNA 能逆转录形成DNA,进而能延长缩短的端粒。【详解】A、端粒酶(由RNA 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 末端重新加长,即能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A 错误;B、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 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 末端重新加长,使得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则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使得癌细胞衰老,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B错误;C、端粒学说认为人体细胞衰老的原因是染色体DNA 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C错误;D、根据题干分析,人体

28、生殖系细胞和其他细胞含端粒酶基因,但因为基因选择性表达,在生殖系细胞中表达,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端粒及端粒酶的概念及意义,意在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和识图的能力,难度不大。18真核细胞中,部分复合物仅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研究发现,某毒素只能与这些复合物结合,并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毒素,随后细胞内()A染色体和DNA 数目都加倍B产生水的化学反应过程均不再进行CtRNA 丧失识别与携带氨基酸的能力D代谢减弱,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的活动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1.核糖体是由rRNA 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2.结合题干信息“某

29、毒素只能与这些复合物结合,并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准确答题。【详解】A、核糖体是由rRNA 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该毒素能阻止核糖体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从而导致染色体的复制受阻,染色体数目不能加倍,A 错误;B、核糖体是由rRNA 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该毒素能阻止核糖体上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而产生水的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酶的催化,故不再进行,B 正确;C、tRNA 识别与携带氨基酸时不需要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成特定的复合物,因此不会受毒素的影响,C错误;D、毒素是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无关,D 错误。故选 B。【点睛】192019 年诺

30、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中所做的贡献。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缺氧反应元件(HRE)结合后调控基因表达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HIF-1 由两种不同的DNA 结合蛋白HIF-1a和 ARNT 组成,在正常氧气条件下,HIF-1a 会被蛋白酶体降解而无法发挥作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 HIF-1a的单体是氨基酸,在常氧条件下,人体的HIF-1a 的含量会降低BHIF-1a 的降解过程中仅需蛋白酶体C研究发现缺氧时HIF-1a 含量会升高,但HIF-1a 的 mRNA 表达量较常氧时并未增加,由此推测可能是缺氧使 HI

31、F-1a 稳定性增强D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利用低氧调节机制增加细胞内氧气含量,提高代谢效率,从而使肿瘤细胞增殖,故可研制药物降低肿瘤细胞内HIF-1a 的含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达到治疗的目的【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分析,在低氧环境下,HIF能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说明在低氧环境下,细胞中HIF-1a 的含量会上升。缺氧诱导因子(HIF-1)会被蛋白酶体降解,说明HIF-1a 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据图示分析可知,在常氧、VHL、脯氨酰烃化酶、蛋白酶体存在时,HIF-1a会被蛋白酶体降解而无法发挥作用。【详解】A、HIF-1a 属于蛋白质,其单体是氨基酸,在

32、常氧条件下,HIF-1a 会被蛋白酶体降解,人体的HIF-1a 的含量会降低,A 正确;B、据图示分析可知,在常氧、VHL、脯氨酰烃化酶、蛋白酶体存在时,HIF-1a 才会被蛋白酶体降解,B 错误;C、缺氧时 HIF-1a 含量会升高,但 HIF-1a 的 mRNA 表达量并未增加,可能的原因是缺氧使HIF-1a 稳定性增强,不容易被降解,C正确;D、肿瘤细胞能利用低氧调节机制增加细胞内氧气含量,提高代谢效率,从而使肿瘤细胞增殖,故可研制药物降低肿瘤细胞内HIF-1a 的含量,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达到治疗的目的,D 正确。故选 B。20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相关历史探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33、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B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的噬菌体需分别在含35 S、32P 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C烟草花叶病毒的RNA 用 RNA 酶处理后,能使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D各个实验的思路都是用提纯分离的方法单独观察某一物质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加热杀死的S型菌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其他物质不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详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A 正确;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4、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于活细胞才能繁殖,因此噬菌体不能用含35 S、32P 的培养基培养,B 错误;C、烟草花叶病毒是RNA 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若用 RNA酶处理其RNA,则 RNA 被水解了,不能使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C错误;D、格里菲思的实验没有用提纯分离的方法单独观察某一物质的作用,D 错误。故选 A。21小鼠Rictor基因的正常表达与精子的发生密切相关,敲除该基因的小鼠会出现无精症。研究人员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正常鼠和敲除鼠睾丸生精小管中的细胞进行了DNA含量测定,结果如下图(精原细胞DNA含量为2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含量为2C和1C的细胞分别对应精原细胞和精子B与

35、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显著下降C据图推测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间DDNA含量由2C到4C的变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含量变化规律(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 变化:间期加倍(2N 4N),末期还原(2N)。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含量变化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n n n 2n n DNA 数目4n 4n 4n 2n 2n 2n 2n n【详解】A、DNA 含量为 2C

36、的细胞对应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1C的细胞对应精子,A 错误;B、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显著增多,B错误;C、结果显示,Rictor 基因敲除鼠中1C的细胞显著下降,说明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2C-C,即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间,C正确;D、DNA 含量由 2C到 4C的变化过程是DNA 的复制,会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变化规律,通过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B无论是自交

37、还是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突变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突变是有利的,A 正确;B、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迁入迁出、隔离以及遗传漂变等,随机交配和自交后,种群的基

38、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B 正确;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 错误。故选 D。【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辨析: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3我国科学家合成了4 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合成的染色体删除了研究者认为无用的DNA,加入了人工接头,总体长度比天然染色体缩减8,为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提供研究与治疗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成人工染色

39、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B染色体上的DNA 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属于基因突变C若某基因缺失了单个碱基对,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不一定会变短D酿酒酵母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而DNA 上的片段不都是基因,基因只是DNA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所以染色体上的DNA 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不一定改变了基因结构,故不一定属于基因突变。真核生物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详解】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 和蛋白质,而合成DNA 和蛋白质的原料分别是氨基酸和脱

40、氧核糖核苷酸,因此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A 正确;B、染色体上的DNA 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如果发生的位置在基因与基因之间的区域,即非基因片段区域,则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则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C、由于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中存在非编码序列以及内含子,若基因缺失的单个碱基对是在内含子或非编码区位置,则该基因编码的肽链长度不一定会变短,C正确;D、酿酒酵母为真核生物,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以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真核生物染色体这一生物科学热点为背景,考查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41、。24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b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B该种群a 点的次级生产量大于c点的次级生产量C该种群同化量和呼吸量的差值不都用于其生长繁殖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 段相似【答案】D【解析】【分析】从图中个体数量随着季节的变化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详解】A、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

42、的生态系统。只要环境条件基本不变,环境对某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就不会明显改变,b 点到 c 点过程属于正常的波动,K 值保持不变,A 错误;B、动物和其它异养生物靠消耗植物的初级生产量制造的有机物质或固定的能量,称为次级生产量,b 点的种群数量多于c 点的种群数量,但该种群b 点的次级生产量不一定大于c点的次级生产量,B 错误;C、同化量=呼吸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该种群同化量和呼吸量的差值都用于其生长繁殖,C错误;D、年龄结构变动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也应该在K 值附近波动,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在熟悉各种环境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基础上,准确

43、理解K值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25TC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下列正确的()A葡萄糖制造基因表达时能促进化能合成作用合成葡萄糖BTCRC2蛋白分子开关的功能与血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关CTCRC2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特异性受体D调节葡萄糖制造基因的TCRC2蛋白在体细胞中都存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TCRC2蛋白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的有关信息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化能合成作

44、用是自养生物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方式之一,不会发生在动物体内,A 错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TCRC2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说明TCRC2蛋白分子开关的功能与血糖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关,B正确;TCRC2蛋白通过开启和关闭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可能位于细胞内,因此不可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胰高血糖素特异性受体,C错误;调节葡萄糖制造基因的TCRC2蛋白只与调节血糖相关的基因表达有关,因此不是在体细胞中都存在,D 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下图为某海岸生态护坡及部分食物网

45、示意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研究人员在建造海岸生态护坡前,采用样方法调查此地的某植物的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要保证取样时 _,避免掺杂任何主观因素。(2)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同化量(图中字母代表)如上图,沙氏变色蜥在食物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用图中字母表示)。(4)若在某年有新物种迁入,其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第十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 315 只,则估算该种群

46、在此环境中的容纳量为_只。(5)目前生态护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请说出生态护坡的优点:_(至少说两点)。【答案】随机水平结构三、四(b+d+e)/a 315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解析】【分析】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详解】(1)样方法调查取样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以降低取样误差;(2)由于低潮带、高潮带和超高潮带土壤湿度不同,在不同坡地种植不同特性的植物,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3)分析题图可知,沙氏变色蜥在食物链中既捕食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又

47、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共同竞争地面食草动物,因此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第四营养级;能量从第一营养及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b+d+e)/a;(4)根据题图可知,种群数量先增加,在第10 年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减少,故可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容纳量为315 只;(5)生态坡的优点:减少污染、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种群数量特点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分析生物在食物网上的生态位,以及进行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并能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图像中特殊的点(如顶点,拐点等)所代表的含义。27器官移植技

48、术能成功地替换身体中失去功能的器官,从而拯救和改善人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器官移植是现代医疗技术的重大进步。回答下列问题:(1)解决免疫排斥反应是人类器官移植的关键问题,临床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主要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引起,导致移植器官细胞裂解死亡的直接原因是_。(2)目前器官移植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是_,为此,人们开始尝试异种移植。科学家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抑制或去除_基因,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器官。(3)对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将病人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_细胞中,构建重组胚胎,从囊胚期的胚胎中分离_细胞得到核移植胚胎十细胞,通过

49、诱导发育成器官,病人移植此器官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根本原因是_。【答案】效应 T 细胞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器官短缺抗原决定(答出与抗原有关即可得分)去核卵母内细胞团核基因(或细胞核/核内遗传物质/染色体)来自病人自身【解析】【分析】1、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2、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免疫排斥和供体器官不足等,器官移植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

50、疫,可以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T 细胞的增殖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详解】(1)临床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起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是靶细胞裂解死亡的直接原因。(2)目前器官移植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是器官短缺。为此,人们开始尝试异种移植。用基因工程方法对动物器官进行改造时,需要向器官供体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该基因,再结合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3)对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将病人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重组胚胎。从囊胚期的胚胎中分离内细胞团细胞得到核移植的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